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庆高  石冰  左晖  邓典智  郑谦 《西部医学》2005,17(5):448-450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唇裂手术对其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UCLP)均已行手术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影测量和定位拍照分析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并与正常对照组同龄者分组进行比较。结果UCLP的唇腭裂均修复组与仅唇裂修复组,上颌骨相对于颅底均有明显的后退,并且上颌骨长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变小。软组织测量中,UCLP的上唇面积、上自唇高、上唇长度、口裂宽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上红唇高差异无显著性。鼻底凸度、上唇凸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下唇凸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唇裂手术对UCLP上颌骨向前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软组织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婴儿早期行唇腭裂手术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上颌骨发育的近期影响。方法:18例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在婴儿期接受唇腭裂手术作为唇腭裂修复组,随访时平均年龄(10.15±0.76)岁;10例未行唇腭裂手术的单纯唇裂患儿为单纯唇腭裂组,随访时平均年龄(10.25±0.75)岁;另20例正常的10岁龄学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分别取头颅侧位片与上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两组唇腭裂患儿之间的上颌骨发育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生长抑制(P〈0.05)。结论:早期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行唇裂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不大,还可以使患者获得正常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替牙期及恒牙期单侧完全性辱腭裂术后患者依面部正中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以影像扫描系统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颅面正中结构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患者颅面正中结构各点明显偏斜与对照组差值有显著性。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肿裂术后患者颅面部正中结构明显偏斜,且偏斜存在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 P)患者自然头位下的颈椎位置。方法:选择25名已行唇腭裂修补术的恒牙列患者为实验组,25名恒牙列期的非唇腭裂的个别正常颌者为对照组,在自然头位下的头颅侧位片上测量颈椎切线c Vt和齿突切线o Pt与sn平面的交角(sn-c Vt、sn-o Pt),颈椎平面c P与sn平面的交角(sn-c P)、颈椎切线c V与齿突切线o Pt的交角(o Pt-Vct),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唇腭裂组sn-c P、sn-c Vt、sn-o Pt较对照组偏大(P0.05),有显著性差异、c Vt-o Pt较对照组偏小(P0.05),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自然头位下颈椎更后倾,颈椎曲度小,头位更伸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快速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头颅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Mimics软件直接将CT扫描样本得到的Dicom标准文件进行处理,并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来构建模型的表面,在此基础上用Ansys软件建立完整的单侧唇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由27 405个实体单元和26 876个节点组成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结论:应用螺旋CT技术和联合使用Mimics软件、Geomgaic Studio软件对模型进行构建,并结合Ansys软件生成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是一种快速有效地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期行腭成形术患者成年后上颌骨头影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腭成形术是否影响上颌骨的正常发育。方法:对30例5岁前行腭成形术、20例14岁后行腭成形术的腭裂患者成年后进行上颌骨头影测量,并以同年龄组的40名正常人作对照。测量指标包括①上颌相对颅底位置指标:前颅底平面-上齿槽座点角(SNA)、蝶鞍中心-翼上颌裂点(Ptm—S)、翼上颌裂点(Ptm—U6)、上颌长度(Ptm—ANS)。②下颌骨相对关系指标: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颌突角(NA—PA)、面角(NPg-FH)、下颌长度(Go—Pg)、上颌长度/下颌长度(ANS—Ptm/Go-Pg)。结果:5岁前行腭成形术者上颌骨头影测量值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岁后行腭成形术者,上颌骨头影测量值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岁前行腭成形术可严重影响上颌骨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测量唇腭裂患者手术辅助快速上颌扩弓前后头颅侧位片及模型的相关数据,观察扩弓治疗对患者牙颌系统的影响。 方法 选择11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进行手术辅助快速上颌扩弓,扩弓前后拍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由软件生成侧位片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制取石膏模型并测量其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头影测量及模型分析显示扩弓后上切牙轴倾度减小,上下第一磨牙垂直向压低,牙弓宽度和牙槽骨宽度增加,与扩弓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下颌平面角及腭平面角扩弓前后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扩弓前后牙颌系统改变主要在横向上,矢状向和垂直向上改变较小。生长发育期的唇腭裂患者进行手术辅助扩弓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良的原因。方法:收集未行手术成年腭裂患者11例称A组,与其年龄、性别相同,无腭裂的轻度牙列拥挤患者11例称为对照组I(B组),两组进行临床检查、面相、头影测量比较。收集10例2-3岁时已行腭裂手术,现Ⅲ21│12Ⅲ/Ⅲ21│12Ⅲ(8-9a)反He患者称腭裂术后后He组(C组),与C组年龄、性别、反He情况相同,但无腭裂手术史的患者10例称对照组Ⅱ(D组),C、D组在8-9岁应用方丝弓正畸、追踪15岁以上,进行临床检查、面相、头影测量比较。结果:A组无反He、面部协调、咬He关系良好,上颌骨发育良好,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反He解除后,上颌骨发育明显较D组迟钝,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腭裂患者上颌骨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潜力,不存在先天性发育不良,外科手术是上颌骨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颅面正中结构的X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替牙期及恒牙期单侧完全性辱腭裂术后患颅面部正中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以影像扫描系统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颅面正中结构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患颅面正中结构各点明显偏斜与对照组差值有显性。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颅面部正中结构明显偏斜,且偏斜存在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0.
