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肾脏病(CKD)在房颤患者中非常普遍,是卒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无论是房颤还是CKD,均与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相关。两者亦具有密切的双向关系,且常常同时存在。相较于单独的房颤或CKD患者,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者脑卒中风险、血栓栓塞风险和病死率较高[1]。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该类人群一直是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华法林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虽可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但其起效慢、出血风险高及需频繁监测INR等缺点限制了其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的出现克服了传统口服抗凝药(OACs)的弊端,但该类药物均经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近年来,对于NOACs治疗该类人群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现将OACs在伴有CKD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房颤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脑卒中是房颤最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口服抗凝药物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手段。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研发克服了华法林治疗窗窄、需要长期监测INR的弊端,但也有许多临床试验在证明新型口服抗凝药疗效的同时,验证和发现了出血、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现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用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索抗凝门诊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nts,OAC)的情况,为真实世界研究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于2014—2019年抗凝门诊接受OAC治疗的NVAF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选择服用华法林者551人,达比加群酯者83人,利伐沙班者48人,符合口服OAC适应证(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者分别占89.7%,94.0%和93.8%;卒中低危患者中约50%为复律或射频消融前3周或后4周抗凝治疗;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既往有卒中史的比例高于华法林的患者。由于NOACs使用的方便性,临床实践中华法林转换为NOACs最为常见;仍有相当多的抗凝药物不依从的情况,其中1例患者因自行停用达比加群酯3 d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 临床指南推荐NVAF患者优先选择NOACs,但真实世界使用华法林者占绝大多数,而NOACs较多用于高龄或既往卒中的患者,可能由于医师对于华法林的使用经验更为丰富和NOACs的价格较高等原因导致;药师对于不同抗凝药物之间转换的监护以及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提高抗凝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张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135-129
目的:探究与分析华法林应用于慢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具有血栓栓塞高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采取不同剂量的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普通剂量组较小剂量组相比, INR首次达标时间与INR稳定值的时间明显缩短,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普通剂量的华法林应用于具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中,显著降低了诱发栓塞出现的风险,且在治疗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为提高抗凝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房颤合并CKD患者90例以及房颤但肾功能正常者90例的病历资料。对患者华法林使用率、抗血小板药使用率、抗栓药物的出血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年龄、合并慢性疾病、既往脑血管事件、出血风险评分等单因素对华法林使用率的影响。结果:房颤合并CKD患者的抗栓比例为68.9%,其中华法林抗凝比例为10.0%,低于肾功能正常患者;合并CKD患者的抗栓药物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 CKD并未增加抗栓药物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华法林使用单因素分析提示高龄、冠心病、CKD对其影响较大。结论:我院房颤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严重不足。临床药师应加强药学服务,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开展药学跟踪随访工作,确保抗凝治疗的延续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治疗与管理策略以及临床药师在抗凝个体化与精准治疗中的药学服务重点。临床药师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及治疗指南,通过综合评估出血风险及栓塞风险,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遴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剂量调整、围术期的抗凝管理、长期预防性抗栓策略以及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等均是临床药师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的出发点与关切点,从而协助医生制定更为安全、有效、精准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的口服抗凝药物(NOAC)代替肝素类药物在围手术/操作期患者进行桥接抗凝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入选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观察患者在围手术/操作期使用NOAC桥接抗凝后,围手术/操作期以及术后30天内栓塞事件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共入选患者21例,其中4例行肠镜检查,3例行胃镜检查,8例行拔牙操作,3例行眼科相关操作,3例行皮肤科相关操作。患者的平均年龄(70.8±8.5)岁,女性有9例,平均CHA2DS2-VASc评分(3.0±1.0)分,平均HAS-BLED评分(1.4±0.7)分。21例术后30天均未出现出血事件与栓塞事件。结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取NOAC在围手术/操作期进行桥接抗凝,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消融治疗获得成功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特别是栓塞风险低的个体,术后是否需要继续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方法入选低危栓塞风险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07例,射频消融术后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55例)和非华法林组(52例),华法林治疗组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治疗至少3个月,抗凝治疗强度为INR2.0~3.0;非华法林组只服用阿司匹林,每日100mg。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射频消融术,即刻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栓塞或出血事件。随访6~18个月,华法林组发生血栓栓塞事件2例(3.6%),非华法林组发生2例(3.7%),两组患者栓塞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华法林组有3例(5.5%)出血事件,非华法林组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射频消融取得成功的低危心房颤动患者,可以考虑不应用华法林抗凝,而只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华法令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223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令治疗组112例与阿司匹林对照组111例。治疗组给予华法令片,每次2.5mg,第1天每天3次,第2天每2次,然后每天1次,治疗开始每两天复查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后每月复查一次INR,依据INR调整华法令用量,使INR保持在2.0~3.0之间。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50 mg,每天3次。每两周进行1次随访,随访期为1年,观察血栓栓塞事件及有无出血情况。结果华法令组的栓塞发生率为1.8%,阿司匹林组为4.5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令组出血发病率为3.6%,阿司匹林组为1.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的患者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使INR保持在2.0~3.0之间,能有效的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比较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于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罹患阵发性房颤的老年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每组各90例;其中阿司匹林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口服疗法,华法林组患者采用华法林口服疗法,两组患者均在治疗过程中依据INR检测值行剂量调整;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出血,消化道反应及过敏发生率等。结果华法林组组患者血栓栓塞,消化道及过敏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阿司匹林组与华法林组患者出血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严密监测患者INR指标条件下,相较于阿司匹林,华法林用于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小。 相似文献
17.
Lydie-Edwige Biye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19(4):348-351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分析影响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同时为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打下基础。方法:查阅2010年1~12月份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明确诊断患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病历,采用CHADS2风险评分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根据ACC/AHA/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评价其规范化抗凝情况。结果:共入选患者200名,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仅39人(19.5%),其中仅有18人(46%)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目标抗凝范围(INR:2.0~3.0);按照CHADS2评分将入组患者分组,其中高危患者143人中,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仅31人。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规范抗凝治疗的比例很低(40%),其中高危患者中使用华法林进行规范治疗的比例尤甚(22%)。由此,应针对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率低的现状,进一步调查与了解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华法林对老年人心房纤颤的抗凝效果。方法 80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40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300mg/d,晚饭后即刻口服;华法林组40例患者给予华法林(起始剂量3mg/d,然后根据INR进行调整);监测用药后1、3、5、7周的PT值,随访脑卒中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的抗凝效果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脑卒中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结论 3~4mg/d的华法林对老年人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疗效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