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63例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及肿瘤性质等。结果 :心脏肿瘤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心悸和气短。心脏肿瘤可发生于心脏任何部位 ,左心房最常见 ,且多为粘液瘤 ,其次是右心房。右心肿瘤除粘液瘤外 ,多为恶性肿瘤。 163例心脏肿瘤中原发性肿瘤 15 9例 (97.5 % ) ,其中粘液瘤 12 8例(78.5 % ) ,非粘液良性肿瘤 17例 (10 .4% ) ,恶性肿瘤 18(11.0 % )。结论 :原发心脏肿瘤中左心房粘液瘤最多见 ,良性心脏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 ,恶性心脏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心脏粘液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肿瘤,约占心脏原发性肿瘤的75%。其临床表现各一,病情发展迅速,常出现严重并发症,一旦确诊,均需急症或早期手术,手术疗效好,预后良好。1 临床资料  1981年5月至1999年8月我院共收治左心房粘液瘤5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2例,年龄11~70岁,平均44.5岁。9例有栓塞史(股动脉1例,脑栓塞8例),心功能(NYHA)级7例,级39例,级8例。除1例在待手术发生脑栓塞突然死亡外,余均手术治疗。瘤蒂位于心房间隔卵园窝及邻近处48例,其中4例为广蒂型;左心房后壁4例;左心房顶部1例。瘤蒂位于心房间隔者,切除瘤蒂及其附近部分心房…  相似文献   

3.
78例心脏原发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78例心脏原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85年1月至2007年3月,78例心脏原发肿瘤患者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手术治疗。心脏原发肿瘤分为3类:黏液瘤、良性非黏液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对生存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7±5)年。结果本组心脏原发肿瘤共78例。70例为良性肿瘤:黏液瘤65例(83.33%),良性非黏液性肿瘤5例(6.41%);恶性肿瘤8例(10.26%)。心脏良性肿瘤组住院死亡率为1.49%(1例,良性非黏液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无住院死亡。结论手术是心脏原发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心脏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达到治愈,手术可以缓解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张杰  邵峻  陈涛  葛敏  陈晓芳  王东进 《山东医药》2011,51(39):40-41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疗法改善心脏恶液质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经验。方法17例心脏恶液质患者于瓣膜置换术后接受CRTT治疗。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11例、Ⅳ级6例。手术后应用常规方法处理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行CRRT治疗。记录CRRT前后左房压(LAP)、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结果 1例于术后第8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6例存活患者随访1~6个月,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8例、Ⅲ级2例;CRRT 48 h后LAP明显下降,72 h后超声检查提示心脏收缩有力,EF明显提高;心脏超声检查示左房内径及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缩小,LVEF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后早期应用CRRT可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做功,有效改善心脏恶液质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心脏淋巴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情况.方法6例心脏淋巴管瘤患者,首发症状包括心悸、气短及心力衰竭表现.术前诊断包括左心房多发粘液瘤、左心室心肌内海绵状血管瘤、左心室纤维瘤、左心室占位性病变性质不明、左心室假性室壁瘤.术中发现1例仅表现为二尖瓣前乳头肌的肥厚,3例为左心室腔内外生性肿物,l例为左心室壁外肿物,1例为左心房内肿物.处理方法为1例仅取活检病理组织,其余各例切除各肿瘤,1例同期二尖瓣替换术.结果本组6例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术后病理诊断为淋巴管瘤.无手术早期死亡.随访时间平均17.2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未发现肿瘤复发,患者心功能(NYHA)为I~Ⅱ级.结论心脏淋巴管瘤是罕见的心脏肿瘤,它的临临床特征是非特异性的,手术前常难准确诊断,决定淋巴管瘤性质的可靠依据是病理特征,术中探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胎儿心脏肿瘤的超声特点及病理类型,探讨胎儿心脏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发生特点及其与结节性硬化(TSC)的关系。方法对38例因胎儿心脏肿瘤就诊的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引产后的胎儿肿瘤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同时采集家系临床资料,进行家系TSC遗传学检测。