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DGF/ROCK通路在AcSDKP抑制大鼠矽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PDGF/ROCK)通路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能否通过对PDGF/ROCK的调节而发挥抗矽肺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非暴露式气管二氧化硅混悬液灌注法制备大鼠矽肺模型。60只SPF级健康成年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4周组、模型对照 8 周组、矽肺模型 4 周组、矽肺模型 8 周组、AcSDKP 治疗组和AcSDKP预防治疗组,每组10 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hospho-PDGFR-β的表达与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DGFR-β、phospho-PDGR-β、ROCK、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相应模型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α-SMA、PDGFR-β、phospho-PDGFR-β、ROCK以及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形态学检测可见较多的phospho-PDGFR-β阳性表达细胞分布在矽结节与间质纤维化区域。与矽肺模型4周组和模型8周组比较,AcSDKP 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α-SMA、PDGF-β、phospho-PDGFR-β、ROCK、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hospho-PDGFR-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结论:PDGF介导的ROC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通过促进大鼠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而促进矽肺大鼠肺组织中的胶原合成,进而促进矽肺纤维化的形成。AcSDKP 可能通过PDGF/ROCK通路抑制矽肺大鼠肺内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减少其胶原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发挥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N模型组和PDTC抑制组,DMN模型组和PDTC抑制组再各自随机分为2周及4周组,并腹腔注射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PDTC抑制组造模同时给予PDTC灌胃。应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法检测肝组织NF-κB p65活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肝组织NF-κB p65 mRNA的表达;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胶原纤维染色比较各组胶原面积。结果 DMN模型组和PDTC抑制组NF-κB p65活性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4周组高于2周组(P<0.01,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N模型组和PDTC抑制组均可见肝细胞炎症及明显胶原染色(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4周组肝细胞炎症及胶原染色强度重于或高于2周组(P<0.01,0.05)。同期比较PDTC抑制组在2周及4周时NF-κB p65活性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DMN模型组(P<0.01,0.05),胶原面积亦小于DMN模型组(P<0.01,0.05)。NF-κB p65活性、NF-κB p65 mRNA表达与大鼠肝组织胶原面积三者间呈正相关(r=0.747,0.658,0.844,P<0.01)。结论 NF-κB与大鼠肝纤维化密切相关;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及其mRNA表达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干预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p65(NF-κB/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对中枢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实验室进行。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刺激小脑顶核组(FNS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FNS组予以电刺激小脑顶核干预,造模或干预成功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各组NF-κB/p65、TNF-α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NF-κB/p65、TNF-α蛋白表达增加(q=0.032、0.020,P<0.05);与I/R组比较,FNS组NF-κB/p65、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q=0.182、0.013,P<0.05)。与NC组比较,L/R组NF-κB/p65mRNA和TNF-α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I/R组比较,FNS组NF-κB/p65 mRNA和TNF-α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抑制NF-κB/p65的活化和TNF-α的转录,NF-κB/p65的活化抑制和表达减少及所致的TNF-α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发挥中枢神经源性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 )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缺血90min再灌注24h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NF-κB p65蛋白表达,并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结果:①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的未缺血侧大脑半球可见少量NF-κB p65表达于胞质, 缺血再灌注组NF-κB p65表达发生核移位,于胞核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高、低剂量治疗组能减少NF-κB p65的核表达(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NF-κB p65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实验性矽肺纤维化进程中肺泡II型上皮细胞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分组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和Ac-SDKP治疗组。肺泡II型上皮MLE-12细胞分组为空白对照组、SiO2组、Ac-SDKP组和SiO2+Ac-SDKP组。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胶原分布与沉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及MLE-12细胞中p21的定位与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 I)、p-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R)、p-p53、p-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激酶(ATM)、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形成典型的矽结节伴胶原沉积;与矽肺模型组相比较,Ac-SDKP治疗组大鼠肺内矽结节数量和面积显著减少。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21蛋白主要定位于肺泡II型上皮细胞。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组肺组织内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Ac-SDKP治疗组肺组织内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O2组的MLE-12细胞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与SiO组比较,SiO2+Ac-SDKP组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Ac-SDKP能够通过抑制肺泡II型上皮细胞衰老信号的活化从而抑制胶原沉积。  相似文献   

6.
