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双通道技术客观评估青年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建立新的参考值范围,为国内临床诊断及评价青年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3年10-12月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青年近视患者342例,按SE将其分为3组:低度组(-3.00 D及以下)、中度组(高于-3.00 D,低于-6.00 D)、高度组(-6.00 D及以上),采用基于双通道技术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 II)(出射瞳孔直径设定为4 mm)检查患者视觉质量。检测记录并分析以下参数: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R),对比度分别为100%、20%和9%时的对比度视力(VA)、IOL及自然晶状体的调节幅度(AMP)。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视觉质量参数参考值范围:低度组的OSI、MTF cutoff、SR、VA100%、VA20%、VA9%、AMP分别为0.48~0.68、36.54~40.20、0.22~0.25、1.22~1.34、1.25~1.41、1.32~1.49、1.18~1.47;中度组相应参数分别为0.61~0.76、34.55~37.07、0.21~0.22、1.15~1.24、1.16~1.26、1.20~1.30、1.28~1.48;高度组分别为1.39~2.20、28.40~31.99、0.17~0.19、0.95~1.07、0.92~1.05、0.92~1.05、1.62~1.88。随近视度数的增加,MTF cutoff、SR、VA100%、VA20%、VA9%数值均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6、34.6、24.6、29.6、37.6,P<0.01),而OSI、AMP数值变大,且高度组与低度组及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13.4,P<0.01)。②MTF cutoff及SR与OSI均呈负相关(r=-0.65、-0.50,P<0.05)。OSI与年龄不相关(r=0.045,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得出了OQASTM II在不同屈光状态下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指导临床评估不同屈光状态下青年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及早发现视觉质量有异常的人群,并且也可作为屈光手术前后临床医生客观评价患者视觉质量改善状况的最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通道技术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可通过记录点光源经视网膜反射并第二次通过眼屈光介质后的视网膜图像,能提供光线在眼光学系统的散射和高阶像差的综合结果.其对白内障的客观分级及眼内屈光手术的术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自OQAS问世以来,已在发达国家中广泛应用,并在白内障分级、屈光及白内障手术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预示着其在未来眼科临床视觉质量检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黄斑水肿(ME)患者的光学质量和眼内散射进行评估,探讨视网膜病变对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08/2020-01在我院眼科检查确诊的ME患者49例58眼为ME组,对照组选择性别年龄范围匹配的眼健康志愿者30例30眼纳入研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由同一测试者采用OQASTMⅡ受试者对进行视觉质量的检查,包括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V值(OV100%、OV20%、OV9%)以及客观散射指数(OSI)等。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ME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及容积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结果:ME组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低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及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相比,ME组患者OSI显著增高,MTF cutoff、SR、OV100%、OV20%、OV9%显著降低(P<0.001)。ME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与OSI呈正相关(r=0.566,P<0.001);与MTF cutoff(r=-0.336,P=0.010)、OV100%(r=-0.326,P=0.013)、OV20%(r=-0.349,P=0.007)和OV9%(r=-0.321,P=0.014)呈负相关,与SR无相关性。ME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容积与OSI呈正相关(r=0.574,P<0.001);与MTF cutoff(r=-0.367,P=0.005)、SR(r=-0.265,P=0.045)、OV100%(r=-0.351,P=0.007)、OV20%(r=-0.385,P=0.003)和OV9%(r=-0.375,P=0.004)呈负相关。结论:ME患者的视觉质量低于正常人群,黄斑部视网膜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可影响光学质量和眼内散射。OQASTMⅡ所测得的光学质量参数可能为黄斑功能的评估提供新的临床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评价泪膜稳定性对青少年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数据。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3─10月在福州市中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按泪膜破裂时间(BUT)分为研究组(BUT<10 s)32例和对照组(BUT≥10 s)30例。利用基于双通道技术...  相似文献   

5.
叶芬  朱小敏  陆燕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2018,(12):1141-1143
目的 运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Ⅱ)评价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视觉质量,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方法 选择30例(60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纳入过敏性结膜炎组;另选取30例(60眼)正常人纳入对照组。获得并分析两组受试者的视力、屈光参数、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以及泪液分泌试验。通过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记录各组受试者泪河高度、泪河深度以及泪河横截面面积。采用OQAS II记录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 off frequency,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对比度分别为100%、20%、9%时的 OV值(OV100%、OV20%、OV9%)。比较两组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数据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 过敏性结膜炎组和对照组球镜度、柱镜度、泪液分泌试验、泪河高度、泪河深度、泪河横截面面积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过敏性结膜炎组的BUT为(8.12±1.91)s,较对照组(10.81±2.53)s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性结膜炎组的MTFcutoff、SR、OV100%、OV20%、OV9%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SI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Fcutoff、SR、OV100%、OV20%、OV9%值与BUT呈正相关性(均为P<0.01);OSI 值与BUT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视觉质量低于正常人群,而这些改变可能与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翼状胬肉切除前后患者的客观光学质量变化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单眼翼状胬肉并且进行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患者20例20眼,根据翼状胬肉尺寸大小分为小胬肉组10例10眼和大胬肉组10例10眼,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进行视觉质量检测,记录健康眼及患眼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 off,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基础客观散射指数及总客观散射指数值,通过计算得出泪膜客观散射指数(tear film objective scatter index,TF-OSI)。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中患眼术后3个月MTFcutoff、SR均升高,TF-OS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前与术后1个月相比两组三项视觉质量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两组之间的视觉质量参数相比,只有术后3个月的MTFcutoff、SR、TF-OS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视觉质量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中健康眼与患眼术前相比MTFcutoff、SR、TF-OSI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翼状胬肉会影响视觉质量及泪膜功能,早期手术切除能够带来改善,但这种改善可能出现在术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利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可以对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MTFcutoff、SR、TF-OSI可作为综合指标来评价临床上翼状胬肉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分析研究糖尿病患者泪膜及视觉质量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组31例(38只眼),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分为无DR、非增生期DR及增生期DR3组,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OQA...  相似文献   

