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赣州市章贡区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儿童青少年共1 748名,按小学、初中和高中(职高)进行分组,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远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近视影响因素相关数据,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近视影响因素。结果 检出近视学生1 014名(58.01%),近视患病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OR=1.668,P<0.05),并受阅读方式(AOR=1.413,P=0.011)、白天户外活动时间(AOR=1.275,P=0.029)、睡眠时间(AOR=1.463,P=0.002)、父母近视情况(AOR=2.988,P<0.001)等因素的相互影响。结论 赣州市章贡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堪忧,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以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重庆市垫江县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9—10月在垫江县辖区内抽取小学学校2所、初中学校2所、高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获得有效样本2 981人,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 981人,近视1 492人,近视率为50.05%;其中女生近视率(52.32%)高于男生(48.09%);小学生近视率为35.70%,初中生近视率为63.92%,高中生近视率为86.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OR=0.829)、不住校(OR=0.299)、座位每周调换一次(OR=0.919)、课间在户外活动(OR=0.840)、父母提醒读写姿势(OR=0.628)是近视的保护因素;阳光直射下用眼(OR=1.362)、近距离用眼、过长时间休息一次眼睛(OR=1.148)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垫江县中小学生近视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尽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特别是要改变学生不良的用眼习惯,从而减少学生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重庆市武隆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现状及其体质发育影响因素,为防治学生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21年抽取重庆市武隆区城区小学和初中各1所,农村小学和初中各3所,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抽取每个年级,至少含40人,共检测1 615名中小学生身体体质指标和血红蛋白含量。运用SPSS 22.0软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共检测1 615名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0.12%(325/1 615),其中边缘性和轻度分别为14.80%、5.33%,无中重度贫血;男生和女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9.44%、20.83%,城市和农村学生贫血患病率分别19.87%、20.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86、0.026,P均>0.05);不同营养状况学生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15,P=0.378);低年级贫血患病率最高,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3,P=0.002)。血红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杭州市部分城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21年杭州市两个城区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近视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946名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59%;女生近视患病率(64.3%)高于男生(52.8%),高中学生近视患病率(83.8%)高于小学(47.2%)和初中(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女性、高年级学段、父亲或母亲近视、线上教育时每日使用电子产品上课时间为2~4 h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杭州市部分城区中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仍然处于高位,应加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重点人群为女性、高年级学段和父母存在近视的学生,注意对不良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及使用电子产品等引起近视的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9年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为评价和干预全省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在全省13个设区市每个选择1个城区和1个郊县,每个城区随机抽取7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职高1所),每个郊县随机抽取5所学校(小学、初中各2所,高中1所),以整班为研究单元,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级,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标化法对2019年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人数和近视程度进行估算。结果 共获有效近视筛查样本53 306人,检出近视32 828人,近视率61.6%,其中小学生为38.5%,初中生为80.2%,高中生(含职高)为89.0%,不同学段学生的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207.83,P<0.05)。近视率城区(64.0%)高于郊县(58.5%),女生(64.3%)高于男生(5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4.88、147.25,P值均<0.05)。近视程度:轻度占47.4%,中度占40.8%,重度占11.8%。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龙岩市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分层整群抽取龙岩市11所学校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共3 445人开展近视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龙岩市2021年中小学生近视率为69.2%(2 384/3 445);高中生近视率最高(80.4%),近视率随学段呈升高趋势(趋势χ2=196.66,P<0.01);近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OR=2.90)、初中(OR=2.16)、父母任何一方近视(OR=2.09)、女生(OR=1.75)、过去1周每天有使用电子产品(OR=1.22)是引起近视的危险因素;课间在户外活动(OR=0.77)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 龙岩市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近视防治知识宣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余姚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分析龋齿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开展防治龋齿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9月1日—10月31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农村小学、初中和城区小学、农村初中各1所。4所学校所有学生共3 512人进行口腔检查及相关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发生龋齿的影响因素。结果 3 512名学生中,发生龋齿1 288人,总龋患率为36.67%,龋失补牙数2 915颗,总龋均为0.83,龋齿学生龋均为2.26;乳牙龋患率为34.00%,高于恒牙龋患率(13.44%)。乳龋患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χ趋势2=462.113),恒龋患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趋势2=22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村、喜欢甜食是中小学生发生龋齿的危险因素。