罗伟生  欧士钰  靳雅玲  覃浩  孙旭锐 《广东医学》2012,33(21):3201-3204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模型组以生理盐水、TFL组以TFL[200 mg/(kg·d)]、秋水仙碱组以秋水仙碱灌胃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检测AST、ALT,取肝脏同一部位行HE染色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组织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TFL组和秋水仙碱组血清AST、ALT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TFL组NF-κB p65的表达明显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改善(P<0.05)。结论 TFL可减轻肝损伤及其纤维化程度,抑制NF-κB p65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以及TNF-α和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成年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组)、糖尿病大鼠组(STZ组)、硫化氢干预糖尿病大鼠组(STZ+H2S组),每组10只。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Control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TZ+H2S组每天腹腔注射硫氢化钠(H2S供体)溶液(100μmol/kg),8周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Ⅳ型胶原蛋白和NF-κB p65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STZ组相比,H2S干预后的心肌细胞间质纤维化明显改善,而与Control组相比,STZ组的Ⅳ型胶原及TNF-α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STZ组相比,STZ+H2S组Ⅳ型胶原及TNF-α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 H2S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抑制NF-κB/TNF-α的信号通路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致大鼠肺纤维化中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活性和表达及红霉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用Wistar雄性大鼠一次性气管内注射BLM(每千克体重5mg)制成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于BLM灌注后每日胃内注入红霉素(每千克体重100mg),对照组气管内、胃内注射生理盐水。3组动物于气管内灌注后第4、7和28天处死,用电泳迁移分析法测定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s,AM)的NFκB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NFκB成分p65表达。结果:第4和7天时BLM组肺AM的NFκB活性和肺组织p65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红霉素治疗组NFκB活性和p65表达较BLM组显著降低,第28天时3组动物NFκB活性差异没有显著性。红霉素治疗组伴有肺组织病理的改善:早期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晚期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NFκB活性和表达增加可能与肺纤维化发病有关系,红霉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起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核因子-κK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①止常对照组;②LPS刺激组;③罗格列酮(ROSI)预处理组;④选择性拮抗剂2-氯-5-硝基苯胺(GW9662)预处理组.在每组操作结束后4h取血用于PBMC的分离.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BMC内NF-κB p65的表达活性,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在正常组大鼠PBMC内NF-κB p65表达较少.LPS刺激组NF-κB p65表达显著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ROSI组NF-κB p65表达减少,与LPS刺激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GW9662组NF-κB p65表达与LPS刺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活性而对MODS大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厄贝沙坦预处理组?厄贝沙坦预处理组在制备模型前给予厄贝沙坦30 mg/(kg·d)干预3周,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72 h后用Longa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Western blot法测大鼠脑缺血组织内NF-κB p65?IκBα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I/R组相比较,厄贝沙坦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改善(P < 0.05);②脑缺血再灌注后24及72 h,I/R组缺血区NF-κB p65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1),与I/R组相比较,厄贝沙坦预干预组缺血区NF-κB p65的表达明显降低(P < 0.05);③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I/R组缺血区IκBα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 < 0.05),与I/R组相比较,厄贝沙坦预干预组缺血区IκBα的表达明显增高(P < 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通过提高IκBα的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对脑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美满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OX-2、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NS组)、美满霉素对照组(M组)、美满霉素预处理组(MP组),美满霉素治疗组(MT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OX-2、NF-κB的表达,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光密度值.结果 NF-κB p65和COX-2光密度值、阳性细胞百分率MP组较NS组明显增高(P《0.01),较IR组明显降低(P《0.01).MT组较NS组明显增高(P《0.01),较IR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美满霉素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OX-2、NF-κB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NF-κB p65)的表达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造大鼠糖尿病模型,在模型成功后分别于4、8、12周处死大鼠,留取肾标本和血液标本.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的肌酐、尿素氮含量.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肾组织NF-κB p6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模型组血糖、肌酐、尿素氮、NF-κBp65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结论 NF-κBp65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有重要作用.