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为了减少术中出血、维持手术视野清晰是以夹闭肾蒂血管为标准的手术方式,由此导致的肾暂时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将不可避免的导致术后肾功能损害.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新型止血材料的应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正在不断的缩短热缺血时间,并向最终的目标“零缺血”迈进.本文就LPN在减少热缺血时间上应用的新技术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热缺血时间对术后患肾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开展的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3例分为3组:短缺血组11例(热缺血时间≤20min),中缺血组23例(20min热缺血时间≤30min),长缺血组9例(30 min热缺血时间≤40 min)。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3月、6月、1年、1.5年、2年测定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其变化情况,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短缺血组:术后2周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缺血组:术后2周、3月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缺血组:术后2周、3月、6月及1年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时,应尽力缩短热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阻断肾蒂血管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56例(24例无肾蒂阻断,32例阻断肾蒂血管)T1a期肾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平均血肌酐水平(无肾蒂阻断组72 μmol/L;肾蒂阻断组75 μmol/L)、平均手术时间(无肾蒂阻断组64 min;肾蒂阻断组60 min)、术后1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无肾蒂阻断组75 μmol/L;肾蒂阻断组82 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无肾蒂阻断组为100 ml;肾蒂阻断组为44 ml)、术中热缺血时间(无肾蒂阻断组为0 min ;肾蒂阻断组为25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蒂阻断组术侧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术前平均51 ml/min,术后1个月平均49 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蒂阻断组术侧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术前平均52 ml/min,术后1个月平均45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透明细胞癌,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7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 结论零热缺血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肾癌安全可行,有利于术侧肾单位及功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热缺血时间(WIT)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4例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0例, 女104例;中位年龄57(23~89)岁;中位体质指数25.6(16.7~36.0)kg/m2;213例伴高血压病, 66例伴糖尿病;92例有吸烟史。术前肌酐中位值73(32~170)μmol/L;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位值95(33~142)ml/(min·1.73m2)。肿瘤最大径中位值2.5(7~9)cm。344例均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动脉阻断方式均为热缺血。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评估WIT与术后eGFR变化百分比[(术后eGFR-术前eGFR)/术前eGFR×100%]的相关性。根据术中WIT将患者分为WIT<20 min组、20 min≤WIT<30 min组和WIT≥30 min组, 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 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对术前eGFR和肿瘤直径进行校正。结果 3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299例, 乳头状肾细胞癌22例, 嫌色细胞癌1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肿瘤悬吊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2例患者应用肾肿瘤悬吊法在完全无肾动脉阻断的"零缺血"条件下开展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在后腹腔镜下采用肾肿瘤悬吊法行"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游离肾周脂肪暴露肾肿瘤,但保留肾肿瘤上方的脂肪。取肿瘤上方的脂肪向上提拉,用Hem-o-lock将肿瘤上方脂肪悬吊到上方筋膜、腹膜反折等组织(具体可根据术中情况评估选择)上,使肿瘤与肾脏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使用腹腔镜剪刀在肿瘤周围0.5 cm左右处分离肿瘤,另外一个操作孔置入腹腔镜下吸引器,将肾脏创面的出血充分吸走,保持视野清晰并帮助调整瘤体方向,保证完整切除肿瘤,对肾脏创面进行连续缝合。收集1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并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记录术后6个月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血红蛋白及肌酐等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肿瘤学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肾肿瘤悬吊法腹腔镜下"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02年6月至2009年12月对113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平均年龄52(26~73)岁.肿瘤位于左肾51例,右肾62例.肿瘤直径平均3.7(1.2~6.3)cm.临床分期T1a 98例,T1b15例.腔镜下阻断肾动脉,以冷刀切开肾实质完整切除肿瘤.行肾楔形切除84例,肾极切除22例,半肾切除7例.