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雄性激素受体(AR)在雄激素性脱发(AA)患者受损头皮的表达特点和分布规律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将80例中医证型属脾胃湿热或肝肾不足两型的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和对比其秃发区与正常非秃发区AR水平,并与32例正常人头皮组织的AR水平进行异体对照研究.[结果]表皮颗粒细胞层、棘层、基底层、真皮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组织、立毛肌、汗腺、皮脂腺、毛根鞘、毛乳头AR表达均为阳性.而表皮角质层、皮下脂肪、内毛根鞘、毛干细胞和毛母质细胞染色均为阴性.AA患者秃发区头皮总AR阳性细胞百分率以及表皮、汗腺、皮脂腺、毛根鞘、毛乳头五个皮肤结构中的AR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非秃发区及正常人(P<0.01).且各皮肤结构AR值高低与秃发区毛发稀稠程度存在相关性.脾胃湿热组患者秃发区汗腺、皮脂腺中以及总体AR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肝肾不足组(P<0.05),而表皮、毛根鞘、毛乳头上的AR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 与AA发病有关,局部AR含量的异常是AA的病因之一;不同中医证候的秃发患者秃发区的病理特征以及AR的数量也不同,脾胃湿热型患者头皮秃发区的AR表达总的要比肝肾不足的患者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茵陈方对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头皮油脂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激素源性脱发脾胃湿热型的患者共61例,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20例。用皮肤油脂水分酸碱度测试仪在其前额、顶部、后枕部测得3个油脂分泌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前额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后枕部为健发区,2组测得结果治疗前后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及对照组顶部治疗前明显高于前额及后枕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顶部油脂指数偏高可能与头顶部皮脂腺分布过多有关。复方茵陈方降低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顶部油脂分泌明显优于西药组,为清热利湿法治疗本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体皮肤雄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长贵  周光平 《四川医学》1999,20(6):565-566
用荧光组化法检测16 例正常成年男性头发、眉毛、胡须、腋毛、阴毛等5 个部位皮肤AR,结果显示:各部表皮粒细胞、棘细胞和基底细胞AR 均阳性,从粒层至基层AR 阳性细胞率逐渐减少。5 个部位表皮各层AR阳性细胞率间无差异( P> 0-05) ,但腋窝表皮细胞核内AR 高于其他各部。各部毛囊外根鞘、毛乳头、皮脂腺、小汗腺AR 均阳性,胡须、腋毛、阴毛毛囊细胞核AR高于头发和眉毛。头发、眉毛、胡须部皮脂腺细胞核AR高于腋窝和阴毛部。5 个部位的小汗腺AR 阳性细胞率间无差异( P> 0.05),各部小汗腺排泄部AR高于其分泌部。腋窝部大汗腺AR含量高于耻骨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苦参碱中药单体对SZ95人皮脂腺细胞内雄性激素受体(A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痤疮的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苦参碱及13-顺维A酸作用SZ95皮脂腺细胞24h后,细胞内ARmRNA的表达。结果1×10^-5、1×10^-6mol/L 13-顺维A酸和1×10^-4mol/L黄芩苷使SZ95人皮脂腺细胞中ARmRNA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13-顺维A酸和黄芩苷等药物可能通过抑制AR的表达而具有拮抗雄性激素对皮脂腺细胞活性的作用,这将有助于了解这些药物治疗痤疮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簇10(CD10)、巢蛋白(Nestin)在皮肤附属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皮肤附属器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另选择5例乳腺癌根治手术切除标本中远离肿瘤的皮肤为正常皮肤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0、Nestin蛋白,观察各例肿瘤CD10、Nestin蛋白的表达情况、阳性细胞的类型和分布。结果:汗腺肿瘤、毛分化肿瘤及皮脂腺肿瘤中的CD10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Nestin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CD10在正常皮肤的皮脂腺、汗腺周围的肌上皮细胞呈阳性表达,在小汗腺和大汗腺上皮呈阴性;Nestin在正常皮肤的皮脂腺外围基底样细胞、汗腺分泌部上皮细胞呈弱阳性表达,在分化的皮脂细胞呈阴性,肌上皮细胞阳性表达。多数类型汗腺肿瘤CD10阴性,部分病例显示瘤细胞胞质内CD10阳性表达。汗管瘤的Nestin为阴性;螺旋腺瘤肌上皮部分Nestin阳性。透明细胞汗腺瘤腺腔样结构腔膜缘细胞显示Nestin颗粒状阳性。乳头状汗腺腺瘤肌上皮细胞Nestin阳性。多数类型毛分化肿瘤表达CD10及Nestin:毛母细胞瘤间质细胞CD10阳性表达,Nestun弱阳性;毛母质瘤瘤细胞CD10阳性,Nestin阳性;毛囊瘤瘤细胞CD10阳性,角化细胞Nestin阳性。皮脂腺瘤和皮脂腺癌的CD10多呈阳性表达,各例皮脂腺瘤和皮脂腺癌的Nestin表达类似,多显示为阴性或呈弱阳性表达,部分病例显示个别瘤细胞胞质内颗粒状阳性表达。