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与腓骨移植修复皮肤和骨骼复合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组合移植的方法一期修复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骨缺损12例,桡骨缺损2例。游离胖骨的血管蒂与背阔肌皮瓣的旋肩胛动静脉吻合,而肩胛下动静脉作为腓骨与肌皮瓣的共同血管蒂与受区供养血管吻合。13例用桥式交叉的方式吻合血管。移植组织均获成活。随访表明移植的肌皮瓣生长良好,移植腓骨与宿主骨牢固连接,肢体功能得到恢复。介绍手术指征与方法,并就修复的优点和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小腿桥式交腿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组织移植而受区又无可供吻合血管时的解决办法. 方法 采用以健侧胫前或胫后血管为蒂桥式携带游离皮瓣移植修复11例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结果 采用健侧胫前血管形成顺行皮瓣桥式携带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肢创面缺损6例,皮瓣全部成活.采用健侧胫后血管形成顺行皮瓣桥式携带游离皮瓣5例,其中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行清创植皮术后,创面修复良好.其余3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结论 以健侧小腿胫前或胫后血管作为游离组织移植时的供血血管,是解决患侧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且受区又无可供吻合血管时的一种理想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组织移植受区可供吻合血管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游离组织哉组合组织移植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或可供吻合血管数量不足的解决方法:方法 在显微解剖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组织供区供血血管具有较粗大分支、终末支的组织单位参与移植,利用其自身血管分支桥接移植组织及伤肢远端,或者采用Y型静脉倒置、顺置搭桥的方法,桥接组织及伤肢远端。结果 采用上述二种方法进行吻合血管的单一组织移植20例,组合组织移植66例,参与移植组织全部成活且具有良好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4.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于仲嘉  曾炳芳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6):332-335,T002
作者报告一种在受区没有可供吻合血管的下,采用桥式交方式吻合血管进行游离组织移植的显著外科技术,自1982年5月-1992年3月共进行了45例手术,平均术后43天切断皮桥,移植组织全部成活。41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修复后上肢功能得到改善,下肢均恢复负重功能,血管供区肢体未发生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5.
桥式交叉游离组织移植修复肢体组织缺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在四肢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1982年5月~2005年11月,收治四肢组织缺损110例,其中男80例,女30例;年龄5~54岁,中位年龄30岁。损伤原因:车祸伤59例,机器伤32例,压轧伤19例。损伤部位:前臂2例,小腿108例。损伤范围:单纯软组织缺损69例,单纯骨缺损6例,软组织合并骨缺损35例。骨缺损5~19cm,软组织缺损6cm×10cm~15cm×35cm。游离移植组织包括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皮瓣、腓骨骨瓣及髂骨皮瓣。除2例为上下肢桥式交叉,2例为双上肢桥式交叉外,其余均为双下肢桥式交叉。移植组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应用组合移植方法。供区创面直接缝合67例,部分缝合加植皮43例。结果术后9例发生血管危象,行血管探查后,5例解除危象,移植组织成活,4例失败;其余101例移植组织成活,成功率为96.4%。获随访4个月~22年,平均6.3年。移植骨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皮瓣形态良好,肢体功能基本恢复。供区创面1例皮缘坏死,经清创、换药、植皮后愈合,其余供区创面均于术后2~3周Ⅰ期愈合。结论 在患肢无可供吻合的血管时,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修复四肢组织缺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组合组织瓣移植在小腿毁损伤保肢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对7例创伤性小腿毁损伤患者在全身情况稳定下,经过彻底清创、固定骨折、控制创腔感染后,应用相应肌皮瓣或皮瓣组合移植,修复肢体大面积组织缺损。其中两块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移植4例,股前外侧肌皮瓣与胸脐皮瓣组合移植2例,股前外侧肌皮瓣与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组合移植1例。单块组织瓣面积最大为27cm×13cm,最小12cm×7cm。3例为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与受区IAL管吻合,4例因受区无合适可供吻合的血管而选择健侧胫后血管行桥式交叉吻合移植。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严重组织缺损得以重建修复,毁损肢体得以挽救。随访9个月~11年,患者生活可以自理,社会生活正常。结论应用组合组织瓣移植修复重建肢体创伤后毁损伤,是挽救肢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Y型静脉搭桥在游离组织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Y型静脉搭桥在游离组织移植中的应用丛海波隋海明王述波在显微外科手术中,受区无正常可供吻合血管及可供吻合血管数量不足,一直是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手术的一大难题。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Y型静脉移植搭桥的方法解决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18例,取得...  相似文献   

8.
