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法使用《医疗部门工作场所暴力国家案例研究工具一调查问卷》对新疆地区4个行政区域共16所医疗卫生机构的16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疆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68.69%,其中8.94%曾遭受身体暴力,59.75%曾遭受心理暴力。遭受身体暴力、心理暴力时,处置方式占比最高的分别是告知管理者(17.52%)、向同事诉说(22.07%),占比最低的分别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2.31%)、向工会或协会求助(2.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OR=1.696)、门诊和急诊(0R=5.936)、护士长及以上职务(OR=5.980)、三级医院(OR=9.391)、大专及以下学历(0R=8.830)、每月晚班天数较多(OR=3.915)的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风险较高。结论新疆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大部分经历者处置方式仍局限于个人层面且对处置结果并不满意,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与医院级别、科室、夜班、行政职务、学历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周炜 《药物与人》2014,(1S):143-143
工作场所暴力是影响医疗环境、损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从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护患信任基础;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建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优化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完善医院急诊设施及工作程序等方面探讨了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培席  王绵珍 《卫生研究》2007,36(6):779-781
工作场所暴力作为一种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各职业人群,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近几年国内、外卫生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国外对工作场所暴力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国才刚刚起步。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现在我国的护患关系非常的紧张,尤其在急诊中特别多见,主要是由于急诊的患者一般都较为严重,家属的心里十分着急,但是护理人员对于病人的检查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这时护患关系就变得危险.所以有必要探讨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方法:针对工作场所暴力产生的原因来看,家属担心患者情有可原,但是护理人员按照规定机构规定进行检查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要针对暴力问题的原因,对工作场所及流程,医院的相关系统及护患的交流进行改革和完善.结果:最大限度的减少护患暴力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研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工作的68例精神科护理人员,医院自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问卷,进行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和研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结果:68例精神科护理人员中,67例(98.53%)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高,护理人员的暴力防范意识较差.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这与精神科护理人员本身的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以及患者的病症有关,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并且进行沟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才能有效降低精神科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根据WHO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和标准设计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卷,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发生的暴力事件。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是暴利的主要特点,多数人员同时遭受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暴力危害大;产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病人受症状支配、护理人员服务技能、服务态度差以及防范意识低。讨论要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必须尽快控制病人的病情,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及防范意识,提高与病人沟通技巧,建立三级防护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中遭受暴力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工作场所暴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深圳市两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调查医务人员中1年内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49.78%,其中躯体攻击为7.03%,情感虐待为44.05%,威胁恐吓为19.37%,言语性骚扰为8.75%,躯体性骚扰为3.30%;年轻群体是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工龄、学历、医患关系不满程度、岗位与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有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高组是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月收入高、医患关系不满程度高是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基层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问题不容忽视,尤其应针对情感暴力做出预防措施。同时深化医疗改革,减少和避免工作场所暴力发生。  相似文献   

