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杜晨晖  裴香萍  张敏  闫艳  秦雪梅 《中草药》2019,50(10):2405-2412
目的利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酸枣仁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酸枣仁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ipPCPA溶液(400mg/kg)制备失眠模型,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以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手段,对各组大鼠血清代谢物进行分析,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借助MatPA分析构建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和代谢网络。结果 1H-NMR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共筛选11种与失眠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MatPA分析得到8条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包括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色氨酸代谢,三羧酸(TCA)循环。酸枣仁中剂量(15 g/kg)和高剂量(30 g/kg)均可显著回调11种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酸枣仁可通过调控失眠大鼠的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使大鼠内源性代谢物趋近正常水平,为进一步阐明酸枣仁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酸枣仁、合欢花水提取物单味药和配伍应用进行抗抑郁性失眠研究,探讨其配伍应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抑郁性失眠动物模型,观察酸枣仁、合欢花水提取物单味药和配伍应用对行为学、海马组织内单胺神经递质和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及比值的影响。结果酸枣仁-合欢花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及其单味药提取物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旷场实验水平得分与垂直得分都明显提高(P 0.01,P 0.05)或有升高趋势,海马组织中单胺神经递质含量也明显增高(P 0.001,P 0.01)或有增高趋势,氨基酸神经递质Glu含量及Glu/GABA明显降低(P 0.001,P 0.01,P 0.05)或有降低趋势,GABA含量明显增高(P 0.01,P 0.05)或有增高趋势。结论酸枣仁、合欢花提取物单独或配伍应用,都能发挥改善抑郁性失眠的功效,并以配伍应用更佳。  相似文献   

3.
酸枣仁是公认的大宗中药品种之一,具有养心安神、补肝、敛汗生津之功效,是中医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目前,酸枣仁化学成分研究较为清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和三萜酸类等,结构丰富多样。酸枣仁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多样性,同时导致其药动学复杂的特性。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分析与总结,梳理了酸枣仁化学成分(黄酮类、皂苷类)的药动学参数、吸收情况、组织分布特征和代谢研究成果(肠道菌群代谢转化、肝微粒体代谢转化、体内代谢转化),以期从体内过程的角度进行深度发掘和分析,为酸枣仁药效物质发现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为酸枣仁质量标志物的筛选和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酸枣仁汤治疗失眠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酸枣仁汤和地西泮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在治疗失眠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酸枣仁汤治疗失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衡依然  段慧竹  杜鹤  闫艳  杜晨晖 《中草药》2022,53(21):6759-6770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考察酸枣仁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Ziziphi Spinosae Semen,SZSS)对失眠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并探讨酸枣仁总皂苷改善学习记忆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对氯苯丙氨酸(DL-4-chlorophenylalanine,PCPA)诱导大鼠失眠模型,给予地西泮和酸枣仁总皂苷干预后,进行旷场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测定海马组织5-羟色氨(5-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及NO (nitric oxide,NO)水平。利用UPLC-Orbitrap-MS/MS技术对大鼠海马组织代谢轮廓进行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性代谢物,并基于MetaboAnalyst 5.0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及代谢网络分析,多角度探讨酸枣仁总皂苷改善学习记忆的代谢特征及作用途径。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总皂苷组大鼠学习能力显著提高(P<0.05、0.01),海马组织病理结构明显改善,海马组织中5-HT、GABA及NO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代谢组学共鉴定出18种与学习记忆损伤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酸枣仁总皂苷主要通过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等7条主要氨基酸代谢通路发挥改善记忆损伤的作用。结论 酸枣仁总皂苷能够通过回调海马组织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并调控相关氨基酸代谢通路,从而改善失眠引起学习记忆减退。  相似文献   

6.
崔小芳  杜晨晖  裴香萍  秦雪梅  闫艳 《中草药》2019,50(19):4634-4642
目的从肠道菌群代谢转化的角度,研究酸枣仁水提取物转化前后原型及代谢产物。方法酸枣仁水提取物与正常人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分别共孵育0.083、1、4、12、24h。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对孵育液中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分析代谢途径,继而以化合物峰面积百分比为指标,绘制不同时间点孵育液中黄酮、皂苷和生物碱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酸枣仁水提取物中共表征了31种原型成分,转化后的提取物中鉴定了4个代谢产物。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转化24 h内无明显降解。黄酮类成分的代谢反应类型丰富且反应程度剧烈,在24 h内降解完全。酸枣仁皂苷A和B主要发生水解反应。乌药碱、酸李碱、山柰酚-3-O-芸香糖苷、斯皮诺素、维采宁、酸枣仁皂苷A和B可作为酸枣仁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结论将肠道菌群体外转化作为逆向佐证体内研究结果的一种方式,为中药Q-marker的预测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酸枣仁提取物对热环境下雏鸡体温与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林  戴敏  陈文思  何子双  魏文康  杨宏志 《中药材》2008,31(10):1548-1549
目的:验证酸枣仁提取物降低热环境下雏鸡体温的作用,研究其防暑降温功能.方法:90只1日龄三黄雏鸡随机分为空调对照组、热处理组、酸枣仁组,酸枣仁组鸡饲料中添加酸枣仁提取物1000 g/吨.分别于1、14、35、42日龄时测量鸡直肠温度,35、56日龄称取体重.结果:酸枣仁组鸡平均体温在14、35、42 R龄时显著低于热处理组(P<0.05);35、56日龄酸枣仁组平均日增重高于热处理组(P<0.05).结论:酸枣仁提取物能降低热环境下雏鸡体温,促进增重.  相似文献   

8.
