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增殖诱导配体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同属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共享两个受体。BAFF能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和未成熟淋巴细胞的生存,诱导或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APRIL在SLE中作用却不清楚,研究结果甚至互相矛盾。本研究通过检测SLE患者血清APRIL水平,并同时检测与疾病活动有关的自身抗体如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C1q抗体,探讨其在SLE疾病活动和系统损害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 SLE患者33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评分,分为活动组20例和缓解组1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BLyS 、BAFF-R水平,观察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白细胞(WBC)、补体C3、C4和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 P<0.05),缓解组患者血清BLy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缓解组与对照组血清BAF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均与SLEDAI呈正相关关系(P<0.05);BLyS水平与ANA呈正相关关系(P<0.05);BAFF-R与ANA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ds-DNA无明显相关关系( P >0.05);SLE 患者血清 BLyS、BAFF-R 水平与 WBC、C3、C4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SLE病情密切相关,对SLE病情的评价有重要价值,且BLyS可能比BAFF-R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是1999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第13位成员,因其显著的B细胞生长刺激作用而得名.此外还称:激发凋亡、核转录因子κB和氨基末端激酶的TNF类似物(TNF homologue that activates apoptosis,nuclear factor-κB,and c-jun NH2-terminal kinase,THANK),白细胞表达的TNF和凋亡相关的配体1 (TNF and apoptosis ligand-related leukocyteexpressed ligand 1,TALL 1),TNF家族的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on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 [1~4].BLyS的主要作用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抗体,其正常表达对维持依赖和不依赖T细胞抗原刺激的B细胞活化和增殖至关重要.BLyS的过度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病关系密切.本文就BLyS及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参与SLE的发病机制以及BLyS拮抗剂应用于SLE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的病理特征是血清中产生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和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器官的血管壁上,激活补体系统,产生血管炎,这是导致SLE多组织、多器官损伤的共同免疫病理基础.SLE患者血管病变可导致血栓或出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而类固醇激素的大量应用往往加重其高血凝的病理状态,血栓形成,其中以动静脉血栓常见,是心、肺、肾及脑等多脏器严重损伤和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SLE血栓前状态尤为重要.笔者将近5年来对SLE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改善对策的临床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狼疮活动指数的相关性,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及狼疮活动指数量表,于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对就诊于东莞康华医院内分泌及风湿免疫中心的46例15-58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对狼疮活动指数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狼疮活动指数总分与躯体化(t=-3.476,P=0.001〈0.05)、退缩(t=-2.494,P=0.017〈0.05)分别呈显著负相关,与假性利他(t=2.336,P=0.024〈0.05)、压抑(t=2.036,P=0.048〈0.05)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人群躯体化、退缩、假性利他和压抑机制对其狼疮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和病情的稳定与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肾炎采取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肾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单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进一步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积极治疗后,在尿蛋白、血清肌酐、红细胞沉降率三项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红细胞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肾炎患者采取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耐受性丧失和免疫细胞过度活跃,共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中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其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与T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异常密不可分[1-2].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MRL/lpr狼疮鼠体质的区分方法,并于不同周龄观察肾脏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BAFF)、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 BAFF-R)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以考察狼疮鼠体质差异的物质基础。方法将12周龄MRL/lpr小鼠按体质分为寒体质、常体质及热体质,随机选取不同体质的小鼠各20只为寒体组、热体组、常体组。分别于12周龄时及20周龄时取材。通过RT-PCR、West-ern Blot等检测方法,检测肾脏 BAFF mRNA、BAFF-R mRNA 及其蛋白质表达。结果寒体质MRL/lpr狼疮鼠肾组织BAFF mRNA及蛋白质、BAFF-R蛋白质的表达均较常体质、热体质低,但各组BAFF-R 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MRL/lpr狼疮鼠体质差异可能与肾脏组织BAFF mRNA及蛋白质、BAFF-R蛋白质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庭心理因素及狼疮活动指数的基本特点,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及狼疮活动指数量表,对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就诊的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人口特征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样本小组间狼疮活动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0岁以内与30岁以上年龄小组比较,父亲教养方式的过度保护评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1),母亲教养方式中过度干涉/保护评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0.05);无子女与有子女比较,家庭功能中角色评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5);大学以下学历与大学学历比较,家庭功能中沟通(P=0.022﹤0.05)、情感反应(P=0.04﹤0.05)、总体功能(P=0.026﹤0.05)评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狼疮活动指数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属同一个群体。对30岁以上患者的心理治疗应关注和帮助其理解童年父母的过度保护或干涉;对有子女患者的心理治疗应引导其主动寻求物质营养和情感的角色支持;对大学以下学历患者的心理治疗应引导其增进沟通与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11.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及其配体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是CD28/B7家族第三个成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ICOS/ICOSL在SLE的治疗方面的研究逐年深入,为临床SLE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就ICOS/ICOSL与SLE关系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水平,探讨APRIL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6例SLE患者及17例正常人PBMC的APRILmRNA表达,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APRIL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SLE患者APRIL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6725,P〈0.01)。