结论 余姚市中小学生龋患形势严峻,需要通过多部门联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龋患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某市2019年中小学生近视现状,探讨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抽取12所学校学生2568人,检测学生视力,问卷调查影响因素,描述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对影响因素进行卡方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结果 郊县和城区不同年龄别学生的近视率呈现一致的上升趋势,但郊县的近视率略高于城区。年龄和遗传史,对城区和郊县学生近视都有影响。不同的是,城区学生,危险因素还包括性别(OR=1.460, 95%CI:1.087~1.961)、课后读写时长(OR=1.406, 95%CI:1.143~1.728)。郊县学生,危险因素还包括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OR=1.414, 95%CI:1.125~1.777)、住校(OR=1.590, 95%CI:1.132~2.234)。 结论 该市中小学生近视现患率高,郊县高于城区。城区与郊县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不同,郊县学生面临更多且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住校。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如皋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如皋市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1—12月在如皋市辖3个街道、11个镇随机抽取7所小学、7所中学,对抽中学校满足条件的儿童青少年进行常规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视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进行近视相关因素调查,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研究对象4 811名,检出近视1 296例,近视率为26.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982)、BMI(OR=1.511)、近亲近视(OR=6.170)、每日户外活动时间(OR=0.568)、保持正确读写姿势(OR=0.820)、单次视屏时间(OR=3.600)、正确应用读写作业台灯(OR=0.695)、其他不良用眼习惯(OR=1.687)、定期视力检查(OR=0.417)、家长近视防控知识行为正确率(OR=0.674)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结论 如皋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有待改善,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近视情况需引起教育及医疗行政部门重视,需制订针对性防范措施,以促进该地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湖北省中小学生近视的流行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各地市(州)四年级至高三的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结果 湖北省四年级及以上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5.1%,其中女生近视患病率(69.2%)高于男生(61.7%),且近视患病率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增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学段较高、父母近视是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而看电视时间较长、天黑后在家读书写字仅使用台灯或屋顶灯、课间休息场所为户外是近视的保护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与连续近距离工作<0.25 h休息一次眼睛的学生相比,连续近距离工作≥0.5 h休息一次眼睛的学生近视风险增加(0.5~<1 h:OR = 1.144;1 ~<2 h:OR = 1.272;2 ~<3 h:OR = 1.303;≥3 h:OR = 1.327);与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的学生相比,户外活动时间≥3 h的学生近视风险较低(OR = 0.875)。结论 湖北省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增长,增加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是预防及控制近视发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菏泽市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研究。方法 2010年5月—2014年7月选择菏泽市中小学29 047名学生人群进行调查,入组人群均经过详细的眼科视力检查及近视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其中1 549名学生进行干预研究,分析其干预效果。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菏泽市主城区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47.19%,其中,轻度者占23.87%,中度者占48.91%,重度者占27.23%。不同视力情况的中小学生在使用电脑时间、手机时间、户外活动、手工活动、阅读姿势、学习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电脑、手机、学习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危险性就越大(OR=10.751,95%CI为3.836~17.666;OR=12.782,95%CI为6.370~19.193;OR=3.059,95%CI为1.751~4.087);户外活动、手工活动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危险性就越低(OR=0.658,95%CI为0.135~0.981;OR=0.378,95%CI为0.157~0.857);此外,阅读姿势是近视的危险因素(OR=12.391,95%CI为6.535~18.248),而家长监督是近视的保护因素(OR=0.022,95%CI为0.002~0.234)。结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近视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与手机使用时间多长有关。加强近视的预防教育活动、限制手机的把玩时间及加强户外运动时间有助于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20年陕西省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陕西省10个地市的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31 78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查。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陕西省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69.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448)、学校类型(与小学相比,初中OR=2.364,普通高中OR=5.636,职业高中OR=1.850)、课后读写时间≥1 h(与<1 h相比,1~<2 h OR=1.130,2~<3 h OR=1.136,≥3 h OR=1.196)、视屏时间≥1 h(与<1 h相比,1~<2 h OR=1.167,2~<3 h OR=1.152,≥3 h OR=1.235)、父母一方近视(OR=1.738)和双方均近视(OR=2.689)、视力检查次数(与不检查视力相比,检查1~2次OR=1.181,检查≥3次OR=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濮阳市中小学生近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适宜的近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濮阳市1个区和2个县共16所学校的4 804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视力不良影响因素专项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不同人群的近视率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1年濮阳市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69.61%。其中女生近视检出率为73.45%,男生近视检出率为6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学段的升高,近视检出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趋势检验结果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躺着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1.315,95%CI:1.077~1.605)是近视的危险因素;而根据身高调整课桌椅高度(OR=0.844,95%CI:0.732~0.974),在学校做眼保健操(OR=0.717,95%CI:0.621~0.828),读写时眼睛距书本超过一尺(OR=0.765,95%CI:0.666~0.879),老师提醒注意读写姿势(OR=0.840,95%CI:...  相似文献   

14.
