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6例26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例1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5例15眼;病程4~11个月;均给予患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mL(0.5mg),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测量,观察用药后效果。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ld、1周、1个月、3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08±0.04、0.13±0.05、0.25±0.09、0.31±0.14、0.29±0.12,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47.57±116.67)μm、(371.48±83.74)μm、(246.32±34.51)μm、(249.40±47.87)μm,治疗后黄斑水肿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2眼局部球结膜下出血,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以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治疗后眼压正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24例24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10g?L-1Lucentis0.05mL1次,7d后行局部视网膜光凝。观察联合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entralmacularthickness,CMT)、P1波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13±0.10,治疗后1个月为0.29±0.21,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13眼(54.2%)最佳矫正视力提高3行。联合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585±154)μm,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为(383±173)μm(P<0.01)。联合治疗后1环、2环、3环P1波振幅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玻璃体内注射后3眼出现结膜下出血,1眼白内障加重。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视网膜局部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可快速降低CMT,提高视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严重PDR的患者52例72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42眼、对照组22例30眼。治疗组术前3d玻璃体内注射10g·L-1雷珠单抗0.05mL(0.5mg),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12(6.5±1.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手术后视力分别为0.090±0.068、0.060±0.029,均较术前提高,2组治疗前、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5、-3.237,均为P<0.05)。两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P<0.05)。治疗组、对照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13.8±27.3)μm、(325.6±14.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P<0.05)。术后2周、1个月、3个月,治疗组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分别为12%、2%、2%,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27%、20%、3%;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发生率比较,术后2周及1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2、3.21,均为P<0.05),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PDR能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眼科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7例(48眼),病程6~14个月;分为雷珠单抗组24例24眼,曲安奈德组23例24眼;分别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mL与曲安奈德0.05mg,比较两组治疗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眼压及眼底黄斑区荧光素渗漏情况,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雷珠单抗组与曲安奈德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均得到提高,分别为0.08±0.02与0.06±0.03、0.21±0.03与0.17±0.05、0.29±0.07与0.27±0.04,治疗后短期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2、0.092、0.320);治疗6个月后,曲安奈德组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18±0.03)有5例出现回降现象;而雷珠单抗组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28±0.09)变化趋于稳定,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雷珠单抗组与曲安奈德组患眼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36.00±94.71)μm与(378.00±89.74)μm、(251.00±63.55)μm与(273.00±81.29)μm、(263.00±59.42)μm与(267.00±49.32)μm、(238.00±42.61)μm与(298.00±33.27)μm,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7、0.071、0.053、0.058)。另外,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并且黄斑区荧光渗漏均无明显增强现象。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和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均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发展并能改善视力。两种疗法的疗效在短期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雷珠单抗疗效的稳定性优于曲安奈德。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经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功能及黄斑区结构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8例(28眼)于我院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内界膜剥除术+玻璃体注射2mg曲安奈德的黄斑前膜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术后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眼底OCT检查,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25例25眼患者视力提高,3例3眼视力未见提高;最佳矫正视力由术前的0.17±0.10提高至术后的0.37±0.22(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也由术前的(498.07±11695)μm降至术后的(329.46±111.1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0,P<0.05)。线性相关分析发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好坏与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呈明显的线性相关(r=0.413,P=0.029)。大部分患者在随访期内黄斑中心凹黄斑厚度未能降至正常。结论 黄斑前膜剥除术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明显改善黄斑中心凹结构,但是大部分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未能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1例(56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每组28眼.其中联合治疗组在注药后1个月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分别观察2组患者激光后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眼压、眼底改变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9±0.15、0.22±0.15,2组黄斑厚度分别为(321.23±112.43)μm、(267.80±104.11)μm,2组间视力和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14、0.29±0.14;2组黄斑厚度分别为(337.62±97.21)μm、(245.21±99.46)μm,2组间视力和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观察期间联合治疗组7眼出现眼压升高,药物治疗3~7d恢复正常;1 眼患者晶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结论 TA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短期内黄斑水肿减轻明显、视力提高,但远期疗效、水肿、复发率及并发症等仍需进一步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7.
