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Xu T  Chen XP  Guo YX  Li D  Lu L  Huan GZ  Zhang WG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8):606-609
目的 观察应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和超液化碘油混悬液栓塞后,兔VX2肿瘤组织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60只接种VX2肿瘤细胞的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肿瘤组、超液化碘油组、羟基磷灰石纳米超液化碘油混悬液组.通过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 ml/只)、超液化碘油(0.3 ml/kg)、纳米超液化碘油混悬液(0.3 ml/kg).术后3 d CT检查确认插管成功.两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三步法(S-P)测定肿瘤组织MT1-MMP的表达定位,以及治疗干预后表达量的改变.RT-PCR检测MT1-MMP mRNA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法分析MT1-MM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MT1-MMP在肿瘤细胞膜和肿瘤组织间质都有表达.肿瘤组与碘油组、纳米碘油组的阳性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碘油组和纳米碘油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蛋白量的表达也支持此结果.RT-PCR检测3组mRNA表达值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T1-MMP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膜和间质.超液化碘油和(或)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栓塞后,肿瘤组织及间质的MT1-MMP的表达上调,可能是造成栓塞后肿瘤转移复发率高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动脉As2O3碘油栓塞对兔肝移植瘤凋亡及增生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 32只家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4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实验设生理盐水灌注组(A组)、单纯碘油栓塞组(B组)、阿霉素碘油栓塞组(C组)及As2O3碘油栓塞组(D组).治疗后1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区的MVD值及增生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的凋亡指数.结果治疗后1周,单纯碘油栓塞及阿霉素碘油栓塞组,残余肿瘤区的MVD略有升高,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无显著性意义;As2O3碘油栓塞组残余瘤区MVD减低,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各组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分别为1.53±0.42、2.66±0.54、2.91±0.32、3.44±0.65和60.8±15.5、42.4±11.2、40.6±8.8、28.5±5.7,两者存在负相关.结论 As2O3碘油栓塞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生发挥抗肿瘤效应,As2O3碘油栓塞可以抑制残余肿瘤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介入途径多疗法、多基因联合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制备pCMV-p53质粒-脂质体复合物及浓缩的TK-CD逆转录病毒上清.新西兰大白兔50只建立兔肝癌模型.根据B超及CT扫描结果,选取肿瘤直径约2 cm的荷瘤兔4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第1组为单纯生理盐水治疗组(对照组);第2组为单纯超液化碘油栓塞组;第3组为超液化碘油+p53组;第4组为超液化碘油+TK/CD组;第5组为超液化碘油+p53+ TK/CD组.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成功并造影确定靶血管后,1.2F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透视监视下按分组缓慢灌注实验药品.各组瘤兔分别于介入术前、术后10 d行B超和CT扫描,检测肿瘤最大径(a)和最小径(b),计算肿瘤体积(V=ab2/2)及肿瘤生长率.介入手术后8周,动物脱颈处死(包括观察期内自然死亡的),行常规病理检查及生存期的观测.结果 成功建立兔肝癌模型,插管及介入治疗顺利.治疗前各组肿瘤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介入治疗后10 d对肝脏肿瘤体积变化进行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均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其中碘油栓塞+联合基因治疗组的效果最为显著.2×2析因分析表明:p53基因、TK/CD基因与碘油栓塞结合均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二者之间无交互协同作用(P=0.793).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动物生存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多疗法、多基因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介入疗法可以为基因治疗提供理想的给药方法及途径.碘油栓塞、WTp53基因与TK/GCV、CD/5-Fc系统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动物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调控的TK及CD融合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系统(AdVEGF-CDglyTK)与超液化碘油混合栓塞兔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36只荷VX2瘤兔随机分4组,LP组(单纯超液化碘油栓塞组);LP+AdVEGF-CDglyTK组(超液化碘油+AdVEGF-CDglyTK混合栓塞,介入术后腹腔注射GCV +5-FC治疗组);AdVEGF-CDglyTK组(单纯灌注AdVEGF-CDglyTK,介入术后腹腔注射GCV +5-FC治疗组);NS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于术前及术后第10、15天行CT检查观察肿瘤的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4组兔术前肿瘤体积在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治疗后10天、15天的各组之间肿瘤增长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P+AdVEGF-CDglyTK肿瘤增长率最小,而LP组肿瘤增长率小于AdVEGF-CDglyTK组,三个治疗组疗效均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VEGF表达方面:LP组表达最高,与其它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三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MVD表达:LP组最高,LP+AdVEGF-CDglyTK组最低,与其它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dVEGF-CDglyTK组MVD表达也低于NS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兔肝癌的治疗中,与单纯碘油栓塞以及单纯灌注AdVEGF-CDglyTK相比,AdVEGF-CDglyTK与碘油混合肝动脉栓塞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的生长率,减少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兔VX2肝肿瘤模型进行胃十二指肠动脉介入栓塞术,早期血清VEGF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将40只接种VX2肿瘤组织2周的荷瘤兔随机分为两组:碘油组(n=20)和对照组(n=20),通过超选择插管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别给予超液化碘油(0.3mL/只)、生理盐水(1mL/只)。1周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兔血清VEGF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检测残余肿瘤组织的蛋白表达,定量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改变。结果:介入栓塞后,碘油组血清VEGF1.42±0.29ng/mL,对照组1.12±0.21ng/m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碘油组残余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EGFmRNA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碘油介入栓塞兔VX2肝肿瘤术后,残余肿瘤组织表达VEGF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残余肿瘤细胞转移复发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注射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方法:经股动脉穿刺,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至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乳化剂栓塞治疗.结果:18例患者术后一周行CT检查,18例患者肿瘤内碘油沉积良好.随访6-12月,15例肿瘤缩小到原来的80%- 90%,一例完全消失.入院症状缓解100%.结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是肝血管瘤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门静脉穿刺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门静脉穿刺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2月 ,30例肝癌病人接受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门静脉穿刺碘油栓塞治疗 ,术后观察病人主要临床症状 ,AFP浓度 ,肝功能变化 ,B超和CT观察肿瘤大小及瘤体中心血流变化情况 ,碘油沉积情况。结果  10例肿瘤射频治疗区周边有碘油沉积 (强回声区 ) ,局部穿刺活检证实有残留癌细胞。 2 5例病人术前感肝区疼痛 ,治疗后 2 1例病人疼痛消失。 2 6例血清AFP大于正常值 ,治疗后 1个月复查降至正常 16例。B超和CT检查 :2 6例病人肿瘤缩小 ,平均缩小 (2 5± 0 4 5 )cm ,10例病人肿瘤部分或完全液化。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门静脉穿刺碘油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互相协同的肝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超选插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确诊肝血管瘤患者,超选至肝动脉后以超液化碘油和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治疗。结果31例1次栓塞,6例行2次栓塞。随访2~12个月,瘤体缩小>50%者21例,缩小20%~50%者9例,<20%以下者7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液化碘油和平阳霉素经皮肝动脉超选插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兔肝癌肝动脉栓塞后肿瘤血管生成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肝癌肝动脉栓塞后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变化。方法 建立兔肝癌模型 ,随机分栓塞组 (n =10 )和对照组 (n =10 )。于接种后 14d经肝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 (栓塞组 )或等量生理盐水 (对照组 )。栓塞后第 7天取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的表达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 栓塞组MVD (2 8.6± 10 .6)与对照组 (16.3± 6.9)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 =3 .0 83 ,P <0 .0 1) ;栓塞后VEGF蛋白 (t =3 .0 75 ,P <0 .0 1)及VEGF165mRNA (t =3 .95 4,P <0 .0 0 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在栓塞组和对照组 ,VEGF蛋白表达均与MVD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69和 0 .72 ,P <0 .0 5 )。结论 肝动脉栓塞术可通过促使肿瘤细胞VEGF表达上调 ,从而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 ,如果将介入栓塞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相结合 ,可望提高栓塞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注射高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对兔VX2肿瘤的抑瘤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种植VX2肿瘤,种植后2周对实验兔进行CT扫描,随机分组,分别注人不同温度的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术后两周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入高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组VX2肿瘤体积随温度的升高明显缩小、肿瘤坏死率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P〈0.05);肿瘤组织MVD值与VEGF的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注射高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对VX2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温度越高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