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自然杀伤(NK)细胞及CD4 /CD8 )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相比较,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以及CD4 /CD8 值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CD3 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化疗前升高,但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以及CD4 /CD8 比例也升高,与化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化疗的同时予以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治疗后,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以及CD4 /CD8 比例与联合治疗前相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比较,CD3 、CD8 T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百分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 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 /CD8 比例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存在异常,通过化疗可以得到改善。在化疗的同时予以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可以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全胃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24例)、肠内营养(EN)组(22例)。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输注能全力。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8 d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8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增强胃癌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及MTT法检测5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Tlymphocyte,TC)亚群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并与38例正常对照进行了比较。结果 术前患者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1),CD8^+细胞增高(P<0.01);术后20天,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Bormann Ⅰ、Ⅱ型与Ⅲ、Ⅳ型比较,淋巴结未转移与淋巴结转移者比较,术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CD3^+、CD4^ 、CD4^+/CD8^+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消长有密切关系,TC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可作为疗效和判定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及放射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20例食管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和结束时分别采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CD3、CD4、CD8、NK抗原的阳性率,并与20例健康者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放射治疗前,食管癌患者CD3、CD8阳性率高于健康者,而CD4及NK细胞无明显差别;放射治疗后NK细胞、CD4阳性率、CD4/CD8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治疗前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放射治疗后,加重了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3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和实验组(同时注射康艾注射液)各15例,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B淋巴细胞(CD19+)和NK淋巴细胞(CD16+、CD56+)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放疗后CD8+细胞和NK淋巴细胞百分数较放疗前轻微增加,其它检测指标较放疗前均略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实验组治疗后CD3+、CD4+、NK淋巴细胞百分数、CD4+/CD8+值明显提高,并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的水平(P<0.01)。结论:康艾注射液可明显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氨酸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南方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分别接受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或精氨酸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20 g/d)1周,检测及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CD4+/CD8+、IL-2R、NK、C3、C4、CH50、IgG、IgA、IgM等指标)。结果结直肠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精氨酸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组患者的免疫功能(CD4+、CD4+/CD8+NK、IL-2R)在术后第4天、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精氨酸能改善大肠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增进肠外营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并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表达以及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和自然杀伤细胞(NK)等分别在肿瘤患者免疫状态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培养后制片进行银染,通过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计数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银染面积比值(I.S%);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3、CD4、CD8、CD4/8)及NK细胞.结果:在健康人组和肿瘤患者组之间,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及NK细胞差异有显著性,而CD3、CD4、CD8、CD4/8差异无显著性 ;以恶性肿瘤发病概率分别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Ag-NORs的表达以及CD3、CD4、CD8、CD4/ 8、NK建立回归方程,以两个回归方程判断恶性肿瘤发病的有效性,并画出ROC曲线,A g-NORs的有效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及NK细胞.结论 :从监测机体免疫状态的角度出发,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较以往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以及NK细胞的联合检测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8.
Ⅲ期胃肠肿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Ⅲ期胃肠肿瘤患者围术期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对25例确诊为Ⅲ期原发性胃肠肿瘤并适合手术治疗者,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2、4周测定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CD3 、CD4 和CD8 细胞计数,并计算CD4 /CD8 比值,观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1周胃肠肿瘤患者测得的NK细胞、CD3 、CD4 、CD8 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CD4 /CD8 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胃肠肿瘤患者于术前1周、术后2周和4周测得的NK细胞、CD4 、CD8 细胞数及CD4 /CD8 比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周,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CD4 细胞数与术前1周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周CD8 细胞数及CD4 /CD8 比值与术前1周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5例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其NK细胞、CD4 、CD8 细胞数与未复发、转移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Ⅲ期胃肠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与肿瘤负荷存在一定相关性,手术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方法 选择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前列腺癌患者60例作为前列腺癌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结果 前列腺癌组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CD8+、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癌体积<60 mL患者CD3+、CD4+、CD8+、NK、CD4+/CD8+和体积≥60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低分化患者CD3+、CD4+、CD4+/CD8+低于高分化患者(P<0.05),CD8+、NK细胞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前列腺癌Ⅲ~Ⅳ期患者CD3+、CD4+、CD4+/CD8+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CD8+、NK细胞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前列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CD3+、CD4+、CD4+/CD8+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CD8+、NK细胞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 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前列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程度和前列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肿瘤体积无关,前列腺癌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者免疫功能低下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各30例。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等氮量(125 kJ.kg-1.d-1)营养支持。