8.
视觉系统成像质量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晨晖 《国际眼科杂志》2005,5(5):1020-1023
目前人眼视觉系统成像质量评价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几何光学的方法,另一类是物理光学的方法.前者是传统的方法,而后者是近来被人们引入的评价视觉系统成像质量新方法.文章通过描述分析两种方法的评价原理,得出在临床与科研使用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检查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文婷  刘娟  田美  喻谦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1):1931-1935

目的:随访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1a的不同程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研究其在近视矫治同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对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6-09/2017-12就诊的-1.00~-8.00D的15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患者均配戴同一品牌的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随访观察患者配戴1a期间的视觉质量(包括像差、主观不适及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的改变情况。

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总像差RMS值均降低,总高阶像差(RMSh)、3阶像差(RMS3,包括彗差)及4阶像差(RMS4,包括球差)均增加。基础近视度数越高,主观视觉不适的症状发生率越高,而戴镜前后患者的主观视觉质量总体评分无差异(P>0.05)。

结论:角膜塑形镜会造成患者客观视觉质量下降,但长期随访发现整体视觉质量对生活学习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矫治近视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估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交联手术前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方法:收集2015-01/07患有进展期圆锥角膜而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利用双通道系统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6 mo 患者的客观散射指数( OSI)、对比度视力( VA)、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 MTF cut off)和斯特列尔比( SR)。结果:共收录患者13例16眼。术后6 mo裸眼视力、最佳矫治视力、屈光度、Sim-k平均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前节分析仪非侵袭平均泪膜破裂时间( NI Avg-BUT)比术前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术后6mo时的MTF cut off、Strehl Ratio、OSI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泪膜分析平均 OSI ( tear film analysis mean OSI)比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交联手术没有使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受到影响,但对术后6 mo的泪膜稳定性有轻度影响,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干眼的发病与泪膜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干眼患者多伴有视觉干扰症状,因此从视觉质量角度评估泪膜稳定性并探讨泪膜稳定性相关客观参数动态变化对干眼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基于OQAS-Ⅱ系统测定轻中度干眼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100%对比度下客观视力(OVA)随泪膜变化的动态改变,探讨这些参数对于眼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临床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的轻中度于眼患者42例42眼,诊断标准依据《2013年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的标准,并纳入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9人29眼作为对照.采用OQAS-Ⅱ系统动态记录受检者在15 s不瞬目情况下视网膜图像,分别记录检测过程中0、5、10、15s的OSI、MTF cut off和OVA,计算这3个参数15s检测值与0 s检测值的差值(△OSI、△MTF cut off、△OVA),比较2个组间3个参数随检测时间变化的动态改变,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OSI、△MTF cut off、△OVA对干眼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轻中度干眼组受检眼5、10和15 s检测的OSI值均明显高于0s值,且高于相应时间点健康对照组测定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干眼组5、10和15s受检眼MTF cut off值和OVA值均明显低于组内0s测定值及相应时间点健康对照组测定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干眼组△OSI、△MTF cut off、△OVA值分别为1.03±1.53、(-8.37±9.64)c/d和-0.30±0.32,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的0.06±0.16、(-0.37±5.27)c/d和-0.03±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5.19、-5.28,均P<0.05).△OSI、△MTF cut off、△OV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79和0.78.当△OSI取诊断界值为0.3时,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93.1%. 结论 轻中度干眼患者包括散射在内的视觉质量参数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而正常眼均相对稳定.OQAS-Ⅱ系统检测结果可反映泪膜动态稳定性,对干眼的鉴别诊断及评估干眼患者视觉质量的受影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仪(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 OQAS)评价正常人客观视觉质量的可重复性。 设计 诊断技术评价。 研究对象 26例(48眼)除屈光不正外无其他眼病的正常成年人。方法 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由同一测试者采用OQAS对研究对象进行视觉质量的检查,连续测量10次,检查视觉质量参数6种,包括调制传递函数的截止点(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2D ratio)、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V值(OV100%、 OV20%、 OV9%)以及客观散射指数(OSI)。利用SAS软件计算重复性限(RL)值。主要指标 6种OQAS参数的重复性限值(RL)。 结果 受试者的平均MTFcutoff、Strehl2D ratio、OV100%、OV20%、OV9%和OSI 分别为39.55±10.99、0.23±0.07、1.32±0.37、1.36±0.46、1.38±0.52和0.70±0.43,其RL值(百分比数值)分别为17.74%、24.95%、17.74%、20.59%、23.31%和37.07%。结论 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仪作为评价正常人客观视觉质量的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马薇  廖孟  金宏智  刘陇黔 《眼科研究》2012,30(12):1104-1109
