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医骨伤科临床技能实训课程是中医骨伤专业的特色必修课程,是中医骨伤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中医骨伤技能实训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中医骨伤特色模块为福建中医药大学新开设的选修模块,这一新的学生群体中医骨伤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水平优于非中医骨伤专业学生,但略逊于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生。因此,如何构建新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和质量考核办法值得在教学和考核过程中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风湿病学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结合学科特色和培养对象实际,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系统改革和完善,形成中医风湿病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包括5方面内容:即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相结合,中医经典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院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床边教学相结合,为中医临床教育教学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习是中医院校学生从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中医人材的重要途径。结合中医风湿病学科特点,从教学查房、开展病例讨论、举办专题讲座等方面,探讨了对中医院校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相似文献   

4.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中的一门独立特色学科,为中医专业学生的考试课.在教学中,根据中医妇科临床实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可发扬和保持中医妇科学的中医特色,又能启迪和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思维方式,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以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兼通的专业人才.为了优化组合中医妇科学的课程体系,笔者对本门课程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继而构建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病案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辨证施护"观点的指导下,由多门临床护理学科综合成的<中医临床护理学>具有观念新、编排新、综合性强、突出辨证护理和实用性强的特色[1].因此,<中医临床护理学>属于临床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笔者在讲授<中医临床护理学>5 a中结合本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将病案穿插在教学过程和内容中,并突出"辨证施护"的特色,有助于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教学过程更具启发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将实施病案教学法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风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06例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特色护理的观察组及西医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82.76%,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包括情志护理及中药熏蒸护理在内的中医特色护理,不仅可有效提高风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李纪高  陈慧敏  周全 《光明中医》2023,(9):1790-1792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精华所在,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病科常见病种之一,中医对此病的认识久远,治疗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临床工作者通过挖掘经典著作中的理法方药,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中医风湿科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教学中,通过诵读讲解经典,分析临床医案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将中医经典与临床教学结合起来,做到教学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逐步强化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在良乡六中"食育社团"教学中构建具有中医营养特色的课程模块。方法:依托良乡六中初一初二"食育社团"课程平台,建设可行的具有中医营养特色的理论课程及相配套的实践课程并按计划实施,最后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为期半年的"食育社团"课程模块包括营养饮食教育和价值观及能力教育两个方面,共13个小模块,"食育社团"学生对开设食育课程和食育模块内容的满意率达100%。结论:"食育社团"课程模块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还需不断完善实训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9.
彭江云教授,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风湿病"的学科带头人,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名老中医吴生元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深得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学术思想经验的真传,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教学、科研工作22年。彭师治疗风湿病善用经方而不拘泥,临床上灵活加减化裁,余有幸成为其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探讨基于合作学习的对分课堂在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效果.方法 将中医内科学病证分为4个模块,其中模块3为试验组运用合作学习的对分课堂,其他3个模块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选择1个中医专业班级,学生在研究前后分别填写《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对分课堂课后问卷》,学期末进行客观题测试.结果 试验组得分较对照组得分高(...  相似文献   

11.
PBL是指以问题或案例为先导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学生自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特别适合于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医体质学是一门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的课程,PBL教学法目前尚未用于中医体质学教学。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医体质学教学中,尤其涉及到"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教学时,应用PBL教学法,采用案例分析,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PBL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认为PBL教学法可作为固定的方法在中医体质学特定章节的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分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与方法,选择典型的临床病案进行情境设计,对病案进行阶段分层,逐渐释放疾病信息,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整合基础理论知识,运用适当的方法确立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可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能力,是以培养中医临床诊疗思维为目的 教学方法 .  相似文献   

13.
在医学检验本科实习生的临床实习中开展PBL教学的研究,探讨其教学效果。对2016-2018年的42名医学检验本科实习生在临床传统的实习教学基础上,引入PBL教学模式,探讨PBL教学核心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应用实施。发现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扩展学生的临床知识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在医学检验的临床实习中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结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培养中医儿科实习生医学素养的研究。方法以儿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基于PBL结合探究式教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培养中医儿科实习生的医学素养,设置调查问卷,考察临床教学的效果。结果 PBL结合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更好培养中医儿科实习生病历分析、病历汇报、病历书写能力,与单独PBL教学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结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后,实习生更认可团队协作,更认可换位思考,理解病患痛苦、难处,更认可PBL结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实习生医学素养,与单独PBL教学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BL结合探究式教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可以提高学生病历书分析、病历汇报、病历书写能力,可以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换位思考思维,有助于培养实习生的医学素养,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检查已发展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作为未来医疗工作者的医学生,学好影像学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影像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效果并不尽人意。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影像学知识,是值得每位任教老师深思的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并针对中医院校医学生西医知识相对薄弱,课时少这一特点,认为PBL联合CBL教学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临床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影像知识,并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BL与PBL教学法在中医七年制临床实习医师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60名中医七年制实习医师被分为实验组及PBL组,分别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或单独PBL教学法进行教学;采用问卷、实践操作及病例分析对各组实习医师进行考核评估及比较。结果 实验组实习医师对于CBL结合PBL教学法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在理论及病例分析能力考核中,CBL结合PBL教学法组得分明显优于PBL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驥0.05)。结论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实习医师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以病例为引导的中医急诊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进行以病例为引导(CBS)的中医急诊教学,提高学生中医急诊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中医急诊教学;实验组以PBL理论为指导,以病例为引导的方式进行课堂授课,临床见习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病例并进行追踪调查,课后查询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将临床病例讨论的结果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同时利用模拟示教室进行实践技能教学训练,通过试卷与技能考试评分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试卷考试及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技能的培养,是中医学教育重点问题之一,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是疗效优劣的关键一步。我们利用病例分析,步步深入,进行“少阳病理论”启发式教学,并以少阳病为例,展开六经病的鉴别诊断,少阳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的讲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进行基础医学PBL教学,作者尝试建设着重于基础医学的PBL案例库.案例是PBL教学活动的基础,设计理念和质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学校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PBL教学后,作者总结了经验和反馈,立足于基础医学教学,对案例进行修改与完善,使其更适合基础医学PBL课程,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基础医学知...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认识疾病、辨证诊断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是连接理论知识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质量。近年来笔者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医诊断学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学习兴趣、信心、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等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显示早见习、结合案例和文献阅读可以明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