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肠吻合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系重建最重要的一环。自第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报道至今,关于胰肠吻合术的改进及研究已经历了100多年的探索。胰肠吻合手术的死亡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20%~40%下降到21世纪初的5%以下,但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并发症特别是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胰肠吻合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系重建最重要的一环。自第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报道至今,关于胰肠吻合术的改进及研究已经历了100多年的探索。胰肠吻合手术的死亡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20%~40%下降到21世纪初的5%以下,但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并发症特别是胰瘘的发生。胰瘘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后死亡率极  相似文献   

3.
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胰肠吻合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该院普外科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间46例应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行胰肠吻合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方法.结果 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胰断端空肠仅需贯穿缝合6~8针.全组46例均无出现胰肠吻合口漏和吻合口出血.结论 应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行胰肠吻合操作安全、简单、吻合可靠,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肠吻合术患者的远期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腺外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胃吻合者19例,胰空肠吻合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以及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营养参数。结果胰胃吻合组和胰空肠吻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胰瘘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胰胃吻合组和胰肠吻合组的BMI分别为(17.1±7.0)和(19.0±4.8)kg/m2。白蛋白分别为(30.1±0.5)和(32.1±1.3)g/L,转铁蛋白分别为(1.89±0.57)和(2.01±0.61)g/L,前白蛋白分别为(0.18±0.05)和(0.18±0.09)g/L。较术前均略有下降,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上述营养参数均恢复到术前或高于术前水平,但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和胰空肠吻合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1898年意大利Codivilla首次尝试了部分胰腺和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仅仅缝闭胰腺残端而未行胰肠吻合,被认为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先驱。1912年,Kausch成功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二期手术将胰腺残端套入空肠。  相似文献   

