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量化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性核特征(核沟、核重叠、毛玻璃样核及核内假包涵体)的可行性,并分析诊断PTC所需核特征的可能阈值。方法通过对80例PTC的再观察,根据其核特征的分布与分级状况,半定量评价为3组,即核特征高、中、低水平表达组。结果 (1)88%(70/80)的病例同时表达4项核特征,12%(10/80)的病例呈3项核特征,无病例仅出现2项或以下核特征。(2)80例PTC中,核特征高水平表达组16例(20%,16/80);中水平表达组59例(74%,59/80);低水平表达组5例(6%,5/80)。分布趋势为正偏态分布。(3)组织学亚型上,高水平表达组包括经典型与微小癌两类;中水平组涵盖经典型、微小癌、滤泡型、高细胞型、嗜酸细胞型、透明细胞型、实体型及筛状癌8种亚型;低水平表达组由经典型、实体型及弥漫硬化型构成。(4)80例PTC中,非浸润性PTC 8例(10%,8/80),形态学均表现为包裹性经典型PTC。非浸润性PTC在高、中、低表达组内的构成比依次为:19%(3/16)、8%(5/59)、0(0/5)。结论 (1)诊断PTC,应要求病变内至少具备3项诊断性核特征。(2)多数PTC的核特征,为中水平表达,滤泡亚型也归于此组;核特征高水平表达的病例,多为经典型PTC;实体型与弥漫硬化型的核特征表达水平偏低。(3)从核特征"量化"角度分析,当其呈中水平表达时,已满足非浸润性经典型PTC的诊断阈值。(4)中等水平表达的核特征,达到滤泡型PTC(理论上包括包裹性滤泡型PTC)的诊断条件,即WHO定义所描述的"特征性核需占肿瘤相当大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14例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采用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ER、PR、p63、广谱和高相对分子质量CK(AE1/AE3和34βE12)和CK5/6进行EnVision法染色.结果 14例发病年龄42~79岁,平均65.4岁.乳腺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镜下见两种形态,以较纤细的乳头状结构为主,乳头纤维血管轴心衬覆高柱状上皮细胞,无肌上皮细胞(9例)和以张力高的筛孔或实性结构为主,其问仍可见纤维血管轴心(5例);11例为单纯性囊内乳头状癌,1例伴有导管原位癌,2例伴有浸润性癌.肿瘤细胞核为低级别,肿瘤细胞呈ER和PR弥漫强阳性,CK5/6和34βE12阴性或局灶弱阳性.肿瘤内未见肌上皮细胞,而肿瘤外围肌上皮消失或仅散在着色.结论 囊内乳头状癌是一种发生在老年妇女的少见肿瘤,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上的独特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野生型BET(WT-RET)及RET/PTC1、3融合基因在成人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和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2例石蜡与新鲜(43例)甲状腺病变组织(PTC66例,对照组各种良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共36例)中WT-RET和RET/PTC1、3融合基因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2%(41/66)PTC患者≥40岁。38%(25/66)PTC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59%(39/66)伴淋巴结转移,5例(7.6%)有远处转移。(2)RET原癌基因的酪氨酸激酶区(BET-TK)检出率为68.1%(45/66)。BET原癌基因断裂点(BP)与TK的同时检出率在PTC中28.8%(19/66),腺瘤中12.5%(1/8),表明存在WT-BET转录物。(3)RET/PTC检出率21.2%(14/66),其中5例BET/PTC1阳性(7.6%),9例RET/PTC3阳性(13.6%)。6例(9%)PTC同时表达BET/PTC和WT-BET。36例对照组病例中未检测到RET/PTC融合基因。(4)统计学分析,PTC病例中WT-BET与RET/PTC1融合基因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多灶性、伴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指标无关(P〉0.05)。结论RET/PTC融合基因在散发性成人PTC中表达率低,其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价值不大。WT-BET在甲状腺肿瘤的滤泡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巢式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07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点突变情况(包括93例PTC、5例滤泡癌、1例髓样癌、8例甲状腺腺瘤)。结果 93例PTC中,BRAF蛋白阳性者69例,阳性率为74.2%(69/93),BRAF蛋白对照组中仅有1例滤泡癌阳性表达(20%),而8例甲状腺腺瘤和1例髓样癌中BRAF蛋白均阴性表达。在PTC中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2.3%(30/93),在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病变中均未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93例PTC的临床病理资料与BRAF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的对比分析显示,45岁以下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45岁以上者,肿瘤直径>1 cm的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肿瘤直径<1 cm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RAF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性别、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瘤栓和腺外浸润等无相关性。结论 BRAF基因突变仅发生在PTC中,其可能对PT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癌(Hürthle cell carcinoma,HC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发生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报道1例罕见的HCC和laTE合并发生的甲状腺双原发癌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72岁,患甲状腺肿块10余年,左甲状腺内可见11cm×8 cm×5.5 cm大小肿块,棕红色,中心区可见直径约4cm出血坏死灶;镜下诊断HCC,瘤细胞TG(+),CK19(-),calcitonin(-),Ki-67阳性细胞数>10%,bcl-2(-),EMA(+);右甲状腺内可见约1.5 cm×1 cm大小灰白钙化结节,镜下诊断PTC;瘤细胞CK19(+),TG(+),calcitonin(-),Kj-67阳性细胞数>15%,EMA(±),bcl-2(-).HCC向左颈部淋巴结转移(5/37枚);PTC向右颈部淋巴结转移(11/22枚).