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程度的关系。方法 100例(200眼)DR患者均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比较不同DR分期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参数变化,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DR分期的关系。结果 DR分期与患者年龄(F=1.946,P=0.033)、病程(F=17.021,P=0.001)有相关性。DR分期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F=2.981,P=0.021)、内皮细胞密度(F=4.758,P=0.001)、六角形细胞比例(F=2.786,P=0.021)、面积变异系数(F=4.124,P=0.014)及中央角膜厚度(F=13.653,P=0.002)有相关性。结论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DR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6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24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38例,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的Hcy水平,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CON组)进行比较。结果:①T2DMDR组与NDR组血Hcy水平、HbA1C均明显高于CON组,以DR组更明显。②T2DMDR组与NDR组患者血浆叶酸(FA)、VB12低于CON组,以DR组降低更明显。结论:Hcy与T2DM视网膜病变有关,可能是T2DM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Ⅱ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Ⅱ型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血小板活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Ⅱ型糖尿病患者58例与健康者20例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结果:Ⅱ型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组CD62p,CD63表达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及健康组。  相似文献   

4.
王芳  刘征雁  牛保华 《医学争鸣》2006,27(7):637-63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及功能状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 Ag,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采用玻珠柱法测定血小板黏附率PAdT. 结果: 糖尿病组血浆vWF∶ Ag(145.6±25.6)%,GMP-140(16.8±3.5)μg/L,PAdT(80.3±5.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血管病变的患者血浆vWF∶ Ag(160.8±35.6)%,GMP-140(18.9±5.5)μg/L,PAdT(89.5±7.8)%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GMP-140,PAdT水平与血浆vWF∶ Ag水平显著正相关(r=0.446,0.413,P均<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并由此引起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改变;血浆vWF:Ag,GMP-140及PAdT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增殖性及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单纯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增殖性及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单纯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相关性。早期发现和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 ( DR)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VEGF)与血管器质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 M)及糖尿病 1月组 ( M1)、3月组( M3 )、5月组 ( M5)。分别在视网膜血管铺片上行 VEGF原位杂交、免疫组化 ,并分别对视网膜血管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周细胞数量 M1组与 M组相比无差别 ( P>0 .0 5 ) ,M3 及 M5组与 M组相比明显减少 (分别 P<0 .0 1 ,P<0 .0 0 1 ) ;2毛细血管形态以 M5组病变最重 ,可见毛细血管栓塞 ,无细胞毛细血管 ;3VEGF原位杂交仅 M5组表达为 34% ;4VEGF免疫组化仅 M5组有表达 ,为 5 6% ;5血管的透射电镜观察 M组未见异常改变 ,从 M1组开始出现异常改变 ,以 M5组最明显。表现为基底膜节段性增厚、断裂缺失 ,内皮细胞肿胀变形 ,向管腔内指状突起 ,异染色质浓集居边 ,周细胞核异染色质浓集居边 ,线粒体肿胀变性 ,甚至呈空泡状。结论 :DR时血管器质性改变在先 ,而生长因子表达在后。  相似文献   

7.
NIDDM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卓成  罗蓉  艾辉  阎德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28-183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7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其中无微血管病变者41例,伴微血管病变者36例)及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CD6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CD61和CD42b)及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同时用RIA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结果NIDDM组血小板CD62p、CD63和TSP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51±0.73)%、(4.93±1.06)%、(79.37±11.17)%和CD41、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值(MnX)(15.62±4.22、7.78±1.9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49±0.26)%、(2.22±0.61)%、(63.58±9.37)%、(9.86±1.05)、(3.03±0.43),P<0.05,伴微血管病变组又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NIDDM组血小板CD42b的阳性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有无微血管病变组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糖尿病患者血小板CD62p、CD63、CD61和TSP与血浆内皮素呈显著正相关(r=0.57、0.52、0.37和0.33,P<0.05)。结论活化血小板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报告了中老年组73例,青年组5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1)水平测定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ET-1水平在中老年组显著高于中老年正常对照组(P<0.01),中老年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显著高于中老年不伴DR组(P<0.001),中老年伴DR组中增殖型者非常显著高于单纯型者(P<0.001);血浆ET—1水平在青年组与青年正常对照组间,青年伴DR与青年不伴DR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DR与血中ET—1水平增加有关,并随DR的进展血浆ET—1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许多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与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有关[1] 。对Hcy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已经展开 ,我们对 5 9例 2型糖尿病(T2 DM)患者的血浆Hcy进行了检测 ,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T2 DM患者 5 9例 ,诊断符合 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我科 1999年 4月— 2 0 0 2年 6月的住院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组 ) 2 9例 ,男 13例 ,女 16例 ,糖尿病平均发病年龄 (35 .11± 8.4 2 )岁 ,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造影确诊为DR ;糖尿病无微血管并发症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测定15例健康对照者,18例2型糖尿病无DR患者(NDR组),27例2型糖尿病伴背景型视网膜病变者(BDR组),及25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型视网膜病变者(PDR组)血浆Hcy水平。