努力提高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技术水平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6  
肢体复杂组织缺损是创伤的严重后果,其修复往往富有挑战性,成为创伤骨科医生面临的治疗难题。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自体组织游离移植成为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随着预构皮瓣、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和游离组织组合移植等一系列显微外科新技术的问世,肢体复杂组织缺损的二期修复已不再是可望不可得的祈求,许多原来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而不得不考虑截除的残肢都得到保留和有效的修复,并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功能。  相似文献   

9.
游离皮瓣在组合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在组合移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1991年1月~2003年12月,行皮瓣或肌皮瓣的组合移植手术56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5~41岁,平均27.6岁。分别修复肢体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大面积皮肤和节段性长管状骨复合缺损,实现合并皮肤缺损的拇指缺失的一期修复和再造。移植的组织包括背阔肌肌皮瓣、肩胛皮瓣、股外侧皮瓣、拇趾皮肤趾甲瓣以及腓骨。移植组织的共同血管蒂与受区血管直接吻合建立血液循环者35例,以桥式交叉方式与健侧肢体选定的血管吻合建立临时血液供应者21例。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0~128个月,平均28个月,除2例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组合移植失败外,余均成活。涉及骨缺损修复成功的32例,移植的腓骨平均术后14.5周与宿主骨连接。术后修复和重建的肢体均恢复负重和活动功能;其中1例小腿皮肤与骨骼复合缺损成功修复3年后,因足趾压迫性溃疡而要求截肢。结论游离皮瓣在组合移植中的应用能有效实现肢体复杂组织缺损的修复和复杂缺失的再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治疗小腿严重创伤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01年4月至2010年12月,回顾性分析对41例小腿严重创伤病人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或组合移植,皮瓣血管桥接或嵌入受损胫前或胫后血管的非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覆盖创面,同时改善或重建伤肢远端血供的病人,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41例58块组织瓣52块皮瓣Ⅰ期成活,皮瓣坏死膝下及膝关节平面截肢各1例,皮瓣部分坏死VSD封闭引流换药肉芽生长后植皮3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高质量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严密监测,细致的心理护理,积极有效的各项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下肢严重创伤37例,应用4种方法治疗: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或髂骨块与游离皮瓣组合移植、骨折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断肢再植并游离(肌)皮瓣移植;胫腓骨骨折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血管神经修复并游离皮瓣移植;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并血管神经修复。结果37例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或骨瓣一期成活,其中3例侧胸皮瓣周缘约2cm浅层坏死,经换药2周而愈。伤肢均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外观及功能。结论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能提高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12.