肾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可作为反映进行性肾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补土方对脑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脾补土方小、中、大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治疗7 d,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质内NF-κB和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κB/p65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IκBα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补土方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κB/p65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IκBα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健脾补土方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NF-κB的表达,促进IκBα的表达,从而改善I/R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对I/R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F-κB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4h后,免疫组化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中NF-κB p65的表达,测定脑组织匀浆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含量变化,同时观察海马CA1区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的NF-κB p65阳性表达和CINC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干预组大鼠脑组织的NF-κB p65阳性表达和CINC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受抑制,P<0.05.干预组脑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结论:NF-κB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中前炎性因子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I/R)致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建立大鼠双侧后肢I/R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Ⅰ组,n=8)、缺血组(Ⅱ组,n=8)、缺血再灌注组(Ⅲ组,n=32).Ⅱ组在缺血4 h末,Ⅲ组分别于再灌注4,12,24,48 h切取双肺,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 IκBβ的mRNA和蛋白产物表达. 结果:Ⅲ组各时点NF-κB p65mRNA表达较Ⅰ、Ⅱ组增加,再灌注后12 h达高峰.p65蛋白产物表达亦逐渐增加,12 h达高峰,持续到术后48 h;IκB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I/R后同样开始增加,24 h的表达量最多.结论:NF-κB/IκBβ系统的激活可能在骨骼肌I/R所致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应用水迷宫筛选出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模型组(20只)和治疗组(2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持久性结扎(2-VO)制备VD模型,每组大鼠均在术前及术后2、3个月行水迷宫检测大鼠记忆能力和空间辨别力;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 p65和ICAM-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CA1区NF-κB p65、ICAM-1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提高(P<0.05),海马区形态学明显改善,海马CA1区NF-κB p65、ICAM-1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丁基苯酞可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和认知功能,减少NF-κB p65、ICAM-1在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F-κB的变化,探讨他克莫司(FK506)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FK506 0.5 mg/kg.d给药组(C组)及FK506 1.0 mg/kg.d给药组(D组)。4周后观察大鼠肾重/体重(RKW)、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 p65及NF-κB p-p65的表达。结果 C、D组大鼠UAER明显低于B组(P<0.05,P<0.01)。D组大鼠RKW明显低于B组(P<0.05)。C、D组容积较B组均明显降低(P<0.05),D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也明显低于B组(P<0.01)。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B组大鼠肾组织NF-κB p-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1),而与B相比,C、D组肾组织NF-κB p-p65表达明显减少(P<0.01,P<0.01)。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B组肾组织NF-κB p65表达较A组增加5.33倍,C、D组肾组织NF-κB p65表达较B组分别下降26.32%与47.37%。B组肾组织NF-κB p-p65表达较A组增加7.57倍,C、D组肾组织NF-κB p-p65表达较B组分别下降56.67%和70.00%。结论 FK506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损害,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对梗阻性黄疸时肝组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胆管结扎组、维拉帕米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第7天、14天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NF-κB p65表达、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 结果:维拉帕米组肝组织NF-κB p65表达、MDA含量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胆管结扎组(P<0.05或P<0.01). 结论:维拉帕米可下调肝组织NF-κB的表达,减轻梗阻性黄疸时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对纤维化肝组织中CT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化肝脏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上调是否与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F-κB)有关.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纤维化模型组(n=32)和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n=32).纤维化模型组和PDTC组各自再随机分为1周、2周、4周、6周组.纤维化模型组给予CCl4建立化学性肝损伤模型;PDTC组大鼠在给予CCl4的同时给予PDTC灌胃.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TGF的表达.结果 纤维化模型组NF-κB p65、CTGF表达呈递增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NF-κB p65和CTGF表达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r=0.875,P<0.01);PDTC组NF-κB p65和CTGF表达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且二者呈正相关(r=0.765,P<0.01).结论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通路上调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中的表达及AS的发生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用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心脏采血处死大鼠,取胸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平滑肌细胞NF-κ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胸主动脉内膜光滑,内皮细胞排列整齐。高脂饮食组动脉内膜脂质浸润,粗糙,隆起,有泡沫细胞形成,细胞排列紊乱。NF-κB p65在对照组动脉SMC呈弱阳性表达,在高脂饮食组SMC胞浆和胞核中有棕褐色颗粒,呈强阳性表达。NF-κB p65在高脂饮食组表达的平均灰度值(86.30±17.29)显著低于对照组(152.36±28.12)(P<0.01)。结论NF-κB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高脂血症可能通过诱导血管壁SMC中NF-κB的表达引起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