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笔者医院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年龄、性别差异与不同住院死亡时间段的关系,为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心血管内科死亡病例资料,分析不同年龄组别和不同住院死亡时间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的性别、罹患疾病情况和直接死因的差异。结果 笔者医院心血疾管病病死率除风湿性心脏病外,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即男性病死率明显大于女性,总体性别比约为1.8:1。257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高血压(59.92%)和冠心病(52.92%)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心血管死亡患者中大多为3天内死亡(48.25%),且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直接死因。3天内死亡患者中,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性别差异在70岁以下人群中更为显著;而在>14天的死亡患者中,性别差异在70岁及以上人群中表现更加突出。结论 加强低龄男性人群和有冠心病、高血压,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等多基础疾病的高龄男性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并加大其在诊疗中重点靶器官功能的保护,同时,重点防治女性风湿性心脏病人群,可能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病人死亡特性及其变化,积累糖尿病防治经验,方法:分析1995年至今我院69例住院糖尿病死亡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其动态改变,结果:住院糖尿病病人死亡率逐年升高,死亡原因以糖尿病血管病变为主(59.4%),其次是感染(15.9%)及肿瘤(10.1%)。糖尿病酮症占死因比例减少,结论:有效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感染合并症是降低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院 1994~ 2 0 0 2年间共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10 5 2例 ,死亡 16例 ,病死率为 1 5 2 %。现对 1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16例患者中男 13例 ,女 3例。年龄 18~ 6 2岁 ,平均 38岁。居住农村的 13例 ,城镇的 3例。均符合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职工医院住院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对本院1989~1998年间住院病例回顾分析。结果 10年中住院病死率2.69%,老年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按系统分,呼吸系统病死率居首位;按病变性质分,血管病变病死率居首位。老年组前三位死亡原因是脑出血、肺心病、肺癌;非老年组前三位死亡原因是脑出血、肺癌、肝硬化。结论 重视老年医学,加强高血压病及恶性肿瘤的防治是降低老年病死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率 ,笔者对我院 1990~ 2 0 0 0年间 32例住院病人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查阅我院 1990~ 2 0 0 0年间所有住院期间的死亡病人共32例。其中 :男 2 5例 (78.1% ) ,女 7例 (2 1.9% ) ;年龄 2 1~ 75岁 ,平均 4 6 .9岁 ,以 30~ 4 5岁组最高 (17例 ) ;已婚 2 0例 (6 2 .5 % ) ,未婚 12例 (37.5 % ) ;工人 15例 (4 6 .9% ) ,无职业者 10例 (31.2 % ) ,农民 5例 (15 .6 % ) ,干部 2例 (6 .3% ) ;文盲 18例 (5 6 .3% ) ,小学文化者 9例 (2 8.1% ) ,中…  相似文献   

6.
矽肺患者388例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矽肺病是危害矿山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较严重的一种职业病,为了找出矽肺病患者死亡原因的规律性,进一步改进矽肺病的防治工作,延长矽肺患者的寿命,我们对本公司三个铁矿自196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死亡的388例矽肺患者的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7.
8.
颅脑伤死亡患者282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造成颅脑伤患者死亡原因,为提高颅脑伤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282例颅脑伤死亡患者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82例中,车祸(49.6%)、坠落伤(24.8%)、跌伤(19.5%)是导致颅脑伤的最常见原因。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脑肿胀所致的颅内高压(41.5%)、脑干伤(28.4%)和肺部并发症(15.2%)是导致颅脑死亡的最常见因素。结论: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创伤后颅内高压,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利于对临床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方法140例脑卒中死亡者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对其并发症、死亡时间、直接死因等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均以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两组病例死亡时间绝大部分为发病30天内;中年组直接死因为原发病本身,老年组死于原发病者为70.19%,其他死于各种并发症。结论对中年脑卒中患者应尽早控制原发病,挽救生命;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注意对心、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利于对临床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方法 140例脑卒中死亡者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对其并发症、死亡时间、直接死因等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 两组并发症均以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两组病例死亡时间绝大部分为发病30天内;中年组直接死因为原发病本身,老年组死于原发病者为70.19%.其他死于各种并发症.结论 对中年脑卒中患者应尽早控制原发病,挽救生命;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注意对心、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围产儿死亡545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12年来围产儿死亡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年间围产儿死亡95例,占16.88‰,死胎64.84%,死产26.37%,新生儿死亡8.79%。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早产、胎儿畸形、缺氧综合征、脐带因素、胎位异常、胎盘因素及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死亡主要因早产、呼吸窘迫综合症(RDS)所致。结论 加强围产期监护,预防为主,提高产科质量,达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王青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98-1399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和原发肾脏疾病的关系,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6年8月因终末期肾病死亡人数共81例,分析其死亡原因和原发疾病.