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肖基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426-142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6例,均处于失代偿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保肝、利尿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使用拉夫米定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等。结果:(1)观察组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其中1例死亡;对照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例,电解质平衡紊乱2例,肝性脑病1例,肝肾综合征2例,其中3例多脏器衰竭死亡。两组预后及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ALT、TBIL、ALB、PT以及Child-Pugh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ALT及TBIL较治疗前改善(P<0.05),ALB、PT以及Child-Pugh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3)观察组HBV DNA转阴22例,HbeAg转阴9例,HbeAg血清转换6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2例和2例,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不良反应以肝区不适为主,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异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抗病毒作用明显,提高早期病毒学应答,促进HBeAg/HBeAb血清转换,持续抑制HBV DNA复制,防止严重并发症,长期治疗有可能进一步稳定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陈兴辉 《吉林医学》2012,33(6):1192-119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都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ADV)10 mg,观察组加用阿德福韦酯(ADV)10 mg和拉米夫定(LAM)100 mg口服,两组均治疗36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及HBV DNA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gh分级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恶化及其他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对照组出现肝昏迷2例,经治疗后缓解。结论: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可显著抑制HBV DNA的复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缓解病情发展,并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等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加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日;治疗组加拉米夫定100mg,及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日;疗程均为1年.结果 2组患者在HBV-DNA水平下降,肝功能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积分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比较,在HBV-DNA下降程度及病毒耐药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好,不易耐药,适合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4.
顾征太 《吉林医学》2011,(24):5043-504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0例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经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TBIL、ALB)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12例发生HbeAg/HbeAb血清转换,32例HBV DNA转阴;而对照组只有6例发生HbeAg/HbeAb血清转换,16例HBV DNA转阴。治疗组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HBV DNA转阴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状态,同时提高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HBV DNA转阴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爱兵  李宗军  何新明 《重庆医学》2015,(34):4812-4814
目的 探究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急救中心2013年4~8月期间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肝功能、HBV DNA水平、HBeAg转阴率,同时观察病毒变异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肝功能: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BV DNA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P<0.05);(3) HBV DNA转阴率:研究组转阴率为85.71%(30/35),对照组转阴率为42.86%(15/35)(x2 =10.53,P<0.05);(4)病毒变异率以及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良好,无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5例病毒变异,12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联合拉米夫定使用可以增强药物抗病毒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100 mg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总的疗程共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脏Child-pugh评分、HBV-DNA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48%(38/42)比69.05%(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为(71.2±21.1)U/L、总胆红素(TBi L)为(28.3±4.2)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为(32.1±13.2)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4±16.2)U/L、(46.2±4.8)μmol/L、(45.6±17.2)U/L(P<0.01),观察组白蛋白(ALB)为(39.8±2.5)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5±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2.7±0.5)log10 copies/m L]和Child-pugh评分[(6.1±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9±0.7)log10 copies/m L、(7.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HBV-DNA水平以及Child-pugh评分,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赵阳  李烨  赵臣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165-169
背景 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重要手段,经典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易产生耐药性,替诺福韦酯是一种新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挽救治疗临床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挽救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5医院就诊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7例,改为口服替诺福韦酯300 mg/次,1次/d,持续观察4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肝功能、FibroScan弹力值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24、48周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FibroScan弹力值低于治疗前,清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8周HBV-DNA水平、FibroScan弹力值低于治疗24周,ALB、CHE水平高于治疗24周(P<0.05)。治疗24周HBV-DNA阴转率为34.3%(12/35),HBeAg阴转率为11.4%(4/35);治疗48周HBV-DNA阴转率为60.0%(21/35),HBeAg阴转率为22.9%(8/35)。治疗24周患者腹腔积液、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48周患者腹腔积液、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低于治疗24周(P<0.01);治疗前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原发性肝癌。结论 替诺福韦酯可以持续抑制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体内HBV的复制,HBV-DNA阴转率高,同时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理想的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8.