结论:CD10是毛分化、皮脂腺分化皮肤附属器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在这些肿瘤的表达方式可以作为肿瘤成分分化特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和载脂蛋白D(ApoD)在腋臭患者腋区顶泌汗腺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AR和ApoD蛋白在腋臭患者和正常人腋区具有3种不同分泌时期的顶泌汗腺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AR和ApoD蛋白在顶泌汗腺不同分泌时期中表达水平以及在整体汗腺中的表达水平。结果:①腋(臭)区顶泌汗腺细胞的分泌活动具有周期性(分泌前期、分泌期和分泌后期)、非同步性分泌的特点;②AR和ApoD蛋白在腋臭患者顶泌汗腺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正常人顶泌汗腺中的表达水平;③AR和ApoD蛋白在不同分泌时期顶泌汗腺中的表达水平是不相同的;④在腋区顶泌汗腺组织中,ApoD蛋白的表达水平与AR蛋白的表达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腋臭的发病可能与AR和ApoD蛋白在腋(臭)区顶泌汗腺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毛囊单位提取技术(FUE)微针种植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AGA)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预防和治疗。方法 选取接受FUE微针种植治疗的90例AGA患者,分析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结果 术后毛囊炎3例,受区肿胀或瘀血2例,供区疼痛2例,无受区头皮坏死及毛囊成活率低的现象。毛囊移植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FUE微针种植治疗AGA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膜瘤与雄激素受体(AR)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分析该院病理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集的50例脑膜瘤手术S mi psonⅠ~Ⅱ切除患者的石蜡标本的资料,对AR和MMP-2在良恶性脑膜瘤中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复发、未复发、良性患者的AR阳性率分别为80.0%、85.7%、27.3%、35.0%,MMP-2阳性率分别为80.0%、85.7%、24.2%、32.5%。恶性患者的AR阳性表达率和染色强度均明显比良性高(P<0.05);恶性和良性、良性复发的AR蛋白表达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患者的MMP-2阳性表达率和染色强度均明显比良性高(P<0.05);良性复发和良性未复发患者的MMP-2表达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和MMP-2表达与脑膜瘤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对脑膜瘤良恶性进行鉴别的有效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男性雄激素性脱发(AGA)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及不同严重程度的男性AGA患者的皮肤镜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4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科门诊的男性AGA患者253例,年龄18~50岁,根据Norwood-Hamilton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Ⅰ~Ⅶ级,其中轻中度患者142例,重度患者111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家族史、吸烟、饮酒、运动、睡眠、熬夜的情况,并对每位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测,分别统计其单一毛发毛囊单位比例、黄点征、针尖样白点、毛周褐色环、分枝状血管、蜂窝状色素网、白色鳞屑的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单毛囊的毛囊单位比例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质量指数(BMI)、家族史、吸烟、饮酒、熬夜、睡眠均与脱发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92、2.051、1.001、0.99、1.344、0.553,P<0.05;运动与脱发严重程度不相关,P>0.05;皮肤镜表现:针尖样白点、蜂窝状色素网与脱发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3、3.113,P<0.05;分枝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ER、PR及AR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阐述性激素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的关系,探究治疗EMs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0例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0例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及AR的表达情况。结果:ER在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患者异位内膜PR及AR表达的相对增高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成年人口腔色素沉着比较常见,但新生儿发生这种现象(先天性黑素斑)很罕见。相反地,一些学者认为70%~80%的人群腔黏膜存在皮脂腺,伴舌部皮脂腺异位者称为皮脂腺迷芽瘤。作者报道1例舌部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1月龄男婴临床表现为出生时舌部黑色素斑。活组织检查显示损害由基底样细胞排列而成,伴有基底层色素沉着。其下,可见皮脂腺和萎缩的毛囊及形似汗腺的导管结构。先前文献记载7例舌部先天性黑素斑,但是未见到皮损下皮脂腺的存在,而且出生时即表现为舌部皮脂腺迷芽瘤亦未见报道。作者报道1例同时具有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的患者,并提出将此病…  相似文献   

12.