百乐眠胶囊与复方酸枣仁胶囊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百乐眠胶囊与复方酸枣仁胶囊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百乐眠组和枣仁组。百乐眠组给予百乐眠胶囊,枣仁组给予复方酸枣仁胶囊。疗程均为14 d。结果百乐眠组和枣仁组给药14 d后有效率均为12%,睡眠综合疗效评价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均>0.05);百乐眠组给药7 d后,在睡眠长度、中段失眠频度、中段失眠程度等症状改善方面与枣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百乐眠组连续给药14 d后在症状改善方面,包括睡眠充分、睡眠质量、睡眠长度、早段失眠频度、中段失眠频度、中段失眠程度和醒后不适感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枣仁组(P<0.05或0.01),而在早段失眠程度、末段失眠频度和末段失眠程度方面2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百乐眠胶囊和复方酸枣仁胶囊治疗失眠的临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百乐眠胶囊对于失眠部分参数的改善优于复方酸枣仁胶囊,提示2种药物诱导睡眠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酸枣仁提取物配五味子提取物(以下简称"酸枣仁五味子提取物")组方对小鼠睡眠的影响。方法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酸枣仁五味子提取物组方(0.075g/kg、0.15g/kg、0.3g/kg)组和枣仁安神胶囊(0.45g/kg)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后,通过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观察各组对小鼠睡眠的影响。结果酸枣仁五味子提取物组方灌胃给药后对小鼠无直接睡眠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酸枣仁五味子提取物组方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性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P<0.05,P<0.01);能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诱导小鼠睡眠发生率,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有协调催眠作用(P<0.05,P<0.01);能有效缩短小鼠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P<0.05,P<0.01)。结论酸枣仁五味子提取物组方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可有效地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给予穿山龙提取物后的尿液代谢组学进行研究,寻找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采用尿酸钠(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穿山龙提取物组、模型组、穿山龙提取物干预组,每组1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穿山龙提取物,给药剂量0. 48 g·kg~(-1),每天1次,连续5 d,于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尿液,运用UPLC-Q-TOF/MS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分析,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电喷雾离子源,数据采集范围m/z 100~1 500,采用全扫描方式。结果:鉴别出了12个共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别为肌氨酸,二甲基甘氨酸,脱氧胞苷,尿酸,5-HT,L-胱硫醚,4-吡哆酸,脱氧尿苷,褪黑激素,5-甲氧基色胺,富马酸和胞苷。与空白组比较,穿山龙提取物组中这1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均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在穿山龙提取物干预组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中,有10个上调,2个下调,穿山龙提取物对肌氨酸,尿酸,L-胱硫醚,4-吡哆酸,脱氧尿苷,5-甲氧基色胺,胞苷,二甲基甘氨酸,褪黑激素,富马酸这10个标志物均表现出了纠正异常表达的趋势;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相关性最强的代谢通路为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结论:穿山龙提取物可能是通过促进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中胱硫醚向半胱氨酸的转化水平,上调色氨酸代谢中褪黑激素,实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比较酸枣仁与酸枣果肉抗失眠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及文献等筛选酸枣仁与酸枣果肉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检索失眠疾病的靶点;将活性成分对应靶点与疾病靶点相互映射获取共同靶点,利用DAVID 6.8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通过Cytoscape 3.8.0构建网络并对其进行拓扑分析,得到酸枣仁与酸枣果肉抗失眠的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比较酸枣仁与酸枣果肉抗失眠的异同点,通过分子对接方法进行间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酸枣仁活性成分17个,靶点579个;酸枣果肉活性成分15个,靶点410个。筛选得到失眠疾病相关靶点2563个,映射得到酸枣仁与失眠疾病的共同靶点151个,酸枣果肉与失眠疾病的共同靶点116个。通过富集分析比较,酸枣仁与酸枣果肉均可通过槲皮素、棕榈酸等核心成分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G)、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B1(Akt1)等核心靶点作用于TNF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血清素能突触、γ-氨基丁酸(GABA)能突触、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治疗失眠。分子对接发现筛选得到的活性成分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结论 对酸枣仁与酸枣果肉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预测与比较,发现两者存在7种共同活性成分及357个共同靶点,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有很大相似性,表明酸枣果肉及酸枣仁治疗失眠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共性,进一步为酸枣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不同产地酸枣仁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分布规律。方法 基于代谢物信息公共数据库,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法(UHPLC-LTQ-Orbitrap MS)结合代谢组学多元统计技术,对检测的一级谱、二级谱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化合物进行分析,确定不同产地酸枣仁的差异代谢物。结果 通过对照品指认、文献比对及高分辨质谱数据解析,共鉴定酸枣仁中49个化合物和9个新成分。