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目的: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临床特点,为其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湖北省4家医院20例住院COVID-19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20例患儿中,18例(90.0%)患儿有疫区或密切接触史,其中7例(50%)全部家庭成员感染,11例(55.0%)仅父亲或母亲为确诊病例;12例(6...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东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20年1月21日至3月7日收治的10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年龄2~79岁,平均(37.13±18.01)岁;男性52例,女性48例;潜伏期1~24 d,平均(11....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12-2015年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人冠状病毒(HCoV)及亚型进行监测,分析其流行特征,为HCoV的预防和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广州地区14家哨点医院符合标准的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HCoV及亚型检测,对HCoV阳性标本同时检测其它7种呼吸道病毒以了解混合感染情况;检测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Excel作图表,结合病例信息,从人口学特征、年龄、季节、性别等方面对HCoV及亚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间共收集了5 519份咽拭子标本,其中HCoV阳性病例174份,检出率为3.15%。住院病例检出率明显高于门急诊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2,P<0.05);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8,P>0.05);感染发病高峰出现在冬夏两季,各季节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52,P<0.05);以41~66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4.05%,各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519.000,P<0.05)。亚型229E、OC43、NL63和HKU1检出分别为32例(0.58%)、92例(1.67%)、30例(0.54%)和19例(0.34%),HKU1和OC43同时感染1例,未检测到SARS和MERS亚型。阳性病例中51例发生混合感染,3例为三重感染,48例为二重感染,以混合流感为主。结论 2012-2015年广州地区HCoV流行高峰在冬夏两季,主要感染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要加强中老年人冬夏季节的防护,预防以HCoV感染导致的住院率和混合感染增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儿童病例与成人病例临床特点的差异。 方法 分析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4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案,分为儿童组及成人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成人组家庭聚集病例多见,儿童组均为家庭内传播病例。儿童组患者发热、咳嗽、咽痛(咽痒)、乏力(肌肉酸痛)症状均低于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闷、胸痛症状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患者肺部影像学无改变比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患者心肌酶增高比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增高比率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AA)增高比率低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降钙素原(PCT)增高,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比率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治疗方案较成人组简单。 结论 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COVID-19的主要途径。相比于成人患者,儿童患者临床症状轻微,CT病变较轻,无明显肝损害及心肌损害,各炎症指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已取代德尔塔(Delta)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作为SARS-CoV-2变异株的一种,Omicron变异株包含了阿尔法(Alpha)和Delta等变异株最关键的突变,具有突变位点多、病毒载量高,表现出更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避特性,降低了疫苗接种的保护效果。但与之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比较,Omicron变异株不易感染肺组织,患者临床症状轻,住院率、重症率及病死率低。三针异源疫苗接种有更好的耐受性和更好的免疫原性,能改善疫苗的保护效果。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和中和抗体的应用能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本文对Omicron变异株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找出重症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八人民医院2020年1月22日至2月15日收治的272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住院首次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依据临床分型分为非重症组(n=236)和重症组(n=36)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1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儿童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COVID-19多为轻型或普通型,亦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多以发热咳嗽为临床表现,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少见,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正常,CD4+、CD8+降低。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儿童COVID-19多呈家庭聚集性发病,以轻症多见,目前无明确有效药物,儿童病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总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1~6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入院后48 h内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RSV抗原.结果:31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检测阳性164例,阳性率达52.2%.惠儿年龄2~24个月,平均(5.23±3.76)个月,其中6个月以下占70.1%.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有57.9%,支气管肺炎34.1%,支气管炎仅占8.0%.26.8%RSV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为重症,其中3个月以下小婴儿占63.6%.结论:RSV是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患儿感染率明显高于支气管炎患儿;感染高峰在6个月以下,3个月以下小婴儿临床表现多数为重症.  相似文献   

1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于2019 年12 月在中国武汉被发现。由 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爆发了以湖北省为中心,借助春运快速波及至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疫情。认清疫情变化规律和了解临床针对性的药物研发进展,对疫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 从SARS-CoV-2 的特性、COVID-19 疫情的流行病学表现、治疗药物研发和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卡他莫拉菌感染的初步防治。方法 对2001年11月~2003年3月同,在市区三家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用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培养,观察并总结其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流行及临床特点。结果 从呼吸道感染病人培养出420株菌。其中卡他莫拉菌:128例,占30.5%,位于第一位,此菌感染多见于体质差的3岁以下儿童,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多见,且临床表现重,普遍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结论 积极防治儿童营养性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对3岁以内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临床表现重,应及时做咽拭子培养,一旦培养出卡他莫拉菌,就应选特效的β-内酰胺酶稳定剂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嘉兴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纳入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境外输入SARS-CoV-2感染者,分为无症状感染组和肺炎组,对两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境外输入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70:1(73:27),年龄范围为14~72岁,中位年龄36岁,病例主要输入来源亚洲50例(50%),欧洲25例(25%),北美洲13例(13%)。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组50例,肺炎组50例,两组实验室检测血常规指标、生化指标、住院天数未见明显差异,炎症指标CRP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肺炎组50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24例(48%),发热24例(48%),乏力13例(26%),胸闷气急10例(20%),其肺部CT表现主要为肺磨玻璃影,多肺叶分布为主。结论 境外输入SARS-CoV-2感染者临床表现隐匿,症状相对较轻,住院时间长,存在核酸反复复阳情况,但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因此对于输入病例需早筛查、早隔离、早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15.