林万宝  陈海燕 《当代医学》2009,15(24):147-14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疗效。方法55例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病人除接受常规保肝、利尿及支持对症处理外,均同时进行口服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治疗一年。结果有38例病人病情明显好转,一年内未出现因肝功能失代偿引起并发症,有效率691%;其中肝硬化腹水达778%,上消化道出血556%,自发性腹膜炎60%,肝昏迷40%。所有病例未出现因服用阿德福韦酯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能减少并发症,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拉米夫定片(LAM,0.1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片(ADV,10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12个月。观察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和和HBV-DNA阴转率,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YMDD变异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ALT复常率和HBV-DNA阴转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无死亡、YMDD变异患者。结论联合使用LAM和ADV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佳,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贺维力)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HBeAg阳性的HBV-DNA活跃复制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40例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血清生化学指标、HBV-DNA水平、HBV血清标志物变化、肾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Child-pugh评分。两组分别接受一般保肝支持治疗以及保肝支持加贺维力抗病毒治疗。在治疗24周时,ALT<正常值上限患者的比例在贺维力组为70%(14/20),显著高于对照组40%(8/20)(P=0.0012);治疗组HBV-DNA?10水平下降幅度为(3.563±2.182),对照组下降为(0.283±1.042),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Child-pugh分级评分由治疗前的(10.6±2.2)下降至治疗后的(5.7±1.3),对照组Child-pugh分级评分治疗前(10.3±2.5),治疗后为(9.8±2.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贺维力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As a kind of nucleotide drugs,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in Europe and United States with effective therapeutic results. The clin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DF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drug for both naive and treatment-experienced CHB patients.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TDF is superior to adefovir. TDF represses the disease and improves 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either compensated or decompensated liver diseases due to CHB. For pregnant woman with HBV infections, if necessary, TDF could be used and no evidence of drug-related birth de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The adverse events of TDF include headache, fatigue, and etc. In addition, TDF showed few side effects on renal functions and metabolism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for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CHB patients with renal deficienely. So far, gene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TDF resistance have not been found. TDF provides a new choice of antiviral therapy for CHB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张丽丽  刘涛  马欢  杨建波  罗玉君 《西部医学》2020,32(7):999-1002+1006
【摘要】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23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对照组,109例)及恩替卡韦治疗组(观察组,129例)。记录两组治疗24、48周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耐药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肝功能(Child Pugh评分)、肝纤维程度[瞬时弹性测定检测肝脏硬度值(LSM)、超声量化评分]及血清学指标(CTGF、PDGF)。结果 治疗24、48周时,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耐药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两组Child Pugh评分,肝纤维程度(LSM、超声量化评分),血清学指标(CTGF、PDG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优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作用更佳,能使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改善,安全性也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HIV感染者中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抗HBV的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研究显示,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具有抗HIV和乙肝病毒(HBV)的双重活性。作在一个HIV/HBV协同感染的大型队列中回顾性评估了TDF(300mg/d)用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功效。65例HIV/HBV协同感染的患纳入该研究,接受TDF治疗至少持续6个月,在开始服用TDF时血清中HBV—DNA水平〉2.3log10拷贝/ml,并于TDF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冻存该类患的血清标本。检测冻存血清标本HBV—DNA水平。中位随访期为12个月(Q1-Q3:8~17个月)。血清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54例(83.1%)。52例患(80.0%)接受过拉米夫定(LAM)治疗(150mg,2次/d),其中68.8‰患在基线期产生LAM耐药性。在HBeAg阳性患中,血清HBV—DNA从基线期(8.17;Q1-Q3=7.30~8.30log10拷贝/m1)起的中位下降水平为4.56log10拷贝/ml(Q1-Q3=3.33~5.55log10拷贝/ml)(P〈0.0001)。在HBeAg阴性的患中,血清HBV—DNA从基线期(4.83;Q1-Q3=2.69~6.40log10拷贝/ml)起下降了2.53log10拷贝/ml(Q1-Q3=0.39~4.10)。在研究结束时,分别有29.6%和81.6%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血清中未检测到HBV—DNA。4例患血清中HBeAg转阴,其中2例产生了HBeAg抗体。总之,该项回顾性分析阐明了TDF作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一部分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恩替卡韦(ETV)治疗后出现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取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经ET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期间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病毒学应答组(64例)和LLV组(136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根据LLV组抗病毒治疗方案,分为3组:续用ETV为对照组(40例)、换用TMF为序贯组(45例)、ETV联合TMF为联合组(51例),持续治疗48周。比较3组治疗48周时HBV DNA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和肝硬度测定值(LSM)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完全病毒学应答组HBeAg阳性率、HBV DNA、PLT、LSM、ALT、AS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24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组Cr、AST、HBeAg阳性率、HBV DNA、PL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Cr低于对照组和序贯组(P &l...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9,(7):939-941
目的:对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收治的15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非随机非劣效性分为A组(n=75)、B组(n=75),A组接受LAM联合ADV治疗;B组接受ET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随访12个月,A组生存率97.33%,B组生存率9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eGFR、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经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均取得显著近期效果,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102-104,107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TDF)对恩替卡韦(ETV)效果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DF对40例ETV效果不佳的CHB患者进行挽救治疗,每天300 mg口服,连续48周。分析第12、24、48周时HBV DNA转阴率、病毒学突破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基线时点、第12、24、48周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0%、40.0%、72.5%、92.5%(各时间点病毒学突破率均为0),ALT复常率分别为10.0%、37.5%、62.5%、90.0%,两指标各时间点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第12、24、48周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0%、6.3%、15.6%。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事件。治疗前血肌酐为(79.2±11.2)μmol/L,治疗48周时为(81.5±10.5)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F挽救治疗ETV效果不佳的CHB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巴韦林.同时给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后随访24周。结果40例患者中有29例坚持抗病毒治疗,其中17例治疗24周,12例治疗48周。治疗后,29例患者纳差和腹胀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24周时患者的肝功能(ALT、AST、ALB、TB)指标、凝血指标(PTA)以及病毒学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周和48周时比较,肝功能(ALT、AST、ALB、TB)指标、凝血指标(PTA)以及病毒学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应用小剂量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背景]比较替诺福韦(TDF)联合拉米夫定(LAM)与TDF单药治疗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的疗效.[病例报告]选择100例LAM耐药的CHB患者,比较TDF单药治疗(n=40)与TDF-LAM联合治疗(n=60)的抗病毒疗效,TDF单药治疗或TDF-LAM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及以上.所有患者均接受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4例患者Child-Pugh评分、基础情况相当,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拉米夫定100mg/d口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时间为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3-6个月后症状和体征逐渐改善,治疗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升高,血清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下降,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蛋白和透明质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Child-Pugh计分平均降低2.4,53.8%患者提高了分级,而对照组仅有12.6%的患者Child-Pugh分级得到了改善,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拉米夫定能使HBV-DNA阳性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受到抑制,改善肝功,使肝纤维化程度降低,病情缓解,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