腔镜下重建肾盂肾盏,2-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关闭肾实质.开放肾动脉后取出标本.术后卧床10~14 d. 结果 1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及腹腔脏器损伤病例.平均手术时间85(60~125)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4(19~43)min,术中平均出血150(50~350)ml,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病理确诊肾透明细胞癌8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9例、嫌色细胞癌7例、肾血管周细胞瘤6例、嗜酸细胞瘤4例,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未出现尿漏,发生肉眼血尿2例,其中行肾切除术1例、血尿自行消失1例.随访3~41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有可能替代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目的:探讨个性化"缩短热缺血时间"技术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期肾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189例T_1期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2例,女77例,平均(56.51±14.31)岁,肿瘤直径平均(3.80±1.68)cm,内生型78例,外生型111例,平均R.E.N.A.L评分(7.45±1.78)分。个性化"缩短热缺血时间"技术组分为:标准无阻断技术、预留缝线无阻断技术、术前DSA超选栓塞无阻断技术、早期序贯开放血流法、肾动脉全阻断(2+1缝合法)。结果:1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97例个性化选择的患者中83例(85.6%)完成个性化手术方式,入选个性化组;92例肾癌患者入选传统组(全阻断)。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性化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传统组(P0.001),两组术后血红蛋白改变、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个性化组肾功能恢复情况占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缩短热缺血时间"技术利用肿瘤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术式,尽可能保护患者术后肾功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已经成为T1期肾癌的标准手术方式。在肾部分切除术中,为控制术中出血以及保持视野清晰,往往需要短暂阻断肾蒂血管,而阻断肾血管可引起肾脏缺血及再灌注损伤。"零缺血"技术基于对供应肾肿瘤肾段动脉的解剖分离并给予特异地阻断,在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以及保持视野清晰前提下,极大地减少了保留肾单位因热缺血而出现的损伤,同时控制了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作者就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术后效果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为1例重复肾畸形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术后7d出院,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解剖清晰,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80 nm半导体红激光辅助后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同意接受980 nm半导体红激光辅助"零缺血"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外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38~75岁,平均(55.4±10.7)岁;肿瘤直径2.1~4.0 cm,平均(3.22±0.75) cm;左侧8例,右侧11例;所有病例R.E.N.A.L.评分均为4~7分。19例患者均采用980 nm半导体红激光在不阻断肾动脉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采用西班牙斗牛士公司红激光机、配套光纤(直径为550μm)以及配套光纤手件。结果: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阻断肾动脉,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根治性肾全切术。手术时间104~178 min,平均(133.95±20.67) min;术中出血量50~280 mL,平均(158.42±70.65) mL;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4~8 d,平均(5.84±1.25) d;术后住院天数8~17 d,平均(10.42±2.29) d。切缘均为阴性,无术后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其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受关注,如该项术式的适应症、术前淮备、术中难点、手术途径及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复杂性肾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迟发性出血、急性肾衰竭、尿瘘、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肌酐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可能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尽可能保留术后患肾肾单位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其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受关注 ,如该项术式的适应症、术前准备、术中难点、手术途径及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范围和经验。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23例患者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其中肾细胞癌14例、错构瘤5例、重复肾4例,孤立肾1例。结果22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肾肿瘤因仅阻断肾动脉前支时出血而行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时间60~240min,平均121min。肾动脉阻断时间20~55min,平均32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均未输血。病理报告肾细胞癌14例,切缘均阴性;错构瘤5例。