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在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从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3年 3月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符合条件的 2 0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病人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和门静脉栓塞化疗 (PVCE) ,再在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 (PRFA)治疗 ;另 2 0例肝癌病人直接给予PRFA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B超、CT或MRI。确定肿瘤是否坏死或缩小 ,有无复发转移灶 ,肿瘤特异指标的变化。Kaplan 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 对于转移性肝癌 ,联合治疗组CEA阳性者治疗转阴率 5 0 % (2 / 4 ) ,单纯治疗组CEA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 2 5 % (1/ 4 ) ,差异有显著意义。对于原发性肝癌或复发肝癌 ,联合治疗组AFP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 6 2 5 % (5 / 8) ,单纯治疗组AFP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30 % (3/ 10 ) ,差异有显著意义。肿瘤完全凝固坏死率 :单纯治疗组对于 <3cm瘤灶为 10 0 % (17/ 17) ,3~ 5cm为5 5 % (5 / 9) ,>5cm为 2 0 % (1/ 5 ) ;而联合治疗组 <3cm瘤灶为 10 0 % (19/ 19) ,3~ 5cm为 75 % (3/ 4 ) ,>5cm为4 0 % (2 / 5 )。肿瘤缩小率为 70 % (14 / 2 0 ) ,门静脉癌栓消失率为 2 5 % (1/ 4 ) ,缩小率为 5 0 % (2 / 4 )。肝内复发转移时间明显延长。联合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希罗达对人肝癌组织AFP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希罗达 (Xeloda)对人肝癌组织A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抽提所收集的希罗达治疗组及对照组肝癌组织标本总RNA(共 4 1例 ) ,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estedPCR)技术检测希罗达治疗组及对照组AF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以RT nestedPCR扩增的AFP基因片段为 10 1bp ,与原设计一致。在希罗达治疗组中 ,2 1例肝癌组织标本中有 12例AFPmRNA呈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5 7.14 % ;在对照组中 ,2 0例肝癌组织标本中有 18例AFPmRNA呈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90 .0 0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术后 4周 ,希罗达治疗组血清AFP浓度为 ( 2 3.2± 12 .8) μg/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 39.6± 2 4 .3) μg/L(P<0 .0 5 ) ,而两者术前血清AFP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希罗达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组织AFPmRNA的表达 ,并降低其表达产物血清AFP浓度。其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联合胸腺素α1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短程连续使用胸腺素α1对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愿意接受在TACE同时使用胸腺素α1的病人 32例 ,男2 7例 ,女 5例。Child分分A级 9例 ,B级 2 0例 ,C级 3例。年龄 34~ 6 8岁 ,平均 5 2 33± 9 6 4岁。在TACE当天开始皮下注射胸腺素α1,1 6mg/次 ,每天 1次 ,10d为一疗程。 结果 肝区疼痛缓解率为 6 3 16 % (12 / 19) ;食欲增加为 6 6 6 7% (18/ 2 7) ;乏力改善为 6 5 6 3% (2 1/ 32 )。AFP逐渐降低 ,由治疗前的 5 12 34± 32 0 75ng/ml降到治疗后 30d的 2 15 12± 4 9 2 2ng/ml(P <0 0 1)。而ALT在TACE后明显升高 ,治疗后 30d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其他肝功能指标和血白细胞无明显变化。治疗后 30dCD3、CD4由治疗前的 5 3 38± 8 31和 37 5 5± 7 4 7增加到 6 5 74± 8 6 3(P <0 0 5 )和 4 5 34± 9 81;CD8由 34 86± 5 38降到 2 9 2 6± 4 4 9;CD4 /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由 1 0 7± 0 5 6和4 2 38± 10 15增加到 1 5 5± 0 77和 5 1 91± 9 35。无胸腺素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胸腺素α1可提高TACE后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免疫功能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4.
人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临床上用胰岛素作为载体通过受体介导对肝癌进行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以A14 12 5I 标记胰岛素 ,取人肝癌细胞及癌旁组织 ,制备细胞膜 ,测定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密度并评价其受体结合活性。结果 A14 12 5I 胰岛素比放射性为 (46 1± 1 2 )TBq/mmol,放射化学纯度 >98% ;人肝癌及癌旁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Bmax分别为 (1 9± 0 6 )pmol/mg蛋白及(1 4± 0 6 )pmol/mg蛋白 ,高亲和力Kd(解离常数值 )值为 (2 1± 0 6 )nmol及 (2 2± 0 8)nmol,低亲和力Kd值为 (2 5± 8)nmol及 (2 7± 8)nmol。人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最大结合值Bmaxt=0 0 32 ,P <0 0 5 )。