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子诚  展欣 《实用防盲技术》2016,(4):181-184,174
高度近视(眼)通常也称病理性近视或变性近视,在巩膜不断延伸变薄的基础上,脉络膜及视网膜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有豹纹状眼底、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脉络膜视网膜萎缩、黄斑出血、后巩膜葡萄肿和黄斑劈裂等.随着患病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已经成为国人第二位最常见的视力损伤和致盲原因.本文就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研究作一综述,希望可以为临床上预测疾病的自然病程,选择治疗方式和治疗时机,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度近视眼底后极部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04例(188眼)高度近视(-6.00D以上)眼底后极部病变进行临床研究表明,后巩膜葡萄肿是本病眼底的一种基础性病变,发生率为77.36%,分为黄斑型,盘周型,盘-斑型。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分为三期: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脉络膜大中血管萎缩。其发生与眼轴变长,近视加重及年龄增长正相关。漆纹样裂纹是导致黄斑出血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重要因素,它与Fuchs斑关系密切。后巩膜葡萄肿是本病进展阶段的主要早期体征。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则是本病变性阶段的重要标志。上述病变对患者视功能构成进行性损害。  相似文献   

3.
后巩膜葡萄肿是病理性近视的特征性标志,可引起多种眼底病变,严重影响视力.随着磁共振三维成像(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MRI)、超广角眼底照相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使用,实现了对后巩膜葡萄肿相关病变的研究,发现了后巩膜葡萄肿边缘放射性抬高束、后巩膜葡萄肿边缘视网膜脉络膜皱褶、圆顶状黄斑、盘周脉络膜空腔、Bruch膜裂孔等眼底改变.本文就近年来对病理性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相关眼底改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范围内, 病理性近视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病理性近视与高度近视有明显差异。高度近视是指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 而病理性近视是指眼底存在典型的并发症(相当于或比弥漫性脉络膜萎缩更严重的后巩膜葡萄肿或近视性黄斑病变)。病理性近视通常发生在高度近视眼, 但其并发症, 特别是后巩膜葡萄肿, 也可能发生在非高度近视眼中。由于近年来眼科成像技术的进展, 客观和准确地诊断病理性近视已成为可能。特别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发现了一些新的病变, 如圆顶状黄斑和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广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已能成功地显示大葡萄肿的整个范围。针对并发症的新疗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 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近视性黄斑新生血管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近视, 特别是儿童近视, 在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在近视增加的同时, 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也在增加。然而, 尚不清楚病理性近视是否会随着近视发病率的增加而增加。此外, 还不清楚的是导致病理性近视的基因是否与一般近视相同, 或者病理性近视是否与其他近视在基因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高度近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近视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的发展与眼轴的进行性延长密切相关,而眼轴的延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当前近视呈现出低龄化、高度化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性原因。本文针对高度近视视盘、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的形态学改变,对最新研究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以期为结合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开发智能预测模型以及临床诊断和进一步针对治疗措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病理性高度近视的退行性改变包括视盘周围萎缩、后巩膜葡萄肿、色素上皮增生、纤维化生、脉络膜萎缩、Bruch膜破裂(漆状裂)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力下降与黄斑区漆状裂合并CNV有关。Quaranta等报告5%-10%的高度近视患者患有CNV,Ohno-Matsui等报告57%的高度近视有漆  相似文献   

7.
訾迎新  金明 《眼科新进展》2019,(12):1197-1200
近视是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屈光不正,我国有近6亿近视患者,其中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患者超过8000万。HM随着眼轴的进行性增长,眼底出现一系列退行性病变,如视盘斜入、颞侧脉络膜萎缩弧、后巩膜葡萄肿、后极部视网膜和脉络膜病变及周边部视网膜改变等,病理性近视多伴随或者导致黄斑病变、白内障、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与劈裂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近视的发生趋于年轻化、高度化,HM眼底病变尤其黄斑病变是东亚国家主要的致盲原因。本文回顾近年国内外文献,就HM眼底改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高度近视是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由于眼轴不断延长、巩膜葡萄肿形成,导致进行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漆裂纹形成~([1-3)].由于通常使用的检查手段不易发现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的血管弓旁视网膜异常,而光相十断层扫描(OCT)技术可以观察到神经视网膜界面及各层的细节,对及时发现玻璃体黄斑界面异常、黄斑劈裂等病理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儿童,青少年病理性近视与后巩膜增强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报告242例(478眼)30岁以下青少年病理性近视之眼底损害,重点观察了视乳头斜入、脉络膜环形萎缩斑、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混浊和斑块状病变。按年龄分为儿童组、青少年组和青年组,眼底损害轻重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20岁以上之青年组患者眼底损害显著加重。本文认为防治性手术应于20岁之前进行;10岁以下儿童近视呈进行性发展者是手术之最佳年龄,提议5岁后即可进行后巩膜增强术。单眼病理性近视之患儿,其对侧眼近视虽尚轻,但近1-2年内呈进行性发展者,此对侧眼仍然是后巩膜增强术之适应症;合并白内障之成年患者应先行后巩膜增强术。  相似文献   