8.
在工作场所暴力的基础上回顾了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并对其类型进行整理与概括,对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及施暴者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分析了护患间以及来自医院及社会层面可能导致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分别从纵向、横向提出了提高预判能力、加强患者教育、零容忍、加强对话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兰州市三级医院急诊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急诊科开展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职业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3-7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市7家公立三级医院的156名急诊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已有问卷为模板设计本次工作场所暴力问卷并展开调查。结果 急诊科医护人员中,共有93人在过去一年里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总发生率为59.62%。其中以语言暴力为主,发生率为57.05%,躯体暴力和性骚扰的发生率分别为28.85%和7.05%。暴力事件主要发生在抢救室、病房和大厅走廊,以患者及陪员共同施暴为主;施暴原因主要是酗酒或药物滥用(53.76%)、不合理要求被拒(43.01%);医护人员采取的应对方式以忍让回避(63.44%)与耐心解释(62.37%)为主。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是否参加防暴培训是兰州市急诊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独立影响因素(OR=0.452、2.964、2.336,P<0.05)。结论 急诊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应根据暴力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某市三级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测量某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484名护士在过去1年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特征、所在医院的态度和措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为63.0%,“工作部门”、“处理得力”、“对护士的重视程度”、“鼓励上报”、“保安全天定时巡逻”和“候诊区座椅均固定”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有影响. [结论]某市三级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象较普遍,建议医院管理者加强重视,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伤害的恐惧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市571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制调查表对其一般情况、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恐惧、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及应对资源进行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对躯体攻击、情感虐待、威胁的恐惧程度较高,而对言语性骚扰及躯体性骚扰恐惧程度较低。②571名调查对象工作场所暴力恐惧量表的平均分数为14.33±8.17分。其中,55.7%的调查对象不恐惧或轻度恐惧;28.9%的调查对象中度恐惧;15.4%的调查对象高度恐惧。③多因素分析表明:低、中应对资源,直接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两班轮换,护士,低工资,中专及以下学历等是导致医务工作场所暴力恐惧程度增高的危险因素。其OR值(eβ)分别为5.42、4.81、3.39、2.05、1.94、1.81、1.62。结论医务人员对工作场所暴力恐惧程度较高,应该采取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医务人员对工作场所暴力伤害的恐惧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频发,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不仅严重干扰了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行,破坏了医务人员的从业环境,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查阅和梳理文献,探寻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发生规律及作用特征,并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干预措施,从中找出不足之处,为更有效防范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2):122-125,129
目的调查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攻击(WPV)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154名精神科医护人员和152名非精神科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WPV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精神科与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WPV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WPV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名精神科医护人员中,有135名医护人员表示曾经遭受过至少1次WPV,发生率为87.66%,其中,语言暴力发生率为79.87%,威胁恐吓发生率为50.65%,躯体攻击发生率为26.62%,性骚扰发生率为5.84%。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语言暴力、威胁恐吓、躯体攻击发生率依次为48.68%、30.92%、11.18%,明显低于精神科医护人员(P0.05);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性骚扰发生率为7.24%,与精神科医护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1.203)、工龄(OR=0.465)、封闭病房(OR=1.719)、每月夜班数(OR=1.465)、接受相关培训(OR=0.510)、遭遇后上报(OR=0.461)是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WP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WPV的发生率较高,发生危险因素主要与学历、工龄、夜班数、是否接受相关培训及遭遇WPV后是否上报有关。针对WPV发生危险因素制定持续性WPV防护培训,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与患者就医环境,建立WPV防护规范与应急处理预案等是降低WPV发生风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暴力性伤害,是造成世界各国人群暂时或永久劳动能力丧失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场所暴力事件严重妨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医务工作的工作和生活,给医疗卫生服务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注意到医院暴力明显降低卫生保健服务的质量,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但是在我国医院场所暴力问题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我们于2004年对吉林省部分不同级别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和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和探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医院场所暴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5所综合医院各科室在编正式护理人员187人进行问卷调查,内部一致性检验问卷信度,满意度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44&#177;0.861分,其中工作报酬与分配、工作风险、个人及专业发展得分均低于工作评价满意的最低指标。[结论]护理人员的总体满意度水平不高,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唐山市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象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唐山市2所三甲医院工作人员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结果:747名被调查者在1年中有430人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57.56%,以心理暴力为主(发生率56.89%)。医生比护士更容易受到暴力威胁,发生率分别为65.16%和55.58%,30~39岁年龄段的医院工作人员发生率最高(62.91%)。男性(29.95%)比女性(15.82%)更容易遭受身体暴力。“媒体负面导向”(56.25%)、“肇事者酗酒”(38.46%)、“患者病情无好转或自认为无好转”(36.36%)是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原因。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场所暴力可以预防”(85.89%),“媒体正确宣传导向”(81.32%)、“加快立法”(79.75%)、“加强保安”(73.63%)是预防暴力的有效措施。结论:唐山市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多发,须实施以法律与教育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以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7.
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对护士心理和工作倦怠的影响,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58名护士采用护理工作场所暴力经历调查问卷、护士工作倦怠问卷(MB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调查分析。结果:遭受暴力经历护士组有76(48.1%)人,无暴力经历护士组有82(51.9%)人。两组护士的工作倦怠问卷结果显示,在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丧失三个维度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1或〈o.05);两组护士应对方式的比较无差异性(P〉0.05)。但暴力组护士在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方面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极其显著正相关(P〈0.01或〈0.05);两组护士在工作安全感、满意程度、离职或换工作意向的分布比较中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工作场所暴力可以引起护士工作倦怠,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缺乏安全感、护理人员流失等。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以降低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学生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1—2月,运用问卷调查法,以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量表及中文版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对广东省某高校221名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量表、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分别为(79.52±15.74)和(25.23±6.18)分;不同性别、父亲学历的医学生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级的医学生心理韧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与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呈正相关(r=0.65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父亲学历、心理韧性对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有预测作用(调整R2=0.458,F=62.92,P<0.05)。结论 广东省医学生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处于中上水平,医学教育工作者可通过提高医学生心理韧性以增强医学生的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  相似文献   

19.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抽样调查医院工作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根据2002年5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题为《新的研究表明工作场所暴力威胁卫生服务》的公报中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采用频数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 调查的4062名医院工作人员中1年内有2619人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暴力的发生率为64.48%,其中心理暴力为49.12%,身体暴力为15.36%。男性更容易遭受多次暴力,且更容易遭受身体暴力;30~39岁年龄组医院工作人员是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医生、护士。(含助理护士)是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职业人群;白班是发生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高峰时问,病房是多发地点。患者(或探视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患者自认病情无好转和诊疗费用太高是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亲属和患者本人是主要的肇事者。结论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问题严重,实施以医院为主导和改善医患关系的综合干预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工作场所暴力发生。  相似文献   

20.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工作场所暴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与分层抽样相结合,调查广东省所属广州、揭阳、深圳和东莞4市医院在职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采用频数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被调查到的3319名护士在过去的一年中有2085人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个别护士甚至因暴力伤害而致残或遭受强奸(含未遂),暴力的年发生率为62.82%,其中心理暴力为62.07%,身体暴力为15.06%。暴力多发生在急诊科或住院部各科室,科室内部以病房和护士站最常见,近1/3的暴力事件发生在晚依班。男性护士比女性护士更容易遭受暴力伤害,小于40岁年龄段护士是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受访者认为传媒在暴力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论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问题严重,正逐渐成为一种职业伤害。护士个人、医院、政府以及社会传媒应共同努力,消除暴力隐患,尽量减少和避免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