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有关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脊椎运动节段接受相同的弯曲力矩时受力姿势对脊柱峡部的影响,以此推测引起椎弓峡部裂的危险因素。方法从八月大的幼猪颈椎截取C_(3-5)、C_6-T_1等两段双脊椎功能单位为试样,分别施加15Nm的前屈、后仰、侧弯(左、右)、前屈合并侧弯(左、右),以及后仰合并侧弯(左、右)等弯曲力矩。利用粘贴在中间椎骨左、右峡部的应变片测量峡部的应变量。利用检验分析实验数据以得出对峡部影响最大的受力姿势,归纳可能引起椎弓峡部裂的危险因素。结果椎弓峡部的应变量以后仰合并侧弯时最高(平均值935um),其次为侧弯、后仰、前屈、前屈合并侧弯以及正中姿势,平均值分别为821um、709um、117um、102um、94um。结论容易形成椎弓峡部裂的受力姿势有后仰、侧弯以及后仰合并侧弯。后仰合并侧弯与侧弯是之前较少被提出来探讨的受力姿势,当脊柱处于这两种姿势时同侧峡部的应变量明显大于对侧,证明了这两种姿势是预防椎弓峡部裂或阻止脊柱进一步滑脱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治新特点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33例,行一侧腺叶切除3例,因双侧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全切除术4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部分切除术17例。术后均予L-甲状腺素片100~150μg·d~(-1)治疗。B超观察所有患者的病理类型、甲状腺微小癌包膜侵犯、血管侵犯情况,及合并其他良性病变情况。结果:甲状腺微小癌57例中,乳头状癌55例,滤泡状癌2例;淋巴结转移发生16例(28.0%)包膜侵犯8例(14.0%),血管侵犯4例(7.0%),多发病灶2例(3.5%)。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确诊49例(85.9%),术后病理证实8例(14.1%),术后行二次手术5例,术后随访患者均无复发转移。结论:B超检查结合术中快速病理可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确诊率,患侧腺叶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型钛缆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年第五腰椎(L 5)峡部裂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37例应用Ⅴ型钛缆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青年L 5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4(25.19±4.92)...  相似文献   

5.
腰椎椎弓峡部裂病因学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腰椎活动节段的力学模型,着重分析椎弓峡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椎弓峡部在人体直立法、屈曲位和伸展位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其中以伸展位时的应力水平最高。作者认为,椎弓峡部裂实质上主要是由局部应力增高而引起的疲劳骨折,而腰椎后伸与其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腺瘤31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五  邓军旗 《医学信息》2005,18(10):1374-1375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的最佳手术方法,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1998-2000年间收治的31例甲状腺腺瘤的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用腺叶加峡部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行肿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22例,占70.9%:行腺叶加峡部切除9例,占29%。随访3-5年未发现复发。结论 应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切口设计美观,手术操作精细,颈部解剖清楚,麻醉效果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解剖标本中,发现一男尸,约50岁,身高165cm,颈部皮肤未见切口及手术疤痕,见其右侧颈总动脉发出甲状腺上动脉直至甲状腺侧叶上端并伴有甲状腺峡部缺如,现报道如下:该尸体右侧颈总动脉在舌骨体平面才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比左侧颈总动脉分支高2.49cm。而甲状腺上动脉却在甲状软骨右板右上方,距下颌下腺下缘0.67cm处直接由颈总动脉发出,其起始部外径为0.26cm。起始后在胸锁乳突肌深面直接跨过甲状软骨右板沿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深面斜行向下至甲状腺侧叶尖端处分为3条终支,供应甲状腺。而左侧颈总动脉分支及甲状腺上动…  相似文献   

8.
肖育洪  刘宏等 《医学信息》2001,14(12):856-856
椎弓峡部裂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脊椎疾病。椎弓峡部裂及其所致椎体滑脱则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CT检查不仅可以明确椎弓峡部裂的存在 ,而且可以更全面、详细地提供椎管内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资料。现将我院近 12年来遇到的椎弓峡部裂患者 36例的 CT表现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病例 36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36岁 ,36例患者中行完整椎体扫描者 19例 ,扫腰 3- 4,腰 4- 5 ,腰5骶 1椎间隙再加扫腰 4,腰 5椎弓峡部者 17例。扫描层厚 ,层距常规 5 mm ,部分薄层及重叠扫描。2 结果腰 5椎弓峡部裂 30例 ,腰 4椎弓峡部裂 …  相似文献   

9.
后天性腰椎峡部不连发生机制的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500侧腰椎峡部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L4和L5峡部与其它腰椎在形态学上的差别。据所发现的解剖学特点,分析了后天性腰椎峡部不连的原因:①L4(26%)和L5(76%)的峡部为新月形柱,应力作用下易断裂;②L5峡部的背向侧骨密质菲薄,骨小梁呈横向排列,骨质构造不坚,应力作用易使其断裂;③L5峡部明显外展且与上关节突间形成60°~110°的仰角,在剪力作用下,常易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10.
双侧峡部裂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研究双侧峡部裂对腰椎三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实验材料为8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切断L2双侧峡部,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标本施加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等6种力偶矩(10N.m),由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得到腰椎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双侧峡部断裂后,腰椎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运动范围分别增加26.6%、55.9%、100.9%、115.8%,较正常标本有显著性增大,而左/右侧弯变化不大。结论:峡部对腰椎三维稳定具有重要的力学作用,双侧峡部裂导致腰椎不稳。  相似文献   