牛景荣  朱洪民 《海南医学》1999,10(2):103-104
目的:研究腭裂畸形及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揭示腭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头影测量及牙颌模型测量方法。通过对69便未经正畸治疗的成年男性腭裂患者上颌骨三个方向测量分析。结果:未手术腭裂患者具有正常人相近的上颌骨发育潜能。而腭修复术后患者上颌骨的发育明显受限,结论:手术创面大量瘢痕组织形成是限制上颌骨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在手术前正畸和手术前后上颚裂隙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患儿采用颌腭托矫治器(PNAM)进行正畸诊治,然后行唇裂的修补术。使用模型对患儿进行测量,对比记录两组患儿入院时和手术两个月后上颚裂隙的变化情况。结果患儿经过治疗较入院时唇部的外形有显著改善,腭部裂隙的程度明显减小,坍陷鼻翼穹隆的高度得到明显恢复(P0.05)。结论使用PNAM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患儿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唇部的外形,使腭部的裂隙大幅减小,提升坍陷鼻翼穹隆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于使用传统头影测量分析法辅助、并采用手术优先方式治疗的骨性Ⅲ类畸形患者,本研究使用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颌骨矢状向位置变化,评估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预测上颌骨及颏部矢状向理想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骨性Ⅲ类畸形患者共35例,收集治疗前(T0),治疗结束后(T1)的定位头颅侧位片、侧位面相和三维面部照片资料;使用Dolphin Imaging软件测量分析上颌鼻腭点(NP)、颏部颏下点(Me)矢状向位置参考线L1、L2与颅底前线(C1)的夹角∠C1-L1、∠C1-L2等头影测量数据;由正颌、正畸专业医生各4名,以及4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患者侧貌美学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方式进行评分,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0期男性:∠C1-L1=80.85°±3.81°,∠C1-L2=89.37°±4.10°;女性: ∠C1-L1=82.87°±4.25°,∠C1-L2=89.69°±4.95°;T1期男性:∠C1-L1=83.93°±2.99°,∠C1-L2=89.08°±2.48°,女性:∠C1-L1=85.67°±3.60°,∠C1-L2=88.30°±4.20°。男女患者T0期测量值与中国美貌人群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期上颌NP点测量值与中国美貌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期颏部Me点与中国美貌人群比较,相对靠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侧貌美学评分结果,男性、女性T1期上颌、颏部和整体的评分均较T0期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eliare头影测量分析法有助于更准确分析患者颌骨畸形状态,能够很好地反映患者治疗后上颌骨和颏部矢状向位置,可以帮助预测颌骨理想的矢状向位置,有望成为制定手术优先正颌手术方案的重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至成年将测量值与湖北地区正常人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未手术成年腭裂患者面突度显著减小,上颌骨水平向发育不足,垂直向发育未受影响,下颌骨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4.
未手术成年腭裂患者颅面形态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至成年尚未接受手术修复的腭裂患者(年龄为16-30岁)颅面形态进行测量分析,将测量值与湖北地区正常人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未手术成年腭裂患者面突度显著减小,上颌骨水平向发育不足,垂直向发育未受影响,下颌骨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鼻-牙槽突矫治器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n=25),对照组术前不采用正畸治疗,治疗组术前采用鼻-牙槽突矫治器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上唇裂隙宽度、鼻小柱长度、鼻底宽度、鼻翼外观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给予应用鼻-牙槽突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鼻翼外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4~7岁时曾接受腭裂修复术的腭裂患者(现年龄为18~25岁)的颅颌面形态进行测量分析,将结果与湖北籍正常人群测量资料比较,结果表明腭裂修复术后患者颅底发育未受影响,面突角显著减少,上颌骨长度显著缩短,下颌角增大,下颌平面陡度增大,腭裂患者在4~7岁时接受手术治疗,至成年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颅颌面发育畸形。  相似文献   

17.
成人腭裂患者X线头影测量学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学的比较性研究,探讨腭裂手术对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与医学统计分析法比较正常(牙合)成人、单侧完全腭裂修复组以及未修复组成人患者颌骨形态学的异同点。结果:与正常(牙合)成人相比,手术与非手术组成人腭裂患者的上颌骨在前后向及垂直向均存在发育不足;手术组腭裂患者的ANB角、上颌深度角、下颌平面角、以及前颅底-下颌体长度比与非手术组患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无论接受或未接受腭裂修复术的成人患者均存在上颌骨发育不足,腭裂修复术可加重上颌牙槽突前后向的发育不足,下颌牙槽突的代偿性后缩可导致腭裂患者的假性颏前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术前鼻-牙槽塑型(PNAM)正畸联合Tennison法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儿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96例。其中采用PNAM正畸联合Tennison法唇裂修复术治疗者54例,为观察组;采用Tennison法唇裂修复术治疗者42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正畸前后的上唇裂隙宽度、上前牙槽裂隙宽度、鼻底宽度、鼻小柱宽度,并与对照组术前做对比。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2年随访,对比两组的发音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的上唇裂隙宽度、上前牙槽裂隙宽度、鼻底宽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等级数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随访,观察组的发音基频、谐噪比、最大发音时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基频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PNAM正畸联合Tennison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利于缩小唇腭裂裂隙,促进鼻底宽度和鼻小柱宽度的恢复,从而提高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对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气道及颅面形态与Ⅰ类错畸形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支持。方法:选取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年龄(11.3±1.49)岁]及Ⅰ类错畸形患者[年龄(12.5±1.01)岁]各22例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利用Dolphin软件对其气道及颅面三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口咽体积、气道总体积以及最小横截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其上颌长度、SNA角、下颌升支长度、下颌长度、ANB也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侧唇腭裂患者的口咽气道体积明显小于Ⅰ类错畸形患者,其上、下颌骨发育均有不足,但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牙槽塑形矫治器术前矫治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上唇及牙槽突裂隙宽度的影响。方法 对56例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采用鼻-牙槽塑型矫治器(PNAM )进行新生儿术前矫治,测量患儿治疗前后上唇及牙槽突裂隙的宽度。结果 儿PNAM治疗后上唇及牙槽突裂宽度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NAM新生儿术前矫治能显著减小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上唇及牙槽突裂隙宽度,为Ⅰ期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