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草药中毒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何光明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81-1182
中草药较之化学合成药物毒性较小,但非规范使用仍可造成中毒.本文对笔者2002~2007年任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期间所治之16例中草药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因不同的中草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地域环境等等而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此,仅从以下两方面阐述其简略情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认为中草药安全无毒,长时间、超剂量、大范围用药的现象十分普遍.事实上临床和实验证明,不合理使用中药会出现诸多不良反应,轻者可出现各种不适,重者能危及生命.现就所见中药不良反应现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抗癌中草药的中毒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健韩佳  韩秀莲 《河北中医》2006,28(11):843-843,850
近年来,开发并应用中草药治疗癌症有了长足进展。临床上在有效应用其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相继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兹就一些抗癌中草药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的毒副作用和应对救治措施做一表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中毒临床上较为常见,首先要明确诊断,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方可治病救人。在采取救治措施以前首先要明确中草药中毒后的临床经过,以便有的放矢。临床经过可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丁健  韩佳  韩秀莲 《河北中医》2006,28(11):843-843
近年来,开发并应用中草药治疗癌症有了长足进展.临床上在有效应用其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相继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兹就一些抗癌中草药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的毒副作用和应对救治措施做一表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少中草药含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若药量过大 ,或配伍不当 ,或使用范围不对 ,不但达不到治病的目的 ,而且还能造成不良反应 ,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故中医护理人员应掌握中草药急性中毒的解救及护理方法。经常采用的措施包括 :1尽快消除毒物 :中草药中毒大多由口服引起 ,故迅速将毒物排出胃肠道是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用催吐、洗胃、导泻、清洗的方法。 2解毒 :可针对有毒药物的不同成分 ,分别选用不同的食物或药物 ,以减少毒物吸收或解毒。如斑蟊中毒可用青黛汁、黄连、葱、茶等解毒物 ,也可用黄柏煎汤冲鸡蛋清解毒。 3使已吸收的毒物迅速…  相似文献   

9.
草乌指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有的地方习惯也把野生品川乌头的块根当做草乌,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也有不同的地方习用品种,如在西南地区民间常把毛莨科植物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arov)块根当草乌用的习惯[1].野生品的毒性大于种植品,生草乌不可内服,经过浸泡和煮制等特殊炮制工艺制成的制草乌才可用于内服.《药性论》云草乌"味苦辛,大热,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2].常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心腹冷痛等的治疗.草乌的有毒成分是乌头碱,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和消化道毒性等,常引起各种异常的心电图改变,其中损害心脏是乌头碱中毒最重要、最多见的危险因素[3].  相似文献   

10.
1.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不同的救治方法 1.1含生物碱类中草药中毒的救治 1.1.1含颠茄碱类(阿托品类)中草药中毒的救治 ①早期(4~5小时内)可用0.02%~0.05%高锰酸钾或0.5%鞣酸洗胃,  相似文献   

11.
中药误用导致中毒临床时有发生 ,现分析如下。1 原 因 品种混乱 :误将伪品作正品使用 ,引发中毒。如将香加皮作五加皮入药 ,导致中毒。误服有毒药 :迷信传说或文献错载 ,误服有毒中药 ,致使中毒。如误信马钱子能避孕 ,用量过大 ,致中毒。用量过大 :误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小 ,掌握用量不严格 ,盲目加大用量 ,导致中毒。如过量服用人参和大面积涂抹斑蝥而中毒。炮制不当 :有些中药生用毒性较大 ,经炮制后毒性减小 ,若炮制不当 ,即可引发中毒。如草乌酊制剂炮制不当 ,而致中毒。管理不当 :对剧毒中药管理不当 ,造成药材混杂 ,或错发毒药 ,遂致…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使用组织培养技术对472种中草药(均含生药10mg/ml)进行了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初筛(定性)和复筛(定量)研究。水与乙醇提取物初筛出有效药物,经复筛后有效率减少28.8~80.0%。4种给药途径的有效机率(以同时给药途径为基数)为管外>同时>治疗>预防。给药途径越多,一种药物的有效程度却越少。两种提取物或各给药途径经复筛出10种高效药物:青木香、刘寄奴、乌药、败普草、马尾松、夏枯草、石韦、盐肤木、海藻和蒲公英。  相似文献   

13.
刘怀军 《河北中医》2012,34(7):1056-1057
有些中药材本身含有有毒或重金属成分,有些因为炮制不当、煎煮不当、服用不当造成毒性,或者由于环境污染造成有害元素蓄积,或外用制剂辅料引起药害,不良反应有的发生轻、缓,有的发生急、重,针对不同中药的不同有毒成分,应选用不同的药物减少毒性作用,或对抗毒性作用.笔者将临床常用解毒药物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见的方法,有效的给药,通过正确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及途径,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为了达到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我们必须严格掌握中药的时间护理.时间护理是护理人员利用机体自身的生理节律,对患者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生理病理等方法进行护理.药物之所以能够发挥治疗作用,是因为各种药物具有各自的偏性,对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加以纠正.而人体的昼夜节律规律,在中医给药中应用时间护理,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性能,甚至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在中草药剂型改革中,各地出现了许多新剂型、新用法,以求提高药物的有效浓度,改进给药途径,增强疗效。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值得重视。临床表现:(1)循环系统:引起心悸,血压下降、心律紊乱等,主要引起者有补骨脂、黄连素、红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关于草乌的功能、主治、化学成分、毒理毒性、中毒原因、中毒表现、蒙、西医救治方法及预防措施,从而达到正确使用含草乌的蒙药:如那如-3、嘎日迪-5、扎冲-13等,即提高蒙药的临床疗效,同时防止中毒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药剂型的选择,历代医药学家都极为重视,如《神农本草经》说“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宜有一物兼宜者,宜有不可入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另一种则是根据治疗病证而言,如陶弘景说:“又按病宜服丸,服散,服汤,服酒,服煎膏者,亦兼参用,以为限制”。现代生物药剂学进一步证明,剂型因素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而工艺方法,赋型剂及给药途径三方面又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 1 工艺方法的研究 应考虑临床处方中药物的组成特性和剂型的要求,服用量尽可能缩小,有效成分提取完全,产品质量稳定,生物利用  相似文献   

18.
对中药皮肤给药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皮肤给药途径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原始时代,为治疗在与毒蛇猛兽及部落战争所致的外伤。用泥土、树叶、草茎涂敷,乃涂敷法之始矣!为治疗某些疾患,原始人又通过局部取暖而减轻或消除,致产生的热熨法,而后,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不断的提高,又产生许多方法,历代的医籍均有记载和创新。东汉时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载有洗浴法、烟熏法、药摩法、坐浴法、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评价持续静滴和间隔静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找到临床使用阿托品的合理、有效方法.方法:将经本院2008-2010年在本院急诊救治的8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依就诊顺序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单数组、43 例) 与对照组( 双数组、43 例),两组均行常规洗胃、导泻、胆碱酯酶复活剂等症治疗,阿托品的使用观察组持续静滴、对照组间歇静注.结果:观察组反跳现象发生率、阿托品中毒率和CHE恢复时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品持续静滴是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易于操作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含马兜铃酸中草药肾损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小红 《陕西中医》2006,27(4):460-461,471
目的:探讨含马兜铃酸中草药导致肾脏损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和资料查询进行研究分析。结论:认为中药安全无毒的误区,超大剂量用药,长期或反复用药,药物的误用,对药物性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缺乏了解及体质因素是含马兜铃酸中草药导致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消除中药安全无毒的错误观点,坚持“中病即止”原则与辨证施治原则,规范使用中草药及中成药是预防马兜铃酸肾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