结论 A14 12 5I 胰岛素与人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具有特异性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导向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的疗效。 方法 利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原发性、转移性肝癌 6 0例 ,共注射 4 5 0次。 结果 癌肿直径 <3cm、3~ 5cm、>5cm病人 ,1年和 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10 0 %、6 8.8% ,89.7%、4 8.3%和 83.3%、13.3%。 73.3%(4 4 6 0 )肿瘤缩小 ,AFP阳性患者 97.7% (4 3 4 4 )出现AFP下降或转阴 ,未发生肿瘤沿针道转移及严重并发症。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副作用少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组织间放射治疗肝癌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探讨125I组织间放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治疗组(B组),A组42例行手术治疗(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和化疗;B组42例,除施行A组的治疗方案外,另行术中永久植入125I粒子.结果:术前、术后1 w及3个月内血象虽有显著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免疫指标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组: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1.7%、50.0%和59.5%;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局部生存率分别为81.3%、63.4%和47.6%.B组: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6.7%和11.9%;生存率分别为94.7%、87.5%和78.4%,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5I组织间放射治疗肝癌方法简单、安全,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癌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射频治疗对原发性大肝癌 (直径 >3cm)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本院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6月间行射频治疗的 4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 3 2例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 ,12例行术中肿块射频治疗加门静脉、肝动脉分别置泵化疗。结果  44例肝癌者一次治疗完全消融为 5 1.5 % ( 2 4/ 44 ) ,接近完全消融 ( 90 %~ 99% )为 3 0 .3 % ( 12 / 44 ) ,部分消融 ( 5 0 %~ 89% )为18.2 % ( 8/ 44 )。 1个月时AFP复常率 47.1% ( 16/ 3 4) ;术中肿块射频治疗发现新癌结节患者 4例 ;3 9例患者随访 6个月 ,9例患者复发 ;患者治疗后可出现发热、右侧胸腔积液、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 射频治疗对大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术中肿块射频治疗相对优于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对于肿瘤直径大于 10cm的肝癌患者应分次治疗及术后积极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急性胆管炎病人血清α GST对评估肝功能受损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1~ 2 0 0 2年观察组为 32例急性胆管炎病人。对照组为 2 0位健康志愿者。α GST检测采用酶免疫测定法 (ELA)。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检测采用常规生化方法。结果 急性胆管炎病人血清中α GST在发病初期迅速升高 (P <0 0 5 ) ,并血清中所测α GST峰值变化于同期所测的ALT、AST值间比较明显提早 ,经治疗后α GST迅速下降 ,快于治疗后所测ALT、AST值的变化。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α GST浓度能更敏感的反映肝功能受损情况 ,对急性胆管炎病人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癌组织经32P玻璃微球内放射治疗后的细胞凋亡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经内放射治疗后肝癌细胞是否产生凋亡以及内放射对癌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994~ 1998年收治的 4 4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施行3 2 P玻璃微球 (3 2 P GMS)肝动脉灌注治疗后 2~ 6个月 ,有 3例肝癌得以二期切除 ,作为治疗组 ;另外选择相应年龄、相同部位、相同分化程度的可切除的 4例肝癌作为对照组。将切除的肝癌组织行TUNEL染色并对其观察计数 ,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肝癌细胞凋亡指数治疗组为 2 9%~ 34% ,平均 (31± 16 ) % ;而对照组为 4 %~ 6 % ,平均 (5± 12 .2 ) %。癌周组织凋亡指数治疗组为 2 7%~ 37% ,平均 (35±11) % ;对照组为 0 .3%~ 5 .0 % ,平均 (4.1± 3.3) %。结论 3 2 P GMS内放射治疗肝癌后 ,能较长时间促进肝癌细胞及癌周组织产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转移瘤——附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肝转移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  1997/ 0 9~ 2 0 0 0 / 0 4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10例肝转移瘤 (1~ 5个转移灶 )。肿瘤的临床靶体积 (CTV)为 0 .6cm3 ~ 2 32cm3(平均 4 1.9cm3 ) ,计划靶体积 (PTV)周边剂量为每次照射 3.96~ 7.0Gy(平均 5 .2 6Gy) ,PTV中心剂量为每次照射 6 .3~ 10 .88Gy(平均 7.89Gy) ,每天一次 ,每周 5次 ,共 5~ 8次。 