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闭孔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庆丰  侯文心 《普外临床》1995,10(6):363-366,324
作者报告了闭孔疝43例45个疝,患者多为瘦弱、多次妊娠的农妇,42例表现为小肠梗阻(97.7%),15个疝术前凭Howship-Rombeg征提示诊断(33.3%),1例因闭孔膀胱滑疝误诊为腹股沟斜疝。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愈,无死亡,平均随访17.4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2.
闭孔疝属于盆底疝,盆底疝包括会阴疝和坐骨疝,其位置深,不易诊断.闭孔疝罕见,但相对其他骨盆疝还是常见类型,而且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闭孔疝发病率有所增加.本院自1989年至2006年间共收治各类疝疾病7684例,其中闭孔疝7例,占0.091%.现总结、学习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5例闭孔疝病例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术前确诊率仅20%(3/15),误诊率80%(12/15),全组均行疝环修补术,采用剖腹探查切口。本组治愈率100%,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4例(21.67%),随访8例至今无复发。结论术前易误诊、漏诊;对年老体弱、多胎生育伴有不明原因肠梗阻表现的妇女,应高度考虑闭孔疝,Howship—Romberg征及Hannington—Kiff征阳性可确诊。疝环修补术是惟一有效的方法,首选腹腔内入路。早确诊.及时手术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闭孔疝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闭孔疝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9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仅2例,9例均手术治疗,1例术后3d死于感染性休克,余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仔细分析病史及体征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早期剖腹探查对降低闭孔疝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闭孔疝(编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闭孔疝的解剖学、病因学、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闭孔疝是临床罕见的腹外疝,具有术前诊断率低,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本文通过回顾收治的闭孔疝病例,分析总结闭孔疝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例闭孔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例闭孔疝病例中(4例患者,1例女性患者半年内先后被诊断为左、右侧闭孔疝),男1例,女4例;年龄61~87岁;除1例术前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同侧隐匿闭孔疝外,其余均以急性机械性肠梗阻首诊;左侧闭孔疝例3例、右侧闭孔疝2例;3例术前行盆腔CT检查并诊断闭孔疝,2例术中明确。1例择期手术外,其余4例均行急诊手术探查。合并小肠嵌顿4例,1例因嵌顿缺血坏死予以小肠切除,其余3例肠管麻醉状态下自行回纳或腹腔镜下协助回纳。修补方式方面,2例用3-0 Prolene行闭孔管口直接缝合关闭,1例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其余2例腹腔镜下腹膜外间隙补片无张力修补。1例患者因并发感染性休克术后第2天ICU死亡,其余4例病例(3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出院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年,中位数(3.0±2.2)年,随访无复发。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出现病因不明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时应考虑闭孔疝可能,盆腹腔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患者条件允许建议腹腔镜探查并修补。  相似文献   

7.
闭孔疝(编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闭孔疝的解剖学、病因学、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8.
闭孔疝的诊断与治疗廖康恕,许建国闭孔征临床少见,病人腹股沟区常无包块或包块不明显,常误诊为肠梗阻而急症剖腹。我们近十年来收治7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将诊断与治疗的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本组7例,男1例,女6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67岁...  相似文献   

