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眶研究所确诊21例(21只眼)眼眶LCH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男性14例(14只眼),女性7例(7只眼);年龄1~51岁,平均年龄(7.4±10.0)岁。检查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灶位置、影像学、病理组织学、治疗及预后的结果。临床资料使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 结果所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额部或颧面部肿块,部分患者伴有炎症表现,眼球突出。病变位于右眼眶者8例(8只眼),占38.10%(8/21);左眼眶者13例(13只眼),占61.90%(13/21);眼眶外上壁交界处者6例(6只眼),占28.57%(6/21);外侧壁者5例(5只眼),占23.81%(5/21);上壁者9例(9只眼),占42.56%(9/21);外下壁交界处者1例(1只眼),占4.76%(1/2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发现所有患者有溶骨性骨质破坏,磁共振成像有17例(17只眼)表现为T1WI中信号,T2WI中高混杂信号,增强后多呈不均匀强化,占80.95%(17/21);部分肿瘤内部可见不规则增强区。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了典型的朗格汉斯细胞,且伴有出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S-100蛋白染色在20例(20只眼)中均可见肿瘤细胞浆和细胞膜呈阳性表达;Ki-67抗原阳性者仅1例(1只眼),占4.76%(1/21)。21例(21只眼)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的肿瘤体积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无纤维性包膜。随访3个月至1年,仅1例复发,占4.76%(1/21)。 结论眼眶LCH以眶周软组织肿块或眼球突出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确诊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眼眶LCH单系统受累患者预后较好,但应密切观察,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由骨髓细胞肿瘤性增殖引起的罕见疾病,多见于儿童。LCH临床表现多样,以骨骼受累最常见。该文报道了一例儿童颅眶沟通LCH,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患儿右侧眉弓处类圆形穿凿样骨质破坏,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送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同时选择通过3D打印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材料修补颅眶缺损部位,PEEK材料匹配度高、安全性好,改善患儿预后,提升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眼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3年4月-2019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眼眶LCH患者7例(8眼).方法 整理、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随访结果.主要指标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和随...  相似文献   

4.
角膜朗格汉斯细胞是树突状细胞存在于角膜上皮的一种不成熟形式 ,是角膜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它也存在着不同的亚型。其向心迁移与角膜移植免疫及各种类型角膜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47岁,因"双眼红伴结节增生4个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据外院病例记载,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红,结膜充血水肿,并且明显结节增生,较多灰白色角膜后沉积物(keratic precipitate,KP).诊断为"双眼巩膜炎及葡萄膜炎".长期使用口服和局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消炎药及复方托品咔胺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遂来就诊.  相似文献   

6.
尹雪  杨晖  傅征  张琳 《眼科学报》2023,(9):652-660
患者,男性,1岁9个月。以“发现右眼上、下眼睑肿物25 d”首诊于眼科,要求切除,但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多发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且全身骨骼多处出现溶骨性改变,不符合切除指征。给予多次全身化学治疗后眼部肿物明显变小。该例诊治提醒眼科医生,眼部肿物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不可盲目切除,必要时做进一步检查。术中切除物均建议行病理活组织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眼睑Merkel细胞癌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眼睑Merkel细胞癌一例夏瑞南,申光琴,宋广瑶,李甘地Merkel细胞癌是原发于皮肤,起源于表皮干细胞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1],亦可发生于眼睑和眼周围组织 ̄[2~5]。此病有独特的超微结构改变 ̄[6]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特征 ̄[7],但临床和病...  相似文献   

8.
纪妮妮  周伟 《眼科》2016,(4):282-283
患者女性,75岁。主因左眼下睑肿块复发半年入院。2年前患者左眼下睑长一约绿豆大小肿块,肿块逐渐长大,先后两次于外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不详。入院查体:左侧腮腺区触及一肿块,约3 cm×4 cm、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左侧下颌下腺淋巴结可触及多个结节,质硬、无压痛。余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眼部检查:左眼视力0.5,左下睑皮下触及一肿块,约3.0 cm×2.5 cm,  相似文献   

9.
Merkel细胞癌是原发于皮肤,起源于表皮干细胞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暴露部位,有明显局部复发及早期转移倾向。在面颊、眼睑部最常见,占47%。我科于2006y收治1例眼睑Merkel细胞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8岁.右眼上睑肿物10余年有6mm×7mm大小,近1月渐增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上睑肿块行切除术.术后4d复发,且发展迅速.术后1周病理结果:右眼上睑鳞状细胞癌.遂于2009年9月24日来我院就诊.查体:视力右眼0.8,左眼1.2,右眼上睑轻度肿硬,其中内侧见一1.5cm×1.0cm×0.6cm的菜花样溃疡连于睑缘,边界清楚,边缘外翻状似火山口.隆起较高,顶部见有黑痣,下方有破溃,流有血水,表面附着一些角化痂状物,肿物质地是等,移动度差,无压痛.右眼上睑抬举尚可,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睑球结膜光滑,无充血,角膜虹膜无异常,晶状体前皮质密度增高,眼底无异常.耳前及颌下淋巴结未触及.眼眶CT:未见异常.眼部B超:未见异常.上腹部CT:肝、脾末见明显异常.胸片:心、肺未见活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肿瘤指标全套:正常范嗣.诊断:右眼上睑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1.
眼外伤发生时如为面部朝下的扑跌伤,除不同类型的眼外伤还极有可能同时发生眶内异物存留,其中植物性异物可能性大并容易引起漏诊.我院2013年12月曾收治1例漏诊的眶内木质异物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信息动态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5岁,因双眼干涩、畏光、视力下降1年于2014年8月10日至西京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发病过程中无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眼痛、眼胀等不适.2009年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行化学疗法治疗,术后2个月开始口服他莫昔芬,每天10 mg,共服用36.5 g.否认家族史和其他合并用药.目前,乳腺癌控制情况良好.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0.5;眼压右眼为1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2 mmHg.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信息动态     
患者,男,41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周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自诉1年前左眼曾有视力下降病史,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名称及剂量不明)后病情好转,此次发病后曾在外院以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疗效不佳.患者无全身疾病史及眼外伤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0.3,双眼视力均不能矫正;双眼指测眼压正常,裂隙灯显微镜下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照相可见双眼视盘旁放射状皱褶,视盘及黄斑区水肿(图1A).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解剖形态的完整及生理功能的健全是临床评价角膜功能的主要指标[1-2].研究发现,猪角膜与人角膜在生物学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3],且相比于人CECs,猪CECs具备良好的增生能力,因此通过培养猪CECs并观察其形态特点,了解其生长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猪CECs培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对猪CECs的获取、分离和纯化方法进行改良,研究CECs的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6岁,因“双眼渐视物不清1年”来诊。眼部检查:视力:双眼0.2,矫正无提高;眼压:右眼15 mmHg,左眼16 mmHg;双眼晶状体混浊C2N2P2,眼前节检查大致正常,眼底检查模糊,大致正常。临床诊断: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于2013年10月16日入院行左眼白内障手术治疗。通过术前谈话,患者及家属同意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选择Rayner非球面I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