11.
在50例新鲜童尸上,用普鲁士兰氯仿溶液向甲状腺实质内注射后,观察该器官的淋巴液向,甲状腺的淋巴管从器官内器官表面形成淋巴管网。自淋巴管网发出的淋巴管向外侧、向上、向下走行,注入颈内静脉淋巴结,喉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和气管前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枢椎侧方椎弓的临床解剖学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人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测量57例干燥枢椎标本侧弓前部内倾角α s、上倾角Y、上宽Ws、中宽Wm、下宽W、上高Hup下高Hip及上关节突厚度Hsa,Ebraheim进针点O距下关节突外缘和下缘距离Lla和Hia钉道表观长度Ls、实际长度La,O点距上关节突后缘和峡部的距离Los和Loi。结果:左/右αs=37.78°±7.87°/40.23°±7.73°,y=62.92°±9.25°/62.41°±8.41°,Ws=7.40±1.69 mm/6.86±1.71 mm,Wm=5.18±1.48 mm/5.17±1.40 mm,Wi=4.17±1.13 mm/4.21±0.98 mm.Hsa2 07±0.94 mm/1.97±0.87 mm,Hup=5 09±1.39 mm/5.00±1.43 mm,Hip=6.05±1.48 m/5.84±1.20 mm.Lla=4.19±1.17 mm/3.94±1.06 mm,Hia=9.38±1.60 mm/9.44±1.82 mm,Ls=29.43±2.61 mm/30.02±2.70 mm,La=26.63±2.37 mm/26.42±2.72 mm,Los=6.37±1.48 mm/4.96±1.54 mm,Loi=4.42±1.30 mm/2.64±1.25 mm。左右侧分别有45.6%(26)/47.3%(27)例的Wm≤5.0 mm(3.5 mm螺钉的安全界限)。如以仅α作为进针方向,左、右侧分别有63.2%(36)、70.2%(40)的螺钉将进入对侧。结论:国人Wm偏小,3.5 mm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风险较大。Ebraheim进针点偏前、偏内、偏上,进钉的内倾角偏大、上倾角偏小。应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屈伸运动中旋转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患者腰椎静态和屈伸运动中动态矢状位旋转稳定性。方法分析55例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X片,测量静态侧位片和过伸、过屈动力侧位片上发生峡部裂的L4/5或L5/S1节段的椎间盘角,并计算过伸和过屈侧位椎间盘角之差,和相应数量的正常体检者的对应指标随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患者和正常体检者腰椎静态侧位和过伸侧位片上对应节段的椎间盘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屈侧位椎间盘角及过伸过屈动力侧位椎间盘角之差,和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在屈伸运动中存在着矢状位上的旋转不稳,需尽早进行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14.
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自行研制的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采用MTS-85 8材料试验机先在 0℃条件下测试 10件内固定器的抗拉力情况 ,内固定器在常温下恢复原形状后 ,随机分成 2组 ,分别在 3 7℃及 40℃条件下测量其抗拉力情况 ;2件内固定器施加 2 0~ 2 0 0N进行循环拉伸载荷 (1Hz)测试 ,观察内固定器的形变情况。结果 :0℃条件下内固定器的抗拉力能力明显低于 3 7℃及 40℃组 (P <0 .0 1) ,在 3 7℃及 40℃条件下内固定器被拉开 2mm均需 2 0 0N以上拉力 ,且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1) ;2件内固定器发生形变 6%时抵抗拉伸载荷次数分别为 95 76次和 10 0 2 8次。结论 :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是一种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的新型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5.
王星  张振宇  付兆君 《医学信息》2019,(22):166-167
目的 建立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不同运动状态下腰椎峡部的应力分布,探讨腰椎峡部裂滑脱产生的病理基础及力学机制。方法 选取成年男性志愿者1名,采用64排螺旋CT行腰部断层扫描,所得图像通过MIMICS软件处理优化,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L1~L5),分析不同姿势下腰段脊柱椎弓峡部的受力及变形情况。结果 腰椎峡部在前屈、后伸位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后伸位更为明显,应力值由L1~L5向下逐渐加大。结论 腰椎峡部在后伸运动间,峡部应力异常集中,这种运动状态是产生后天性腰椎峡部裂及进一步滑脱病变的重要病理基础,双侧L5峡部裂在后伸位受到应力最大,活动度异常加大,最易产生滑脱病变。  相似文献   

