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敏原的产生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舒祝明  王建平 《医药导报》2004,23(5):365-365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敏原的产生及其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对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致敏原的产生及其防范对策进行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发生变态反应,并非药物本身,而是与药物中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杂质有关。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发生变态反应与药物中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杂质有关,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高分子杂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是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是药物分析研究的重点.高分子杂质分为外源性杂质和内源性杂质,目前内源性聚合物是药物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文对近年来头孢菌素中高分子杂质的聚合特性、结构特点和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临床反应有关高分子杂质的研究进展及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聚合物检查的修订情况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4.
张昕 《广东药学》2010,(9):57-59
本文介绍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临床反应有关高分子杂质的研究进展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聚合物检查的修订情况及操作要点,目前国内高分子聚合物测定研究发展较快,2010版《中国药典》对高分子聚合物的控制全面加强,但尚需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典》2010 年版高分子聚合物修订情况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临床反应有关高分子杂质的研究进展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聚合物检查的修订情况及操作要点,目前国内高分子聚合物测定研究发展较快,2010版<中国药典>对高分子聚合物的控制全面加强,但尚需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6.
高丹玲  林怡 《中国药事》2006,20(8):493-49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但它们在临床上常引发过敏性休克反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安全。经几十年的研究证明,引发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是与其中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含量有关。所以对此类药物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测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增加了许多须做高分子聚合物测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例如:头孢呋辛钠,头孢拉定,头孢唑啉钠,阿莫西林,青霉素等,并且在附录中增订了分子排阻色谱法。头孢尼西钠为长效,广谱的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对头孢尼西钠所含聚合物测定的方法未见有关的报道。我们参考文献,制定了头孢尼西钠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测定方法,利用葡聚糖G-10凝胶色谱系统实现了对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中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分离分析,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一个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高分子杂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TSK凝胶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高分子杂质的方法,探讨高分子杂质与有关物质及聚合物的关系。方法 选用TSKgel G2000SWxl色谱柱,流动相为pH 7.0的0.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检测波长为210 nm。对204批次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Sephadex G-10、有关物质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检出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的高分子杂质。相关性分析表明,TSK系统检出的杂质包括聚合物以及分子量高于美洛西林的已知杂质。结论 TSK方法不能取代G-10方法,采用TSK色谱系统测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聚合物时,需进行充分的研究,以排除高分子杂质(非聚合物)对于聚合物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β—内酰胺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及其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抗菌药物是临床中最常用的基本药物,同时也是较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之一.临床中抗菌药物较常见的一类不良反应是药物所致的过敏反应,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新开发的喹诺酮类抗菌药均可引发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但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为严重.特别是青霉素引发的过敏性休克反应,不仅对患者的危害极大,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多年来的研究业已证明,抗生素所致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并非由药物本身所致,而和药物中存在的高分子杂质有关.此外,一些抗菌药物中的高分子杂质,如链霉素,某些头抱菌素等还和药物的毒性反应有关.故对抗菌药物中高分子杂质进行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UPS从X XⅡ版起对头孢他咬(ceftazidime)中的高聚物进行控制;一些国外的生产厂对其产品中的高分子杂质也有内控标准;我国的国家“六五”、“七五”攻关品种,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孢哌酮(cebperane)、头孢曲松(ceftriaxone)和头孢他啶均有明确的厂控指标;近来对进口青霉素V等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进口检验亦增加有高分子杂质检查项;国内一些氨苄西林生产厂为改进产品质量也曾对其产品中的聚合物进行过考察和控制.所有这些表明,对抗生素中高分子杂质的控制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杜宁  王玉  狄斌 《中国药品标准》2011,12(4):248-251
有关物质是指药品中除主成分以外的杂质,它可能是原料合成过程中带入的原料、中间体、试剂、副产物、聚合体、异构体、不同晶体和对映异构体,也可能是制剂在生产、贮藏、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聚合物或晶型转变等特殊杂质[1].如图1,氯硝西泮中的杂质A是反应原料,而酰化物属于中间体,它们都属于有关物质[2].药物中含有杂质会降低疗效和影响稳定性,甚至对人体有害.比如,由于β-内酰胺抗生素结构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打开内酰胺环,发生分子间的聚合反应,形成具有致敏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3].  相似文献   