其中,山柰酚-3-O-芸香糖苷、6?-对羟基苯甲酰斯皮诺素及美洲茶酸在不同产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UHPLC-LTQ-Orbitrap MS,发现不同产地酸仁枣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性较大,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掺假酸枣仁及不同产地酸枣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治疗DL-4-氯苯基丙氨酸所致失眠大鼠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西泮组、酸枣仁汤大剂量组、酸枣仁汤小剂量组,每组10只,适应性喂养2 d,2 d后开始给药,并每天称体质量,大剂量组灌胃给予酸枣仁汤12 g·kg~(-1),小剂量组灌胃给予酸枣仁汤6 g·kg~(-1),地西泮组灌胃给予地西泮溶液1 mg·kg~(-1),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根据体质量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建立DL-4-氯苯基丙氨酸(PCPA)大鼠失眠模型,观察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其脑内5-羟色胺(5-hydroxytvyptarmne,5-HT)、谷氨酸(glutamate,GLU)、伽马氨基丁酸(gamma amino butyric acid,GAB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 dline,NE)及其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西泮组、酸枣仁汤大剂量组、酸枣仁汤小剂量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枣仁汤大剂量组、酸枣仁汤小剂量组5-HT、5-HIAA、GABA、GLU、NE的含量均有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小剂量组可以明显改善PCPA所致失眠对大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增加,以及5-HT、5-HIAA等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酸枣仁与五味子配伍前后酸枣仁皂苷A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变化。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五味子醇甲在单煎液、合煎液及混合液中的含量,比较配伍前后单煎液、合煎液和单煎混合液中两药主要组分酸枣仁皂苷A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合煎液中的酸枣仁皂苷A、五味子醇甲组分的含量均低于单煎液及混合液中的含量。结论:酸枣仁五味子配伍对两药主要组分溶出有较大影响,该影响主要在煎煮过程中发生。  相似文献   

15.
研究枣仁安神方中君药酸枣仁不同配伍对其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酸枣仁组、酸枣仁-五味子组、酸枣仁-丹参组、枣仁安神方组,灌胃给药,HPLC检测0~24 h大鼠血浆中斯皮诺素和阿魏酸血药浓度,流动相乙腈-0.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酸枣仁不同配伍后其主要成分的药动学差异。与酸枣仁单味药组比较,酸枣仁-五味子组和酸枣仁-丹参组中斯皮诺素和阿魏酸的达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降低,清除率CL/F增加,而枣仁安神方组中斯皮诺素和阿魏酸Cmax和AUC0-t增加,CL/F降低。与酸枣仁组相比,复方中主要成分代谢减慢,斯皮诺素和阿魏酸的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酸枣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酸枣仁的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2.1 mm×100 mm,1.8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04 nm。结果 建立了酸枣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7个共有峰,并指认了5个主要色谱峰,14批酸枣仁药材的相似度在0.947~0.994之间。结论 本方法快速、高效,可用于酸枣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电子舌技术对炒制前后酸枣仁滋味进行定量表征,建立生、炒酸枣仁滋味判别模型。方法:采用电子舌技术对生、炒酸枣仁本身味道进行检测,通过配对t检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获取的各味道特征值进行处理,分析酸枣仁炒制前后各味道的变化情况。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酸枣仁炒制对AHS(酸)、CTS(咸)、NMS(鲜)、ANS(甜)、CPS(通用)、SCS(苦)味值的变化均有影响,对PKS(通用)味值影响不明显,其中SCS、NMS、CPS、AHS、ANS味值上升,CTS味值下降,炒制对各滋味的影响程度为SCS>NMS>CPS>AHS>ANS>CTS>PKS;通过PCA可以区分酸枣仁与炒酸枣仁;通过OPLS-DA可以建立酸枣仁与炒酸枣仁滋味判别模型,该模型对X矩阵的解释率(R2X)=0.900、对Y矩阵的解释率(R2Y)=0.967、预测能力(Q2)=0.965,表明该模型拟合度、预测性良好。结论:电子舌技术可以从数值上客观化体现炒制对酸枣仁滋味的影响,可以对生、炒酸枣仁滋味进行鉴别,为生、炒酸枣仁差异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HPLC-DAD-ELSD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HPLC-DAD-ELSD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ELSD方法测定了14个产地酸枣仁药材样品,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评价,建立了共有模式,以相关度评价图谱的相似性。结果:14个产地酸枣仁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黄酮类有15个共有峰,皂苷类有11个共有峰。建立的方法对酸枣仁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皂苷类成分均有良好的分离,一次进样同时测定了两类不同成分的指纹图谱。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酸枣仁药材中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的测定,为控制酸枣仁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进行蛋白质电泳鉴别。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 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高效毛细管电泳谱图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高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中药酸枣仁的生药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婕 《光明中医》2014,29(12):2573-2574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酸枣仁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方法 42例顽固性失眠患者用血府逐瘀汤加酸枣仁治疗.结果 痊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2.9%.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酸枣仁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