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5例Ⅲ期Kü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7例;年龄58~84岁[(68.8 ±3.5)岁].损伤节段:T11 5例,T121...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打压植骨与联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38例Ⅲ期Kü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8例, 女30例;年龄59~81岁[(68.9±4.9)岁]。骨折椎体:T8 1例, T11 9例, T12 10例, L1 8例, L2 10例。17例行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术治疗(打压植骨组), 21例行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术治疗(骨水泥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后凸Cobb角;末次随访时骨性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5个月[(28.7±2.9)个月]。打压植骨组手术时间为(150.7±25.4)min, 术中出血量为(285.3±48.6)ml;骨水泥组分别为(132.0±21.1)min和(251.4±44.8)ml(P均<0.05)。术前两组VAS、JOA评分及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漂浮体位下双切口联合入路全方位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 Ⅲ型闭合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科及陆良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9例Rüedi-Allgwer Ⅲ型单侧闭合性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5~56岁,平均36.5岁。采用前内侧联合后外侧切口复位骨折后进行全方位内固定。术后进行影像学评价及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平均16.2个月。15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二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深部感染、断钉或退钉、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影像学评价示关节面获得解剖复位满意。功能评分示优良率78.9%。结论采用双切口联合入路全方位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 Ⅲ型闭合Pilon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坚强,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郑勇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03-1803
目的:探讨双钢板夹持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Rüedi-Allg werⅢ型Pilon骨折采用双侧解剖型钢板夹持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根据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7.8%。结论:双钢板夹持内固定治疗R櫣edi-Allg werⅢ型Pilon骨折优势明显,效果确定。  相似文献   

5.
双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内固定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内固定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小腿开放性骨折病例298例,均采用双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拉力螺丝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按Gustilo分型:Ⅰ型82例、Ⅱ型106例、ⅢA型74例、ⅢB型33例、ⅢC型3例.软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外固定支架在小腿Gustilo Ⅲ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四川宜宾中康骨科医院骨科应用游离ALTP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患者25例,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18~59岁,平均42. 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0例,机械伤15例。均有明确的骨折和血管、神经、肌肉以及皮肤软组织损伤,均属于Gustilo Ⅲ C型。小腿创面缺损范围7. 5cm×8. 5cm~25. 0cm×13. 0cm。Ⅰ期急诊下行清创探查术,修复重要的血管、神经、肌腱,骨折予以外支架固定。待创面清洁时,Ⅱ期行游离ALTP修复创面。术后均予以抗感染、抗血栓、抗血管痉挛等治疗,皮瓣成活后根据下肢力线及骨愈合情况更改内固定术。结果 22例游离皮瓣顺利成活,3例因皮瓣切取面积较大,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植皮等处理后创面愈合。皮瓣成活后17例患者拆除外固定支架更改内固定,8例患者外固定支架成为终极的固定方式。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端对位良好,力线恢复,骨愈合正常。结论游离皮瓣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Gustilo Ⅲ型骨折可有效修复创面,促进骨愈合,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40例Kümmell病患者,其中20例采用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PVP组),另20例采用PKP治疗(PKP组)。PVP组男性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76.20±4.94)岁;PKP组男性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75.45±5.4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治疗费用,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度、VAS评分和ODI指数。结果 PVP组的手术时间(31.20±3.95)min、透视次数(20.30±3.52)次、治疗费用(1.46±0.17)万元均少于PKP组[(55.50±4.43)min、(32.10±4.18)次、(3.41±0.15)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3.71±0.29)mL vs.(3.99±0.72)mL]、渗漏率(5/20 vs. 3/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度、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Kümmell病在恢复椎体形态、缓解疼痛症状及安全性方面可获得与PKP手术相似的效果,但前者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及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8.
