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是多功能蛋白质,能在胞核-胞质之间运输,主要定位于核仁。NPM基因突变在正常核型的AML出现频率为40%~50%,突变NPM异常定位于白血病细胞的胞质。NPMC末端第288位和第390位(或只有第290位)色氨酸的缺失和核输出信号的产生导致胞质NPM聚集。伴有NPM基因突变的AML具有在成人和女性出现率较高,累及多个细胞系,同时伴发FLT3/ITD突变,CD34阴性等特点。免疫组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到NPM基因突变所产生的胞质NPM,是研究伴有NPM基因突变的AML的有效方法。存在NPM基因突变但不具有FLT3/ITD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好。由于NPM基因突变出现率高且较稳定,使之可能成为监测正常核型AML微小残留病灶新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2.
核磷蛋白(Nueleophosmin,NPM)是一种多功能的核仁磷酸化蛋白,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双重特性.NPM1基因突变产生胞质突变蛋白NPMc+,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最常见基因异常.NPM1基因突变的AML有独特的特点,包括明显染色体核型正常,不同的血细胞谱系受累,特殊的基因表达,诱导化疗有较好的反应,预后良好.NPMc+突变维持野生型NPM与各种细胞蛋白联系的能力,胞质定位损害其能力.本文总结近年来有关NPM功能发现,讨论NPM1突变AML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抑制SDF-1活性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通过观察抑制SDF-1活性对HL-6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趋化因子SDF-1在维持HL-60细胞生存能力中的作用。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与HL-60细胞共培养,采用SDF-1受体CXCR4单克隆抗体阻断SDF-1生物活性后,用MTT法检测HL-60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术观察HL-60细胞增殖周期变化、检测细胞膜表面CXCR4表达,同时检测CXCR4单克隆抗体应用前后HL-60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显示,抗CXCR4单克隆抗体可下调HL-60细胞膜表面CXCR4的表达,同时处于G0/G1期的细胞增多,处于S期的细胞减少,而白血病细胞存活率下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结论:抑制SDF-1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核磷素(NPM)是一种多功能磷蛋白。核磷素基因杂合子变异(NPM1)是正常染色体核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异常。CD34-、正常染色体核型、NPM1突变/FLT3阴性,提示预后良好。通过检测NPM1基因突变可以将具有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进一步分组。本文就核磷素在AML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特征、预后分层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核磷素(NPM)是一种多功能磷蛋白.核磷素基因杂合子变异(NPM1)是正常染色体核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异常.CD34-、正常染色体核型、NPM1突变/FLT3阴性,提示预后良好.通过检测NPM1基因突变可以将具有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进一步分组.本文就核磷素在AML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特征、预后分层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核磷素(NPM)是一种多功能磷蛋白.核磷素基因杂合子变异(NPM1)是正常染色体核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异常.CD34-、正常染色体核型、NPM1突变/FLT3阴性,提示预后良好.通过检测NPM1基因突变可以将具有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进一步分组.本文就核磷素在AML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特征、预后分层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核磷素(NPM)是一种多功能磷蛋白.核磷素基因杂合子变异(NPM1)是正常染色体核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异常.CD34-、正常染色体核型、NPM1突变/FLT3阴性,提示预后良好.通过检测NPM1基因突变可以将具有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进一步分组.本文就核磷素在AML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特征、预后分层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徐兵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02-1304
基因的生物学定义是编码一条多肽链或一个RNA分子所必需的所有DNA顺序。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其基本结构是DNA双螺旋结构 ,是涉及某种蛋白质或造血干细胞移植酶的遗传上的基本功能单位。尽管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但目前多种资料表明白血病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疾病 ,各种基因异常在不同类型白血病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人急性白血病大部分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 ,研究表明基因异常与AML的发生、发展 (难治、复发 )及预后等存在密切关系。已发现部分AML特异的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基因并与FAB亚型相关 ,如t(8;2 1…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三种包含不同基因数目基因突变筛查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应用及帮助临床诊疗获益的情况.方法 采用靶向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对721例初诊AML患者分别进行包括了9种、16种和58种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 筛查9种、16种和58种基因的突变阳性率分别为66.2%、79.6%和86.4%;分别有2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巨核细胞系抗原(MK)表达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成人初治AML患者211例进行检测。结果27例(128%)表达MK;AML亚型中以杂合急性白血病(HAL)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表达最高,分别为45.5%和24.1%。MK表达与CD34抗原、外周血高白细胞数、多药耐药糖蛋白(Pgp)高度相关(P<0.05),与染色体核型无关。MK+AML的完全缓解(CR)率为33.3%,明显低于MKAML的719%。结论巨核细胞系抗原表达可能起源于较早期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转化,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构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质粒pEDr-LIF并通过磷酸钙-DNA共沉淀的方法转入CHO-dhfr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MTX筛选高表达株。获得的最高表达株经ELISA试剂盒检测上清中LIF含量3天内达到0.2μg/ml。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LIF cDNA已经稳固整合到了宿主细胞的基因组DNA中。MTT试验表明CHO-LIF的培养上清可以显著地抑制U937的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体外诱导和鉴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CML—DC),并探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总RNA体外转染对其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l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14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rhIL-4、rhGbl—CSF、rhTNF-α诱导培养CML—DC。分别于培养第1、3、6、14d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学表型,染色体G显带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核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Il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并于CML-DC培养第5d,加人CML细胞总RNA脂质体转染,或裸总RNA转染,或不加任何试剂继续培养的DC,共三种CML—DC.分别致敏T淋巴细胞.另设以IL-2培养的T淋巴细胞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的致敏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CML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前CDlct、CD83表达均在5%以下。而诱导成熟的CML—DC细胞CDla、CD8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3~3.43%、26.76+2.79%,较诱导前均明显增高(P〈0.01)。CML-DC细胞均存在Phl染色体,并表达bcr-abl融合基因。