9.
闭孔疝是较少见的腹外疝,尽管发生率低,但由于临床表现不一,且一般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较易误诊漏诊,病死率较高,我院自1991年至2009年共收治25例闭孔疝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5例闭孑L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查体时4例具有明确的Howship—Romberg征,均未发现Hannington—Kiff征。4例术前行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提示肠梗阻,1例提示不全性肠梗阻。5例均行腹部及盆腔CT平扫,仅1例怀疑病变侧可疑疝囊影像。术前均未确诊,均行剖腹探查,术中证实患者均为单侧闭孔疝嵌顿,嵌顿物为小肠,且所嵌顿小肠均已坏死,遂行坏死肠段切除、闭孔内口处缝扎疝囊颈。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肠瘘1例;痊愈4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及肠瘘。5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5d(5~14d)。存活的4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闭孔疝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肠梗阻,且伴有明确的Howship—Romberg征时应该高度怀疑该病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提高闭孔疝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闭孔疝占所有腹壁疝的0.05%~1.4%,常以急性肠梗阻为症状,因术前诊断困难,易延误治疗,导致术后死亡率高。根据发生的解剖途径或疝囊形成阶段闭孔疝分为3型,其临床表现以急性肠梗阻症状和闭孔神经受压为主。盆腔CT检查明显提高术前诊断率,可作为标准诊断方法。剖腹探查为闭孔疝的常规手术方式,尤其当病因未明时,经腹膜外入路手术和经腹腔镜入路手术在选择性患者中可采用。我们对闭孔疝解剖、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闭孔疝的认识和掌握正确诊治方法,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虽然闭孔疝是较为少见的盆腔疝,但极易误诊、漏诊,甚至导致死亡,尤其是老年病人。本文就伴有基础疾病、一般情况欠佳的老年病人,总结了闭孔疝的诊断、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10年收治的8例闭孔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病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83(77~9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17.3,术前均以肠梗阻收治入院。2例病人Howship-Romberg征阳性;3例病人通过盆腔CT确诊。8例病人均患有严重的冠心病、高血压和房颤,平均心脏风险指数为34;7例病人ASA-PS评分为3.0~3.5,另1例为4.0。术中发现所有疝的内容物均为小肠肠管;其中4例行小肠肠段切除。全部病人经积极治疗后完全康复;术后随访5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对老年、瘦弱、多产的女性病人,如反复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应高度怀疑闭孔疝,并行腹部和盆腔CT以明确诊断,及早行剖腹探查术可显著降低闭孔疝病人的肠切除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5例闭孔疝病例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术前确诊率仅20%(3/15),误诊率80%(12/15),全组均行疝环修补术,采用剖腹探查切口。本组治愈率100%,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4例(21.67%),随访8例至今无复发。结论术前易误诊、漏诊;对年老体弱、多胎生育伴有不明原因肠梗阻表现的妇女,应高度考虑闭孔疝,Howship-Romberg征及Hannington-Kiff征阳性可确诊。疝环修补术是惟一有效的方法,首选腹腔内入路。早确诊,及时手术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确诊率22.22%,全部为单侧闭孔疝,疝内容物全部为小肠,4例发生肠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术,8例行补片修补闭孔,1例经腹外修补。8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吻合口瘘、感染性休克。8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闭孔疝发病率低,误诊率及病死率均高。多发于年老、消瘦、多孕多胎生育史的女性。Howship—Romberg征和CT检查有助于其诊断;对高度怀疑本病者果断剖腹探查,能降低本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闭孔疝术前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为不明原因肠梗阻11例(78.6%),确诊为闭孔疝3例(21.4%).绞窄疝10例,穿孔6例,行肠切除10例.用聚丙烯补片行疝修补9例,通过腹膜填塞简单缝合修补5例.发生并发症10例,死亡2例.结论 对于体瘦、老年、多产妇闭孔疝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闭孔疝是较为少见的腹外疝,由于疝块隐匿,术前确诊较困难,结合我院1996—2006年共收治的14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均为女性,年龄65~84岁,平均73岁。消瘦,体重31~42kg,平均35kg。既往均无腹部手术史。病程2—10天,平均4天。  相似文献   

17.
罗文中  蔡宝军 《腹部外科》2002,15(4):239-239
例 1:女性 ,5 5岁。因反复腹痛并右侧大腿内侧疼痛 2年 ,复发 6h于 1995年入院。疼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 ,无明显畏寒、发热 ,无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查体 :消瘦 ,伸髋关节时疼痛加重 ,且向大腿内侧、窝放射。诊断为右侧闭孔疝。手术时腹痛已消失。手术证实为右侧闭孔疝 ,经腹腔内修补 ,术中见左侧闭孔也较大 ,但因左侧未出现过症状 ,故未作修补。术后 2年 ,患者又出现腹痛并左侧窝后放射 ,再次就诊 ,结合以前病史 ,诊断左侧闭孔疝。手术见右侧修补完好。行左侧修补术 ,术后随访 3年无腹痛发作。例 2 :女性 ,71岁。因反复腹痛 3年 ,复…  相似文献   

18.
19.
报告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闭孔疝7例,其中女性6例,平均年龄72.7岁。全部病例均为消瘦型,6例女性患者均有多胎生育史。平均病程7.4天,术前确诊2例(28.6%),手术治愈率71.4%,病死率28.6%。作者结合文献及与闭孔疝有关的解剖知识,对其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闭孔疝1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金 《腹部外科》1997,10(4):191-191
闭孔庙在临床上较罕见,术前诊断困难。我院外科于198O~1994年间,共收治12例闭孔值,术前误诊1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股资料,本组10例,男1例,女9例,年龄65~84岁,自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42小时,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35小时。二、症状及体征:本组10例中,3例有腹部手术史,全部病人都有机械性小肠梗阻表现,4例表现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6例为不完全性梗阻,5例曾有急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缓解,2例于股三角区们及包块,Howship-RowbergSign(豪一罗二氏征)检查有1例阳性(在狭窄的闭孔管中,因闭孔神经受沈压迫而引起股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