手术前1 d、术后1 d和9 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NK,CD8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9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仍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增强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NK细胞、T淋巴细胞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食管癌组,选择同期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8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NK细胞(CD56~+)、T淋巴细胞(CD8~+、CD4~+、CD3~+)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食管癌组CD56~+、CD8~+水平较对照组高,CD4~+、CD3~+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食管癌组Ⅲ期患者CD56~+、CD8~+水平高于Ⅰ、Ⅱ期,Ⅱ期患者CD56~+、CD8~+水平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Ⅲ期患者CD4~+、CD3~+水平低于Ⅰ、Ⅱ期,Ⅱ期患者CD4~+、CD3~+水平低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D8~+、CD4~+、CD3~+、CD5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且细胞免疫功能随临床分期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在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切除术后应用硅胶假体植入即时乳房再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于术前2d、术后3d和21d采集21例早期乳腺癌(~期)并采用自体组织移植或硅胶假体植入法实施即时乳房再造患者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CD4+、CD8+、CD4+/CD8+比值、NK细胞百分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LTT)。结果:1自体组织移植组CD3+、CD4+术前2d、术后3d均略有下降,但两者差别甚微,术后21d基本恢复;CD8+手术前、后变化不大;CD4+/CD8+比值术后3d较术前略微下降,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1dCD4+/CD8+比值恢复。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NK细胞百分数术后略高于术前,但无显著性差异,LTT手术前后无显著性明显变化。2硅胶假体植入组术后3d、21dCD3+、CD4+均较术前有所回升,但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D8+变化不大,CD4+/CD8+比值术后3d、21d略高于术前。NK变化不明显。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LTT术前略高于术后,但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3两种乳房再造方法比较,假体植入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略高于自体组织组,NK细胞百分数和LTT,前者略低于后者。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术后采用硅胶假体植入法即时乳房再造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与自体组织移植法相仿,两者均未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杰  钟青  赵长啸  董力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078-1079
目的 :观察自体瘤苗对贲门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 0例贲门癌术后患者应用自体瘤苗 ,并与对照组 7例进行比较 ,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 T细胞亚群 CD3 、CD4 、CD8、CD4 / CD8比值及 Ig A、Ig G、Ig M的水平 ,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瘤苗组治疗后 CD3 、CD4 、CD4 / CD8及 Ig G水平均显著升高 ;而 CD8、Ig A、Ig M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自体瘤苗能改善贲门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以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患者术后NDV-ATV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术后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疫苗(NDV-ATV)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49例术后(术后2、3、4、5周)接受NDV-ATV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并以26例术后未接受NDV-ATV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术后CD3 、CD4 、NK细胞所占百分比和CD4 /CD8 逐渐升高,以术后3周内升高明显.NDV-ATV治疗组,术后CD3 、CD4 、NK细胞所占百分比和CD4 /CD8 上升速度更快,持续时间更长.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明显高于未接受NDV-ATV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第1次后治疗和治疗结束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DV-ATV可同时视为1种免疫调节剂,可明显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学红  杜海峰  王亚娟 《河北医学》2008,14(12):1389-1391
目的:观察中药生津增效汤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4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治疗组,和健康组66例,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CD3 、CD4 /CD8 、B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放疗同时口服生津增效汤的患者CD3 、NK淋巴细胞百分数、B淋巴细胞、CD4 /CD8 值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结论:生津增效汤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F组,n=13)和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n=13).两组患者都接受相同的气管插管、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分别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纯舒芬太尼行静脉术后镇痛,采用VAS镇痛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4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CD16+、CD56+/CD3-)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CD3+、CD4+淋巴细胞在术毕、术后4 h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48 h有所恢复;CD8+细胞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8+、NK细胞在s组患者术后各时点均低于术前(P<0.05),而F组患者在术毕及术后4 h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48 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镇痛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更有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八珍汤配合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鲁山县第二人民医院7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仅予以放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八珍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检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统计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CD8~+水平降低,CD4~+、NK细胞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认知职能、社会职能、角色职能、情绪职能、躯体职能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67.6%)高于对照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八珍汤配合放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放疗前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应激状态,探讨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91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食管癌患者均行放射治疗,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以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观察其变化.分析放疗前免疫应激状态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法研究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外周血CD3+ CD4+ (Th)T细胞、CD8+ CD28+T细胞及NK细胞的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提示:CD3+ CD8+ (Ts)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则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而NK细胞与TNM分期相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h细胞比例或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高的食管癌患者其总体生存率要好于低比例患者(P<0.05);Cox模型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Th细胞比例是预测食管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放疗前外周血Th细胞比例可能有助于判断食管癌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胃癌术后化疗对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芸  雷玉洁  雷晓  宋娟  余佩武  蔡志民 《重庆医学》2004,33(9):1331-133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及化疗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动态变化和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及其意义.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64例胃腺癌术前后及化疗期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并以Annexin-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结果胃癌患者根治术后3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较术前轻微下降,统计分析未见显著性差异.至化疗前1d,患者外周血CD3、CD4及NK增高显著(P<0.05),而CD8下降非常显著(P<0.01).化疗开始后CD3、CD4和CD8降低明显,但CD4/CD8改变不明显,而且NK细胞降低迟于CD3等,恢复也较快.淋巴细胞凋亡及坏死在化疗期间增加明显,化疗结束3d后方下降.结论胃癌根治手术本身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轻微,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化疗对淋巴细胞数量有较明显一过性抑制,可能与化疗药物致淋巴细胞凋亡和坏死有关,但对淋巴亚群比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2 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 组,n=36) 和对照组(C 组,n=36).U 组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将乌司他丁20 万U 溶于0.9% 氯化钠注射液20ml 缓慢静脉推注,若手术时间>2h,则相同剂量追加1 次.C 组应用等量0.9% 氯化钠注射液.术前24h(T0)、手术90min(T1)、术后1d(T2)、3d(T3)、7d(T4) 采集血样,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 细胞亚群含量及NK 细胞含量.结果 术前两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T1、T2 和T3 时点C 组CD3+、CD4+、CD4+/CD8+ 以及NK 细胞含量较术前下降,CD8+ 较术前上升(P<0.05 或P<0.01),T4 时点除CD8+,CD4+/CD8+ 外,其他指标恢复到术前水平.U 组T1 时点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T2、T3和T4 时点CD3+、CD4+、CD4+/CD8+ 以及NK 细胞含量较术前上升,CD8+ 较术前下降(P<0.05 或P<0.01).术后两组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结论 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乌司他丁能促进T 细胞亚群恢复,对细胞免疫具有保护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