前额纤维化性脱发是瘢痕性脱发的一种,以前额和(或)顶部发线退后、毛发显著减少或眉毛完全脱失为特征,典型病例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报道1组该病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治疗结果。14例前额脱发的女性患者来自2000-06/2003-07本院门诊毛发异常咨询室。临床检查可见对称性前额头顶部发线后退,延伸到耳前区,伴有毛囊口消失和轻度皮肤萎缩,头皮边缘毛囊周围红斑,其中9例患者合并眉毛全部脱落。全组患者头皮标本组织学特点相似,表现为毛囊数量减少,有大量中期和毫毛样毛囊。淋巴细胞炎性浸润和毛囊周纤维化在中期和毫毛样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和载脂蛋白D(ApoD)在腋臭患者腋区顶泌汗腺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AR和ApoD蛋白在腋臭患者和正常人腋区具有3种不同分泌时期的顶泌汗腺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AR和ApoD蛋白在顶泌汗腺不同分泌时期中表达水平以及在整体汗腺中的表达水平。结果:①腋(臭)区顶泌汗腺细胞的分泌活动具有周期性(分泌前期、分泌期和分泌后期)、非同步性分泌的特点;②AR和ApoD蛋白在腋臭患者顶泌汗腺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正常人顶泌汗腺中的表达水平;③AR和ApoD蛋白在不同分泌时期顶泌汗腺中的表达水平是不相同的;④在腋区顶泌汗腺组织中,ApoD蛋白的表达水平与AR蛋白的表达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腋臭的发病可能与AR和ApoD蛋白在腋(臭)区顶泌汗腺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及IL-1β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天(D14)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IL-1β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NLRP3 mRNA表达水平D0、D3及D7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阶段ASC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D0和D3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L-1β水平在D0、D3、D7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LRP3炎性体及IL-1β在AGA患者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其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2009年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45例,收集肿瘤切除后新鲜肝脏标本,按照自身配对法留取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癌灶边缘5 cm)各45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ER和AR mRNA的表达,灰度比较法进行mRNA定量分析,以RT-PCR产物电泳进行定性分析;蛋白印迹法(WB法)检测ER和AR的表达,以相应的内参条带灰度值进行校正,获得相对蛋白表达量。结果 ER 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37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6,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性别、浆膜侵犯与否、不同肿瘤直径、HBsAg阳性与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38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7,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浆膜侵犯与否和不同肿瘤直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 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746±0.0828),癌旁组织中为(0.1891±0.0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49,P<0.05);AR 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642±0.2204),癌旁组织中为(0.1987±0.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20,P<0.05)。mRNA电泳显示,部分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表达ER或AR,部分仅在癌组织表达ER或AR,或仅在癌旁组织表达ER或AR。E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1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1,P<0.05);A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3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00,P<0.05)。E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8±0.02),癌旁组织中为(0.5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P<0.05);其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浆膜侵犯与否、HBsAg阳性与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73±0.01),癌旁组织中为(0.49±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P<0.05);其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肿瘤直径、HBsAg阳性与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电泳图显示,肝癌患者癌组织中ER或AR表达的条带强度明显强于癌旁组织。结论肝癌患者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mRNA阳性表达率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其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性别及HBV感染密切相关,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性激素受体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肝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可能成为潜在的肝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艾勇彪  章书铭  黄军  王群  李文仿 《浙江医学》2023,45(10):1053-1058,1062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早期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早期Luminal型乳腺癌25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AR的表达情况,分析AR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258例早期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率为63.9%(165/258)。AR阳性患者与AR阴性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Ki-67表达及分子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AR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均优于AR阴性患者(均P<0.05)。进一步生存分析发现,Luminal B HER-2阴性型中AR阳性患者的DFS、OS均优于AR阴性患者(均P<0.05),而AR表达情况不影响Luminal A及Luminal B HER-2阳性型患者的预后(均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组织中雄性激素(AR)的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00例早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AR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R在Lumina A、Lumina B、Her-2及TNB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4%、86%、76%、18%。Lumina、Her-2与TNB 3组间A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umina A与Lumina 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激素受体高表达类型的乳腺癌可能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和黑素亲和素(MLPH)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中AR与MLPH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及预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和MLPH的蛋白表达,分析AR、MLPH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AR与MLPH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数据库显示,AR和MLPH均在乳腺癌中高表达,表达呈正相关(r=0.73,P<0.05)。AR和MLPH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OS)、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均优于低表达患者(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AR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和绝经状态无关(P>0.05);MLPH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和绝经状态无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R与MLPH的表达在乳...  相似文献   

19.
1 患者 ,男 ,45岁 ,农民。因枕后正中疣状赘生物 4年入院就诊。患者 4年前不明原因于枕后正中部发现有一赘生物生长 ,不疼 ,不痒 ,4年来肿块生长缓慢 ,一直未能诊治。既往身体健康 ,否认有不洁性交史及配偶感染史 ,家庭成员中亦无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者。体格检查 :头皮枕后正中部见有一单发局限性隆起的蚕豆样大小疣状赘生物 ,皮损部位完全脱发 ,淡黄色 ,边沿界线清楚 ,基底宽 ,触之柔软 ,无明显的油腻感 ,无触痛。诊断为头皮皮脂腺痣 ,行CO2 激光治疗 ,切除的组织作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报告 :表皮角化不全 ,棘层肥厚 ,表皮突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学创新》2015,(23):13-15
目的:探讨原钙黏附蛋白9(Protocadherin 9,PCDH9)、抗凋亡蛋白BAG-1S(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l,BAG-1S)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集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178例)和癌旁组织标本(15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PCDH9、BAG-1S蛋白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CDH9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BAG-1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H9蛋白阳性表达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明显高于PCDH9蛋白阴性表达者,BAG-1S阳性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明显低于BAG-1S蛋白阴性表达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DH9、BAG-1S蛋白表达可预示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状况,其中PCDH9阳性表达越高,BAG-1S阳性表达越低,疾病预后越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