10.
田桂英 《天津药学》2010,22(3):65-6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高致敏性高分子聚合物,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控制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查阅近几年的文献,对凝胶色谱分析法在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异构体杂质研究和质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质研究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重要研究内容,与药物的安全性直接相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般由微生物发酵、纯化、精制以及化学修饰等过程制得.与一般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其纯度一般也较化学药品低,而且该类抗生素对热、光和湿的稳定性一般不是很好,因此更应该对其杂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构造异构体以及立体异构体等杂质的产生途径,国内外对该类抗生素的质控情况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霍秀敏 《药品评价》2005,2(5):324-32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penicillins)与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以及近年开发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般来说,该类抗生素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少,但对特异体质的患者也可发生致命性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致使此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中受到限制。现主要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机理、过敏反应与药物质量控制的关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定义、来源、分类和分析方法,以及β-内…  相似文献   

13.
不同厂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质量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不同厂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舒巴坦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质量.方法 按性状、水分、溶液的颜色、哌拉西林的有关物质、哌拉西林高分子杂质5个项目,分别对4个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质量考察.结果 上述项目在各厂家之间存在一些差异.结论 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略有区别,A厂优于另3个厂家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的研发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现象明显增加,其中β-内酰胺酶,尤其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所致耐药性引人关注.据报道,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中约25%~75%是由细菌产β-内酰胺酶所引起.因此,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与β-内酰胺类药物的复合制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中头孢匹胺聚合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头孢匹胺钠粉针剂中高分子杂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以Sephadex G-10凝胶为填料的分子排阻色谱系统。结果确定了Sephadex G-10凝胶的分离系统,其检测结果符合杂质定量测定的要求。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测定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中头孢匹胺聚合物的量。  相似文献   

16.
夏鸣  杭太俊  李小敏  张斐 《药学进展》2007,31(11):501-507
综述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霉烯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高分子聚合物杂质的分离与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凝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大孔树脂法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ephadex G-10凝胶色谱柱(15.0mm×300mm),以pH 7.0的0.05mol.L 1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流速为1.2 mL.min 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头孢哌酮高分子聚合物与头孢哌酮药物单体能较好分离,头孢哌酮自身对照的线性范围为5.01~250.71μg.mL-1(r=0.9999);在10.13~30.24 mg.mL 1内,供试品溶液浓度与聚合物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定量限为0.14μg;方法精密度良好(RSD=0.50%,n=5);样品测定重复性与重现性好(RSD=0.82%,n=5;RSD=3.4%,n=3)。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头孢匹胺钠粉针剂中高分子杂质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以Sephadex G-10凝胶为填料的分子排阻色谱系统.结果 确定了Sephadex G-10凝胶的分离系统,其检测结果符合杂质定量测定的要求.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测定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中头孢匹胺聚合物的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哌拉西林聚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凝胶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葡聚糖凝胶G-10为填充剂RASIS柱(SephadexTM G-10,40-120μm,400 mm×13 mm);流动相A:pH 7.0的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流动相B:水;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哌拉西林聚合物线性范围为40.10-180.45μg.mL^-1(r=0.999 6)。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可基本保证所有高分子杂质被排阻,满足药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β-内酰胺抗生素聚合物分析技术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昌勤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4):2098-2102
控制β-内酰胺抗生素中聚合物的含量是减少临床中过敏反应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质控方法仍是Sephadex G10凝胶色谱系统;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高效凝胶色谱系统,逐渐克服了Sephadex G10凝胶色谱系统的弱点,拓展了固有的质控范围;而随着人们对β-内酰胺抗生素聚合物结构的不断认识,也逐步完善着对β-内酰胺抗生素聚合物的控制理念;采用HPLC分析方法,利用指针性杂质控制β-内酰胺抗生素聚合物的含量,将在未来的药品质量控制中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