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创伤。前、后路切开减压并内固定治疗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自1997年6月至2004年8月应用后路减压加AF内固定治疗16例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9~68岁,平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术与单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年龄较大患者多节段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4月收治36例多节段椎体骨折患者,分为单纯内固定组和联合椎体成形组,其中单纯内固定组19例采用长节段或多节段后路钉棒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组17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伤椎高度恢复R值、伤椎后凸Cobb角以及患者的VAS疼痛指数、住院费用。结果联合椎体成形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单纯内固定组,术后随访6个月~3年,单纯内固定组患者术后R值、Cobb角与联合椎体成形组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术后VSA疼痛指数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均无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未出现异物反应,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未出现腰背部疼痛。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7年6月共68例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患者,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3岁.按照Allen分型:Ⅰ度7例,Ⅱ度19例,Ⅲ度29例,Ⅳ度1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轻度屈曲位颅骨牵引制动(3~4 kg).单纯后路手术26例,采用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或经关节螺钉固定,I期前后联合手术42例.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 随访6-65个月,平均34个月.2例后路切口感染,经过清创换药等治疗愈合,2例术后短期内神经症状加重,通过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后恢复.神经功能除A级18例没有恢复外,均有1级以上改善.其中有11例B级患者术后有4例达C级,有5例达D级;C级10例中有6例恢复至D级,4例达E级,D级15例全部达E级.未见内置物松动、脱落及断裂者,植骨在3~4个月内融合,未发现不融合者.未出现与手术固定技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治疗需根据Allen分型决定治疗策略.对于Ⅰ度和Ⅱ度损伤采用后路手术;而对于Ⅲ度和Ⅳ度损伤,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可采用Ⅰ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2月,我科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Rü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22例,其中合并腓骨骨折8例,合并脏器损伤2例,合并其他骨折4例。结果本组22例,随访12~35(18.7±4.3)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愈合时间4~8(5±1.8)个月,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选择好手术时机,正确处理软组织损伤,双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Ⅲ型pilon骨折能达到准确复位,牢固固定,早期行功能锻炼的目的,为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颈椎骨折脱位一期前后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取一期前路+后路单开门联合手术复位植骨内固定颈椎骨折脱位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2岁(21~65岁)。按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类:A级19例,B级15,C级9例;C4前脱位9例,C5前脱位22例,C6前脱位12例;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1例。半侧关节突绞锁15例,关节突半脱位11例,双侧关节突绞锁6例。结果:术后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2个月。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X线片,未出现钢板螺钉,植骨块,钛网松动脱出等情况,颈椎高度,曲度无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经一期前路+后路单开门联合手术内固定可达到复位、减压、固定融合并重建足够颈前后结构的稳定性,便于术后护理和康复。  相似文献   

13.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固定、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固定、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1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损伤,并分析一期前后联合手术的优缺点、适应证及内固定方法。结果本组10例椎管均获得有效减压,平均随访14个月,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17°恢复到5°,Frankel分级恢复1级者4例,恢复2级者3例,无变化者3例。结论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固定、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可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4.
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椎管内压迫、恢复腰椎的正常曲度、重建坍塌的三柱结构,临床上较多采用的手术入路为前后联合入路:经前路行椎管内减压和重建脊柱前中柱,同时经后路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ARRIF-Ⅲ型脊柱后路复位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病例的长期疗效。方法:应用ARRI-Ⅲ型脊柱后路复位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通过45例随访5~8年,了解该器械的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症状完全消失27例,明显好转12例,3例仍遗留有部分腰痛,3例遗留有下肢疼痛。X片显示32例椎间自体髂骨植骨均完全融合;7例椎体间BAK植骨,4例融合,3例嵌入;6例横突间植骨患者有4例融合2例未融合;42例(93.3%)滑脱完全复位,3例(6.6%)复位部分丢失,仅遗留有1度滑脱,2枚(4.4%)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ARRIF-Ⅲ型能对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脱症进行复位固定和植骨融合,是一种使用方便、固定确实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肘前后联合入路与肘后正中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67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32例;年龄21~61岁[(38.0±9.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组(38例),肌间隙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患者采用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椎体功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肌间隙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路组(t=7.845,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组(t=6.061,P<0.001);术后3个月,肌间隙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后路组无明显差异(t=1.201、1.523、1.081,P=0.234、0.132、0.283);肌间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与后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无明显差异(χ2=0.724,P=0.395)。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后环不稳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44例骨盆骨折后环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9例;年龄18~27岁,平均38.8岁。道路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21例,砸伤6例;按Tile分型:C1.1型20例,C1.2型8例,C1.3型11例,C2型5例;合并前环不稳者先行前环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置入骶髂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35例,行后路经皮微创双侧髂骨钢板固定3例,行经腹直肌旁切口腹膜外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6例。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机选择伤后5~18d。术后X线及CT扫描重建显示骨折复位固定好,3例后路手术中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44例均痊愈出院,无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盆后环不稳定骨折的复位固定是重建骨盆环稳定性的重要环节;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内固定稳定,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对术前牵引复位不满意者可选择后路或前路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8月采用PKP治疗的21例Kümmell's病(Ⅰ期、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59~78岁,平均67. 4岁。有可回忆的轻微创伤史者15例(平地摔伤8例,弯腰搬重物3例,腰扭伤1例,道路交通伤3例),自诉无创伤史者6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2d、术后1年的患椎高度比、椎体Cobb角,评价椎体复位情况及稳定性;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症状缓解程度及日常生活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37min;骨水泥注入量2. 5~7mL,平均4. 2mL。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骨水泥渗漏(9. 5%)。术后各评价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 <0. 05);术后1年VAS评分、ODI较术后2d进一步改善(P <0. 05),术后1年时患椎高度比以及椎体Cobb角较术后2d无明显丢失(P>0. 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Ⅰ期、Ⅱ期Kümmell's病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Dick钉与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2例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治疗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方法较多 ,特别是后路内固定方法 ,由于其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 ,效果也不尽相同[1] 。笔者从临床的角度 ,对Dick钉系统与AF系统作对照比较研究 ,旨在了解两种不同后路内固定方法对胸腰椎骨折的复位、固定效果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1) 1990年 3月~ 1998年 1月采用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2 3例 (以下简称Dick组 ) ,其中男 17例 ,女 6例 ;年龄 2 1~ 5 6岁。屈曲压缩型骨折 10例 ,爆裂型 7例 ,骨折脱位 4例 ,Chance骨折 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