6.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肠吻合口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胰肠吻合口漏(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一般为8%~19%,相关死亡率高达8%~40%。如何有效地预防胰漏是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关键。1996年1月,彭淑牖等[1]设计了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以捆绑取代缝合,避免遗留针孔,保证吻合口的密封性,经一系列临床证实,有效地避免了胰漏的发生[2-4],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誉。本文再谈谈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若干关键问题。一、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机理为了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60多年来,众多外科学者致力于设计新的术式,从胰管结扎、胰管栓塞、到各种各样的胰肠吻合…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胰吻合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的肠胰吻合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施行的10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3.5~4.5h.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胰瘘发生;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第8天发生胆瘘经引流自愈;切口裂开2例,经行切口减张缝合后愈合;2例术后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方式能够较好的预防胰瘘,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8.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5%~20%,死亡率达0~26.7%[1-2].腹腔镜技术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从疾病诊断到治疗的各个方面,然而,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腹腔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胰肠吻合方式.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安全、简易的腹腔镜胰腺空肠吻合方式,称为套接式胰肠吻合,并于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连续应用1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以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多等为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手术器械、能量平台、缝合材料的发展、更新和广泛应用,胰腺手术的安全性有了较大提高,PD术后围术期死亡率已降至<3%,但并发症发生率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胰头癌7例,壶腹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8例,均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无一例术后发生胰漏。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可常规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彭氏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将之与型吻合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评价其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月,有4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人采用了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作消化道重建.术后进行随访和B超检查。将此49例与35例行I型捆绑式吻合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也无胰肠吻合口漏发生。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操作较Ⅰ型简单。所需的时间也较短。结论: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与I型比较,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并能对吻合口进行检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彭淑牖教授设计的胰肠捆绑式吻合法进行胰肠吻合,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管,两者用丝线固定,空肠3cm处断端用电凝或石炭酸破坏其粘膜,胰断端套入空肠内3cm,空肠断端与就近胰包膜缝合4针,并用生物蛋白胶外涂一周。距空肠断面约l~2cm处用粗丝线环绕空肠壁捆绑一道,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结果经过连续17例临床应用,均未发生胰瘘.恢复顺利。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简单,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因损伤肠系膜上动脉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余24例顺利完成捆绑式胰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08±90)min;其中1例发生胰瘘,1例腹腔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均经非手术处理后痊愈。结论 在合理掌握适应证和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手术指导下,捆绑式胰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基层医院是安全可行的,是一种预防胰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51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极其严重的并发症,迄今尚无一种能够完全杜绝胰漏的标准术式.1996年1月,作者设计了一种简易、安全的吻合方式,称之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至今连续施行了51例,没有1例发生胰瘘.最初11例、28例的初步经验已作过介绍,现进一步报告近年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捆绑式胰肠端侧吻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胰肠吻合术——捆绑式胰肠端侧吻合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7例病人,其中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胰腺中段切除,包括胰头癌3例、胰体癌2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2例。其中2例胰腺残端明显过大超过肠腔管径,2例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部分切除修补。操作包括3个主要步骤:胰腺残端游离,空肠系膜对侧肠壁切开及荷包缝线预置,胰肠端侧吻合(包括胰腺残端拖入空肠、吻合口两端肠壁固定于胰腺上、下缘后腹膜、浆肌层荷包缝线结扎捆绑)。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1例,切口疝1例,无胆漏和胰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捆绑式胰肠端侧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漏发生,特别是胰腺残端过大者,从而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腺中段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历经20年的临床实践,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我国发展迅速,胰肠吻合方式也不断有所创新及改良,不仅在理念层面深化了对吻合的认知,也推动了开放胰肠吻合术式的更新与进步。腹腔镜胰肠吻合多是在传统套入与胰管-黏膜吻合的基础上,结合腹腔镜手术操作的特点,围绕胰腺残端处理与胰管空肠重建进行的改良,尚无任何一种方式能适用于所有病人或完全避免胰瘘的发生。腹腔镜手术具有和开放手术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操作方式,术者应结合本单位的设备条件、技术特点及熟练程度,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胰肠吻合方式。高质量的胰肠吻合应建立在安全、简便、可重复性好的基础上,并显著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两种胰肠吻合术式与胰瘘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粘合式胰肠吻合方式与双层套入式吻合方式发生胰瘘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5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依据术中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粘合式胰肠吻合组和双层套入式吻合组,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胰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无手术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套入式吻合组发生胰肠吻合口瘘1例(2.9%)、单纯性胰瘘6例(17.6%),粘合式吻合组无胰瘘发生。两组胰肠吻合口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套入式吻合组单纯性胰瘘显著高于粘合式吻合组(P<0.05)。胰瘘经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胰肠吻合术式对胰瘘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粘合式胰肠吻合术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治疗壶腹周围癌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3月~2003年3月手术切除的壶腹周围癌患者39例,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捆绑组)17例,传统胰肠吻合术(传统组)22例。分别观察胰瘘、胆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捆绑组胰瘘、胆瘘、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0(0/17)、5.9%(1/17)、11.80k,(2/17),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8.3d。传统组胰瘘、胆瘘、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22.7%(5/22)、18.2%(4/22)、13.6%(3/22),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9.2d。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应用于壹腹周围癌治疗有助于避免胰瘘发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胰残端和胰管的处理方式乃是防止胰瘘发生的重要环节。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被认为是一种确保不发生胰瘘的术式[1]。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我们对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行该术式时进行了改良,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8例病人,男6例,女2例;年龄32~61岁,平均51.5岁。其中胰头癌4例,壶腹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慢性胰头炎伴局部脓肿1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所有8例病人均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Child法重建消化道,胰肠吻合则采用改良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另行桥襻空…  相似文献   

20.
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将经改进的捆绑式吻合术(Ⅱ型)与原吻合术(Ⅰ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评价其效果。方法 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有69例患者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所有患者均顺利切除了十二指肠,并采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术后进行随访和B超检查。并将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57例行Ⅰ型捆绑式吻合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胰肠吻合口漏,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手术操作较Ⅰ型简单,吻合所需时间平均为也短于Ⅰ型吻合术。结论 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有效防止胰肠吻合口漏。且与Ⅰ型比较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能对吻合口进行检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