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重复肾及合并畸形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复肾及合并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对该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重复肾及合并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超声图像表现重复肾伴积水26例,占71%,其中输尿管开口异位17例,输尿管囊肿9例。重复肾不伴积水6例,表现为两组集合系统。结论 超声检查对重复肾及合并畸形的诊断有可靠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6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单侧13例、双侧3例,其中13例伴一侧输尿管异位开口;通过静脉肾盂造影(IVU)、B超、膀胱镜检查确诊;15例行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结果 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8年疗效满意。结论IVU、B超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应根据重复肾、输尿管病情及其并发症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采用单纯上或下患肾部单根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治疗完全性重复肾畸形的疗效.方法 从2009年12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间,我科采用单纯上或下患肾部单根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治疗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患儿27例,均为单侧病变,女19例,男8例,年龄2个月至8岁.所有患儿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完全性重复肾畸形且均为单根输尿管病变.其中上输尿管异位开口者9例;重复上肾上输尿扩张积水伴上输尿管末端囊肿者10例;重复下肾部输尿管单纯反流者8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正常排尿间歇性滴尿或发热性尿路感染.所有患儿术后随访观察11个月至6年,随访项目包括泌尿系统超声、同位素和膀胱造影等.结果 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63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d,术后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有1例患儿因血尿检查发现再植输尿管开口处结石形成,予以行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示患肾部积水均有好转,同位素示患肾部功能改善或稳定,正常肾部功能未见异常改变.7例患儿术后复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发生.结论 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单纯上或下患肾部单根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术治疗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Y型重复尿道的治疗方法,提高Y型重复尿道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3例Y型重复尿道患儿的病历资料.本组均为男孩,就诊年龄1~15岁,平均5.5岁.主要表现为生后自会阴或肛门处排尿,其中4例合并阴茎下弯,其余可伸直,未发现阴茎背曲需要矫正者.术前常规检查包括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CUG)、静脉肾盂造影(IVP)及泌尿系超声,明确诊断及有无其他伴发畸形.共有12例进行手术,其中11例腹侧尿道为主尿道,一期行会阴部或阴茎根部尿道造口,二期成型自阴茎根部造口处到阴茎头之间的尿道;1例腹侧会阴部尿道发育纤细而背侧尿道发育正常行腹侧尿道切除术.1例就诊时在当地医院行会阴部瘘管切除术而将腹侧主尿道切除,长期进行尿道扩张治疗,未予处理.结果 13例术后平均随访1~5年.4例经2次尿道成型术后治愈;二期术后发生尿道瘘5例,其中4例再次修瘘,1例待手术;2例二期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及内切开治愈.1例切除腹侧发育不良尿道者排尿正常,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上皮细胞.当地医院行会阴部瘘管切除术而将腹侧主尿道切除的患儿需每1~2周进行尿道扩张后可正常排尿.结论 Y型重复尿道术前分清主副尿道至关重要,主尿道多位于腹侧,应用带蒂阴囊或包皮岛状皮瓣分期成形尿道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与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小儿输尿管重复畸形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采用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与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的小儿输尿管重复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共92例患儿,其中实施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42例,为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输尿管端侧吻合术50例,为输尿管端侧吻合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患侧肾盂前后径、患侧输尿管直径、患肾分肾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输尿管端侧吻合术组(Z=-2.28,P=0.023),置入输尿管支架管病例数多于输尿管端侧吻合术组(χ2=26.799,P<0.0001)。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39,P=0.101)。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出现远期并发症2例(尿路感染、吻合口狭窄各1例),输尿管端侧吻合术组出现远期并发症4例(吻合口狭窄2例、尿路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P=0.839)。两组手术前... 相似文献
6.