结果 38例胎儿均成功接受了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心脏肿瘤病理分析及家系TSC目标基因检测。38例中,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多发心脏肿瘤30例,单发8例。病理解剖结果:胎儿多发心脏肿瘤30例,其中横纹肌瘤29例,血管瘤1例;单发心脏肿瘤8例,其中横纹肌瘤7例,纤维瘤1例。这也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一致。胎儿基因检测结果:除2例非横纹肌瘤外基因检测阴性外,36例胎儿心脏横纹肌瘤中,TSC基因检测阳性32例(多发27例,单发5例),阴性4例(多发2例,单发2例)。家系基因检测结果:在上述32例基因检测阳性病例中,新发突变20例(TSC1突变5例,TSC2突变15例),家系遗传突变12例(均为TSC2突变)。结论心脏横纹肌瘤是胎儿最常见的心脏肿瘤,无论单发还是多发,病理证实的横纹肌瘤与TSC的相关性均较高。胎儿心脏肿瘤对心脏本身的影响较小,其与TSC的关系是判断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左心系统瓣膜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脏瓣膜手术时的注意事项,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脏瓣膜手术提供临床依据,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有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到该院住院治疗的进行左心系统瓣膜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的糖尿病患者26例,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功能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有2例患者由于并发症死亡,从整体来看患者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右心房及右心室内径变小,三尖瓣返流程度减轻。出院前患者心功能分级Ⅰ级3例,Ⅱ级14例,Ⅲ级6例,Ⅳ级1例,与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13例,Ⅳ级8例相比,患者整体心脏功能提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心脏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糖,术中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术后要严防感染,糖尿病患者左心系统瓣膜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效果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脏脂肪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2年间582例行外科手术的心脏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共10例心脏脂肪瘤病人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女5例,男5例;年龄7~62岁,中位年龄46. 5岁。7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3例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同期外科手术修补。结果心脏脂肪瘤占总体心脏肿瘤的1. 72%。老年病人占所有脂肪瘤病人的10%(1/10)。10例中完全切除8例(80%),部分切除2例(20%),无早期死亡。老年心脏脂肪瘤病人的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非老年病人;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长于非老年病人。9例(9/10,90. 00%)病人随访72~193个月,平均(126. 10±44. 46)个月,无远期死亡,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或Ⅱ级。结论本组心脏脂肪瘤占总体心脏肿瘤的1. 72%。老年病人占脂肪瘤病人的10%。老年心脏脂肪瘤病人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后恢复时间长于非老年病人,外科治疗远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非黏液性肿瘤临床特点,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至2005年3月进行外科治疗的56例心脏非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发生部位、肿瘤性质和外科治疗特点等。结果心脏非粘液性肿瘤占本院同期手术患者的0.14%,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28例,其中继发性心脏肿瘤8例。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生长在心室,共18例;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生长部位是心房,共15例。外科治疗行急诊手术者12例。心包开窗引流术2例,探查术1例,术中肿瘤全部切除者26例,部分切除27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心脏非黏液性肿瘤临床表现各异、病理类型多样、病变广泛,手术原则为尽可能切除肿瘤和保持心脏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8年4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取肿瘤组织标本进行观察。 结果11例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均为良性肿瘤,包括5例心脏横纹肌瘤、5例心脏纤维瘤、1例心脏黏液瘤。 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低,且多为良性,其中心脏纤维瘤及心脏横纹肌瘤相对较常见,不同类型原发性心脏肿瘤均具有典型病理学特征,经免疫组化检查可准确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11.
