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也是导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常见原因。而BOO的正确诊断,方能保证外科手术的疗效。2006-01/2008-06我院对233例BPH患者进行了尿流动力学检查,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58~83(平均67.2)岁,均无脊髓外伤史及尿道狭窄,其中合并尿潴留者51例。1.2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应用国产维信N idoc-970A型尿动力学分析仪测量。先常规行自由尿流率规定;后经尿道置入F 8双腔测压导管行压力-流率测定,最后退出测压管,测定尿道压。采用A~G图及SchaferW线性被动尿道阻力列线图联合诊断BOO;并尽量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2结果从检测数值上看患者最大尿道与尿道闭合压明显高于正常值,而且带管后的最大尿流率值降低。本组233例患者,其中158例明确诊断为BOO;40例可疑,诊断率85%。可疑诊断的原因(1)检查数据位于线性被动尿道阻力列线图的可疑区域。(2)严重的外括约肌功能失调或逼尿肌无力,流率检测不成功。(3)严重的不稳定膀胱由于膀胱容量太少。加之有的患者尿潴留,不能自行排尿,压力流率检测未成功。检测显示,35例合并逼尿肌功能受损,67例膀胱...  相似文献   

2.
女性尿道解剖学及生理学特点是:尿道粗、短、直,因而排尿的阻力相对较小,女性达到正常排尿所需的排尿压较之男性明显要小,女性患者在出现膀胱出口梗阻(BOO)时,其代偿过程所需要的压力的升高亦不如男性的显著^[1]。如果在判断女性患者BOO时,依然采用适用于男性BOO的诊断标准,则有可能带来诊断上的误差。近年来学者们正在积极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糖尿病(DM)行尿动力检查的意义与必要性。【方法】老年(60岁以上)患者116例,其中BPH合并DM患者56例,单纯性BPH患者60例,均进行尿动力检查。[结果]BPH合并DM组膀胱感觉过敏与不稳定膀胱、膀胱感觉功能减退、顺应性增加、膀胱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排尿后剩余尿量均显著高于单纯BPH组(P〈0.05~P〈0.01);膀胱出口梗阻(BOO)倒数与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显著低于单纯BPH组(P〈0.01)。【结论】与单纯BPH患者比较,BPH合并DM患者的尿动力学典型表现为膀胱感觉功能减退与逼尿肌收缩功能减退更明显,膀胱容量及排尿后残余尿量增加。对于此类患者建议术前行尿动力检查。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应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测定膀胱内前列腺突入(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IPP)程度用于诊断BPH致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腹超声测定206例BPH患者的IPP程度,根据IPP程度将患者分为明显突入组(IPP大于10 mm)和非明显突入组(IPP小于或等于10 mm),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分析超声测定的IPP结果与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2组的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PSA水平、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index, BOO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明显突入组的BOO、膀胱小梁化、急性尿潴留、再次出现急性尿潴留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非明显突入组(P<0.05~0.01).以尿流动力学测得的BOOI诊断结果为标准,超声测定的IPP程度用于诊断BOO的敏感度为61%,特异度为94%,准确度为7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58,95%的可信区间为0.809~0.908,诊断BOO的最佳IPP值为8.5 mm.结论: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的BPH患者BOO程度明显高于非明显突入患者.超声测定IPP程度可作为初步评价BOO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王雷  史本康  朱耀丰  张克勤 《新医学》2009,40(6):385-38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的尿动力学改变。方法:100例脑卒中后存在排尿障碍的老年男性患者按其主诉症状分为单纯刺激性症状组43例、单纯梗阻性症状组30例和混合性症状组27例,均予尿动力学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detrusor hyperreflexia,DH)75例(75%),有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59例,可疑BOO22例。其中单纯梗阻性症状组中有60%(18/30)的患者存在DH,单纯刺激性症状组有51%(22/43)的患者存在BOO,而单纯梗阻性症状组有13%(4/30)的患者无BOO。尿潴留的患者中,87%有BOO。结论:老年男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患者的主诉症状(梗阻性、刺激性和混合性症状)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DH和BOO)并不完全一致,不能单纯依靠症状判断膀胱尿道的功能状态。BPH是引起脑卒中后尿潴留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致膀胱出口梗阻(BO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具有下尿路症状且前列腺体积>30cm^3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10例,应用灰阶TRUS测得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的大小(IPP)、IPP与前列腺纵径的比值(IPPR)及其他形态学参数;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前列腺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应用尿动力学检查仪的压力一流率曲线测得AG值。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将TRUS所测指标做逻辑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建立逻辑回归方程,BOO的主要相关因素为IPPR和内外腺交界处包膜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CRI),此方程预测BOO的阳性率87.5%,阴性率73.9%,准确率为81.8%。结论:IPPR与CRI可以作为TRUS评价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致BOO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尿动力学检查(UDS)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对47例BPH病人进行了详细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发现29例有明确膀胱出口梗阻(BOO),18例有可疑梗阻;逼尿肌收缩正常或增强45例,乏力2例;逼尿肌不稳定(DI)27例;尿流率(UFR)低平43例,正常4例。