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展宏 《新中医》2006,38(1):46-47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阿魏酸钠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 《中医药学刊》2006,24(4):744-745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具有调整急性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循经与局部三线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针刺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取穴及局部三线取穴针刺法治疗,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变化,以及面神经的运动传导潜伏期、神经运动传导波幅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针刺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得气率治疗组为90.0%,针刺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得气率明显优于针刺组。治疗后2组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均明显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2组面神经传导波幅均扩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循经与局部三线取穴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颇为有效,较传统针刺法有恢复快、疗效确切的特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越峰  茅敏  李运 《新中医》2009,(3):89-90
目的:观察针刺颈3~5夹脊穴配合氯丙嗪肌肉注射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3~5夹脊穴并予氯丙嗪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氯丙嗪肌注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为(3.1±1.2)天,对照组为(4.6±1.7)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3—5夹脊穴配合氯丙嗪肌注治疗中枢性呃逆,疗效优于单用氯丙嗪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5.
陶波  李云英  谢强  陈文勇 《中国针灸》2006,26(2):107-109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单纯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治疗机理。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针刺开音1号穴结合喉部声门深呼吸运动),每日1次;对照组行西药(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均为5天。结果:试验组愈显率为90.0%,对照组为82.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其症状体征积分及嗓音声学参数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单纯性喉炎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神阙隔药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观察神阙隔药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自身免疫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神阙隔药灸疗法,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和甲硝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NK)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0%、86.7%,明显优于时照组的23.3%、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IgG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IgA、IgM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姐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含量均不同程度增高,增高幅度与疗效呈正相关。结论:神阙隔药灸疗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满意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Vicon MX系统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数据变化,观察针刺肓俞穴治疗本病的疗效。方法:以疗效、腰椎关节活动功能为观察指标,分别运用针刺肓俞穴组(治疗组)和针刺夹脊穴组(对照组),对60例(每组3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在改善腰椎关节活动功能亦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提高疗效和改善腰椎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54-5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的疗效、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对照组治愈率71.4%,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在两组治愈患者中,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4例(85%),对照组治愈20例(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治愈患者的疗程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艾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厌食症2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训  贾英杰 《新中医》2006,38(4):67-6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出现厌食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及中/长链脂肪乳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取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食欲状况改善情况、卡氏评分及体重变化。结果:食欲状况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30%,对照组为69.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可改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食欲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针刺方法。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12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发病1星期内针刺比1星期后针刺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针刺选穴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项丛刺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方法:选取8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B组采用急性期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项丛刺治疗,每日2次,15次为1疗程,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情况及血浆ET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ET含量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项丛刺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能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同时证明在脑梗死急性期配合项丛刺疗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Cerebral Vasomotoricity of Ischemic Stro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和悬钟穴对缺血性中风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合适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刺足三里和悬钟穴.在治疗前后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价患者脑血管的舒缩反应能力.结果针刺组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加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这可能是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起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并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观察两组治疗对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痊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2.5%,无痊愈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CD发现治疗组使大脑各动脉的流速明显加快,并改变了左右脑血流的失衡状态,针剌前后VM比较P〈0.01。结论:头针结合体针对假性延髓麻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结肠镜检前针刺双合谷对镜检患者及对插镜时间的影响。方法:依接受镜检单、双序号将全部结肠镜检患者185例分为针刺组(93例)、对照组(92例)。针刺组在镜检前30min针刺双合谷,对照组不予任何防治措施。分别观察两组过乙状结肠和横结肠时的疼痛级别并记录插镜时间。结果:共有165例患者完成插镜确定为有效病例,其中针刺组84例,对照组81例。统计表明,针刺组患者在过横结肠及乙状结肠时疼痛级别较对照组显著低(P〈0.01),针刺组的插镜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结肠镜检前针刺双合谷可有效降低结肠镜检时患者的不适并缩短镜检时间。  相似文献   

15.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21d为1个疗程,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3.4%,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高,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震  张连城  周震 《天津中医药》2009,26(5):370-372
[目的] 观察中两医结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及中药灌肠,14 d后统汁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6%,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9例)和对照组(1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合谷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针刺承山穴治疗,疗程为3 d,分别对疼痛分级及镇痛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 d拔针前显效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显效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对其的神经重塑。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及假针刺组,每组60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针刺组患者采取针刺治疗,穴取四神聪、百会、太阳、风池、舌三针,每次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3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假针刺组用钝头针放入针套内,用粘性物质将针头固定于皮肤上,实施针刺时使钝头针尖部分刚接触皮肤,不刺入皮肤。钝头针尖分别放置于四神聪、百会、太阳、风池、舌三针上。疗程同针刺组。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临床疗效,使用头颅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检测神经重塑。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后,通过饮水功能评定,针刺组吞咽功能正常的为38例高于假针刺组的15例(P<0.05)。神经重塑方面:(1)表观弥散系数(ADC)。治疗前针刺组和假针刺组ADC值分别为(1.76±0.45)mm/s、(1.68±0.51)mm/s;治疗后两组ADC值分别为(0.66±0.15) mm/s、(0.74±0.11) mm/s,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30 d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经依达拉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疗效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上,都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7d的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它能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郄穴为主治疗急性期血瘀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手少阳三焦经之郄穴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之郄穴养老为主,配合电针病变颈椎旁夹脊穴治疗急性期血瘀型颈椎病32例,并随机选择31例以常规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作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价疗效。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平均疗程20.2&#177;3.1d,疼痛积分3.47&#177;1.45;对照组总有效率83.9%,平均疗程26.5&#177;1.8d,疼痛积分5.67&#177;1.52。经t检验,P〈0.01。疗效经Ridit分析,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改善。表明两组疗效、平均疗程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既能提高疗效,又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