结果血浆Hcy含量在正常对照组及NDR组、BDR组、PDR组浓度依次增高,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可望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2型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且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导致成人失明的首要病因[1]。维生素D是一组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与DNA损伤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DNA的损伤与糖尿病性肾病(DN)的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的糖尿病(DM)患者53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36例,无糖尿病史的健康体检者45例,分别检测24h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视黄醇蛋白(RBP)和尿肌酐(Crea)的含量,检测血清胱抑素(Cys-c)和转铁蛋白(TRF)。结果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尿8-Ohd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尿8-OhdG含量高于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DNA的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1组,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2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纤维原蛋白(FIB-C),采用ELASA测定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采用酶法测定NO,采用彩色多谱勒测定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作以比较。结果:(1)研究组vWF、ET-1较对照1组、对照2组明显升高,(P<0.05);NO、FMD较对照1组、对照2组明显降低(P<0.05)。(2)研究组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以及FIB-C等反应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的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住院的221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资料齐全的1887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血脂、尿酸,检查眼底、24h尿蛋白排泄率。通过Pearson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病呈平行关系(P〈0.05),但又不完全平行。男性、病程长、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胆固醇血症及家族史是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病程长、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高、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低、高尿酸、高血压是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对已患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来说,甘油三酯高、血尿酸高、血压高的患者易合并。肾病(P〈0.05);对已患肾病患者来说,病程长、有周围神经病变易合并视网膜病变和高密度脂蛋白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血小板活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及不同血压分级患者P选择素(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浓度、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血小板活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69例,正常血压高值组72例,正常血压组56例,分别检测GMP-140、vWF、NO及ET的浓度。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GMP-140、vWF、ET的浓度均明显增高(P<0.05),且与IMT的增厚一致,NO水平明显降低(P<0.05);正常血压高值组GMP-140、vWF、ET的浓度较正常组均增高(P<0.05),NO水平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有密切关系,正常血压高值者已出现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同时被纳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样本库和糖尿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310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DR组(n=105例)和正常眼底(non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205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和检验信息,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25 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NDR组比较,DR组的25(OH)D水平降低(t=3.465,P<0.001),25(OH)D缺乏率增高(χ2=5.313,P=0.021),但是25(OH)D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一系列变量(基本特征、疾病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和尿酸)后,25(OH)D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呈负相关(OR=0.954,95% CI:0.926~0.983,P=0.002),25(OH)D缺乏的T2DM患者DR发病风险是25(OH)D不缺乏者的2.17倍(OR=2.171,95% CI:1.047~4.500,P=0.037)。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25(OH)D缺乏可能与T2DM患者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吴芳  丁伟  李红  何敏慧  楼定华 《浙江医学》2003,25(12):710-7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醛糖还原酶 (AR)mRNA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运用RT-PCR技术检测54例2型糖尿病患者 (40例无视网膜病变和14例伴视网膜病变 )和35名正常对照者PBMC中ARmRNA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PBMC中ARmRNA水平(1.07±0.94)高于正常对照组 (0.29±0.10,P<0.01)及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 (0.64±0.46 ,P<0.01)。糖尿病患者PBMC中ARmRNA水平与血压、血糖、血脂及病程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PBMC中ARmRNA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二度烫伤后血糖变化及其与创面组织糖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清洁级大鼠,分成正常组(n=24)和枸橼酸-枸橼酸钠镁液配置成2%浓度(STZ)诱导的速发型糖尿病组(n=24),造成10%体表总面积(TBSA)的浅二度烫伤模型,分别取伤后1、3、5、7、10 d和14 d创面皮肤组织块样本,采用生化技术测定血糖浓度和创面皮肤中的糖含量;并对创面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皮肤组织创面中局部的糖含量与血糖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糖尿病大鼠浅二度烫伤创面中局部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创面呈现延迟愈合或者加深不愈.结论:糖尿病大鼠局部创面组织糖含量增加与血糖变化密切相关,而创面局部糖含量的增加与创面愈合延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