手术治疗24例,术后UFR比术前均明显增加。结论 本研究表明UDS能明确BPH有无BOO、逼尿肌收缩功能,对术前合理选择病例和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背景:尿失禁包括压力性、急迫性以及二者混合型,临床上凭经验很难准确判断其类型和程度,常发生误诊误治。目的:为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尤其是应力性漏尿点压测定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设计:回顾性平行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专科中心。对象:选择1996-01/2002-05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尿失禁女性患者120例。方法:①膀胱尿道造影:测定患者膀胱尿道后角:〈100&;#176;判定为正常,〉100&;#176;判定为异常。尿道倾斜角:〈45&;#176;判定为正常,〉45&;#176;判定为异常。膀胱尿道连接部(静态时):无下降判定为正常,下降0.5cm判定为异常。②尿动力学检查:检查项目依次为充盈性膀胱测压,静态尿道压力图测定、漏尿点压测定。③分型标准:膀胱尿道造影分型标准:Ⅰ型:膀胱尿道后角消失,尿道倾斜角〈45&;#176;,最大尿道关闭压〉20cmH2O;Ⅱ型:膀胱尿道后角消失,尿道倾斜角〉45&;#176;,最大尿道关闭压〉20cmH2O;Ⅲ型:膀胱尿道后角正常,尿道倾斜角〈45&;#176;,最大尿道关闭压〈20cmH2O。应力性漏尿点压分型标准:Ⅰ型:应力性漏尿点压〉120cmH2O;Ⅱ型:应力性漏尿点压90~120cmH2O;Ⅲ型:应力性漏尿点压〈60cmH20;Ⅱ/Ⅲ型:应力性漏尿点压60-90cmH2O。主要观察指标:①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②应力性漏尿点压分型结果及其与膀胱尿道造影分型结果的比较。结果: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经检查确诊为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6例,症状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4例.其中不稳定膀胱28例,低顺应性膀胱36例。②应力性漏尿点压分型与膀胱尿道造影分型结果比较:56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Ⅰ型20例;Ⅱ型16例;Ⅱ/Ⅲ型10例;Ⅲ型10例。两种分型在Ⅰ和Ⅲ型上吻合率达到100%,Ⅱ和Ⅱ/Ⅲ型的吻合率分别达到94.1%和90.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力性漏尿点压测定能够对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进行准确的的分型,并对其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一种组织学诊断,临床BPH通常表现为解剖学或影像学证实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患者主观症状为主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以及尿动力学反映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  相似文献   

10.
梁月有  李惠珠  曹明欣  梁卫洁  瞿虎  戴宇平 《新医学》2011,42(6):366-369,F0003
目的:探讨不同的逼尿肌收缩力状况下尤其是逼尿肌收缩力减弱时诊断BPH患者是否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函数模型,并对不同函数模型的诊断功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336例有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函数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的方法,确定建立的函数模型诊断BOO的阈值,根据曲线下面积比较其诊断功效。结果:建立的最佳函数模型为BOON=2.1-0.3×最大尿流率+0.005×残余尿量+0.044×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α(正常压力尿流率曲线时α为0,低压低流曲线时为1.2,高压低流曲线时为1.8)。确定的BOON诊断BOO的阈值为0.6,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5.1%、89.5%、97.5%、81.0%。与BOOV、BOOI两个函数模型相比,该函数模型诊断功效最高且容易计算。结论:该研究建立的BOON函数模型计算公式较为简单,诊断功效良好,在诊断BPH患者是否合并BOO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A-G图和Schafer列线图的局限性,既适用于逼尿肌收缩力正常的患者,又适用于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正>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和膀胱功能改变[1]。目前诊断BOO的金标准是尿动力学检查的压力流率实验[2]。但其为有创检查,同时检查费用相对昂贵,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学界在研究有效评估BOO的无创指标,部分学者提出经腹部超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主要诊断参数及如何结合应用于临床的诊断问题方法:对1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调查,并行直肠B超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排尿量、残余尿量、尿道测压、压力-尿流率测定)结果:87例(56%)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48例(31%)无膀胱出口梗阻,21例(13%)可疑膀胱出口梗阻组除最大尿流率呈下降趋势外,国际前列昧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和移行带指数均大于无梗阻组,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结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体识和移行带指数可更全面地反映膀胱出口梗阻.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21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和膀胱镜检查,全部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4个月,疗效满意,其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均有显著改善(P〈0.01),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结论:尿流动力学和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女性尿道经阴道超声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经阴道超声显像图表现。方法:经阴道探查已昏女性悄道106例(98例正常、6例女性前列腺病、2例尿道息肉)。测量尿道壁各层厚度及尿道前后径、左右径、长径;比较正常组不同生理时期声像图的变化,并对女性尿道病理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尿道经阴道超声显像层次清晰,正常尿道壁自外向内为强弱强弱及中央断续的稍强回声,女性前列腺病(膀胱颈梗阻)、尿道息肉声像图表现特现,结论:女性尿道经阴道超声显像能准确地反映女性尿道生理、病理变化,为其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腔内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导致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是老年男性最常就诊于泌尿外科门诊的原因。