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胸导联认为右前额电位接近理想“0”点,选它为参比点能提高导联的单极性。本文就此提些异议,加以讨论。方法与结果:用单导心电图机,先描aVR导联,然后把原右手导联线换成吸球式电极置于右前额处,按aVR键记录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1例不同年龄及体型的正常人两者P、QRS、T均为负向波,各波幅比较P>0.05(表1略),各波形态也相似  相似文献   

2.
HC导联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C(头胸)导联是将参比电极及接地电极置于右前额,探查电极随意放于胸背腰腹各点记录心电活动的一种双极导联,经十多年的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初步证实其图形比习用各导联都清晰可靠。目前正在进入电子计算机理论验证阶段。为了更好地做到教学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学,我们今年将HC导联用于84年级军医系“钾代谢障碍”的教学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偏向程度心电轴度数QRS波电压代数和QRS波电压代数和的绝对值心电轴不偏 300~ 900工导联为正,l导联为正轻度 300~00J以电轴左偏0。~一300导联为正,l导联为负一30。~一900十900~ 1200度著度 、卜中 卜与中﹁鼻轻心电轴右偏显著 1200~士180。导联为负,l导联为正l导联小于工导联的1/2l导联大于I导联的1/2 而小于I导联 l导联大于I导联I导联小于l导联的1/2l导联大于l导联的1/2 而小于l导联的2倍重士1800~一150.一1500~一90。导联为负,l导联为负导联大于l导联的2倍根据Ⅰ、Ⅱ导联QRS波群电压代数和目测心电轴简易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心电导联从一、等边三角形理论,二、心电导联(包括标准导联,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板肢体导联,心前胸导联)三平面心电向量环和心电图的关系等方面作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便携式心电图记录仪上采用10~20个电极于人的前区表面获取ST段心电电位分布的方法。该方法可通过在普通的两道便携式心电记录器上装一个附加接口装置来实现的。这种心电电板由某电路开关每12秒打开一次,以便能在同一个导联周期内记录到信号。用一个记录器可记录到10个电极所获得的ST段电位,用二个记录器则可记录20个电极所  相似文献   

6.
体表心电Mapping是又一个新的心脏疾病诊断技术。作者考虑了体表心电噪声强、各导联之间心电差异性较大的特点,提出了性能较好的心电处理算法。其中包括:50Hz陷波、零相位低通滤波及宽范围抛物线拟合去除基线漂移的算法等。在此基础上,将心电信号的一阶差分、二阶差分及时域幅值相结合以形成阈值,通过在主峰值左、右作反复搜索的方法对Q、R、S及其它子波作精确定位。通过对28名临床病例的检验,定位准确率为97.7%。  相似文献   

7.
论拟球状面心电位场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医学信息学技术:全体表波形图、动态体表等电位图及四维显示技术等方法,观察正常人30例体表心电位瞬时分布状态及其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正常人体表的P、R、T波阵呈正相单向性,R波阵跨越整个QRS时间间期,Q、S波阵呈负相单向性,后两者时间上不连续,部位上不相关。进一步佐证拟球状面心电位场假说的正确性,为HC导联的临床应用和对心电活动进行全方位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12导联心电图是最重要的非侵入式、低费用的临床检查方式之一.然而不同厂家的心电设备生成不同格式的心电数据,这给数据的传送和交换带来了困难.本研究项目的 主要目的 是解决医院不同心电设备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而建立了12导联数据库服务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医院实现完整网络心电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监护仪是病房中常见的常规医疗设备,因此对监护仪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等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监护仪的心电、血氧、血压三大参数的使用与维护进行一下讨论。1心电监护11故障现象1:无心电波形具体表现:接上导联线,显示屏上显示电极脱落。处理方法:(1)首先检查导联模式,如果五导联只用了三导的接法,则无波形。(2)检查心电导联与人体接触的胸导联连接是否断路。(2)若排除心电电缆故障,可能原因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心电图的检测与分析是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依据,QRS波是心电信号中最重要的特征波,它的准确检测是心电信号自动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提高单导联检测QRS波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双导联融合心电QRS波检测的算法。方法:原始心电信号通过单导联预检波进行QRS波定位后,由双导联决策方法来决定采用单导联检波还是双导联融合检波。单导联检波直接采用第一或第二导联检测结果;双导联融合检波由双导联融合方法和导联判断规则判别。以窗时间为时间单位,不断更新双导联决策算法。本算法包括方差、幅值、模板匹配以及阈值比较等方法。结果:采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的48组两导联心电记录进行验证,统计得到平均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9.87%、99.81%。其漏检数和误检数比第一导联分别降低了23.26%、18.27%,比第二导联分别降低了88.21%、95.11%。结论:本算法实时高效地提高单导联QRS波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且优于部分算法的检测结果,因而在心电信号自动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介绍了基于微机的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综合检测分析系统,利用该仪器,在临床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Frank导联心电向量图的转换方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常规12号联心电图和Frank导联心电向量图联合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依据心电向量理论为基础,研究心电图教学方法,其核心就是用综合心电向量在导联体系中的投影来解释各种心电现象。具体方法:首先复习心脏的相关解剖知识及心脏电生理的知识,熟悉心脏除极顺序,心电图的导联及导联轴;通过额面和水平面六轴系统与心脏解剖结构建立相应关系,使心电图导联体系与心脏解剖相结合,弄清心电向量与导联体系的联系;由心脏电生理过渡到心电向量,由心电向量过渡到综合心电向量,实现概念之间的自然过渡。然后将心电除极过程的综合心电向量,简化为心电主除极(最大除极)方向,并与额面和水平面六轴系统结合起来,将心脏的解剖位置应用其中,用主除极强度和方向在不同导联体系中的投影来解释具体的心电现象,讨论阐明内涵,尤其是方向性所反映的内涵。此教学方法形象具体,生动直观,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简化,教师演示讲解的可操作性强,可直观快速分析复杂抽象的心电图波形,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快速诊断能力,在有限的学时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 12导联同步心电异常波形数据库生成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12导联心电图实时分析与基于小波变换的QRS波自动识别算法。本研究可为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及心电自动分析软件和仪器的研制奠定基础 ,便于与国际心电数据库接轨。  相似文献   