小儿重复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儿重复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复输尿管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性单侧重复输尿管(UCUD)9例,不完全性单侧重复输尿管(UIUD)2例,完全性双侧重复输尿管(BCUD)2例。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7例,输尿管囊肿5例。9例UCUD行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切除术;2例BCUD,1例行单侧、1例行双侧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切除术。1例UIUD行输尿管侧侧吻合术。结果12例术后随访6月-5年,11例原有发热及尿路感染等症状消失,1例BCUD遗留输尿管残端反复感染。结论临床症状结合影像检查是诊断重复输尿管的有效方法,治疗取决于上半肾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的37例同侧双输尿管病变的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3例;患侧为左侧25例,右侧12例。临床症状中,尿路感染34例,滴尿2例,排尿困难1例。病理类型中(同一患儿不限于一种病理类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11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反流3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26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伴反流6例,下肾部输尿管反流26例,下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狭窄11例。分析手术时间、肾盂分离前后径(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ameter,APD)、输尿管直径、患肾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并发症等,评价这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同侧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平均手术年龄为8.3个月,范围为4~110个月,手术时间为(128.84±35.06)min。术后上肾部APD为(9.41±6.40)mm,术后上肾部输尿管直径为...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肾积水主要表现为肾脏集合系统的分离,有多数患儿在出生后可仅表现为单纯的肾积水而无明显原因可寻,但也可因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输尿管囊肿、后尿道瓣膜等先天性尿路畸形而引起。近年来随着胎儿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新生儿 相似文献
9.
小儿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囊肿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输尿管囊肿39例进行总结分析。病例均行B超和静注尿路造影(IVU)检查。IVU不显影者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8例。行膀胱镜检查10例。结果13超确诊31例,IVU确诊17例。行CT、MRI、膀胱镜检查者均得到确诊。输尿管囊肿39例中行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26例。行囊肿切除加输尿管膀胱移植术7例,经尿道行囊肿电切开窗术6例。并发症:膀胱输尿管返流3例,囊肿边缘出血、输尿管残端感染各1例。结论B超适于囊肿的筛选。IVU可了解肾脏功能及畸形情况。CT、MRI对IVU不显影有帮助。膀胱镜对了解囊肿大小、位置起确诊作用。囊肿侧肾发育不良或伴严重积水者行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囊肿大者宜行囊肿切除加输尿管膀胱移植术,较小囊肿可经尿道电切开窗术。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肠重复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重复畸形又称肠源性囊肿或肠内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男女之比为1.21.0.此病常发生于小儿,病理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现就小儿肠重复畸形的基础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特别是核医学现象的特点和相关的知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肠重复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儿肠重复畸形病例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肠重复畸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腹部B超、同位素扫描、X线、CT检查对诊断有帮助。手术是确诊及治疗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小儿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0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经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维持内环境稳定、完全胃肠外营养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保守疗法治愈。结论小儿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4~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但有其特征性。主要症状为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而腹痛较轻,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导致广泛或局部肠粘连引起,多数采用保守疗法治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小儿肾脏病在诊断防治等方面经约30年的历程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当前社会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势下又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环顾了四个领域现状并提出今后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膜状闭锁与狭窄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膜状闭锁与狭窄的诊断水平及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25例十二指肠膜状闭锁及狭窄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5例手术病人中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其它治愈。随访8例,除1例偶有胃胀不适外,其余疗效良好。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上消化道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隔膜切除术,十二指肠剪裁 隔膜切除术是较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NCDH)的院前急救、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0例NCDH患儿,由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中心转运,院前建立呼吸通道,对转运前已诊断者予以气管插管,急诊手术,术后呼吸机支持。 结果 10例NCDH均为左后外侧疝,患侧肺均有发育不良,2例死亡,1例术后放弃治疗,7例存活出院。7例存活患儿术后用呼吸机72±35小时,2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经6个月以上随访,临床、X线均提示肺发育良好,心脏、纵隔正常。 结论准确及时地院前急救和早期诊断、解除肺脏受压,恢复肺功能,适时行膈疝修补术及术后呼吸机支持,尤其是HFOV的支持,以及预防并发症,是提高NCDH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儿童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报告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并对早期诊断作出评价。方法:对11例儿童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诊剖胸探查发现有支气管断裂3例,8例于伤后8~25小时手术。支气管重建10例,全肺切除1例。结果:术后均恢复良好。支气管重建组除1例失访外,9例远期效果满意。结论: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是治愈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休克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学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8):509-509,512
目的 研究新生儿休克早期诊治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33例新生儿休克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诊治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新生儿休克33例中,63%(21例)在6h内纠正,18%(6例)在6~12h内纠正,3%(1例)于12h后纠正,死亡率15%(5例)。休克预后与治疗早晚pH、血压、呼吸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早晚有关。结论新生儿休克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监护,早期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