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右心室各有一个异位节奏点并行竞争心室,产生正常波形的室性融合波,实属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6岁,冠心病,有晕厥史.心电图(附图)为V_1导联连续记录:P波与QRS无关,P-P基本规则,频率为56次/分,QRS形态变化较大,有数种形态,其中两种较为同定,一种呈左束支阻滞(LBBB)型,一种呈右束支阻滞(RBBB)型,此两种QRS宽0.12秒,频率非常接近,分别为29-30次/分和29-31次/分.其余QRS形态除个别表现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63岁,阵发性心动过速史6年.多于清晨出现,起床活动后消失,发作时自测脉搏最快达120次/分,并有漏搏.附图为Ⅰ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规则,频率61次/分,QRS呈rS型者P-R间期为0.18秒,其S波增宽,系窦性心律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同时有与窦性心搏交替出现的异位QRS波,呈不同程度的畸形,其前虽有  相似文献   

3.
A帧中QRS时限0.08秒,R-R间距恒定为0.40秒,频率150次/分。心房波不太清楚,但仔细测量并在B帧(加高电压联)心电图上证实有规则的F波,F-F间期恒定为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4岁.以精神分裂症于1992年4月11日入院.体检:心率 74次/分,血压14.3/9.1kPa;心律不规整,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腹软,肝脾未及.X线、超声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近期未服任何药物.心电图特征 入院时心电图(附图上行及中行)见P波倒置,P-P~-间期基本规则,为0.78~0.80秒,频率75~77次/分.P~-波多数位于QRS波之前,偶见位于QRS之后者.位于QRS波之前的P~-波,其P~- -R间期均>0.12秒(0.13~0.16秒);位于QRS波之后的P~-波,其R-P~-间期为0.15秒.有3种R-R间期,由短至长分别为0.78~0.80、1.08、1.29秒,其最长R-R间期加次长R-R间期约为最短R-R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88岁.因胸闷、心悸1d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史15年.查体:神智清,体温36.5℃,血压135/75mmHg.肺呼吸音清,心率53次/分,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人院当日行12导联心电图(图略)示:①窦性心律;②频发室性早搏;③三度房室阻滞;④交接性逸搏心律;⑤ST-T异常.临床诊断:冠心病.次日11点开始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总心率59040次,平均41次/分,单独室性早搏4个,成对室性早搏10对,短阵室性心动过速6阵.QRS波群呈现三种形态的改变:第一种(图1A)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图形,QRS波时限0.148,心室率41次/分;第二种(图1B)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QRS波时限0.14s,心室率30次/分;第三种(图1 C )QRS波群呈左前分支阻滞图形,QRS波时限0.lls,心室率28次/分.  相似文献   

6.
图1为常规九导联,窦性P-P 间期规则,频率为58次/分,P 波宽度0.09秒,P-R 间期固定0.12秒,QRS 波宽大,时限0.12秒,在Ⅰ、Ⅱ、aVR、V_5导联QRS 起始明显可见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P波窦性、P—P间距规则、频率86次/min,P波与QRS波大部分无关,R—R规则、频率48次/min,为房室交界处逸搏节律。当逸搏起搏点激动下传通过左束支时,此时左束支因病变,激动在左束支内传导时间反而超过右束支0.04-0.06s以上,第2、3个QRS激动通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71岁。近期因反复胸闷心悸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为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的V1导联图形。上行为窦性心律时心电图记录,规则,P—R间期0.28s,V1导联呈rsR’型,V6导联S波粗钝,QRS波群时限0.16s,心率68次/分。下行为房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记录。心房激动频率180次/分,P—P间距频率180次/分,QRS不规则。P1未下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0岁,有高血压病史,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自0.26 s开始逐次与QRS波脱离,虽然看似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但是不见R-R间期进行性缩短,也不见有QRS波脱落,并伴有QRS波挫折,QRS时限0.11 s.心率58次/分,绝大多数QRS与P波无关系,P-P间期、R-R间期相等.  相似文献   

10.
连续记录Ⅱ导联,示窦性P-P规则,频率64次/分,本图有3种形态的QRS波,R_(1·5·7·8)为窦性下传,P-R间期0.16s,QRS时限0.06s。R_(2·4·6·9·12·15·18·21·24·27·30)高大畸形(R’),QRS时限0.11s,T波(-+)双相以(-)为主,其前无有关P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胸闷不适1周于2004年1月18日来院诊治。体检:BP12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50次/分,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胸闷待查。即刻心电图为三导联同步连续记录示窦性心律,P-P间期相等频率43次/分,R-R间期基本相等,频率48~50次/分,QRS时间0.06s,其前无P波,考虑为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窦性P波与QRS波群形成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长V1导联示提前的QRS波群有两种形态,一种呈qR型,如R4、R8,其前虽有窦性P波,但P-R不固定,即无相关P波,QRS时间0.10s,为室性早搏。另一种呈rsr’型,如R11、R22…  相似文献   