14.
虚拟心脏建模是连接心脏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可视人断层数据,通过图像增强、组织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了分辨率为0.5 mm×0.5 mm×0.5 mm的心脏结构和胸前表面几何模型;以单细胞动作电位仿真为基础,使用改进的规则型算法,基于惠更斯原理的各向同性和各相异性波面型算法,分别完成了特殊传导系统、心房和心室电活动的仿真,时间精度可达1 ms;结合双域模型理论,使用偶极子等效心脏的电活动,同时结合躯体模型,完成了心脏电活动到体表心电的映射,进行正常和异常情况下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及12导联心电图的仿真。通过此模型得到的由窦房结起搏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满足正常心电的诊断标准,证明了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探讨传导和起搏异常的体表心电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心脏的心电逆问题求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电逆问题研究的目标是要从无损测得的体表电位来找出心脏的对应状态。以往的心电逆问题求解方法有二类,一类是基于等效心电源法,另一类是基于心外膜电位解法。这二类方法都存在病态问题,同时所求出的解并不是真正的心脏状态解,而是一种中间解。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逆问题求解方法,即从体表电位求出虚拟心脏的模型参数,由所求得的虚拟心脏的模型参数即可确定心脏所处的状态。该法把欠定的逆问题求解问题转化为正问题的参数优化问题,避免了以往心电逆问题求解方法中的病态问题。为了检验该法的有效性,我们做了对WPW预激综合征旁道室内预激点进行定位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逆解得出的预激点位置误差一般不超过4.5mm。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用户只需左右手对称的两根手指放在相应电极上即可完成心电检测,摒弃电极线的束缚,同时具有心电图显示、平均及瞬时心率检测、心率失常检测、导联脱离检测、心电数据存储和发送功能。方法:首先应用BMD101芯片对心电信号进行前期的滤波,放大,然后由处理器对心电信号再次进行软件滤波,提取心电信号中的R波峰点,进而求取用户心电参数,最后由相应模块进行结果显示、存储、发送。结果:心电波形经过软硬件滤波后,滤除了心电波形中的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通过差分阈值法提取心电波形中的R波峰点,准确率为98.57%。结论:该心电监护仪能对用户的心电信息进行准确提取,同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携带方便,检测过程无任何束缚的特点,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日常生活中对可穿戴、低噪声心电检测以及复杂心律失常的院前、院后监测管理的迫切需求,本研究探讨了一种新型基于多层丝网印刷柔性生物电干电极的单导联心电胸带。首先,分析了基于导电银浆聚合物的柔性干电极材料与皮肤接触的生物电检测等效电路模型;然后,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热塑性聚氨酯(TPU)、导电墨水(银浆)及可拉伸密封材料等分层印刷在普通织物基底上,并制备形成由两个测量电极和一个参考电极构成的单导联条形心电采集胸带。为了评估该单导联心电胸带的信号检测性能,本研究设计实验对5名健康受试者在行走、上楼、静息及扭腰等4种运动状态下进行5 min的体表心电信号监测,并量化测试了的R波峰值检测、信噪比(SNR)、信号伪影比(SAR)及阳性预测值(PPV)等4项指标值。实验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的体表心电检测的平均R波峰值振幅为1.36 mV,SNR为2.05 dB,SAR为5.53,阳性预测值为99.81%,而运动状态下的运动伪迹则可通过心电胸带内置的运动状态监测器实现主动降噪,验证了所研制的基于柔性生物电干电极的单导联心电胸带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以PC机为基础心电统计参数检测仪,它能同时采集8导联心电和绘制12导联心电图,并采用数字滤波、相干平均等技术,准确的分析出各主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19.
高频心电图(HFECG)的记录,是应用ECG的WILSON导联系统描记。而心电向量图(VCG)却是用类似WILSON导联的FRANK导联系统来记录心电活动,二者同以心电活动为描记对象,以图形来表达检查结果,是否它们之间具有一些内在关联和同一性呢?我们...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早期诊断,对于心源性猝死的早期风险分级、家族遗传病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单导联心电(ECG)信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的HCM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定位单导联ECG信号的R波峰值位置,再以心拍为单位对ECG信号进行分段和重采样,然后搭建CNN模型自动提取ECG信号中的深层特征并进行自动分类和HCM检测。本文实验数据来源于PhysioNet提供的三个公开数据库中提取的108条ECG记录,所建立的HCM心电数据库由14 459个心拍构成,每个心拍包含128个采样点。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CNN模型能够有效地对HCM进行自动检测,其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98%、98.03%和95.79%。本文通过将深度学习方法引入HCM单导联心电分析中,对于克服常规多导联心电检测方法的技术限制和协助临床医生进行快速、便捷的大范围HCM初筛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