结果 病人一般状况的计分标准 (KPS) :术前 2 0~ 90分 (5 4± 2 5 .9分 ) ,术后 30~ 10 0分 (74± 2 3.9分 )。实体瘤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CR) :2例 ;部分缓解 (PR) :4例 ;无变化 (NC) :3例 ;进展 (PD) :1例。 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对10例肝转移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残肝断面125Ⅰ粒子植入对肝癌肝内复发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经手术完整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85例分为2组.125Ⅰ粒子植入组(43例):肿瘤完整切除后在残肝断面均匀植入125Ⅰ粒子.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7 d、30 d采血,测定转氨酶、胆红素、NK细胞、T细胞亚群、血清中MMP-9及AFP水平.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无围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两组患者CD3+、CIM+、CD8+和NK细胞及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患者AFP、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术后0.5年、1年复发率为2.3%、6.9%,与对照组(14.2%、26.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切除后切125Ⅰ粒子植入能有效地降低AFP、MMP-9水平.术后局部复发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对42例肝癌患者(34例原发性肝癌,8例转移性肝癌,病灶直径3.0~10.5cm)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1次或多次TACE治疗。于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均接受CT、MR等影像学检查,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8例(8/42,19.05%)肿瘤完全缓解,25例(25/42,59.52%)部分缓解,5例(5/42,11.90%)病变稳定,4例(4/42,9.52%)病变进展,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配合TACE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Twenty-eight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of not larger than 5 cm diameter were surgically treated during the 12 years from 1977 to 1988, twenty-five of them since 1983. Half of th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for check up because of elevated serum AFP and were high risk subjects. Serum HBsAg were positive in 24 (85.7%). Serum AFP was less than 10 ng/ml in 2 (7.1%) and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00 ng/ml in 14 (50%). Coexistent liver cirrhosis was found in 21 (75%). Local resection or partial hepatectomy played a major surgical role in small HCC,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cirrhosis and tumor in right liver. Th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s for the 28 patients treated by hepatic resection at 1, 2 and 5 years were 60.6, 42.5 and 42.5 percent.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tumor size not larger than 3 cm diameter is not better than those with tumor size between 3 cm and 5 cm. The small HCC patients with AFP less than or equal to 200 ng/ml had better survival than those with AFP greater than 200 n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o-touch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直径≤3 cm单发肝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采用cooltip电极对直径小于3 cm单发肝肿瘤50例病人进行No-touch RFA治疗。其中,治疗原发性肝癌49例(初发31例、复发18例),转移性肝癌1例。肿瘤平均直径1.8 cm,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增强CT扫描、磁共振检查、超声造影以及细针肝穿刺活检。观察RFA治疗时间、次数和术后住院时间,RFA治疗后的并发症以及肿瘤完全毁损率,并随访病人的生存情况。结果 50例病人共行No-touch RFA治疗51次,其中1例病人1个月内连续治疗2次。每例平均为1.02次;每次治疗时间平均为8.2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2 d。Notouch RFA治疗后1个月内复查CT或磁共振,单次治疗后的肿瘤完全毁损率为98.0%,甲胎蛋白(AFP)阳性的22例病人在No-touch RFA治疗后6~12个月内有14例转阴,5例明显下降。50例病人随访时间从2015年9月开始至2017年6月止,其总体生存率为100%,术后总体无瘤生存率为90.0%(45/50)。结论 No-touch RFA对直径小于3 cm的单发肝肿瘤的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老年患者高危部位肝癌(指邻近胆囊、肝门部管道、下腔静脉以及位于脏面贴近腹内脏器的肝癌,且肿瘤距上述脏器或管腔最短距离≤1 cm)中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间我科收住的24例老年肝癌患者31个高危部位肝癌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观察肿瘤大小、AFP变化、肝功能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果 PMCT治疗1个月后全组肿瘤直径及AFP值较前明显下降,治疗前肿瘤直径(4.25±1.02)cm,治疗后(2.82±0.63)cm(P<0.05),治疗前整体AFP值(457.3±27.4)μg/L,治疗后(176.7±17.8)μg/L(P<0.01),22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14例出现轻至中度发热,17例出现伤口或肝区疼痛,2~10 d后缓解。