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沙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352-8353
目的:探讨早产的原因以及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01/2007—12住院分娩早产病例280例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感染)、子痫前期、多胎妊娠、胎位异常,产前出血为早产原因的前5位。其中产前出血,子痫前期为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早产与孕期产妇未作产前检查相关。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围产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张玲  万康林  池霞  苏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597-5597
目的讨论导致早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300例早产的原因并与300例同期足月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双胎妊娠、臀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为早产的主要原因。反复流产史、孕期阴道炎、早产史、低收入人群、未接受孕检的孕妇为早产高危人群。结论针对各种早产原因及早产高危人群,采取早期预防、积极治疗、加强高危孕妇的系统管理等护理措施,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早产是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探讨发生早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以加强对早产的认识,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2001—04—20~2005—08—19我院住院分娩4681例,其中发生早产25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早产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是围产医学研究的重点。本文探讨早产发生的原因,以期加强对早产的认识,针对原因加以预防,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陶勇为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122-1123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早产的原因及对母儿的影响,对孕龄28-34周及34^+1~36^+6。周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妊娠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胎盘因素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不同孕周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胎龄小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胎龄〈32周者。【结论】胎膜早破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体重越轻其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早产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因素,而孕28周至不足37周胎膜早破(称早产胎膜早破,PPROM)是引起早产的常见原因,关于PPROM的处理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本文收集本院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诊治的PPROM 97例,对其进行总结,以寻求适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于探讨早产发生病因及早产对母婴影响,加强对早产的认识,降低早产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210例早产原因及对母婴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 10例早产的原因及对母儿的影响 ,将早产分娩不同孕龄分为 2 8~ 34周 ,34+ 1~ 37周两组 ,与同期足月分娩病例对照 ,分析比较早产不同孕龄两组对母儿的影响 ,以及比较早产与足月产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胎膜早破、臀位、双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妊娠合并肝内胆汁郁积症 (ICP)占据早产病因前 5位。两组不同孕周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 ;而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别 (P <0 .0 1)。与足月产比较 ,其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 ,其死亡比越高。提高早产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 ,对围产医学质量的提高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我们2006-12-24收治的妊娠晚期回肠肠套叠致早产的肠梗阻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早产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孕28~36周的PE早产94例(重度组),与同期自发早产241例(对照组)进行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对比。结果:早期早产和中型早产儿平均出生体重,重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早期早产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早产儿。结论:不论重度子痫前期早产还是自发早产,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分娩孕龄。  相似文献   

12.
300例早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及其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活胎早产分娩孕妇300例为早产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足月活胎分娩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早产原因、新生儿结局及对早产干预措施的疗效.[结果]早产组规律产检率59.3%明显低于对照组77.5%(P〈0.05);早产组胎膜早破(PROM)、臀位、多胎44.0%、11.0%、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0%、5.5%、1.5%(P〈0.05);早产组妊高征(PIH)、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前出血8.7%、11.7%、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5%、10.5%、4.0%(P〈0.05);早产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低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别为11.7%、1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P〈0.05);早产组剖宫产率1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P〈0.05).宫缩抑制剂可延长孕龄,但不降低早产发生率(P〈0.01).[结论]早产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早产新生儿发病率均高;孕妇规律产检及和孕期合理有效干预对减少早产的发生及改善早产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我院530例早产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是综合因素所致,孕妇高危因素所致占84.9%,胎儿高危因素所致占10%,而且两者是相互关联的。结论 提高孕期的保健和监护,积极治疗并发症,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是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产病因及早产儿的结局,为开展相应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我院2006年1~2月间分娩病例,对照分析足月产和早产孕妇的年龄、围产因素的差异,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及结局.结果 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产前出血占早产原因的前四位,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是否经产妇等与足月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儿体质量、窒息率及7 d内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积极预防影响胎膜早破的不利因素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加强产前保健,提高对孕产妇状况的综合判断,减少早产的发生,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柳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37-3937
本文对胎盘早剥误诊为先兆早产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8岁,孕3产1。主因宫内孕29周,不规律腹痛伴少许阴道出血4 h于2010-09-22T10:00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孕早期核对孕周无误,未进行系统产检,查体:T 36.7℃,P 92次/min,R20次/min,BP130/80 mm Hg,神志清楚,步入病室,  相似文献   

16.
683例早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及早产儿发病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683例早产的原因,与300例足月产相比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的差异。比较孕28-31^+6、32-34^+6、35-36^+6周和足月孕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的差异。结果胎膜早破占44.22%,是引起自然早产的主要因素;约27.09%的早产原因不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胎儿窘迫为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早产与对照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死亡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与孕期多种因素有关,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重视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对我科2004—10~2005—12胎膜早破先兆早产74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妊娠26~35周,胎膜早破孕妇年龄21~42岁,人院时体温和血常规检查的产妇,从营养指导、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的主要因素,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元月~2003年6月106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将其分为阴式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不同因素所致早产儿的预后作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年龄≤18岁或≥35岁、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做好围产期保健、规律产前检查的病例中,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降低。有计划地在孕30周后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做好围产期保健、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诊治,才能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回溯性研究,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处理方法。方法:根据孕周数分别进行不同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孕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处理时机和方法不同。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女,26岁,孕1产0,主因宫内孕35一周,阴道少量出血伴腹痛1d而入院,产妇平素月经规律,孕期正常,无阴道出血史,无腹部碰撞等外伤史,1d前无诱因阴道少量出血伴阵发性腹痛,无阴道流液。入院查体:BP120/80mmHg,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膨隆,宫高28cm,腹围92cm,不规律宫缩,腹壁张力稍有,无压痛,胎心148次/min,B超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