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则是引起BOO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前列腺增生最有效的手段。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作为现代医学最早成功开展的微创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仍被认为是“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尿动力学及经直肠超声检查,根据是否明确膀胱出口梗阻(BOO+)及测得前列腺体积决定是否进行手术以及选择手术方式,术后1个月复查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尿道及膀胱功能。结果根据尿动力检查有明确膀胱出口梗阻(BOO+)者129例、可疑膀胱出口梗阻(BOO+-)者17例、无膀胱出口梗阻(BOO-)者4例,三组患者在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Qma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1例BOO+-和BOO-者采取保守治疗,21例前列腺体积≥80 ml的BOO+患者选择耻骨上膀胱切开前列腺摘除术治疗,106例前列腺体积80 ml的BOO+患者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术后1个月Qmax、PVR、Pdet-Qmax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术前常规行尿动力学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整个尿路及前列腺情况,并依据评估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膀胱经腧穴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膀胱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膀胱治疗仪治疗,联合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电针膀胱经腧穴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方案实施前、后排尿日记的指标:24h排尿次数、24h尿失禁次数、每次排尿量;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充盈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残余尿量;LUTS评分,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24 h 尿失禁次数、24 h排尿次数及尿流动力学观察指标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分别较治疗方案实施前均减少,联合组减少更明显,排尿日记的观察指标每次排尿量及尿流动力学观察指标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较治疗方案实施前均增大,联合组增大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 LUTS 评分较前均有明显减少(P<0.05),且联合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膀胱经腧穴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SCI后 NB临床疗效较好,明显减少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状态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联合康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SKATER一步法膀胱造瘘管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TURP治疗的38例高危、大体积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同时行SKATER一步法膀胱造瘘术18例、不行膀胱造瘘术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量、出血量、术后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TURP与膀胱造瘘术均顺利完成。膀胱造瘘组一步法膀胱穿刺造瘘手术时间(3.0±0.5)min。两组术中出血量、切除腺体体积相近(P〉0.05),均无患者发生水中毒或其他前列腺电切综合征。膀胱造瘘组TURP手术时间、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非膀胱造瘘组明显缩短(P均〈0.05)。术后随访3个月-2年患者恢复均较好,排尿均顺畅,无尿道狭窄,无尿失禁。结论:高危、大体积BPH患者在TURP术中应用一步法膀胱造瘘,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向膀胱内凸起部分与膀胱所成夹角(APB)对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诊断价值。方法BPH患者90例,采用经腹超声查测矢状面膀胱基底到前列腺突入顶端的距离(BBIPP),计算APB,同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将B超结果、膀胱残余尿量、临床症状与压力-流率测定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当APB>20°时,诊断BOO的敏感性79.7%(59/74),特异性100%(59/59);当APB<5°时,诊断无BOO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BBIPP好。结论体外B超检查前列腺向膀胱内凸起部分矢状面图像直观感觉好,APB可以作为尿流动力学检查之外诊断BOO的补充方法,对BPH的临床分级分期模式有意义,但不能代替尿动力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盆底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奥昔布宁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骶上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40例,分为药物组和药物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组(简称联合组),分别记录治疗前1周,治疗后2月的排尿日记和尿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价疗效。包括日漏尿次数、膀胱安全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力,尿道闭合压,功能性尿道长度监测指标。 结果:药物组及联合组治疗前后日漏尿次数、膀胱安全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力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尿道闭合压,功能性尿道长度无明显改善,联合组的改善幅度优于药物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盆底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奥昔布宁对痉挛性膀胱引起的尿失禁具有协同效应,同时可以减少药物使用量,减轻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