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确的生殖细胞分化的过程,它经历了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3个阶段。这一过程受许多因素的调控,其中细胞周期蛋白的调节起着决定性作用。细胞周期蛋白通过与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结合形成具有蛋白激酶活性的异源二聚体复合物,磷酸化多种蛋白,推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有序进行。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A、B、D、E在精子发生的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这4种细胞周期蛋白在调控精子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Cyclin-CDKs-CKIs调控系统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性疾病,细胞分裂周期是在精确的调控机制下进行的,包含于这一过程中的相关蛋白和基因的改变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细胞周期素(Cyclin)-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DKs)-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CKIs)为细胞分裂周期的主要调节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们和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E(cyclinE)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  相似文献   

4.
5.
CyclinB1、CDK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中CyclinB1、CDK1表达异常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CyclinB1、CDK1在15例正常胃组织、35例胃癌组织(其中15例为低分化腺癌,20例为中、高分化腺癌)中的表达.结果:CyclinB1、CDK1阳性表达多数定位于细胞质,少数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同时表达;在胃正常粘膜中CyclinB1、CDK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3%(2/15)、6.7%(1/15),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3%(33/35)、91.4%(32/35),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低分化腺癌、中高分化腺癌CyclinB1、CDK1均有表达,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之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clinB1、CDK1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有过表达现象,可能是胃癌发生中早期分子事件,并可能对胃癌分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6(CDK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 blot 法测定48例胃癌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胃黏膜中cyclinD1和CDK6的表达量。结果 Cyclin D1在 58%的胃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且其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相关。CDK6 的表达水平在69%的胃癌组织中异常升高,并与组织学分类、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相关。未发现 cyclin D1和CDK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包括cyclin D1和CDK6过表达在内的多个因素与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关,但只有TNM分期和CDK6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yclin D1和CDK6的异常高表达有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道喂养及静脉营养对烧伤早期肠粘膜上皮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66只烧伤大鼠随机分为肠道喂养组(EF组)及静脉营养组(PN组),分别采用灌喂和颈外静脉输入方法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液。每组设伤后6、12、24、48、72h5个观察时相点,每时相点6只大鼠,并设正常对照(6只)。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空、回肠粘膜上皮细胞周期分析,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粘膜细胞周期蛋白D1、E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4的表达。结果:(1)肠粘膜上皮GO/G1期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在空肠粘膜,伤后72h时EF组明显低于PN组(P<0.05);在回肠粘膜,6、12、48、72h时EF组与PN组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2)伤后48.72h时EF组S期细胞百分比均显高于PN组(P<0.05-0.01);(3)肠粘膜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变化:与对照值比较,EF组在伤后24h及PN组在伤后48h明显增高(P<0.05),72h时EF组显高于PN组(P<0.05);(4)EF组肠粘膜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在伤后72h显高于对照值和PN组(P<0.05);(5)PN、EF组肠粘膜CDK2的表达与对照值比较以及PN、EF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性意义(P>0.05),EF组CDK4的表达在72h明显增高(P<0.05)。结论:烧伤后早期肠道喂养能加速肠粘膜上皮细胞周期的进程以及受损肠粘膜的修复与更新。细胞周期蛋白及CDK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Roscovitine对增生期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Roscovitine对增生期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经过Roscovitine作用后,对SMMC-7721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细胞周期时相的分布、凋亡以及CDK2、Caspase-3、bcl-2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MTT提示:Roscovitine对SMMC-7721细胞的增生有抑制作用,作用效果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促进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发现G0期、G1期的比例增加,细胞出现凋亡;R-T PCR显示CDK2 mRNA表达水平降低,凋亡相关基因bel-2表达降低,Caspase-3 mRNA水平表达升高.结论 Roscovitine可以抑制增生期肝癌细胞的生长、增生,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诱导细胞的凋亡,凋亡机制与bcl-2、Caspase-3的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P16/CDKN2)是1994年发现的新型抑癌基因,定位于第九号染色体短臂2区1带,在多种肿瘤细胞系和原发性肿瘤中发生突变与缺失。所编码的P16蛋白为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的抑制因子,也是直接控制细胞增殖周期的细胞固有蛋白,P16蛋白失活与P16基因突变、纯合缺失、5’-CPG区甲基化有关。P16与肾癌、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16基因长度仅为P53的14,易于操作,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周期蛋白A与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 A(Cyclin A)和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 p27~(kip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肝细胞癌(HCC)和22例肝硬化(LC)组织中的周期蛋白A和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的表达。结果 35例HCC中23例周期蛋白A高表达,12例低表达;22例肝硬化中4例周期蛋白A高表达,18例低表达,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HCC中周期蛋白 A与p27~(kip1)呈正相关(P<0.05)。结论 周期蛋白A 高表达可能是肝硬化中肝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造成肝癌细胞不断增殖的原因。周期蛋白A高表达与p27~(kip1)蛋白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cip/Kip家族是一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主要对细胞周期起负性调控作用,被认为是一类抑癌基因。其中p21、p27、p57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有助于评价膀胱癌的分期和分级,有助于膀胱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尿毒净Ⅱ号对人肾系膜细胞Cyclin D1及CDK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净Ⅱ号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Cyclin D1、CDK4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在培养的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检测尿毒净Ⅱ号对系膜细胞Cyclin D1、CDK4以及DNA倍体的影响.