结果 前3位的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严重感染、脑血管意外和前3位的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极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因心脏疾病死亡是普通人群的20倍,长期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作为终末期肾病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本组中排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0年成都市温江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布,掌握人群死因结构,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成都市温江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温江区居民粗死亡率为635.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6.7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14.40/10万,女性为556.02/10万。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男女性前6位死因完全一致,前10位死因基本一致;0~5岁组人群以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为主要死因,占47.37%;5~15岁组以损伤与中毒为主要死因,占66.67%;15~60岁组死因以恶性肿瘤为首,占47.73%,其次是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60岁以上组人群以慢性病发展到终末阶段为主要死因,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占死因构成的90.80%。结论 慢性病是温江区居民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大力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降低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率,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14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1994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49例死亡围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22.74‰,死胎率为9.77‰,死产率为3.36‰,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9.62‰,占42.28%。围产儿死亡原因:缺氧占47.65%,早产占21.15%,出生缺陷占12.08%。结论:加强孕期保健、规范系统产前检查及监护、积极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防治早产、实施正确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建立NICU等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重庆市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评价重庆市居民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动趋势.方法 根据<重庆市卫生统计资料汇编>年报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直辖10年来重庆市居民粗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重庆市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交通,积极控制慢性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皮肌炎患者病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致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6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死44例。结果:病死率为22.2%,男性39.6%高于女性13.5%(P<0.01),病死者的发病年龄高峰是56~65岁,急性发病和亚急性发病的病死率分别为33.3%、29.5%均高于慢性发病者的12.3%(P<0.05)。44例病死者中,病程<1年者29例,病程<3年37例(84.1%)的构成比大于病程 ≥ 3年者。18例伴恶性肿瘤,18例有肺间质病变(ILD)中5例继发肺部感染,6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因不明。高危组DM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乳酸脱氢酶(LDH)、红细胞沉降率(ESR)和高丙种球蛋白升高率均高于良性组(P<0.05~P<0.01)。高危组关节痛、发热、心电图异常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肌酸激酶、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Jo-1抗体水平和DM的皮疹类型等与良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患者的病死多发生在病程的3年内,尤其是第1年内;导致DM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恶性肿瘤、ILD、肺部感染、急性和亚急性起病、年龄、男性、关节痛、发热、心电图异常;血清GGT、LDH、ESR和高丙种球蛋白对预测DM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心病死亡原因,方法:①选取1977~1997年住入我院的肺心病患者,随访5年期间死亡43例及存活33例得患者进行首诊各项检测对比。②对并发消化道出血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前24~72h行血流动力学及氧合状态监测。结果:①直接死亡的43例患者主要原因为消化道出血15例(34.9%),感染性休克11例(25.6%)。②死亡年限愈短,MPAP愈高,CI、DO2、PaO2愈低。③死亡的43例患者临终前均有酸碱平衡紊乱及心电图改变,25例(58.13%)痰菌培养出致病菌57株。④肺心病感染性休克死亡前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MPAPP、CI、DO2、均增高,分别为(31.8±81)mmHg、(4.1±0.9)L·min-1·m-2、(555.7±98.1)ml·min-1·m-2,但CaO2-CvO2明显降低为(3.2±0.4)ml·dl-1。结论:①机械通气虽然可降低肺性脑病的病死率,但肺心病死亡率仍高,其直接死亡原因以消化道出血及感染性休克为主。②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缺氧除气流受限外,组织的氧利用及摄取障碍亦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延吉市居民的死亡原因变化趋势、[方法]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间,对2000年延吉市居民死亡档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0年延吉市居民的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居首位,其次依次为肿瘤、心脏病、意外伤害及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因素构成从1981年-1984年间第9位上升为1999年及2000年的第7位,而传染病因素构成由第7位下降为2000年的第9位,意外伤害因素构成在1981年-1984年、1999年及2000年均居第4位.[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治疗是今后延吉市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十年来住院死亡病例的死因和死亡时间的规律,以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3296例死亡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前五种致死疾病男性均高于女性,死亡年龄高峰为60-69岁,各病种死亡高峰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死亡时间以农历朔,望期最多。结论:十年来,我院住院死亡患者前五位死因无变化,但有性别、年龄、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近年来的临床死亡病例特征 .[方法 ]收集 1995~ 2 0 0 0年间 896例住院后因病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居死因前二位的疾病为神经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 .在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病人中男性和朝鲜族居多 .[结论 ]死亡病因分析对今后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