刘东华  李从荣 《北京医学》2012,34(12):1051-1054
目的探讨孝感地区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方法总结本地区2009-2011年33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对其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433株,2~3岁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学分型以5型最多(39.7%);血清学分型以可分型株为主(67.2%),其中a型最多。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1.4%~44.8%、31.6%~59.3%、10.2%~24.7%,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10.0%。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4.0%。结论本地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以冬季高发,2~3岁为高危人群,β-内酰胺酶阳性率逐年升高,头孢菌素、阿奇霉素是适合儿童的敏感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给医疗保健行业带来重大挑战.COVID-19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正处于研究中,随着家族聚集的出现以及疫情进入高峰阶段和病原学检测工作的开展,儿童感染病例逐渐增多.儿童COVID-19感染例数远低于成人,发病较分散,症状少,表现不典型,不利于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进行和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传染性强[1]。现阶段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成功,但全国各地疫情持续散在出现,自2020年3月底起,境外输入病例数量增加迅速[2],境外输入病例已成为国内疫情防控的重点。境外输入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轻症患者居多,大多较为隐蔽,容易成为传染源造成聚集性疫情发生,加大疫情防控的难度[3-4]。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冠状病毒(HCoV)流行状况和特点,为进一步了解人冠状病毒的流行规律及防控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广州市2010-2012年5家哨点医院共3 376例符合要求的发热同时伴随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病人的咽拭子标本及相关临床信息,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冠状病毒的核酸并对其进行主要型别鉴定,从人群分布、月份分布及各型别发病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 376例发热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中,55例为冠状病毒阳性标本,检出率为1.63%。亚型OC43、229E和NL63阳性的标本分别为23、13和19例,阳性率分别为0.68%、0.39%和0.56%,其中SARS、HUK1及EMC亚型未检出。冠状病毒流行高峰为1月(5.33%),不同月份之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97,P0.01);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60~93岁,检出率为2.6%。亚型OC43发病高峰为12-1月,与其他月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54,P0.01),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为60~93岁(1.3%);229E月分布较为分散,各月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51,P0.05),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呈不集中趋势;NL63流行高峰为6-9月,与其他月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1,P0.05),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17岁(1.03%)。结论广州市2010-2012年冠状病毒流行高峰为1月份,老年组检出率最高;亚型中OC43阳性率最高,NL63次之,229E亚型阳性率最低;OC43流行高峰为冬季,老年组检出率较高;229E流行高峰及感染人群较为分散;NL63流行高峰为夏季,儿童青少年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20.
陈云欢 《医学综述》2010,16(17):2596-2598
人类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和HCoV-HKU1是近年新发现的两种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病毒。二者均属于单股正链RNA,分属于冠状病毒1群和2群。HCoV-NL63感染有季节性,主要在冬春季,会加重哮喘患者的症状,与喉气管炎和川崎病有关。HCoV-HKU1发病高峰在晚秋、冬季发病率低,感染患儿惊厥、热性癫痫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目前HCoV-NL63和HCoV-HKU1感染的检测方法多用普通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