旷琳  杨蕾蕾 《眼科新进展》2014,(12):1167-1169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67例(83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将患者分为低厚度组(≤330μm)、中厚度组(330~350μm)及高厚度组(≥350μm),对比3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BCVA差异,同时分析术后1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BCVA的相关性。结果 3组术后1周及1个月BCVA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但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低厚度组BCVA均明显高于中厚度组及高厚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中厚度组BCVA明显高于高厚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低厚度组、中厚度组和高厚度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22.67±36.61)μm、(341.72±37.36)μm、(352.61±29.59)μm,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BCVA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724,P=0. 000)。术后1周低厚度组、中厚度组和高厚度组BCVA与术前差值分别为-0.56±0.12、-0.41±0.41、-0.23±0.56,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BCVA差值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613,P=0.000)。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BCVA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张敏  朱健华  冯浩  刘静 《眼科新进展》2016,(11):1061-1064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区微结构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特征,探讨黄斑区微结构的改变与视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OCT对46例(46眼)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进行黄斑区微结构检查,分析黄斑水肿形态,对不同形态黄斑水肿的患者进行比较,以患眼作为黄斑水肿组,对侧眼作为对照组,分析黄斑区微结构各参数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OCT扫描结果显示46眼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黄斑区微结构表现为3种形态,12眼为黄斑囊样水肿,10眼为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24眼为混合型水肿即黄斑囊样水肿伴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1mm环平均视网膜厚度及平均视网膜容积分别为(180.81±13.35)μm、(238.72±16.75)μm及(0.17±0.03)mm3,而黄斑水肿组分别为(541.26±125.68)μm、(473.61±133.42)μm及(0.38±0.14)mm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根据患者黄斑区微结构形态表现分组研究发现,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患者BCVA最好,为(0.53±0.09)LogMAR,其次为黄斑囊样水肿患者(0.64±0.16)LogMAR,而混合型患者最差(1.02±0.24)LogMAR,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患者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1mm环平均视网膜厚度及平均视网膜容积最小,其次为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而混合型患者3个指标均最大,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对黄斑部微结构的改变与BCVA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1mm环平均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1mm环平均视网膜容积、IS/OS断裂长度及外界膜断裂长度与BCVA(LogMAR)均呈正相关(r=0.546,P=0.000;r=0.582,P=0.000;r=0.523,P=0.000;r=0.834,P=0.000;r=0.758,P=0.000)。黄斑水肿形态与BCVA呈正相关(r=0.641,P=0.000),单纯的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患者BCVA最好,混合型的患者病变最重,BCVA也最差。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表现形态不同,OCT可以对黄斑部微结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黄斑区形态改变与视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6例26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0.5mg。1周后,根据FFA结果,对于周边视网膜存在无灌注区的患者,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若黄斑水肿无明显减轻或复发[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macularthickness,CMT)>225μm或CMT增厚>100μm],行重复注射;对比分析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CMT的变化并观察有无眼部或全身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患眼BCVA为0.09±0.05,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BCVA分别为0.16±0.06、0.25±0.07、0.21±0.07、0.20±0.08,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周=9.392,t1个月=14.440,t2个月=9.295,t3个月=6.709,均为P<0.05);治疗前患眼CMT为(608.50±119.45)μm,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CMT分别为(364.35±84.33)μm、(279.12±79.73)μm、(308.00±77.90)μm、(326.77±91.78)μm。复查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周=11.124,t1个月=14.667,t2个月=14.176,t3个月=13.434,均为P<0.05);随访期间,26眼均未发生与药物、玻璃体内注射相关的局部及全身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以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内界膜剥除术后黄斑区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33眼)连续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手术前后进行完善的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轴、裂隙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照相。海德堡频谱OCT九个部位扫描分析黄斑中心凹及中心凹旁结构变化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术后视功能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进一步探讨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评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准确性。结果 术后黄斑区内外环各四部分及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术后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以内环颞侧厚度变化较明显,由(472.15±102.00)μm降至(328.06±53.77)μ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63±0.29,较术前0.23±0.16明显提升(P<0.001)。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r=-0.594,P=0.001)、内环颞侧厚度(r=-0.625,P<0.001)、外环颞侧厚度(r=-0.529,P=0.006)等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面积=0.85,P=0.001,95%CI:0.72~0.99)对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评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准确性有一定参考价值。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可以显著降低特发性黄斑前膜患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提高视功能。术前黄斑中心凹形态以及中心凹旁颞侧的形态结构改变对术后视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过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164例164眼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纳入治疗。男90例90眼,女74例74眼,年龄20~80(平均59.7)岁。矫正视力0.02~0.6,logMAR视力为0.778±0.347。病程3d~2a。平均眼压15.22mmHg(1mmHg=0.133kPa)。FFA检查黄斑区晚期均有荧光素蓄积;OCT示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442.41±74.07μm。表面麻醉下给予4mgTA玻璃体腔注射,2wk后进行黄斑区光凝治疗。治疗后第1,3,6mo随访。结果:164例患者治疗后1,3,6mo的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提高至0.49±0.34,0.44±0.34,0.43±0.3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mo视力提高135眼(82.3%),其中视力提高≥2者103眼(62.8%);治疗后1,3,6moFFA检查黄斑区晚期荧光素蓄积均有减轻或消失,治疗后1,3,6mo,OCT检查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53.99±63.99μm,239.84±53.74μm,234.55±51.32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mo,黄斑水肿改善者147眼(89.6%)。玻璃体腔注药后3d之内有4眼发生假性眼内炎,观察及治疗后恢复至可行激光治疗,治疗后3mo时有11眼眼压高于正常,用药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疗效较好,明显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促使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ranibizumab,RZB)玻璃体内注射与黄斑部格栅样光凝(gridphotocoagulation,GPG)联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接诊的DME患者88例。