结论 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治疗老年患者高危部位的肝癌中疗效明显,定位精确,副作用小,对于无法切除肝癌的老年患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可避免手术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应用射频消融和~(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转移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1例术前经CT或MR确诊肝脏有转移灶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肝转移瘤切除或射频消融及~(125)I粒子植入(综合治疗组).并与同期的83例肝转移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全身化疗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结果 综合治疗组术中超声发现新病灶9个.13例患者的18个边缘转移病灶行腹腔镜切除.28例患者的59个转移病灶位于第一、二肝门或靠近大血管仅行腹腔镜下射频消融及~(125)I粒子植入.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6~45个月(平均35.4个月),综合治疗组中全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3例,进展(PD)1例,缓解率(CR+PR)90.2%.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48.8%和24.4%;对照组中全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1例,稳定(SD)28例,进展(PD)30例,缓解率(CR+PR)30.1%.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28.9%和9.6%.两组相比缓解率(x~2=39.68,P<0.05=、中位生存时间(t=-9.74,P<0.05=以及1、2、3年生存率(分别x~2=8.11,4.73,4.81,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联合应用RFA和~(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转移癌具有安全、有效,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缩小后切除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Fan J  Yu Y  Wu Z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10-712
作者为探讨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缩小后行肿瘤切除的疗效,总结了59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经验。本组患者首次TACE前肿瘤直径5.6~20.0cm,平均9.43cm,每人接受TACE1~6次,平均2.9次,手术前肿瘤直径缩小至3.29cm,末次TACE距手术时间1~7个月,平均2.5个月。AFP阳性35例,TACE治疗后13例转为正常。59例患者中行肝段、联合肝段或肝部分切除56例,左三叶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1例。切除的肿瘤各有40%~100%坏死,其中9例100%坏死。TACE后13例AFP转为正常的患者中,9例镜下仍见癌细胞。59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7%、65%和56%。作者认为TACE可为一期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争取手术切除的机会,且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HCC合并静脉癌栓患者,其中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2例合并肝静脉癌栓。对静脉癌栓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进行剂量验证。随访评估癌栓治疗效果,计算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观察放射性损伤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随访期间未见癌栓复发,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0.00%(9/10),疾病控制率达100%(10/10)。术后患者生存期为8~36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70.00%,术后2年生存率为40.00%。2例术中出现肝出血、2例术中出现肝区疼痛,2例术后轻度恶心、食欲下降,未发生急晚期放射性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HCC合并静脉癌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HCC患者依治疗次数分为3组,以生存率和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AFP变化评估TACE疗效,通过比较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ALB、DBLI、TBLI、PT)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TACE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3个组的肿瘤缩小有效率分别为4.3%、23.1%、31.6%(P<0.05);组1和组2患者肝功能参数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3患者肝功参数皆出现不可逆性损害,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治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27.0%、10.8%、5.4%,57.1%、33.3%、19.0%和62.5%、37.5%、18.8%,组2和组3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4次TACE治疗可明显改善HCC患者长期生存率;(2)治疗引起的对肝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可抵消TACE的部分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