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尿道气化电切加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朝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12):754-755
自2000年5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气化电切术(TUVBt)加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患者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软性和硬性膀胱镜下逆行输尿管置管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32例需行膀胱镜下逆行置管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6例,分别行软性膀胱镜和硬性膀胱镜下逆行输尿管置管,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上尿路疾病类型、前列腺体积、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镜组置管成功率(93.9%),大于硬镜组(60.6%),(P<0.05).软镜组和硬镜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3.0±1.1)分和(7.8±1.5)分,置管后增加的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3.0%和31.9%,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0% (0/66)和13.6% (9/66),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5%和36.3%,发热发生率分别为6.0%和34.8%,以上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软性膀胱镜下逆行输尿管置管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28例1次性切除膀胱肿瘤。术中并发闭孔反射1例,1例发生膀胱壁穿孔而改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时间1045 min,平均(25±3.5)min。术中无输血、死亡等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45 min,平均(25±3.5)min。术中无输血、死亡等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3年。5例(16.7%)肿瘤复发,1例术后2年内肿瘤转移扩散死亡。结论 TUVBT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瘤体切除较彻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与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行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或电切术的163例患者,其中85例行激光切除术(激光组),电切组78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16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激光组与电切组手术时间[(24.2±2.4)min vs.(29.7±2.4)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2.83±0.96)d vs.(3.19±0.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光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电切组,术中出血量[(19.5±3.7)mL vs.(26.5±2.3)mL]低于电切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6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术后3年总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膀胱肿瘤电切术相比,激光切除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膀胱镜下膀胱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的替代术式,并且激光切除术可获取完整的术后病理组织,对于判断预后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Bt)联合双J管置入在处理输尿管口周围膀胱肿瘤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7年5月41例输尿管口周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12月至2017年5月的23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手术方式采用PKRBt联合双J管置入术;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行常规PKRBt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U证实无输尿管扩张、肾积水,无上尿路肿瘤,术后均坚持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及膀胱镜定期随访。试验组留置双J管期间,嘱患者口服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与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术后3个月拔除双J管。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试验组患者在留置双J管期间,联合服用坦索罗辛与索利那新后其输尿管支架管相关性躯体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亦未出现持续的不可耐受的尿频尿急尿不尽等下尿路症状;所有患者在维持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经过4~79个月的随访,试验组均未发生输尿管狭窄或肾积水,膀胱镜下见输尿管口外观及喷尿均正常;对照组3例出现患侧输尿管口瘢痕狭窄,其中2例经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经行小儿输尿管镜下狭窄段输尿管扩张术。试验组膀胱肿瘤复发8例,对照组7例,复发部位均不在原电切创面,双J管置入后亦未发现上尿路有肿瘤的种植。
结论针对输尿管口周围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为了降低PKRBt术后输尿管口狭窄的发生率,常规于电切术前在患侧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此法不会增加肿瘤细胞逆行种植上尿路的风险,也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膀胱肿瘤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URBT治疗25例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21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TURB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且术后并发症少。结论TURBT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膀胱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治疗资料,复发率以及生活质量,观察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随访,对照组复发率为42.85%,观察组复发率为17.1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良好率为31.43%,观察组为51.4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患者呕吐,1例白细胞计数减低,不良发应发生率8.5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使用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灌注治疗膀胱肿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电切治疗近输尿管口浅表膀胱肿瘤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治疗近输尿管口浅表膀胱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近输尿管口浅表膀胱肿瘤患者37例,在快速切除肿瘤时一并切除输尿管口,发现出血时电切环压在出血的血管断端上,作点状电凝止血。结果:本组37例全部治疗成功,疗效满意。随访29例,未发生输尿管口狭窄、闭锁和较严重的膀胱输尿管反流,无一例发生因反流而造成上尿路肿瘤细胞种植及肾功能损害。结论:经尿道电切治疗近输尿管口浅表膀胱肿瘤是可行的,疗效满意,可以代替膀胱部分切除输尿管再植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部分膀胱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部分膀胱切除术,观察组54例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1a复发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12.