将患者分为单独使用GPG治疗的对照组和使用RZB联合GPG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眼压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macularthickness,CMT)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BCVA都有所变好,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在1个月和3个月后效果更加明显。在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眼压都有所升高;而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的眼压还有升高,但观察组的相对降低;在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才有降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MT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在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分别为(366.99±29.61)μm、(341.76±30.12)μm、(331.88±29.77)μm,较治疗前有降低,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结论 RZB玻璃体内注射联合GPG不仅能改善黄斑水肿,短期内提高视力,而且能稳定现存视力,推迟复发时间,在临床治疗DME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联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Y  Shi A  Shi X  Liu W 《眼科学报》2010,25(1):22-25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视网膜激光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将黄斑部出现微血管瘤的DME患者25例(32眼)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8眼.A组行单纯倍频532激光光凝治疗,B组行倍频532激光光凝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C组行倍频532激光光凝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D组行倍频532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加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C、D组在激光治疗后1周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 mg.观察4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FT).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1、3、6个月,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A组与B组、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DME效果优于单纯激光和激光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评估康柏西普联合黄斑格栅光凝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黄斑水肿及视力的改善作用,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DME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只进行格栅光凝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康柏西普眼内给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OCTA与mf-ERG检测黄斑及视网膜功能和视力状况,并应用OCT和FFA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荧光素渗漏状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和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比较以及对照组治疗前视力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视力均高于治疗前与同期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mf-ERG的P1、N1波环1、环4反应密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OCT和FFA结果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的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OCT和FFA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在黄斑格栅光凝基础上,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药治疗DME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黄斑、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532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内注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DR黄斑水肿患者40例(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532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术,治疗组在532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术前给予球内注射Avastin(美国Genentech公司)。随访期末采用眼底镜及FFA观察患者眼底改变情况,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同时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 治疗组治愈22眼,显效16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17眼,显效16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为82.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前视力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视力相比,治疗后视力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治疗后视力组间比较,治疗组视力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25.44±38.23)μm、(437.66±36.12)μ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65.28±25.64)μm、(275.78±42.14)μm,较治疗前均降低(均为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激光光凝术,532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内注药治疗DR更加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恢复更快,黄斑水肿吸收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在视网膜光凝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中的疗效。方法 观察38例(67眼)已完成视网膜光凝的DME患者,其中15例(23眼)为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3例(44眼)为非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0例(35眼)口服非诺贝特+复方血栓通胶囊,B组18例(32眼)单独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两组均连续服药28d,28d后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随诊观察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averagefovealretinalthickness,AFRT)、平均黄斑容积(averagemacularvol-ume,AMV)、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averagemacularthickness,AMT),并观察两组视力情况。结果 用药28d后,在视力改善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FRT、AMV、AMT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AFRT、AMV、AMT均较用药前稍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患者用药后黄斑水肿消退各指标(AFRT、AMV、AMT)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非诺贝特能改善DME患者视力,有效促进视网膜光凝后黄斑水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乔宝笛  戴涛  帖彪  陈鹏 《眼科研究》2012,30(8):734-738
背景 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其代表性药物为曲安奈德.但曲安奈德局部应用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关注. 目的 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取队列研究试验设计,按照纳入标准收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或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120例12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口基线特征匹配.试验组实施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对照组仅行黄斑格栅样光凝,分别于术后1周,1、3、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对检查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对试验组术后检测结果与术前值进行比较.结果 与玻璃体腔注射前视力比较,试验组在注射后1周、1、3、6个月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对照组的视力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00、0.002、0.046).玻璃体腔注射后各时间点试验组黄斑水肿明显减轻,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腔注射后各时间点试验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7例在玻璃体腔注射后4~6个月黄斑水肿复发,占11.67%;玻璃体腔注射后11例眼压升高至21 mmHg以上,占14.1%. 结论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可有效治疗黄斑水肿,但少数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复发及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