1例重复肾因切除不彻底,术后发现肾上极囊性肿块而再次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选择性的肾脏病变是一种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早期肾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RLPN 36例,开放手术(OPN) 38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术前肾功能情况等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RLPN组和OPN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42.67±41.26) min和(128.33±32.27)min,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9.68±4.92)min和(24.85±3.66) min,RLPN组稍长于OPN组,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8.25 ±48.13)mL和(236.67±82.37) mL,术后引流量为(88.96 ±25.37) mL和(126.56±33.29) mL,胃肠道恢复时间为(2.21±0.49)d和(3.32±0.61)d,术后住院时间为(7.28±1.47)d和(9.39±1.70)d,RLPN组均明显优于OPN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36)和13.2%(5/38),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36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性高,微创优势明显,临床疗效好,是治疗早期肾癌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改良的三套管法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采用自制套索或内镜用血管夹控制肾动脉,通过3个套管对38例患者施行了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5~130 min,平均85.4 min,肾缺血时间20~45 min,平均28 min,术中出血量15~100 ml,平均35.3 ml,均未输血.病理报告28例错构瘤切缘均阴性,肾癌10例,其中1例用超声刀切除者术中冰冻切缘阳性,改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术后继发出血,引流管术后2~3 d拔除,1例尿外渗经保守治疗3周治愈,5~7 d出院.35例随访3~41个月,平均28个月,B超、CT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肾萎缩,静脉尿路造影双肾显影良好,功能未见异常.结论 三套管法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可达到四套管法相同的效果,且创伤更小,更易显露肾脏前面的肿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39例肾占位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2.5 ~4.6cm,平均3.8cm.手术时,所有的患者都行肾蒂血管阻断.评价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38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阻断肾蒂时间为21~ 36min,平均26min,手术时间70~145min,平均102min,术中出血60 ~ 900ml,平均105 ml.术后病理为32例肾癌,7例错构瘤.术后并发尿漏1例,放置双J管治愈.术后住院7 ~15d,平均l0d,随访3 ~3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有可能代替开放手术,可能成为治疗肾脏局限性占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收治37例肾脏肿瘤患者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其中肾透明细胞癌T1a期23例,T1b期4例,肾错构瘤9例,T1a期肾嫌色细胞癌1例。术中充分游离肾脏和肿块表面脂肪,血管夹阻断肾动脉主干动脉,距肿块边缘正常组织0.5 cm处切除肿块,缝合创面并用Hem-o-lock固定减张。结果 36例成功施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其中1例因行肾段动脉阻断未完全,出血较多中转开放手术,2例未行肾动脉阻断。手术时间65~22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20~1000 mL,平均125 mL,肾动脉阻断时间10~35 min,平均24 min。1例术后2周继发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住院时间11~27 d,平均14.6 d,随访3~27个月,无远期并发症,肿瘤未见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肾部分切除术作为一种保留肾单位手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手术技术及器械的发展进步,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在国内外已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目前主要在国外—些大的医学中心开展,我国少数大医院也已开展.本文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肾癌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改进的原位肾低温灌注方法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3-5月,对5例解剖性或功能性孤立肾患者行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9(39~63)岁;肿瘤位于左侧2例,右侧3侧;肿瘤直径平均5.6(3.8~7.0)cm.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孤立肾1例,对侧肾萎缩1例,较大良性肿瘤1例.术前经皮穿刺经股动脉介入方法在患侧肾动脉留置带球囊契压导管1根,术中契压导管的球囊注水以阻断患侧肾动脉,并通过契压导管在加压泵下持续向肾动脉内灌注4℃冰盐水约200 ml,以实现患侧肾脏低温原位灌注,同时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抽出球囊水以解除肾动脉阻断.结果 5例均成功施行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102(80~120)min,肾动脉阻断时间平均35(29~3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90(50~300)ml.低温灌注后皮肤温度平均降低0.6℃,肾脏表面温度降低10.0℃,肿瘤表面温度平均降低9.8℃.术前、术后第1、3、5和10天患者肌酐清除率分别为(64.7±16.9),(48.9±14.5)、(52.1±12.4)、(54.5±13.8)和(54.6±11.7)ml/min,多个相关样本检验显示,各组之间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第5天和第1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术后第5天肌酐清除率基本稳定.结论 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同时解决了腹腔镜下动脉阻断和低温灌注难题,有利于延长肾缺血时间、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