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11)评分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3)。观察组应用ICNSS评分量表计算ICU护理工作量并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对照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结果配置护理资源。观察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ICU时间(4.6±2.9)d、医疗费用(15678.2±6115.3)元、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7.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CNSS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比基于APACHEⅡ评分的护理资源配置模式能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士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NSS)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6月入院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入院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ICNSS评分系统对ICU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测评,并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操作技术、消毒隔离以及并发症)、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与操作技术方面的评分分别为(95.6±3.2)、(96.7±1.7)、(94.6±2.3)、(96.3±1.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6,3.98,4.32,5.17;P<0.05)。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结论 ICNSS应用于ICU,能合理有效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ntensive care nursing scoring system,ICNSS)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应用ICNSS量表评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量,然后依据评估结果配置护理资源;应用平均分床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即每个护士平均负责一定数量患者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ICU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ICU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及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ICNSS量表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ICU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ICU应用ICNSS与APACHEⅡ评分配置护理资源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运用ICNSS量表评估护理工作量,并根据评估结果 配置护理资源;对照组动态监测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依据评分结果 配置护理资源.比较2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ICNSS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比基于APACHEⅡ评分的护理资源配置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士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ICU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脑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入住脑外科监护室的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平均分床法来分配护理人员,观察组首先应用ICNSS量表评估护理工作量,护士长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较两组病人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病人或家属对脑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和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及离职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脑外科监护室住院时间和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88.9%vs 55.6%,P0.05),两组护士的离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NSS在评估脑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量并指导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优势,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ICU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ICNSS计算每班护理工作量,护理组长依据小组内的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床位分配方法,护理组长根据组内成员工作年限分配一定数量的床位。比较两组病人入住ICU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满意情况和病人、家属对ICU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入住ICU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和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CNSS评估ICU护理工作量并配置护理资源,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ICU护理评分系统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组织护理专家对ICNSS评分量表进行翻译,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将105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ICNSS计算ICU护理工作量并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对照组:实行平均分床法,每名护士平均分管一定数量患者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在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在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质控评分,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在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P=0.024,P=0.006);而护理质控评分和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5,P=0.004)。结论应用ICNSS评估ICU护理工作量并配置护理资源,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1.42±3.51)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1.54±4.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7.88±3.63)、(48.65±4.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患者能够明显缩短眼科白内障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白内障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循证、参照临床医疗路径、专家咨询等方法制订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路径,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的6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的6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理人员书写护理记录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护理人员书写护理记录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缩短了护理人员书写时间,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的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的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100%,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给予临床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分级监测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ICU对患者实行分级监测,并与护士分层管理相结合,制定ICU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设置分级监测实施前数据为对照组,分级监测实施后数据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士对绩效分配的满意度、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分级监测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级监测实施后护士对绩效分配满意度及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分级监测,使ICU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利于制定科学的绩效分配制度,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关怀在I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护理中,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沟通率好于对照组,ICU监护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治疗性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关怀能够满足ICU危重患者的身心需求,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减少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刘芳  热孜亚  岳鹏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06-707
目的通过两种评分方法评价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量。方法根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修订量表的内容与计时法,对入住神经内科ICU急性期的25例患者进行护理工作量和护理时间的评价。结果神经内科ICU患者不同班次的护理工作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每例患者护理所消耗的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修订量表与计时法反映了神经内科不同班次、不同危重程度患者的护理工作量,为动态调配护士人力资源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在ICU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ICU的2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应用APACHEⅡ作为人力分配依据前后的各项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尤其在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方面有日月显提高(P〈0.05);患者、家属、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特别是患者、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估ICU护理工作量并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对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2年2~10月我院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焦虑情绪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人住重症监护室第15 d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普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最终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食管癌根治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48)。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