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订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行PICC置管410例肿瘤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410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有16例发生了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9%。其中,选择头静脉置管者的白细胞计数低于2500×10^9/L、输注TPN以及置管时间大于60d的肿瘤化疗患者PICC感染发生率较高。16例感染患者经积极处理后,4d内感染症状均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肿瘤患者PICC感染与导管穿刺部位、患者白细胞计数的高低、是否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液(TPN)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有关。严格执行PICC操作流程及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等,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34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61例和对照组287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是否应用高营养化疗药物、是否应用激素、白细胞计数(WBC)、是否掌握PICC自我护理知识、置管部位、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均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高营养、应用激素、PICC自我护理知识掌握不良、导管留置时间长、留置部位为股静脉、操作者经验少、WBC降低为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受多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订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186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 186例患者中,导管局部感染14例,败血症2例,感染发生率为8.60%;其中选择经肘关节下静脉留置、5F型号导管、置管时间≥60d的化疗患者PICC感染发生率较高。结论肿瘤患者PICC感染与导管留置部位、导管型号、导管留置时间等有关。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PICC管型号,加强置管操作与维护管理,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469例乳腺癌患者均行PICC置管治疗,探讨穿刺部位、穿刺次数、置管时间以及化疗次数与PICC置管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发生感染与患者PICC管的穿刺部位和穿刺次数不相关(P〉O.05),而与PICC置管时间及化疗次数相关(P〈O.05)。结论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为患者的置管时间及化疗次数,患者PICC置管的时间越长及化疗次数的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就增加;在置管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注意伤口的干燥与无菌,避免不必要的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PICC导致静脉炎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留置PICC导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同期住院治疗,初次使用PICC导管病人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穿刺静脉、穿刺次数、活动度、导管预处理血糖水平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患者使用化疗药、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则与静脉炎的发生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贵要静脉、导管预处理是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反复多次插管、年龄是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PICC患者的护理应高度重视这些因素,密切关注患者的身心问题,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PICC导管的维护,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结直肠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方法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方法 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置入PICC导管并进行维护的141例患者,对其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的监测与分析。结果 141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5例,发生率17. 7%。穿刺次数、PICC留置时间、化疗次数、白细胞计数及糖尿病5个变量与导管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例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菌均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 7例导管定植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3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2例,清酒假丝酵母菌及沃氏葡萄球菌感染各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管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依次为穿刺次数,PICC留置时间,白细胞计数,糖尿病,化疗次数。结论结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期间,护理工作者应当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规范进行置管操作,可降低PICC相关感染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预防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2所医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3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穿刺次数、穿刺部位、换药次数、血象、化疗时间和合并症等因素.选择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感染与年龄分布及文化程度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中发生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穿刺部位和穿刺次数没有关联(P>0.05).而置管时间的长短与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存在关联(P<0.05);统计分析显示是否出现血流感染与化疗次数、外周血象和糖尿病均存在关联(P<0.05).结论:对于PICC置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置管时间、化疗次数、外周血象和是否伴随糖尿病等,应加强预防,控制其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白血病化疗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16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中PICC在白血病化疗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60例患者中12例(7.5%)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其与置管感染与置管时间、化疗疗程、换药次数、穿刺次数、患者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主要感染危险因素有置管时间、化疗疗程、换药次数、穿刺次数、患者年龄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预防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乳腺癌病人化疗中留置PIC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4例老年乳腺癌术后留置PICC导管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PICC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预防对策,观察分析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发生PICC并发症的病人10例,原因分别为穿刺点渗出液体、皮肤过敏、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结论:对老年乳腺癌留置PICC化疗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并发症及造成这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来该院进行肿瘤化疗的127例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并发症及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行PICC置管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3.38%,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6.29%,7例发生导管堵塞,发生率5.51%;头臂静脉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0.00%,明显高于贵要静脉2.41%和正中静脉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维护模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1.11%,明显高于3M换药模式护理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治疗容易产生并发症,而正确的穿刺方法、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采取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5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PICC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共有5例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穿刺后局部渗血1例,静脉炎2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感染1例.结论:PICC置管为乳腺癌患者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癌症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癌症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53例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生口腔黏膜炎51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33.33%,以颊、舌及牙龈等部位发生率高,本研究显示影响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口腔PH值、白细胞计数、预防性漱口、及化疗方案内含5-FU/MTX药物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在排除药物因素外,PH值异常、白细胞计数越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高,预防性漱口越及时、口腔护理越到位,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1].术后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注射部位局部损伤,甚至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故置管部位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2].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主要有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中心静脉置管(CVC),但存在一些问题,现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种置管方式在导管感染、导管栓塞、导管脱出、穿刺成功率及气胸发生概率、费用、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异,从而为乳腺癌化疗病人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进而提高化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2年公开发表的关于PICC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资料。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探讨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60岁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的概率显著高于〈60岁患者;长时间留置PICC的患者发生相关性感染的概率显著高于留置时间短者;有糖尿病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的概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者;有激素应用的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的概率显著高于无激素应用患者;病情重度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的概率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合并OR值为0.17;颈内静脉插管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插管者,股静脉插管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静脉插管者,股静脉插管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插管者。结论年龄、留置时间、糖尿病、激素应用、病情严重程度、插管部位是影响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的并发症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PICC置管化疗,每周跟踪随访1次,持续6个月,分析不同化疗周期PICC常见并发症和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有静脉炎、接触性皮炎、导管感染、堵塞和脱落,总发生率为23. 57%;患者住院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化疗间歇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第1、6个化疗周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第4个化疗周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并发症有穿刺点出血和渗液、感染、导管移位(或脱出),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l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置管患者中,抽取确诊为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39例,设为观察组,抽取未感染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和感染导管培养。结果白细胞数、导管留置时间、操作人员经验是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穿刺次数、年龄也是导致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因素。经过对观察组患者感染导管进行培养,发现导致置管后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白细胞数(OR=2.561)、操作人员经验(OR=2.023)、导管留置时间(OR=1.347)穿刺次数(OR=1.248)。结论白细胞数、导管留置时间、操作人员经验、穿刺次数、年龄是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置管人员的培训,管理好老年患者,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监督和管理,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300例,分析其病历及临床资料,对可能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PICC留置时间、单次置管穿刺...  相似文献   

18.
耿辉  王兵  南虹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705-1706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能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具有明显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中穿刺点局部感染成为置管护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拟通过分析留置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留置PICC局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的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以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8例为研究对象。将2002年1月~2003年12月留置PICC患者设为A组(一般处理组),对两组患者穿刺局部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穿刺点感染因素及预防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调查,自制调查表收集相关数据,对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6例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8例(89. 47%),检出病原菌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4株,革兰氏阳性菌21株,真菌20株。相关因素比较显示,性别、疾病类型、抗生素使用时间医院感染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住院时间、化疗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最低值、粒细胞计数最低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0岁、住院时间≥20 d、白细胞计数过低或过表达、粒细胞计数过低是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采取护理对策,提高化疗效果与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描述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主动终止留置PICC的发生现况,分析其原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制PICC拔管登记表对2014年5-10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登记。结果:共收集381例有效记录,其中化疗间歇期不愿携带PICC的62例(16.2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居住地、在职情况、文化程度及PICC类型是患者间歇期主动终止留置导管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居住偏远、带管工作、文化程度低及选择A类型(材质为聚氨酯)的导管是间歇期主动终止留置导管的危险因素。因此应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注重PICC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基层护理人员PICC培训,促进连续性护理服务开展,将有助于提高PICC导管的利用率,降低化疗间歇期主动终止留置PICC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