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附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6例心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有5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肿瘤切除术,其中肿瘤完整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心脏肿瘤切除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例。1例未行心脏肿瘤切除术,因肿瘤局部侵犯伴大量心包积液,仅行心包穿刺引流术。结果6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其余5例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20~68d(平均32.5d)。随访5例,随访时间2~10个月,3例于术后4~6个月死亡,另2例于术后2个月、5个月、8个月随访,情况稳定,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诊断有特殊价值。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一经诊断应首选手术切除,继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以缓解心脏压迫症状为主。心脏恶性肿瘤治疗选择以外科手术为主,加做放疗可适当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婴幼儿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6例疑似原发性心脏肿瘤婴幼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善相关检查后,经手术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结果26例疑似心脏肿瘤患儿中,1例确诊为原发性心脏肿瘤,属心脏黏液瘤(良性);25例确诊为心内膜炎,其中19例伴瓣膜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2例原发性心脏肿瘤,其中1例为心内膜炎赘生物误诊为心脏肿瘤,诊断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6.0%,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15%。 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婴幼儿原发性心脏肿瘤具有较高敏感度,可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96年10月~2005年3月我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242例心脏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特征、肿瘤性质、生长部位和特点等。结果:在行心脏外科治疗的患者中,心脏肿瘤发生率为0.75%。良性肿瘤构成比为88.0%,以黏液瘤为主,高于恶性肿瘤(11.2%)(P<0.01)。不同年龄发生率也不同,40~49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达30%,其次为50~59岁年龄段(26.8%)。黏液瘤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这一现象在非黏液瘤患者中不明显。左心系统恶性肿瘤比例为5.3%,右心系统恶性肿瘤比例为28.6%,8例继发性心脏肿瘤均发生于右心系统,侵犯多房室的肿瘤恶性比例为75%。结论:经外科治疗的心脏肿瘤发生率占心脏外科患者的0.75%,多数为原发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4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26~43岁,平均35岁,本组除1例右心房肿瘤广泛侵犯右房室环及心包仅做活检外,其余3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根据肿瘤的部位及侵润程度,完整切除2例,姑息切除1例,同期行室间隔修补、肺动脉成形1例,二尖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单纯探查活检术的患者2个月后死于心力衰竭;1例右心室梭形细胞肉瘤术后辅助放、化疗,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死于右心衰竭;1例左心房恶性间皮瘤手术后3个月死于双肺广泛转移;1例左心房梭形细胞肉瘤术后随访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原发心脏恶性肿瘤预后欠佳,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辅以综合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2例原发心脏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肿瘤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肿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起搏(CRT)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的患者12例,治疗前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符合美国、中国心脏CRT指南的适应证,行CRT起搏器植入,术后第1周及第4周返院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心电图检查,观察CRT起搏器植入术前后患者心功能及病情变化。结果 CRT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后12例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充盈均增加,二尖瓣返流减少,NYHA心功能分级从Ⅲ~Ⅳ级提高到Ⅰ~Ⅱ级。结论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性质、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男性12例,女性32例,年龄25~69(37.6±11.9)岁;其中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2例。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并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手术死亡1例,其余43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1例恶性肿瘤于术后6个月死亡,2例黏液瘤分别于术后10、20个月后复发。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良性以黏液瘤多见,彻底切除肿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心脏恶性肿瘤手术近远期效果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本院1997年5月至2010年5月,手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34例。其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6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并结合CT、MRI明确诊断。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肿瘤切除,33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痊愈患者28例良性肿瘤,随访6个月至10年未见复发。5例心脏恶性肿瘤,随访3个月至6个月,3例术后复发,2例死亡。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因随时可能发生栓塞,甚至猝死。由于恶性肿瘤进展较快,应早期手术并结合综合性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郑颖  刘启明 《山东医药》2012,52(30):48-49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18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以41~50岁为高发年龄区段;首发症状以心悸、气短最为常见;右心恶性肿瘤比例高于左心(P<0.05)。心脏肿瘤为良性者占95.7%,其中黏液瘤占91.9%,均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171例黏液瘤手术切除。左、右心肿瘤患者病死率、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黏液瘤组复发率、远期病死率低于恶性肿瘤组(P均<0.05)。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多数为左房黏液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心脏超声检查是术前诊断心脏肿瘤的最佳手段,右心系统肿瘤中恶性肿瘤比例高;手术切除是原发性心脏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其预后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浸润范围。  相似文献   

20.
<正>原发性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但由于肿瘤生长于心脏,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特别是恶性肿瘤多预后不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原发性心脏肿瘤并发症,防止复发及延长寿命有重大意义。现报道一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破裂患者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