10.
病理性近视眼继发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病理性高度近视眼视盘周围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分析这一新认识的眼底病变发生的原因。方法:2002-12/2004-01 间,7 例 10 眼被确认存在视盘周围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本文评价了其 O C T、FA/IC G A 和m fER G 的临床特征。结果: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不是任何患者就诊检查的原因,视力减退或矫正视力低的原因是相对严重的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C N V 、黄斑前膜形成和弱视。5 只患眼表现为 1 型后巩膜葡萄肿,其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均位于视盘的鼻侧半,而另 5 只患眼表现为 3 型或 2 型葡萄肿,其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均位于视盘的非鼻侧半,统计学上存在差异 (P =0.01)。所有患眼的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区域均为后巩膜葡萄肿累及。结论:病理性近视眼的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很可能是后巩膜葡萄肿的一个良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Fuchs葡萄膜炎(fuch suveitis,FU)是一种慢性、轻度的葡萄膜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风疹病毒感染与该病的发生有确切的相关性。该病也被命名为Fuchs虹膜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但虹膜异色取决于虹膜色素上皮中的色素含量和虹膜萎缩的程度,许多患者不出现典型的虹膜异色,这是该病经常被延误诊断的原因。另外,近期的研究提示FU的炎症状态涉及到包括脉络膜的整个葡萄膜。该病的进展与并发白内障和继发青光眼相关。近年来文献报道多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合并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并发性白内障,尽管术中房角出血和术后前房炎性反应的并发症高于常规的白内障手术,多数患眼视力预后良好。继发青光眼的治疗通常更具挑战性,因其对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的反应比其他类型青光眼较差。如果采用小梁切除术,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近期有研究采用新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该病并发症进行治疗,尚有待远期的疗效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汇集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等的新兴学科。现阶段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医疗领域中,如AI辅助下的医学影像判读,在一些疾病诊断方面其准确性已经可以和医学专家媲美。目前在眼科领域多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常见疾病入手,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判读可以帮助初步筛查、辅助诊断工作,但也面临诊断片面、准确率待提高等挑战。  相似文献   

13.
杜敬毅  周辰 《眼科》2011,20(3):211-213
目的了解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患者的病种分布情况,为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2005-2009年北京同仁医院统计室及眼科行政部的工作量统计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各专科门诊工作量及手术量数据。主要指标专科门诊工作量及手术量。结果五年来门诊量排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白内障(16.53%)、眼底病(15.65%)、斜弱视(15.11%)、屈光不正(13.88%)和角膜病(12.57%);手术病种前5位依次为白内障(31.85%)、屈光不正(21.98%)、眼底病(9.83%)、青光眼(8.58%)和角膜病(7.54%)。结论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量与手术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就诊患者构成比较大的是白内障、眼底病和斜弱视。手术比例增长较多的为角膜病专科和眼肿瘤专科。  相似文献   

14.
角膜胶原交联术是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角膜交联剂与光照射提高角膜强度,遏制或延缓圆锥角膜进行性发展。基于传统核黄素紫外光交联的创新术式和基于不同交联剂的交联方式不断涌现,包括跨上皮、快速核黄素紫外光交联,玫瑰红绿光交联、京尼平交联和甘油醛交联等。对于以上交联术式和不同交联剂的研究均致力于增加治疗效果和减少患者不适,研究结果将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角膜胶原交联术式治疗圆锥角膜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杜敬毅  周辰 《眼科》2011,20(2):137-140
为了解医院床位和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以便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我们根据当今社会医疗发展的趋势,通过阅读文献和统计工作量,借鉴国内外同类型医院的管理模式,分析了目前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床位和大型医疗设备等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床位试行弹性管理,使床位周转率、床位使用率和患者术前床日数、患者日均住院费用等多项指标与之前相比均有提高。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合理的分类评估,采用有偿使用制度,多方面提高仪器设备投资效益,充分调动设备所在科室临床、医技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实现资源使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李建军  徐亮 《眼科》2015,24(1):61-63
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眼科医院管理系统”将不同眼科检查设备联网,青光眼影像及报告永久存储,采用授权与密码保护相结合方式保护网络安全及患者隐私。医生在诊室通过院内网以及在院外互联网可实时查看、查询就诊过的患者目前与既往的影像检查及病历资料。患者通过互联网以“个人健康档案”的形式查看自己的病历与影像资料。这对青光眼患者诊治与随访尤其是作为慢病管理带来极大益处,为提高青光眼诊疗、教学与科研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眼科,2015,24: 61-63)  相似文献   