李丰森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23):2177-2178
目的 探讨对高龄且伴有心肺等合并症的多发性膀胱肿瘤患者施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加电灼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高龄且伴有心肺等合并症的多发性膀胱肿瘤患者施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加电灼术。结果 术后生存最长6年,2例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9个月复发,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术治疗。1例发生肺转移于术后3年死亡。结论 对高龄且伴有心肺等合并症的多发性膀胱肿瘤患者施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加电灼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7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oLRBT组和TURBT组。分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术中术后情况、手术并发症和2年累积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和TURBT组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8%和16.67%,HoLRBT组复发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适应证及其疗效。方法2001年2月至2006年10月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患者56例。其中T0期26例,T1期28例,T2期2例。单发39例,多发17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34—75岁,平均50.5岁。病程2—15个月。结果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5年,肿瘤复发9例,其中原位复发3例,异位复发6例,复发肿瘤升级3例。结论TURBT治疗膀胱肿瘤手术简单,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16.
17.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 总被引:132,自引:2,他引:132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切除 (PKRP) 30 0例 ,前列腺 2 1~ 12 6 g ,平均 (49.7± 35 .8) g ;行浅表性膀胱肿瘤切除 (PKRBT) 37例 ,肿瘤分级G12 5例 ,G2 12例。术后随访 1~ 6个月。 结果 PKRP手术时间 13~ 98min ,平均 (48± 31)min ;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 7~ 91g ,平均 (31± 2 9)g。无 1例需输血 ,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 1、3、6个月 ,最大尿流率 (Qmax)由术前的 (5 .2± 3.9)ml/s分别上升至 (19.2±4 .1)、(2 1.8± 4 .6 )、(2 2 .3± 5 .7)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由术前的 2 4 .7下降至 5 .7、5 .4、5 .1;生活质量评分 (QOL)由术前的 5 .3分别下降至 1.7、1.8、1.2。 3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KRBT手术时间 5~ 39min ,平均 (2 4± 13)min。 17例侧壁肿瘤切除时 ,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 ,其中 1例发生膀胱穿孔。随访 1~ 6个月无复发。 结论 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进行PKRP和PKRB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6例男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及其诊断和治疗。结果本组共15例(3.6%)发生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Ⅰ级狭窄(17F~22F)5例,Ⅱ级狭窄(〈17F)8例,Ⅲ级狭窄(针尖)2例。9例表现为排尿困难,3例表现为尿潴留,2例表现为泌尿系感染,1例表现为初发的充盈性尿失禁。7例初始行尿道探子或尿道镜扩张,其中2例无效改行经尿道狭窄钬激光或冷刀切开术,均恢复排尿通畅;3例初始即行经尿道狭窄钬激光或冷刀切开术,均恢复正常排尿;5例初始行单次或多次经尿道瘢痕切除术,4例能排空新膀胱,1例无效行新膀胱腹壁造瘘术。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定期随访,平均随访56个月,14例完全排空新膀胱,无患者出现新发的尿失禁。结论原位新膀胱术后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道扩张和腔内治疗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是泌尿系最常见肿瘤,其中约75%的病例病变限于黏膜和固有层,称为“非浸润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为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近年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已成为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重要方法。自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1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华珍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6):460-46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间歇开放与持续开放对拔除导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92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6例,留置尿管夹闭,间隔4 h或有尿意感开放;对照组96例,留置尿管持续开放。观察拔出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及是否需诱导排尿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拔除导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2.25±0.12)h和自行排尿成功率为95.83%,均高于对照组第一次排尿时间(3.11±0.15)h和自行排尿成功率72.92%(P﹤0.05),实验组尿道刺激征出现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10.42%)(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间歇开放,可有效减少排尿困难,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