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敏  饶智国  杨波 《肿瘤学杂志》2018,24(2):151-155
摘 要:分子靶向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mesylate)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其机制为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信号通路。全文就甲磺酸阿帕替尼抗肿瘤作用机制、临床试验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艳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2):545-548
随着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发展,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信号通路的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 2)抑制剂阿帕替尼是一种高效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最新上市的口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阿帕替尼在人体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上市前后一系列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阿帕替尼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一定的客观有效率和生存获益,如胃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乳腺癌等,尤其是在胃癌中。2014年该药在中国批准上市应用于临床治疗晚期胃癌。目前正在进行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Ⅱ/ Ⅲ期临床试验,以探讨其单独或联合抗肿瘤活性。本文就阿帕替尼抗肿瘤机制、对不同类型肿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耐药及生物标志物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加深对该药抗肿瘤应用的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并期望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一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血管生成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肿瘤发生的基础。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抗肿瘤的有效途径。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2(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阿帕替尼最初在胃癌治疗中取得成效,随后在乳腺癌、肺癌、肝癌以及软组织等肿瘤中亦发现了其应用前景。本文将阿帕替尼在多种实体肿瘤中的相关临床试验进行综述,使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阿帕替尼,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并期望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一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2015年2月底因戒烟后出现恶心、厌食、乏力等不适,肝区疼痛并加重1d,于2015年4月3日至当地医院就诊.胃镜示:高位胃体小弯见1.8 cm×1.8 cm溃疡,表面覆白苔,周围黏膜隆起;胃窦前壁见0.8 cm×0.8 cm溃疡,表面覆白苔及血痂.诊断:多发性胃溃疡?浅表性胃炎伴隆起糜烂,十二指肠球炎.病理诊断:(胃体)低分化腺癌伴神经内分泌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标志物:CAM5.2(+)、Villin(+)、P53(40%) CK20(-)、Syn(-/+)、Ki-67 (50%)、Muc-2(-)、CgA(+)、CD20(-)、Muc-5(-)、Cer-bB-2(-)、CDX2(+)、TopoⅡ(50%).2015年4月5日胸腹部CT:(1)右肺水平裂胸膜下小结节灶,性质待查;(2)胃窦占位?(3)肝脏占位、剑突前方软组织包块、小网膜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并考虑转移灶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前仅仅有少数靶向药物可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研究显示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三线方案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对晚期胃癌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30-2016-10-01安徽省肿瘤治疗中心收治的30例化疗失败、有可测量病灶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16例,安徽省心脑血管医院肿瘤科9例和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5例.所有患者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500mg,1次/d,口服28 d为1个周期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占0(0/30),部分缓解占10.0%(3/30),疾病稳定占46.7%(14/30),疾病进展占43.3%(13/30).缓解率为10.0%,疾病控制率为56.7%(17/3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8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95个月,甲磺酸阿帕替尼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和腹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显示,随着治疗时机线数的增加(HR=5.029,95%CI为1.519~16.653,P=0.008)、体质量减少(HR=22.095,95%CI为3.624~134.700,P=0.001)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有手足综合征者死亡风险较低(HR=0.331,95%CI为0.153~0.714,P=0.005),而体质量减轻者的死亡风险较高(HR=6.549,95%CI为1.079~39.744,P=0.041).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仍有较好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出现手足综合征的患者早期使用可能具有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6.
抗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在转化、维持治疗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YN968D1)已批准用于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及三线以上的治疗,并在多个实体肿瘤中探索应用。随着对阿帕替尼研究的深入,其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阿帕替尼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综合分析了现有的临床数据,对比了阿帕替尼与其他常用抗血管生成药物不良反应的优劣,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把握该药的安全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既往接受过两线以上化疗后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服用阿帕替尼500 mg/d治疗的8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接受2个周期以上治疗后评价疗效,观察PD时间、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  8例患者共接受平均4个周期的治疗,经过中位随访时间为8 (4~11) 个月,其中部分缓解(partialremission,PR) 4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 3例,PD 1例;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7.5%(7/8),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0% (4/8),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4.2个月。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8)、骨髓抑制(4/8)、高血压(2/8)、蛋白尿(3/8)、咯血(1/8)、恶心(2/8)、乏力(2/8) 等。  结论  阿帕替尼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可获得一定的疗效及生存获益,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8.
王薇  孙红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4):191-192
患者男性,64岁,主因"确诊胃癌晚期1年余"于2015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患者于2014年7月出现上腹部不适,完善腹部CT示:胃底占位,考虑Borrmann 2型胃癌,腹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转移不除外;肝脏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2014年7月30日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检查胃镜示:胃底前壁及穹窿部可见溃疡型肿物,溃疡深,表面覆白苔,周围黏膜呈火山口样隆起;胃窦部浅溃疡.  相似文献   

