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普及,细菌的耐药性亦在不断地提高,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屡见不鲜,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重在预防,而中医药在预防切口感染发生的"治未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1-2]。笔者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行单侧髋关节置换的老年肥胖患者152例为观察对象,重点在于评估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对于预防老年肥胖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有效控制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感染预防,防止医院感染重复发生。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2486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78例发生切口感染。将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方面与临床切口感染发生例次及感染发生率间的关系。结果:本文统计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率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呈现正相关,亦即住院时间越长则感染率增高;而手术时间与切口感染率同样成正相关。通过对口感染与手术类型的比较发现,78例切口感染患者中,Ⅱ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3.92%,Ⅲ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5.35%,均显著高于I类切口的感染率。结论:对于Ⅱ、Ⅲ类手术的预防是普外科术后预防感染的重点,医院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处理措施,通过目标性监测管理,以期能有效控制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同时提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进而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阑尾手术切1:7感染的原因,探究更加行之有效的预防切口感染措施。方法:对33例发生切口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文选择我院1997年5月-2010年4月阑尾炎手术患者,一共7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33例,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692例,对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与未感染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可以得出结果,阑尾炎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不仅与自身身体素质、营养调衡以及精神状态相关,还与手术前期诊断、手术中操作程序准确与否以及手术后的调养有关,患者自身条件与外部手术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切口感染与患者精神状态、身体素质以厦切口长度、医生技术等都有一定关系,对客观与主观因素全面实施考虑,运用恰当、科学的预防手段,能够有效防止阑尾手术后患者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2540例妇产科出院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妇科发生院内感染38例,感染率为2.44%;妇科病房中高龄患者、化疗患者、肥胖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手术切口等。产科发生院内感染15例,感染率为1.53%,妊娠合并并发症的患者、肥胖患者是高危人群;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宫腔等。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易感染部位的预防感染,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妇产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并继发感染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我院肛肠科自2002年10月以来,肥胖患者腹部手术时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有效地引流了切口渗液,减少了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并继发感染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我院肛肠科自2002年10月以来,肥胖患者腹部手术时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有效地引流了切口渗液,减少了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出现切口医院感染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71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其中有1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进行预防。结果:有10例患者皮肤切口受到脓液污染,3例患者合并慢性病,1例患者年龄过大。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充分吸引脓液及清洗液,避免出现切口感染,同时对于感染的高危人群也要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方法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13例老年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裂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与应对策略。结果:同期我院共实施腹部手术8450例,术后切口裂开发生率为0.15%;术后切口裂开时间为3~12d,平均6.5d;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缝合和抗感染治疗,其中1例死亡,死亡率为7.7%,其余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引起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裂开的因素较多,通过改善患者术前全身状况、术中降低感染率、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术后其他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术后切口裂开的可能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上妇科肿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的防范管理措施,有效防范院内感染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妇科肿瘤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感染管理措施,有效保证患者安全。结果: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因素如自身的肥胖、合并糖尿;医务人员临床各种操作未执行无菌技术如术后切口和肠造口护理、引流管放置和护理不当;医务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手卫生管理意识不强。结论:导致妇产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污染环节较多,预防难度较大,需要医务人员加大管理力度,增强防范意识,合理控制感染途径,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166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切口感染发生主要与患者术前营养是否均衡、细菌主要来源、切口缝合技术等密切相关。结论:预防术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做好术前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切口缝合技术,可降低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12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0例外科手术患者,120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0%.结论:普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很多,主要与患者住院时间、年龄、切口类型、抗生素使用等相关,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预防或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4月-2010年3月我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研究对象为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20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有32例,感染率为1.6%;32例患者的骨科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结论骨科无菌手术的切口感染的预防工作中,可针对其相关因素采取一定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达到疾病防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住的1000余例骨科手术患者,对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进行经验总结。结果:1000余例患者在我骨科的治疗中,无1例发生骨关节感染与皮肤切口的化脓性感染,手术切口一期愈合者达到95%,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科要合理进行手术,加强对骨科感染性疾病,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提高传统骨科手术的切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血常规及体温变化、腹壁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本组6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方式、肥胖、感染、合并症等均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导致剖宫产后腹部切口不良的因素较多,因此,术前做好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相关治疗及预防,合理推广围术期用药,提升术者操作的技能等,能够进一步降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本院的手足手术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预防手术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005-2010年共362个样本的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手足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结果:362例手足手术的病例研究结果表明术后发生感染的有28例,感染率为7.73%,Ⅰ型手术切口患者5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Ⅱ型手术切口患者160例,发生感染的有10例,为总感染病例的35.71%,Ⅲ型手术切口患者197例,发生感染的有18例,占感染病例总数64 29%.结论:手足手术多以Ⅱ型手术切口和Ⅲ型手术切口为主,要严格控制感染源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的发生率,手足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以及手术的切口方式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3~2015年128例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资料,分析术切口的感染因素,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感染率。结果: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1.7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4.69%;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占2.34%;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中手术时间长占33.33%,医护人员消毒不彻底占20.00%,患者皮肤消毒不彻底占20.00%,其他占26.67%,未进行护理干预者为11.72%,进行护理干预者感染率为3.12%。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四年间198例行剖宫产手术者中出现腹部切口感染的21例孕妇。结果:肥胖、妊娠合并症、手术时间长、破膜时间长等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剖切口感染比率。结论:及时发现和术前提前预防可能性的感染,及时发现处理,拆除缝线,局部清创,每天更换敷料,全身及切口应用抗菌素,可有效预防和治愈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1月~2010年8月收治的23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发生此情况的主要因素,并总结临床治疗和预防方法。结果:发生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频电刀使用、营养情况差。临床治疗时,需积极给予分泌物的清除,使用微波理疗方法,并对伤口进行换药和清洗后,加压包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切口愈合时间在9~14天。无感染患者出现。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导致此情况的发生原因较多,医生需在患者术后对切口进行密切观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实施腹部手术患者62例,均在手术后3~6 d内确诊为切口脂肪液化,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型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电刀使用、切口暴露时间和操作方法等都可能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现象。结论:要尽早进行诊断,做好术前预防工作,术后积极进行有效治疗,能够缓解脂肪液化症状,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子宫肌瘤患者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发生子宫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针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周口人合医院诊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统计观察,所选患者均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分析患者发生子宫切口感染的原因,并制定对策预防。结果:100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者12例,占12.0%。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其他类型患者相比,年龄≥50岁、体质量(BMI)≥25 kg·m~(-2)、多发肌瘤、伴低蛋白血症、切口长度≥4 cm及手术用时≥0.5 h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引发切口感染涉及的因素较多,临床应有针对性加强预防,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