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支持结合心理疏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ICU脑卒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结合心理疏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周后的营养状态、心理韧性及希望水平,并记录2组干预过程中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营养状态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2组患者心理韧性各维度(坚韧、乐观、自强)评分及总分与希望水平各维度(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1. 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 7%(P 0. 05)。结论个体化营养支持结合心理疏导可改善ICU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及营养状态,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匀浆膳营养支持护理在提高ICU患者营养和免疫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住ICU的72 h内,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匀浆膳营养,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1周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肠功能障碍率、ICU停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匀浆膳营养支持护理可改善ICU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态,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
营养干预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君花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0):871-872
目的 观察营养干预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对营养支持的接受与否,分为营养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营养组术前和术后均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经口摄食和肠内营养治疗,而对照组自行控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前、术前或术后的平均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时间、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并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率、伤口愈合及并发感染的情况。结果营养干预后,两组患者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5),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营养组胰岛素用量及术前调整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营养组血清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的增高、低血糖发生率及伤口一期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合理的营养治疗和营养支持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病人术后的伤口愈合,防止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胃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给予肠内外混合营养,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血清中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IgG以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外混合营养可以有效缩短胃癌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管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营养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值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个体化营养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任蓓  石泽亚  周晶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84-1286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及个体化阶段性营养组(个体化组)各25例,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个体化组的导管并发症、二重感染、肝功损害、腹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TPN组(P〈0.05);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TPN组(P〈0.05)。【结论】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可以改善SAP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预后,是治疗SAP较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80例,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40例为对照组,另选4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1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4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81例胃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第3~11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实验组术后第7、12天前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切1:2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切实可行,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联合早期营养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联合早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营养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联合早期营养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108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支持。观察记录每位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住ICU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以及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测定臂肌围、氮、电解质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结果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其他营养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在住ICU时间和对营养耐受性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在营养支持天数方面,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而肠外营养组易并发血气胸和心衰加重。结论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应尽早给予肠内或尽早由肠外营养过渡为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尽早脱机、拔管,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肠内营养乳剂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将10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给予留置胃管,用输液泵均匀鼻饲肠内营养乳剂(瑞高),对照组患者给予自制匀浆膳。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体重、中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应用肠内营养乳剂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体重、中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均明显增高,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肠内营养乳剂瑞高作为肠内营养支持,有效地改善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行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营养组20例,机械通气24 h内开始肠内营养,给予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支持.观察记录机械通气天数、住ICU及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以及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测定血清蛋白质(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血红白蛋白、上臂肌围等.结果 营养组的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他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组在机械通气天数、住ICU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组患者APACEHE 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较好地提供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尽早脱机,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以及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测定血清蛋白质(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血红白蛋白、上臂肌国等.结果 营养组的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他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叉(P>0.05).营养组在机械通气天数、住ICU时间和治疗费用 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组患者APACEHE 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较好地提供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尽早脱机,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以及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测定血清蛋白质(白蛋白、前白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颅脑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医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实验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和免疫状态,记录2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7 d后CD_3~+、CD_4~+、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能够改善ICU颅脑损伤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经鼻空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为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选择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方法将10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按照不同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50例采用鼻空肠管,对照组50例采用鼻胃管,比较两种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开始实施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体重、肌酐/身高系数、前蛋白值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术后体重、肌酐/身高系数、前白蛋白降低的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癌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19年8月30日收治的6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达到目标喂养时间、存活者住ICU时间、ICU病死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达到目标喂养时间、存活者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能够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将378例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0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胃肠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蛋白摄入量、胆固醇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量与蛋白摄入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ICU危重患者的日常护理中给予早期胃肠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提高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蛋白摄入量等水平,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ICU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改变、入住ICU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10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胃潴留、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能够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ICU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ICU病房进行早期胃肠内营养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的启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缩短ICU患者早日胃肠内营养的启动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饮食中的蛋白质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病情的转归。方法:将66例N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1例。干预组实施由营养师制定的营养方案进食3个月,每周制订1份个体化食谱,对照组实施由责任护士宣教进行的传统食谱。结果:住院后两组患者第2周的血清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4周、第6周、第8周、第12周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对NS患者实施营养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控制病情发展,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纳入的86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胃肠营养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经过观察2组护理效果看出,2组治疗前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蛋白摄入量以及胆固醇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提高(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 30%较对照组20. 93%降低(P 0. 05);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3. 02%明显高于对照组83. 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CU危重患者采取早期胃肠营养干预效果较好,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