结论 甲状腺嗜酸细胞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共存罕见,两种肿瘤成分可独立存在或融合在一起,显示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和不同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可有相同/不同的转移途径.两肿瘤合并存在可能代表更具侵袭性.正确认识其临床病理特征对于避免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王家耀廖松林程秀英王维屏邹烨一、材料与方法1985~1995年期间山东省立医院原病理诊断为乔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或甲状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198例,标本经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ret癌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ret癌基因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新鲜组织中ret癌基因活化形式PTC基因的表达。结果: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6例(24%)PTC基因表达阳性,主要分布于Ⅱ级以上肿瘤中;而甲状腺滤泡型癌、甲状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吕PTC均为阴性。结论:PTC基因是ret癌基因新的活化形式,ret基因的活化仅限于甲状腺头状癌类型中,可能是乳头状癌的特殊遗传事件,而无PTC基因表达的乳头状癌,其分子发生机制可能与其他基因的遗传性改变有关。因此检测PTC基因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合并滤泡癌(follicular carcinoma, FC)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TC合并F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28~70岁(平均50.7岁)。10例甲状腺FC均为单发,瘤体最大径为1.0~8.0 cm,广泛浸润型3例,微小浸润型7例,10例均为有限血管浸润型(≤4个血管),其周围未见合并甲状腺良性病变;PTC单发者5例,多发者5例,瘤体最大径为0.2~2.2 cm,≤1.0 cm者8例,周围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者4例。1例合并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表型:10例PTC中CK19阳性,8例Galectin-3阳性,6例HMBE-1阳性,6例BRAF V600E蛋白阳性,10例CD56均阴性。结论 PTC较少与FC混合发生,预后与肿瘤是否多灶及有无伴桥本甲状腺炎等有关,其内在机制复杂且仍存在争议,在临床病理外检工作中需警惕,以避免漏诊其中一种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端粒锌指相关蛋白(telomeric zinc finger-associated protein,TZ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TZA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TZAP在癌旁正常组织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阳性(100%,71/7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细胞核中表达下调(52.11%,37/7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TZAP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rs=-0.249,P=0.036)、TNM分期(rs=0.264,P=0.026)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rs=-0.356,P=0.002)、甲状腺外播散(rs=-0.250,P=0.035)呈正相关。结论TZ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细胞角蛋白和Ret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细胞角蛋白 (CK)和ret的表达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LSAB法检测CK19、CK17、CK8、CK2 0及ret在 6 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 4 2例癌旁正常滤泡中的表达。结果 CK19、ret在乳头状癌组织的阳性率 (85 5 %、6 8 1% )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滤泡组织阳性率 (2 5 0 %、5 4 % )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CK17在乳头状癌中有少量表达 (15 9% ) ,主要集中在鳞化及分化差或小灶浸润区域。分别有 75 4 %及 2 6 8%的乳头状癌及良性区域CK8染色阳性 ,所有病例CK2 0阴性。结论 CK19、CK17及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加 ,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ALDH1A1的表达情况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PTC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标本153例,在HE染色下观察其一般临床病理学特点(肿物直径、双侧、多灶、肿瘤边界、腺叶外浸润),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ALDH1A1的表达情况,分析ALDH1A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在153例PTC中,84例(54.9%)发生淋巴结内癌转移,126例癌组织高表达ALDH1A1,112例癌旁组织高表达ALDH1A1。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45岁、肿物直径>10 mm、浸润性边缘及癌组织 ALDH1A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性别、双侧、多灶、腺叶外浸润、癌旁组织ALDH1A1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浸润性边界和癌组织ALDH1A1高表达是PT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随访的82例PTC中,局部肿瘤复发4例,5年局部复发率为4.88%,包括淋巴结肿瘤复发3例和甲状腺肿瘤复发1例,无远处转移及疾病相关死亡病例。复发病例肿瘤组织ALDH1A1均为高表达。结论 ALDH1 A1在PTC癌组织内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可作为PTC淋巴结转移的有效预测因子,有利于改善PTC患者治疗方法及随访方案。  相似文献   

13.