16.
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的椎间盘退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对73例腰椎椎弓峡部裂行腰椎MRI检查。在正在中矢状面MRI图像上根据T2加权像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相邻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结果:73例中椎间盘退变程度0级22例,1级17例,2级13例,3级14例,4级7例。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年龄相关性非常显著,但与腰椎滑脱程度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术前MRI检查有助于判定椎瞳盘奶变程度并选择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枢椎椎弓根的解剖部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枢椎椎弓根的解剖部位。方法:观测干燥成人枢椎标本,对新鲜枢椎行CT薄层扫描,寻找残存的枢椎上终板痕迹,以明确枢椎椎弓根的部位。结果:枢椎前结构的前下方为一三角形突起部位,皮质较厚,同典型颈椎椎体相似;三角形突起与上关节突锥形跨越约1.8~2.4mm。侧方椎弓上下关节突间部分,以横突孔后结节为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者内倾角大,后者内倾角小。结论:枢椎的椎体为位于前结构下方的三角形突起部分,椎弓根位于上关节突与椎体之间,侧方椎弓上下关节突问的连接部分,被横突孔后结节分为横突孔内界及峡部。  相似文献   

18.
枢椎椎弓根及峡部的临床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枢椎椎弓根及峡部的解剖部位,指导枢椎后路螺钉的临床应用。方法:成人C2干燥骨标本30具,C3干燥骨标本10具,以横突孔周围结构为重点,进行枢椎形态比较学观察;测量枢椎椎弓根轴线在下关节突背侧的坐标点。结果:C2的下方结构与C3下方的表面解剖结构接近,枢椎上方结构与C3相比较,上关节突移向齿突的外下方,并使峡部拉长前移,其轴向角度为11.1°±2.4°;枢椎椎弓根轴向角度为42.6°±4.9°,椎弓根轴线-下关节突背侧关节突上缘的交点坐标O与下关节突上缘-中垂线交点O’基本重合。结论:枢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应为峡部和椎弓根的复合体,复合体的上部较为扁平的部分为峡部,其中下部分位于横突孔内后侧的半管柱状结构为椎弓根部,连接着椎体和下关节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量腰椎峡部四边长度及厚度,为椎板截取回植固定及“工”型钛板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取成人男性腰椎干燥骨32例,排除外观畸形和破损,游标卡尺及分规分别测量L1~L5峡部四边长度及厚度,并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 (1)腰椎峡部上缘A长度范围L2:(6.47±0.90)mm~L5:(8.38±0.98)mm,L2~L5逐渐增加;腰椎峡部下缘C长度范围L1: (7.86±0.93)mm~L5:(4.77±0.64)mm,L1~L5逐渐减小;腰椎峡部内缘D长度范围L1:(19.07±0.86)mm~L5:(12.92±1.40)mm,L1最长,L5最短;腰椎峡部外缘B长度范围L3:(11.24±0.80)mm~L4:(9.87±0.65)mm,L3最长,L4最短。(2)外缘与上缘交点E厚度范围L1:(6.10±0.23)mm~L3:(7.53±0.35)mm,L3最厚,L1最薄;上缘与内缘交点F厚度范围L1:(5.10±0.25) mm~L3: (6.41±0.27)mm,L3最厚,L1最薄;下缘与内缘交点G厚度范围L1:(7.51±0.42)mm~L5:(6.25±0.27) mm,L1~L5逐渐变薄;外缘与下缘交点H厚度范围L1:(8.59±0.30)mm~L5:(10.11±0.35)mm,L1~L5逐渐增厚。 结论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椎板截骨回植术确定了最佳截骨部位:距腰椎峡部外缘3~4 mm,与内外缘平行;设计的“工”型钛板厚度1.2 mm,上边长9 mm,下边长10 mm,高度10 mm;微型螺钉长度为6、8、10、12 mm四种规格,直径2 mm。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量青少年(14~19岁)脊柱胸腰段椎板峡部上下缘的厚度、峡部上下缘距离及椎板厚度值,为临床及运动医学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年龄在14~19岁(平均16.5岁)25例原配完整的胸腰段(T1~L5)标本,分别测量峡部上缘厚度,峡部下缘厚度,峡部上下缘距离和椎板厚度并对峡部上下缘厚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峡部上缘厚度:胸段在(2.96±0.69)mm~(3.74±0.55)mm之间,呈逐渐上升趋势,腰段在(4.29±0.98)mm~(4.83±0.80)mm之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峡部下缘厚度:胸段由(4.52±1.06)mm到(5.11±0.99)mm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腰段在(6.06±1.03)mm到(7.30±1.24)mm之间,变化不大。峡部上、下缘为近似"双轨"的曲线,上、下缘间差值保持在2.00mm左右。峡部上下径:整体在(17.51±3.55)mm~(7.90±1.71)mm之间,胸段呈上升的趋势,腰段呈下降的趋势。椎板厚度:整体在(4.94±1.00)mm~(6.79±1.01)mm之间,呈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形"。结论青少年胸腰椎峡部与椎板相关参数变化有一定规律,峡部下缘总是较上缘厚,且具有一定的差值;其与成人数据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