谢晓华 《职业与健康》2017,(14):1967-1969
目的通过了解江阴市各学生群体近视的流行现状,进一步分析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该地区6 876名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校生,进行双眼视力检测及问卷调查,并采用回归分析来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3 818人近视,近视率为55.5%。小学、初中和高中生近视率依次为36.3%、67.1%和78.1%,近视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春期上升显著。相同年龄,女生近视检出率持续高于男生(χ~2=4.26,P=0.039)。城区学校的学生在各年龄段均比农村学生更易患近视(χ~2=67.68,P<0.001)。导致近视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越大、女生、父母有近视、学校在城区、看书距离<30 cm、看电视距离<2 m,OR值分别为1.29、1.01、1.18、2.29和1.75。而规范做眼保健操以及增加户外活动量是降低近视患病率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96和0.86。结论正确掌握近视的发展规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结合,可有效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现况调查,探讨视力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地防治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4所小学一至五年级4936名学生进行近视初筛及相关的行为、环境因素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模型分析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7.5%,女生(50.3%)高于男生(40.2%);高年级(OR=1.322)、女性(OR=1.221)、父母近视(OR=1.273)、性格内向(OR=1.249)、作业时间大于2小时(OR=1.336)以及读写姿势不正确(OR=1.202)均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比较严重,应从小学及时开始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读写姿势的指导和督导上,家长则应加强对孩子眼放松行为和习惯的督促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江苏省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状况,为评价全省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在江苏省13个设区市抽取26个县(市、区),每个设区市包含1个城区和1个郊县,每个城区随机抽取7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职高1所)和2所幼儿园;每个县区随机抽取5所学校(小学、初中各2所,高中1所)和2所幼儿园.以整班为调查单元,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级,幼儿园在大班中抽取5.5~6.5岁儿童,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查.结果 共筛查学生60363人,近视检出率为60.0%,其中幼儿为14.5%,小学生为41.0%,初中生为81.8%,高中生(含职高)为90.2%,随年级增加,近视检出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483.00,P<0.01).近视检出率城区(62.4%)高于郊县(57.2%),女生(62.9%)高于男生(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5.45、183.29,P值均<0.05).近视程度构成轻度占47.8%、中度占39.9%、重度占12.3%,随着学段的上升,近视程度越严重,不同学段中近视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2.40,P<0.01).结论 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较高,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综合有效视力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都江堰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2017年都江堰市19 197名1~9年级在校学生体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9年级近视率分别为31.02%,24.97%,25.38%,37.39%,49.20%,61.83%,71.21%,81.41%,85.24%,小学生近视率为36.75%,初中生近视率为79.07%,城市地区学生近视率(55.80%)高于农村地区(47.12%) ,女生近视率(51.91%)高于男生(48.42%)。不同地区、年级、性别、体质指数(BMI)的学生近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年级以上学生近视率呈上升趋势,4~9年级学生近视率分别是1年级学生的1.362、2.211、3.793、5.586、9.999、13.168倍(OR>1)。城市地区(OR = 1.509,95%CI = 1.411~1.614),女性(OR = 1.186,95%CI = 1.112~1.264),超重(OR = 1.254,95%CI = 1.056~1.489),肥胖(OR = 1.593,95%CI = 1.067~2.378)学生近视风险较大。结论 都江堰市学生近视率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9年级达85.24%,政府、学校、家庭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控中小学生近视,通过专业指导、减缓课业负担、增加户外活动、坚持科学饮食等遏制中小学生近视的流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山东省威海市18所中小学校4 555名学生,开展视力筛查和近视状况问卷调查。计算近视检出率,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威海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为81.58%(3 716/4 555)。各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分别为小学四~六年级64.20%(970/1 511)、初中87.17%(1 359/1 559)、高中93.40%(1 387/1 485),学生的近视率随着学段增加而递增(χ2趋势=465.0,P<0.001)。女生、男生的近视率分别为84.13%(1 892/2 249)、79.10%(1 824/2 306),女生的近视率高于男生(χ2=19.4,P<0.001)。城区、郊县学生的近视率分别为80.01%(2 041/2 551)、83.58%(1 675/2 004),城区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22年北京市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及户外活动和电子产品使用在近视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7月从北京市随机抽取6个区,6个区中随机抽取11所小学,对所有1~5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t检验或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及户外活动和电子产品使用之间相乘交互作用。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5 033名学生,平均年龄为(9.12±1.35)岁,总体近视患病率为23.63%,女生近视患病率为24.91%,男生近视患病率为22.42%。1~5年级每天校外户外活动时间>1 h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小(P趋势<0.001),每天校外电子产品使用时间>30 min(P趋势<0.001),非屏幕近距离用眼时间>1 h(P趋势<0.001)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多。年龄大(OR=1.872,95%CI:1.810~1.936,P<0.001)、女性(OR=1.160,95%CI:1.068~1.260,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四川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四川省21个市(州168个区(县)内的学校为监测点,以整班为单位,每个学校每年级至少抽取80名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需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近视影响因素。结果 共286 472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小学生占44.99%,初、高中生占48.69%;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51.42%(147 305/286 472),并随学段增长而增高。女生(OR=1.329)、地区经济水平差(OR=1.092)、高学段(OR=2.168、2.826)、调换座位频率≥1次/月(OR=1.297、1.305、1.319)、过去1周平均每天家庭作业时长≥1 h(OR=1.106、1.254、1.346)、过去1周使用移动电子设备(OR=1.094)、经常或偶尔在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屏幕(OR=1.184、1.082)、经常或偶尔躺着或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1.211、1.107)、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OR=2.375、1.890)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险因素。地区经济水平中等(OR=0.842)、非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