总RNA脂质体转染CML—DC、裸总RNA转染CML—DC、单纯CML—DC分别致敏的T淋巴细胞在效:靶比为20:1时对CML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效率分别为75.33±3.11%、37.23±2.92%、29.62±1.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9.87+3.43%,P〈0.01)。总RNA脂质体转染的CML—DC所诱导的CTL杀伤活性最强.与后三组杀伤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ML—DC既具有CML白血病源性.又具有DC细胞的特性,并能诱导特异性CTL杀伤白血病细胞。经脂质体转染CML细胞总RNA可以提高CML-DC介导的CTL特异性杀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13.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为肿瘤抑制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11q22-23,主要参与DNA损伤识别和修复,并在DNA双链断裂诱导的信号级联转导通路中起到枢纽作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可出现高频率的atm基因杂合性缺失和核苷酸突变,并与其发病及侵袭性病程有关。本文将对atm基因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儿童白血病患者PTPN11基因的突变率及其临床意义。提取初诊10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1例幼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TPN11基因突变热点外显子3、8及13,并对研究病例进行临床随访,分析PTPN11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在101例ALL中发生PTPN11突变10例,突变率9.9%。PTPN11基因突变与初诊时年龄、性别、白细胞数、强的松敏感试验反应、临床危险度、疾病复发等因素无关(P>0.05)。在26例AML中发生突变2例,其中AML-M2及M4各1例;在3例CML中无1例突变;在1例JMML中可见PTPN11基因突变。结论:PTPN11基因3号外显子E76密码子是儿童白血病的突变热点,G503E为新检测出的JMML突变方式,PTPN11基因突变与初诊时年龄、性别、白细胞数、强的松敏感试验反应、临床危险度、早期复发等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WT1基因反义RNA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WT1基因反义RNA培养K562、HL60细胞,用氮蓝四氮唑盐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观察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动力学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WT1反义RNA可以特异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K562、HL60细胞凋亡;对HL60细胞的增殖无影响,对WT1、bcl2、mdm2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WT1基因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凋亡密切相关,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与p53、bcl2基因无关。  相似文献   

16.
17.
Objective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 (HTLV-1) infection influences therapeutic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diseases and whether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s increase the risk of HTLV-1-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HTLV-1 carriers with rheumatic diseases.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ocilizumab (TCZ), an interleukin (IL)-6 receptor antagonist, on two HTLV-1-infected T-cell lines (HCT-5 and MT-2) in vitro.MethodsWe evaluated production of cytokines and chemokines, expression of HTLV-I associated genes, HTLV-1 proviral load (PVL), expression of HTLV-1 structural proteins, and apoptosis.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ytokine and chemokine levels in the culture supernatants of HCT-5 and MT-2 cells treated with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PBS) or TCZ.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in mRNA abundance of Tax or HBZ, PVL, expression of the HTLV-1 structural protein GAG, or apoptosis among HCT-5 and MT-2 cells treated with PBS or TCZ.ConclusionsTCZ had no effect the cytokine profiles, HTLV-1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PVL, or apoptosis in HTLV-1-infected T-cell lines. Thus, TCZ treatment has no effect on HTLV-1 infection in vitro.  相似文献   

1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53基因的点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双脱氧指纹图(dideoxy fingerprinting,DDF)技术对不同临床分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4例骨髓细胞的p53基因的5,6,7,8外显子进行了点突变筛查分析,并用DNA测序技术对筛查到的突变进行确证。结果发现:慢性期20例中未检测到p53基因点突变;加速期3例中有1例在p53基因的第5外显子发生了错义突变,而该病例在慢性期并未发现相同位点的突变;急变期1例p53基因的第6外显子发生了错义突变。结论提示,p53基因的突变可能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从慢性期发展到加速期和急变期的临床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构建针对HL-60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HL-60/ADR)的NPM1-RNAi的细胞模型,为研究NPM1基因在白血病耐药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通过针对NPM1基因的shRNA与线性化的pGCSIL-GFP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对获得的重组子(pGCSIL-GFP-NPM1-shRNA)进行PCR和测序鉴定。采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将pHelper 1.0载体、pHelper 2.0载体与pGCSIL-GFP-NPM1-shRNA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NPM1-RNAi-LV,将慢病毒载体感染HL-60及HL-60/ADR细胞。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验证建立的细胞株的转染效率。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GCSIL-GFP-NPM1-shRNA,并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成NPM-1-RNAi-LV;将NPM1-RNAi-LV转染至HL-60及HL-60/ADR细胞后,从mRNA水平上看,对细胞的NPM1 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达到90%以上(p<0.05);从蛋白水平上看,对细胞的NPM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表明转染后的HL-60及HL-60/ADR细胞的NPM1基因特异性沉默。NPM1基因沉默后,HL-60/ADR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NPM1-RNAi的HL-60及HL-60/ADR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NPM1基因在白血病耐药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Notch的配体DLL4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对转录因子YY1和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分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质粒pBudCE4.1)和实验组(转染质粒pBudCE4.1-DLL4)。转染后48小时,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源性DLL4瞬时转染表达水平及YY1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转染后48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表明,在各组K562细胞中均检测到DLL4、YY1和c-Myc蛋白的表达,实验组的DLL4、YY1和c-Myc蛋白表达量比两个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实验组K562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较对照组G0/G1期细胞增多(p<0.001),凋亡率增加(p<0.001)。结论:DLL4基因能增加细胞转录因子YY1和原癌基因c-Myc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并能增高凋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