17.
董芳  焦永红 《眼科》2011,20(5):338-340
目的比较分析1%盐酸环喷托酯与1%阿托品对3~12岁屈光参差儿童散瞳验光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0年10月~2011年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斜弱视门诊就诊的3~12岁屈光参差儿童40例(80眼)。方法对以上40例患儿按年龄分成3组,即3~6岁组,7~9岁组和10~12岁组。全部患儿均首先用1%盐酸环喷托酯进行散瞳验光,待其瞳孔完全恢复正常(1周后)再行1%阿托品散瞳验光,比较两种方法的验光结果。主要指标屈光值(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及轴向)。结果用1%盐酸环喷托酯散瞳验光结果(球镜:+1.18 D±4.90 D,柱镜:+1.47 D±1.16 D,散光轴向:80.50°±38.62°)与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结果(球镜:+1.20 D±4.91 D,柱镜:+1.47 D±1.15 D,散光轴向:80.06°±38.4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80眼中,球镜值相同或相差≤0.50 D者77眼,符合率为96.25%;柱镜值在69眼中,结果相同或相差≤0.50 D者65眼,符合率为94.20%;散光轴向在69眼中,结果相同或相差≤5°者67眼,符合率为97.10%。三个年龄组间的球镜、柱镜和散光轴向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盐酸环喷托酯可以替代1%阿托品用于3~12岁屈光参差儿童散瞳验光,其结果可以作为配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Zhao W  Shen XB  Guo WT  Huang YB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0):944-947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5至2009年刊出论文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提供的资料和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华眼科杂志2005至2009年刊出论文被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2005至2009年共刊出论文1358篇,共695篇被引2333次,篇均被引次数为3.36次.被引文章作者分布在我国的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我国香港、澳门,还有两篇被引文献的作者来自美国,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居前列,分别有202、93、82、69篇文章被引用.按被引文章作者单位划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被引频次(349次)排第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位居第二(265次).除本刊自引外,还被国际眼科杂志、眼科、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300多种期刊所引用.结论中华眼科杂志所载论文质量和被引率均较高,在我国眼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王华  彭晓燕  李建军 《眼科》2014,(6):427-428
2012年始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进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改革,侧重提高学生临床基本能力。以往只进行2个月集中眼科知识培训,改革后学生在第一年轮转临床的同时,利用每周2次,每次1小时的晨会时间进行临床基础知识课程的培训,使临床实践与理论结合更紧密,印象深刻,学生可以尽快掌握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0.
Wu KF  Wen F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8):738-742
目的 从影响因子及文献引证角度研究中华眼科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方法 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提供的影响因子数据,并按照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CMCC整合版)的资料和数据,对中华眼科杂志载文被CMCI/CMCC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中华眼科杂志自2000年至2008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573、0.863、0.702、0.745、0.877、1.031、0.807、0.875、0.533.2000年至2009年近十年共刊出论文2485篇,被引用1562篇,总被引频次为9294次,总被引率为62.86%.按被引文章作者地区划分,广东、北京、山东和上海地区被引频次最高,分别为2661、2200、926、901次,而按被引文章作者单位划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发表论文(277篇)、被引篇数(201篇)和被引频次(2193次)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发表论文(197篇)、被引篇数(106篇)和被引频次(507次)位居前列.结论 中华眼科杂志的影响因子较稳定,并位居国内眼科杂志之首,同时载文被引频次较高,证明了该期刊是我国眼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核心期刊,有着高水平的论文质量和较强的影响力.
Abstract:
Objective From the point of impact factor and citation to evaluate the academic level and influence of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 CJO). Methods Using the impact factor (IF) data provided by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CJCR),and the inform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citation Index (CMCI/CMCC integrated version),the citations from C JO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with bibliometric methods. Result From 2000 to 2008,the IF of CJO were 0. 573,0. 863,0. 702,0. 745,0. 877,1. 031,0. 807,0. 875 and 0. 533. From 2000 to 2009,2485 papers were published in CJO,1562 of them were referenced (9294 times). The frequency of total citation rate was 62. 86%. The region with the highest citation frequency was Guangdong ( 2661 times),followed by Beijing ( 2200 times),Shandong (926 times) and Shanghai(901 times). As to the institution,the top of rank was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with 277 papers,201 citations and 2193 times of citation frequency) and Beijing Tongren Eye Center ( with 197 papers,106 citations and 507 times of citation frequency). Conclusion The IF of CJO was stable,and ranked first in domestic academic of Ophthalmology. Meanwhile,it had a higher frequency of Citation,which shows that CJO has high quality and strong influence,and become one of main core ophthalmology journal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