桥式交叉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缺损区周围缺乏可供吻合的血管时,如何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们自2001—2004年用桥式交叉皮瓣治疗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受区炎性疤痕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术中的血管的正确判断和处理方法,提高游离皮瓣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受区炎性疤痕,需行游离皮瓣修复7例,其中桥式交叉吻合1例,血管移植3例,扩大清创至正常区域吻合3例。结果所有皮瓣均完全存活,未出现血管危象,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受区慢性感染所致的炎性疤痕内的血管不可行血管吻合,吻合处应位于正常组织内,以提高皮瓣存活率,减少术后血管危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26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疗效满意。健侧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和血管造影证实胫后动脉通畅。结论利用旋股外侧动脉“Y”形血管蒂与健侧小腿胫后血管吻合,可以修复患侧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应用倒“Y”形血管吻合的游离穿支皮瓣与肌皮瓣移植在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 方法 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采用倒“Y”形血管吻合的22个游离穿支皮瓣与肌皮瓣移植治疗18例患者,其中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四肢功能重建6例;肘关节周围5例,小腿及足踝部13例.对12例感染性创面,经彻底清创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1~2次临时覆盖创面,直至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根据受区创面修复及功能重建的需要,选择保留一个粗大分支构建的倒“Y”形血管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或背阔肌皮瓣进行移植.在受区稍近端解剖并分离出一段主干血管并切断后,将游离皮瓣的倒“Y”形血管蒂嵌入桥接受区主干血管切断处,分别与受区切断的主干血管的近、远端行端端吻合,形成倒“Y”形血管吻合.在保证皮瓣血供的同时,不影响受区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如果受区的浅静脉可供吻合,则只需进行倒“Y”形动脉吻合,保留静脉的连续性不必切断.术后密切观察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并对皮瓣的存活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 结果 术后18例患者移植的21个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正常.随访6 ~ 36个月,平均16.2个月,皮瓣质地、外形良好,重建患肢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结论 倒“Y”形血管吻合游离皮瓣移植为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的可行且有效的技术方法,特别适合于肘部及已有一条血管毁损的小腿创面的修复与功能重建,手术操作便捷,临床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26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疗效满意.健侧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和血管造影证实胫后动脉通畅.结论 利用旋股外侧动脉"Y"形血管蒂与健侧小腿胫后血管吻合,可以修复患侧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一期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急诊显微修复的方法。方法 对26例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分别在修复血管损伤的同时采用带血管蒂的肌皮瓣移位修复组织缺损4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13例,采用复合组织移植修复组织缺损2例,采用组合移植修复缺损7例。结果 再植肢体及移植组织瓣均全部成活,无1例感染及坏列,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2%。结论 在修复血管损伤的同时采用组织移植一期修复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为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桥式交叉血管吻合游离组织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梦萍 《护理学杂志》1999,14(4):217-217
桥式交叉血管吻合游离组织移植手术[1]是修复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Ⅳ类高难度手术。因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肢体需强迫固定时间长,故作好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我科1992年6月至1998年7月对6例患者行桥式交叉游离组织移植术,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端侧吻合动脉的方式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患者四肢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端侧吻合动脉的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组织缺损患者52例,其中下肢36例,上肢16例;筋膜(肌)皮瓣47例,骨瓣4例,串联皮瓣加腓骨头骨瓣1例.受区血管选择胫前-足背血管束行端侧吻合6例,胫后动脉端侧吻合32例,股动脉端侧吻合1例,腘动脉端侧吻合3例,肱动脉端侧吻合2例,桡动脉端侧吻合8例.其中,因血管长度缺损移植大隐静脉6例.总结端侧吻合血管进行组织瓣游离移植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完全成活51例,组织瓣坏死1例,因主干血管发生破裂所致,术中探查端侧吻合动脉通畅.发生血管危象2例,均为端端吻合静脉发生血栓,血管探查修复后皮瓣成活2例.术后49例获得随访6个月到1.2年,肢体远端无血供障碍及缺血症状,皮瓣经1~2次削薄手术后外观满意,皮瓣质地好. 结论 端侧吻合动脉进行组织瓣的游离移植安全可靠,是解决受区血管选择难题的理想方法,也可以作为组织瓣游离移植的常用血管修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改进桥式交叉游离皮瓣移植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分析.方法 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应用桥式交叉"T"形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方法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48岁(平均32岁).软组织缺损范围20 cm×9 cm~32 cm×11 cm.皮瓣血管蒂切取时携带肩胛下与旋肩胛血管,使蒂呈"T"形,将其与健侧小腿胫后动脉两断端行端端吻合,血管蒂行中厚网状游离植皮包裹,未用皮管,小腿供区切口直接缝合.结果 1例术后皮瓣远端发生小的表浅感染,换药2周后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过顺利,获得较满意的效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2.7年),未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供区与皮瓣外形较好,供区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证实胫后动脉通畅.结论 利用"T"形血管与胫后血管吻合,降低对侧小腿供区的损伤,只要血管吻合质量好,对皮瓣血供无影响.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小腿软组织缺损须行血管吻合的皮瓣修复、但肢体仅有一根主要血管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