结论 SLE患者APRIL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家族(B-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 family, BAFF)在B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其过度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针对BAFF及其受体研制相应的阻断剂,通过封闭BAFF分子的特异性免疫调控信号,拮抗其诱导的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和病理性自身抗体的产生,有望为SLE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B细胞刺激因子(Blys)基因和蛋白在体外的表达及IL-10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20名女性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2组,IL-10(100ng/mL)组和培养基组(仅含RPMI1640培养基),分别于培养0、6、12、24、72h离心收集PBMCs,RT-PCR法检测刺激后0~24h细胞Blys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2h膜结合型Blys蛋白表达。【结果】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 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高于健康对照(P<0.001)。②IL-10显著增强健康对照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 mRNA表达,12h作用最强(0.487±0.058 vs 0.251±0.050,P<0.001;0.638±0.084 vs 0.392±0.059,P<0.001)。③IL-10显著增强健康对照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结合型Blys蛋白表达(FACs,4.53±0.71 vs 3.24±0.57,P<0.001;5.79±0.91 vs 4.55±0.83,P<0.001)。④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结合型Blys蛋白显示,IL-10刺激后Blys表达增强。【结论】IL-10可上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基因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水平,探讨APRIL水平与SLE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APRIL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SLE患者组(48例)、RA患者组(16例)和正常对照组(16例)血清APRIL水平,并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E组和RA组血清APRI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组高于RA组(P<0.01)。SLE组中抗Sm抗体阳性患者APRIL水平高
于阴性患者( P<0.05)。抗U1-RNP抗体阳性患者APRIL水平高于阴性患者( P<0.05),抗SSA /SSB抗体、抗ACL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APR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血清APRIL水平与其补体C3、C4呈负相关关系(r1=-0.819,P<0.01;r2=-0.549,P<0.01),与SLEDAI评分、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谱等免疫学指标无相关性。结论:APRIL在SLE患者中特异性升高,可能在狼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清APRIL水平可能与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有关联,但尚不能确定是否可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用中药狼疮Ⅱ号胶囊结合激素治疗中度活动期SLE患者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诸领域的生活质量。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激素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中药狼疮Ⅱ号胶囊,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①在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等3个方面,治疗3个月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上升,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时间和不同的治疗方式上没有交互作用;分析两组时间和处理的主效应,发现尚不能认为积分的差异来源于处理的不同(P>0.05);②在生活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理领域3个方面,治疗3个月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上升,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时间和不同的治疗方式上存在交互效应,因此对处理的主效应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处理,治疗3月后观察组积分差值上升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认为积分的差异来源于处理的不同。结论中药狼疮Ⅱ号胶囊结合激素治疗中度活动期SLE对所选病例在生活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理等3个领域的改善上均优于西医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对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的包括发热等26项的临床表现及包括ANA等13项实验检查指标(急性期和缓解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疾病急性期,其ANA( )高滴度(31:160)几乎占1/2,缓解期即下降到近1/10;6例狼疮带( )患者中1/2为低补体血症,并有5/6表现为狼疮性肾炎;与一般资料相反,没有发现抗SmAb( )者雷诺氏现象也( );抗SSA Ab( )中有口眼干燥者只占25%,大大低于某些文献报道的80%;并报道了本Ab与光过敏、皮肤红斑等临床表现的关系。同时,本文的病理活检证实了:SLE患者通常是Ⅲ型变态反应,又可以是同时兼有Ⅱ型和Ⅳ型“复合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群体。  相似文献   

18.
B细胞被认为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也成为SLE治疗的一个焦点。本文针对B细胞靶向治疗的不同方法,如B细胞清除、阻断联合刺激信号、B细胞耐受、抗细胞因子等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加减清营汤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的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58例确诊的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热毒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甘草酸二胺氯化钠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清营汤治疗。用动态浊度法检测5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结果 在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内毒素水平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减清营汤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50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和稳定期各2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与25例健康献血人员作比较.并分析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与病情活动、其他实验指标及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表达Blys的百分率上调(P<0.001),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Blys的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和P<0.05);其中,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比较,活动期患者Blys的表达更高(P<0.05).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702,P<0.001),与免疫球蛋白IgG、IgM呈正相关(r=0.695,P<0.001和r=0.356,P<0.01),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0.42,P<0.001和r=-0.31,P<0.05).dsDNA抗体( )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较dsDNA抗体(-)组高(P<0.05).Clq抗体( )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也较C1q抗体(-)组高(P<0.05).结论 Blys在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率升高.Blys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活动,并与自身抗体的产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