12.
例1患者女性,27岁。因胸闷、心悸一天伴晕厥一次入院。患者两个月前曾有上述症状发生,持续10min,当地医院处理后(具体不详)缓解。体检:BP68/45mmHg,心界叩诊不大,心率200次/分。临床诊断:心源性休克。首次ECG描记示:异位心律,R-R间期0·28s,心率214次/分,QRS时限0·10s,V1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型,电轴左偏-73°;Ⅱ导联第7、9,Ⅲ导联第2、4、6、8,aVF导联第5、7、9共计9个QRS波后T波与其他T波不同,疑有窦性P波落在T波中,其频率为120次/分,与QRS波无关。即做食管导联示:P波高大,明显可见,其频率恰好为120次/分,从而证明前面推…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80岁。临床诊断: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电图示P波消失,f波代之,房率约460次/min,R—R不规则。QRS波呈现3种类型:①第1、2、6、9个QRS呈室上性。②第3、4、5、7个QRS波为完全性左束支阻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54岁。因胸闷、活动后气紧来我院就诊。去年3月曾因全心衰住我院。心电图(图1):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4s,R-R间距规则,频率200次/分,额面电轴-99°,V1、V2呈qR型,V5、V6呈rS型。仔细观察,可见P波(如图1箭头所示)规则出现,落于QRS的前、中、后,频率130次/分,P与R无关,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讨论临床上宽QRS波型心动过速有时不易鉴别,判断是室上性心动过速还是室性心动过速对选择临床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因为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若不及时治疗,预后往往较差。本例心电图有以下特征有助于判定:①室房分离,…  相似文献   

15.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心脏病和非心脏病病人,其特点是阵发性发作,即突然开始,突然终止,没有速率逐渐增快的过程,速率通常是159~220次/分。房性和/或室性早搏通常可诱发其发作。心动过速时,RR 间期规则,除非有束支阻滞否则 QRS 波时限正常。若能发现 P波,则其形态与窦性 P 波不同,而且可发生于QRS 波之前、之后或同时。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往往可终止心动过速。在大多数病人心动过速的机理是折返,而在某些病人可能是由于自律性增高。本综述旨在讨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类、诊断和处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83岁。因在家多次晕厥就诊。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可。无行动不便及语言不清。体温36.7℃,血压175/90mmHg,心率40次/分,心肌酶及生化在正常范围。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P间距基本规则(含QRS波群的P—P间距短,不含QRS波群的P—P间距长,两者相差大于0.02s),R—R间距规则。P波与QRS波群无关,心房率80次/分,心室率40次/分,R—R间距=2倍的P—P间距。考虑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时限0.09s。  相似文献   

17.
患者性,70岁。因畏寒、发热伴胸部不适1d,于1997年7月16日入院,20:25时床边急查心电图示(见附图):各导联除提前发生之P′波外,见窦性P波规则出现,心率91次/min,P-R不固定,P-R≤0.12s,R-R相等,QRS时限0.08s,心率亦为91次/min,以aVR为例进行分析:第1、第6~11个QRS波其P-R缩短为0.08~0.11s,P波与QRS波无关呈房室分离,第2、3QRS波前P波形态呈直主或低平,为窦性P波与交接区逆行的P~-波形成的房性融合波、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39岁。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图1中P波消失,代之以间距、振幅绝对均齐的锯齿状F波,F-F间无等电位线,频率为320次/分,QRS波呈室上性,房室传导比例为2∶1。测量发现F-R间期不固定,有长短两种表现:长者0·20s,出现长R-R0·44s,心室为136次/分。短者0·16s,出现短R-R0·40s,心室率为150次/分,两者交替出现,十分有规律。另外,亦可见F-R间期延长,QRS波电压变小。F-R间期缩短,QRS波电压变大。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AF)呈2∶1房室传导合并B型房室文氏阻滞致F-R及R-R间距长短交替及QRS波电交替。图1AF(2∶1)伴QRS波电交…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58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住院安装永久型起搏器,住院前曾多次出现晕厥,晕厥时心率缓慢,多在30次/分左右,其它检查未见异常发现。术前心电图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QRS时限<0.12秒,考虑起搏点在交界区内。按装起搏器术后的心电图(附图)起搏频率为60次/分,可见起搏心律与正常QRS波群交替出现,类似起搏夺获二联律,其前均有P波,但P波形态不同,P-R间期不等,P波基本是两种形态,一种为倒置P波,P-R间期固定为0.15秒,第2、4、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41小时,新生儿败血症。图1P-P规则,P波频率158/分。每3-5个QRS波成一组。每组第一个QRS波(R_1)电轴左倾,呈左前分支阻滞(LAFB)型。从第二个QRS波(R_2)起,电轴极度右倾,并逐搏加重,QRS波也逐搏增宽,从0.10-0.18s,形态是左后分支阻滞(LPFB)型。随后一次QRS波脱落,说明此时三分支皆完全阻滞。以5∶4房室传导为例,说明文克白周期中各分支不同的阻滞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