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和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PTL)的免疫球蛋白(Ig)基因重排特点及2种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PTL 11例(PTL组),HT 38例(按组织形态学分为HT组和可疑PTL组),以及相关临床资料.应用PCR技术,采用VH、FR3A、FR3κ共3对引物,对3组标本的Ig重链和轻链的基因重排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可疑PTL组重排单克隆率(40.0%)显著高于HT组(10.7%);PTL组重排单克隆率(72.7%)显著高于可疑PTL组.各组女性患者均显著高于男性,但PTL组男性比例较前两组有所提高.3组病变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滴度与重排结果无关联.结论PTL与HT在形态学上有交叉,通过PCR技术对这2种疾病中淋巴组织的Ig基因重排的检测,提示桥本甲状腺炎可能进展到甲状腺淋巴瘤,基因重排出现单克隆性早于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4、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 )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与甲状腺滤泡源性癌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EnVision法检测42例滤泡癌和54例乳头状癌中CD44、E-cad和nm23-h1的表达。结果 CD44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膜,低分化滤泡癌和有转移乳头状癌CD44表达分别高于高分化滤泡癌和无转移乳头状癌,E-cad阳性物质和nm23-H1阳性率高于滤泡癌,转移癌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低于原发灶。甲状腺滤泡原性癌CD44检测阳性率高于E-cad和nm23-H1。在滤泡癌中E-cad与nm23-H1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在乳头状癌中呈正相关趋势。CD44与E-cad的表达、CD44与nm23-H1的表达之间在滤泡癌和乳头状癌均呈负相关趋势。结论 综合检测CD44、E-cad和nm23对甲状腺滤泡源性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wist基因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状况,寻找更特异的标记物,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滤泡状腺瘤(FA)和良性乳头病变(BPL)的鉴别诊断。方法以50例PTC为研究组,以48例FA和47例BPL作对照组。在自制组织芯片上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检测Twist基因蛋白和HBME-1,并以CK19进行对照。结果3种指标(Twist、HBME-1、CK19)阳性表达率:在PTC组分别为100%(48/48)、94.0%(47/50)和78.0%(39/50);在FA组分别为0、6.7%(3/45)和0;在BPL组分别为7.0%(3/43)、2.1%(1/47)和0。PTC组分别与FA和BP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种指标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6.4%和97.7%,特异度分别为:94.0%、95.7%和95.1%,准确度分别为:78.0%、100%和91.9%。结论Twist可应用于辅助诊断PTC,并可应用在对FA或BPL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Hürthle cell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a subtype of follicular carcinoma. We report a case of a small solitary usual-type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with metastatic tumor in cervical lymph nodes. The lymph node tumor consisted of both tall-cell papillary carcinoma and Hürthle cell carcinoma. This suggests a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papillary cell carcinoma and Hürthle cell tumors than previously appreciated.  相似文献   

17.
Wei B  Bu H  Chen HJ  Zhang HY  Li X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0):589-593
目的探讨乳腺实体型乳头状癌(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收集伴或不伴有浸润癌的SPC共21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大体和组织病理特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染色和阿辛蓝黏液染色。选用抗体包括细胞角蛋白(CK)、肌上皮标记、神经内分泌标记、增殖标记Ki-67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等。结果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66.1岁。肿瘤的临床特征与经典型乳头状肿瘤相似。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8例中无1例检出癌转移。镜检所有标本均见到实体乳头状病变,19例存在黏液分泌。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多角形、梭形或旱印戒样。细胞为轻度或中度异型性,15例核分裂象〈5/10HPF。7例伴发细胞学与导管内癌一致的浸润癌。肿瘤均表达CK8,但基底型CK呈阴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A)d、Calponin和p63在乳头轴心肌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94.0%、64.7%和58.8%,在导管周缘肌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94.0%、76.5%和70.6%。CgA和突触素阳性率分别为88.2%和82.4%。Ki-67平均阳性指数为8.1%。17例行ER、PR和pS2染色的肿瘤均呈阳性,c—erbB-2均阴性。获得随访的患者中16例(94%)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乳腺SPC好发于老年女性,具有较独特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和免疫表型,部分SPC与乳腺黏液癌和神经内分泌癌相关。多项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显示SPC具有较为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和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蛋白质组进行研究,并与正常组织对比,寻找其中差异显著的蛋白.方法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提取10例PTC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NT)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及对比,应用Image Master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将选出的差异性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查询.结果 得到了PTC及NT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软件分析、对比,从中初步选取4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确认为4种相应的蛋白质:其中脂皮质蛋白(annexinⅠ)、peroxiredoxin Ⅰ、线粒体顺乌头酸酶(mitochondrial aconitase)在PTC中表达上升,碳酸酐酶Ⅰ(carbonic anhydrase Ⅰ)在PTC中表达下降.结论 蛋白质组学为PTC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寻找肿瘤的特异性蛋白标记物、进一步探究肿瘤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治疗肿瘤的分子靶点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