9.
摘 要: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大多数胃癌患者初诊已达进展期,现有的晚期胃癌标准治疗方案其疗效已达瓶颈。阿帕替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高选择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全文对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各线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石洋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2):623-624
患者男性,50岁,主因"间断右下腹痛半年"入院,既往体健.结肠镜检查见回盲部溃疡型肿物,累及肠腔全周.病理示:腺癌.化验结果示:HGB 129 g/L、CEA 139.79 ng/mL、CA199>1200 U/mL、AFP 2.89 ng/mL.上腹部增强CT显示升结肠下段肠壁增厚,肿瘤直径约8.5 cm,并肠周淋巴结增大(图1A),肝右前叶上段占位性病变,直径约3.5 cm,中等环形强化,考虑转移瘤(图2A).胸部CT显示左肺多发小结节,不除外转移瘤(图3A),诊断为结肠癌伴肝脏转移、结肠癌伴肺转移.  相似文献   

11.
刘春浩  赵豪  李小毅 《癌症进展》2021,19(2):109-113,123
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高度选择性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多种晚期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既往认为VEGFR2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但新近研究发现,阿帕替尼可以通过抗血管生成以外的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且这些机制在抗肿瘤作用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28例化疗失败的胃癌患者,给予阿帕替尼500 mg/d,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率(RR)为10.7%,疾病控制率(DCR)为42.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5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或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第3位[1],既往化疗和放疗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无论是一线治疗、维持治疗还是疾病进展后的后续治疗,临床试验均证实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靶向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OS).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经多线治疗后应用阿帕替尼获OS延长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胃癌腹壁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为老年男性,胃癌术后腹壁转移,二线治疗后进展,给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疗效达部分缓解,截至2019年8月,维持部分缓解达14个月,疗效显著。结论:晚期胃癌三线治疗采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可...  相似文献   

15.
杜娟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2016,(13):2100-2104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的胃癌疗效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的2例胃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像学变化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第一例患者服药后的总生存期又延长了7个月。第二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达6个月,仍在继续服药中。两例患者治疗后病灶均出现液化,影像学上表现为CT值下降。治疗期间均出现手足综合征和腹泻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的胃癌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阿帕替尼的疗效与手足综合征和腹泻的不良反应等可能有相关性。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评价标准不能仅局限于RECIST,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多线治疗失败后进行阿帕替尼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阿帕替尼单药化疗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结果 29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由于血小板降低而停止用药,可评价疗效的患者共27例.27例患者的中位PFS为3.1个月(1.0~6.1个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患者的PFS为3.10个月,阿帕替尼单药化疗患者的中位PFS为3.4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12例,ORR为11.11%,DCR为55.5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化疗方案数是影响乳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化疗后患者的3~4级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2例(6.90%),高血压2例(6.90%),低血小板血症1例(3.45%).结论 阿帕替尼单药及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就诊的14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化疗,对照组仅给予替吉奥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及不...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NSCLC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新药的问世显著改善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被批准用于胃癌的三线治疗。目前,大量研究证实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NSCLC也有较好效果。临床前研究提示,阿帕替尼还可改善化疗和EGFR TKI耐药,因此,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或EGFR TKI治疗晚期NSCLC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现就阿帕替尼在NSCLC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胃癌发现迟,5年生存率低,二线治疗失败后缺乏公认标准治疗方案的局面,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出现带来了改观,阿帕替尼已被证实用于国人晚期胃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现将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二科收治的1例晚期胃癌患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