结果:尿毒净Ⅱ号明显抑制血清加内皮素-1(ET-1)刺激的系膜细胞Cyclin D1、CDK4表达,增加G0/G1期细胞,降低S G2/M期细胞(与对照组比较P<0.01),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结论:尿毒净Ⅱ号通过抑制细胞Cyclin D1、CDK4,阻止系膜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延缓了细胞周期进程,从而抑制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LK7-AS1是一种新发现的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但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lncRNA MLK7-AS1在21对结肠癌组织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手术标本以及在不同结肠癌细胞系(SW480、HCT116、SW620、DLD1、HT29、LOVO)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中的表达。将结肠癌细胞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分别用MTS、平板克隆试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qRT-PCR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各结肠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均P<0.05)。将lncRNA MLK7-AS1表达量相对较低的SW480与HCT116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两种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均P<0.05);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均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及CDK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Cip/Kip家族与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ip/Kip家族是一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 ,主要对细胞周期起负性调控作用 ,被认为是一类抑癌基因。其中p2 1、p2 7、p5 7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有助于评价膀胱癌的分期和分级 ,有助于膀胱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A(CDKN2A)基因在胰腺癌中的拷贝数变异(CNV)情况及其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CNV与RNA Seq V2数据分析CDKN2A基因CNV与其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CDKN2A基因CNV对其他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比对TCGA数据库及GTEx数据库比较CDKN2A基因在正常人与胰腺癌患者的表达差异,并分析CDKN2A基因CNV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应用DIVAD中基因本体分析(GO分析)联合KEGG对CDKN2A和其相关共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基因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对TCGA数据库挖掘发现,CDKN2A基因CNV与其mRNA表达呈正相关(Pearson:r=0.102,Spearman:r=0.257)。CDKN2A基因CNV胰腺癌中HOXC6、SLC2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GA2、MTAP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CDKN2A基因与MTAP mRNA呈明显正相关(Pearson:r=0.42,Spearman:r=0.55)。通过对GTEx数据库分析,发现CDKN2A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携带CDKN2A基因CNV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不携带该基因CNV的胰腺癌患者(均P0.05)。通过对包括CDKN2A相关共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共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于细胞周期的信号通路。结论:CDKN2A基因CNV在胰腺癌中是一种不良预后因素,可作为预测胰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P16)是1994年初发现的新型抑癌基因。据统计,约有75%的癌细胞株有P16基因的缺失与突变。P16基因仅抑制CDK4,对细胞周期有直接的调控作用。作为一种新型抑癌基因,P16基因较小,易于操作,在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Geminin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eminin和CDK4在50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及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Geminin和CDK4在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eminin和CDK4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浸润肌层的深度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表达成明显正相关( P<0.05) 。术后3年生存率:Geminin表达阳性者23.8%(10/42)明显低于阴性者达62.5%(5/8);CDK4表达阳性者22.5%(9/40)明显低于阴性者为60.0%(6/1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Geminin和CDK4的表达升高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对两者的检测可能作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患者中的潜在治疗价值。方法利用TCGA公共数据库中的数据比较BLCA组织与正常组织的CDK4差异表达情况, 再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CDK4的预测价值, 然后根据CDK4表达水平将样本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 每组各207例,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K4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CDK4在BLCA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 高表达组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较低表达组患者更差(HR=1.49, 95%CI:1.04~2.14, P=0.028), 但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I)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K4 mRNA的表达水平与种族、组织学分级、是否放射治疗有着密切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治疗结局、淋巴血管侵犯是影响BLCA DS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TIMER数据库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Cyclin E、P27kipl和Ki67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同一患者癌旁3 cm以上癌旁黏膜组织标本7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E、P27kipl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在病理学中的意义。采用SPSS19.0软件,Cyclin E、P27kipl和Ki67在直肠癌组织表达率比较使用χ2检验,与临床病理关系采用秩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直肠癌组织中Cyclin E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3%和87.14%,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而P27kipl阳性表达率为51.43%,低于癌旁黏膜组织91.42%(P0.05);随着Dukes分期增加,Cyclin E阳性表达和P27kipl阳性表达率有所下降(P0.05),均与直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Ki67表达与Dukes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直肠癌中Cyclin E和P27kipl表达能反映直肠癌的恶性情况,为直肠癌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骨肉瘤G1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G1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骨肉瘤相关研究显示细胞周期素(cyclin)D1、E等起正调节作用的因子在骨肉瘤中存在过度表达现象,起负调节作用的p16、p21和p27基因在骨肉瘤中表现为表达缺失;提高野生型去磷酸化的Rb蛋白表达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这些G1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均已证明与骨肉瘤恶性程度和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是鉴别良恶性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