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希替尼靶向药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82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希替尼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免疫功能,随访观察患者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9周后,两组CA50、CEA、CYFRA21-1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更低(P<0.05)。治疗9周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CD3+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3+、CD4+、CD8+、NK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CD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收治的未经治疗的确诊为NSCLC的患者82例作为病例组,病例组分为培美曲塞组和吉西他滨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CD3+、CD4+、CD8+、NK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CD4+/CD8+水平的变化,分析病例组化疗前后各指标与肿瘤标志物CEA、SCC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化疗前和化疗后的CD3+、CD4+淋巴细胞的绝...  相似文献   

3.
董华娟 《中国民康医学》2023,(18):122-124+128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9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肾汤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血清学指标[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潜在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Ⅳ型胶原蛋白α3(COL4A3)]水平及6个月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57.14%,高于对照组的36.73%,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NSCLC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均持续用药2个周期。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25 (CA125)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和CD4+/CD8+值;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8.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YFRA21-1、CEA、CA125及SCC水平分别为(2.26±0.87)...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浦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两组均以1个周期21 d为准,共连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免疫功能、细胞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1.87%(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碱性纤维细胞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A125、CEA、CYFRA21-1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降低,CD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药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后开始化疗(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血清CEA、CA72-4、CA19-9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免疫功能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X射线调强放疗与电子线放疗对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电子线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X射线调强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癌胚抗原(CEA)、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治疗前,两组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两组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62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生存期、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MMP-9、VEGF、BFGF、CD8+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中位无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EC)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2例E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辅助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19-9、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A19-9、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百分比和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百分比低于治疗前,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ligand-1,PD-L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招募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培美曲塞+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与对照组(49例,培美曲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到出现不耐受或疾病进展。记录两组治疗后(2个化疗周期)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血清相关因子[血清前梯度蛋白2(recombinant anterior gradient protein 2,AGR2)、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对无法手术的老年胃癌患者免疫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台州市肿瘤医院住院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进行替吉奥单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D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NSCLC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citabine+cisplatin, GP)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3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82例NSCLC患者中男56例,女26例,年龄41~80岁,平均(61.9±1.3)岁。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05%比56.10%)。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G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晚期NSCLC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偶数者纳入对照组,奇数者纳入试验组,每组各53例。试验组采用贞芪扶正胶囊联合GC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GC化疗。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指标[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tokeratin-19-fragment CYFRA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免疫功能指标(CD3+、CD4+、NK细胞、CD4+/CD8+)。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54.72%(29/53)明显高于对照组32.06%(1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紫杉醇+顺铂)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为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T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功能及外周血因子的变化,统计两组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56.86%(29/51),疾病控制率(DCR)为80.39%(41/51),高于对照组的33.33%(17/51)和58.82%(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EGF、bFGF、CA125、CEA及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EGF、bFGF、CA125、CEA及CD8+治疗后均下降,CD4+、CD4+/CD8+治疗后均升...  相似文献   

15.
刘莎  陶丽菊 《右江医学》2022,(12):950-955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60例初治DLBCL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6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组及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NK细胞的水平,对比分析两组化疗前后上述各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 (1)研究组化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较化疗前明显改善(P<0.05)。(2)化疗前,化疗有效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化疗无效组,CD8+水平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双靶(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单病灶HER2阳性局部乳腺癌患者,根据是否联合拉帕替尼治疗,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50例给予新辅助化疗+双靶联合拉帕替尼的综合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新辅助化疗+双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其中联合组各指标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其中联合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69.56%,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联合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柴胡清肝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LM)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08例GL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胡清肝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乳房肿块大小、疼痛模拟评分法(VAS)、CD3+、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补体CD3水平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乳房肿块大小、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乳房肿块大小、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CD3+、CD4+、补体CD3显著高于治疗前,CD8+、IgG、IgA、IgM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补体CD3显著高于对照组,CD8+、IgG、IgA、IgM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龙胆泻肝汤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取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的方法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2.0%)优于对照组(78.0%,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CD3+、CD4+/CD8+和CD4+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D3+、CD4+/CD8+和CD4+升高幅度、CD8+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鼻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正元胶囊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晚期NSCLC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正元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共计治疗12周。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疾病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疾病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CD3+、CD4+ T细胞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更高(P<0.05);两组CD8+ T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地塞米松(P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Tha)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M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PD方案治疗,观察组采取PD方案联合Tha治疗,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化疗效果;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时,比较两组免疫功能(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3.54%,高于对照组的70.96%(P<0.05);治疗4个疗程时,两组CD3+、CD4+水平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且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方案联合Tha治疗MM患者,可提高总缓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