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爱蔚 《贵州医药》1993,17(5):303-303
冷冻治疗是六十年代医学上的新技术,现广泛用于临床各科。而冷冻治疗眼结膜慢性炎症,国外尚未见报告,国内仅见两篇报导,现将我科1992年3月~8月用冷冻(致冷源为液氮)疗法治疗眼结膜慢性炎症100例报告如下。 1 冷冻器械设备以液氮为致冷源(-196℃),采用自制简易瓶式液氮冷冻器(容器为保暖瓶),可用棉签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腺肽口服配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胸腺肽口服20mg,每日1次,配合液氮冷冻治疗疣体。对照组仅用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腺肽口服配合液氮冷冻治疗可明显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88年10月至1989年6月,用宫颈液氮冷冻法治疗301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现根据随访观察的173例疗效对液氮冷冻法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液氮冷冻治疗慢性咽炎13968例,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4526例,慢性肥厚性咽炎7613例,慢性萎缩性咽炎1829例.结果 液氮冷冻治疗上述各型慢性咽炎均有效,慢性单纯性咽炎有效率为78.9%,慢性肥厚性咽炎有效率为83.6%,慢性萎缩性咽炎有效率为75.3%.结论 液氮冷冻治疗慢性咽炎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远期疗效。方法:扁平疣患者106例,随机分治疗组53例,用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对照组单用液氮冷冻治疗,共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45%,对照组有效率52.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扁平疣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81年7月至1984年7月用液氮冷冻治疗各种皮肤疾患600余例,现将有信访结果的326例报告如下。治疗方法使用航天工业部8358研究所生产的 D2—1型低温治疗器,分别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将通液氮瓶的冷冻头直接与患者病变部位接触冷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2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用匹多莫德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120例仅用液氮冷冻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后12、24周观察扁平疣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95.8%,对照组为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扁平疣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液氮冷冻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外涂治疗跖疣的效果。方法 76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液氮冷冻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外涂,对照组单纯采用液氮冷冻,连续治疗5周后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67.5%)高于对照组(55.6%),复发率(10.0%)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液氮冷冻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外涂治疗跖疣效果优于液氮冷冻,且操作简单、复发率低、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对慢性宫颈炎电灼、激光、液氮冷冻等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液氮接触冷冻法及喷射冷冻法,虽然疗效满意,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接触冷冻法对宫颈外形不整者,因无法密切接触而影响疗效;喷射冷冻法如果掌握不当,易损伤阴道壁。为此,笔者在液氮冷冻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创立了液氮棉沾冷冻法,并深入工厂对937例患者进行治疗,经随诊观察疗效满意,且具许多优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份-2017年6月份收治的寻常疣的患者8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实施液氮冷冻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参与研究的82例患者,经治疗治愈69例,占84.15%;有效11例,占13.42%;无效2例,占2.4%;总有效率达到97.56%(80/82)。结论: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低,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化脓性肉芽肿两种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波凝固治疗和电离子治疗化脓性内芽肿的疗效对比。方法120例患者分成3组:治疗组40例,采用微波凝固治疗;对照组80例,分别采用电离子手术以及液氮冷冻治疗。分别观察疗效。结果微波治疗、电离子治疗和液氮冷冻治疗化脓性内芽肿均有效,但微波治疗优于电离子治疗和液氮冷冻治疗(两组P〈0.05)。结论微波治疗化脓性内芽肿疗效优于电离子和液氮冷冻治疗,疼痛轻,一次治愈率100%,尤其对皮损较大,出血多的患者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为CO2激光联合干扰素局封治疗,治疗组为液氮冷冻联合干扰素局封治疗。结果:治疗组复发率16.13%,对照组复发率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低于CO2激光联合局封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液氮冷冻联合中药抗疣汤、干扰素治疗寻常疣远期疗效。方法寻常疣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液氮冷冻联合中药抗疣汤、外用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对照组45例,用液氮冷冻联合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4.44%,对照组复发率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氮冷冻联合中药抗疣汤、外用干扰素α-2b治疗寻常疣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李宗芳 《云南医药》1997,18(5):367-367
液氮冷冻治疗肥厚性鼻炎李宗芳慢性肥厚性鼻炎为下鼻甲结缔组织增生造成持续性鼻塞,为鼻科常见病。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我科门诊由1985年至1993年采用液氮冷冻治疗肥厚性鼻炎1347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持续性鼻阻...  相似文献   

15.
蔡贺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238-239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联合皮损内注射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科液氮冷冻联合皮损内注射治疗43例结节性痒疹的门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43例结节性痒疹行液氮冷冻联合皮损内注射治疗患者中,第一疗程有效率为81.40%,第二疗程有效率为90.70%,第三疗程有效率为97.67%;不良反应发生率4.65%.结论 液氮冷冻联合皮损内注射治疗结节性痒疹具有疗效确切、治疗维持时间长、费用低廉、安全方便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临床特点,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照组单用液氮冷冻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8.00%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明显提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在治疗后出现面部色素沉着或短暂的色素减退,12周后慢慢恢复正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好,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见,是临床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73年12月到1976年2月用冷冻疗法治疗慢性鼻炎、鼻衄、血管瘤、乳头状瘤、鼻咽纤维血管瘤、恶性黑色素瘤、黑痣、扁桃体残体等疾病161例,共行冷冻465次。所用器械为南京电子管厂和我院协作研制的简易式液氮冷冻器和SD—ZI型自动可控液氮深低温治疗机和上海产D2—1型低温治疗器。现将治疗实践过程中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及时照组(58例),治疗组予甘露聚糖肽口服,疣体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仅行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有效率为66.9%,对照组为52.8%,复发率治疗组为2.5%,对照组为10.0%,两组有效率,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冷冻治疗跖疣疗效确切,预防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尖锐湿疣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液氮冷冻联合薄芝糖肽治疗为联合组,30例患者仅采用液氮冷冻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复诊,联合组复发率分别为16.7%,6.7%,10.0%,对照组分别为20.0%,13.3%和36.7%,治疗后2周和1个月比较,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氮冷冻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尖锐湿疣,能够显著提高痊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73年开始应用自制的液氮冷冻器,上海医疗器械厂出产的Ⅱ型和杭氧机厂出产的液氮冷冻治疗器,治疗口腔粘膜白斑57例,取得较好效果。临床资料自1973年11月~1982年7月共治疗口腔粘膜白斑57例,其中女26例,男31例。白斑部位有唇部、颊部、舌部。白斑面积最大3—4平方厘米,最小呈点状。冷冻方法:本组病例全部采用接触法。根据病变的形态和大小选择冷冻探头,我们选择了小于病损面积1~2毫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