背景角膜塑形镜配戴可暂时改变眼的近视度数,但其对配戴者视觉质量的影响值得关注。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使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后视觉质量的改变。方法采用描述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每个受试者纳入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2010年1月1日至12月30目的近视患者76例150眼,年龄(14.90-+1.2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SE)为(-2.79+0.82)D。所有患者均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配戴夜用型角膜塑形镜,每日戴镜至少8h,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第1周、第3个月时接受主觉验光、裸眼视力(UCVA)、对比敏感度、角膜地形图、像差检查,并由同一验配医师询问患者配戴前后的视觉质量及相关症状。视觉质量的评价标准参照美国国家眼科研究院屈光不正生活质量量表(NEI—RQL42),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重复测试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1周、3个月后sE分别为(-0.33±1.02)D和(-0.26±0.60)D,较配戴前的(-2.79±0.82)D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配戴后1周和3个月问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周和3个月各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低于配戴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周:3cpd时P=0.001,6cpd时P=0.001,12cpd时P〈0.05,18cpd时P〈0.05;3个月:3cpd时P=0.001,6cpd时P=0.001,12cpd时P〈0.05,18cpd时P〈0.05),而配戴后1周和3个月之间患眼对比敏感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1周、3个月后角膜平坦K值、陡峭K值、e值均较配戴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较配戴镜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像差研究显示,总高阶像差、3阶像差和4阶像差在戴镜后1周和3个月均明显增加,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周和3个月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像差及2阶像差在戴镜1周后与3个月均显示降低,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戴镜后1周和3个月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5项视觉质量项目(从明处到暗处适应容易程度、夜间骑车容易程度、夜间是否常看到灯光晕环光圈、视力波动出现的频率、眩光程度)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力波动出现的频率在配戴后1个月和3个月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戴后1周可使近视度数降低,配戴3个月近视度数趋于稳定。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使角膜形状趋向不规则,对比敏感度下降,3阶像差和4阶像差增加。主观视觉质量较框架眼镜矫正时降低,尤其是夜间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5.
黄雄飞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774-1776
目的:评价近视患者接受飞秒LASIK术后早期的综合视觉质量,探讨双通道系统(OQAS)在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09/2015-09进行飞秒LASIK手术近视患者48例96眼,使用OQAS检查,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共四个时间点的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 frequency,MTF cutoff)、眼内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三个指标,并从客观方面分析和评价患者手术前后早期的视觉质量.结果:术后3 mo的MTF截止空间频率优于术前,OSI在术后1wk和1mo均比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 mo恢复至术前水平.利用Pearson线性相关对SR、OSI与MTF截止空间频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R、OSI两者皆与MTF截止空间频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o结论:飞秒LASIK术后视力恢复快,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MIT截止空间频率、SR、OSI检查结果可作为综合指标来评价临床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6.
ICL V4c治疗高度近视眼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应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价V4c型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V4c,ICL 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眼的术后视觉质量及有效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近视度数为-6.00~-12.00D患者30例60眼,年龄18~35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6,角膜散光≤1.0D,全部采取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植入ICL V4c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分别在术后1wk,1、3mo进行随访观察,检查项目: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裸眼视力(UCVA)、术眼的OSI(客观散射指数)、MTF cut off(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SR(斯特列尔比值)和100%、20%及9%的OV值(对比度视力)。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前后各项参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1wk,1、3mo的UCVA逐渐改善,与术前BCVA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wk,1、3mo的OSI、MTF cut off、SR、OV 100%、OV 20%及OV 9%均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L V4c植入术能有效矫正-6.00~-12.00D的高度近视,术后OSI比术前减小,术后UCVA优于术前BCVA,术后的MTF cut off、SR、100%、20%、9%的OV值比术前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器OQAS-Ⅱ对8~16岁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视觉质量和眼内散射变化进行评估.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患者中随机选取8 ~ 16(12.03±2.56)岁32例患者,屈光度为-1.00~-5.75(-3.77±1.78)DS,散光度数为0~-1.50(-0.45±0.57)DC.患者在配戴塑形镜前、配戴后7d、1个月、3个月分别接受OQAS检查,包括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截止频率、客观散射系数(objective scatter index,OSI)、不同对比度下OQAS值(OV100%、OV20%、OV9%、OV平均).OQAS检查视觉质量时统一使用4 mm瞳孔直径.结果 MTF截止频率配戴前为30.13±11.45,配戴后7d为23.33±6.58,1个月为22.52±7.11;OV 100%配戴前1.01±0.29,配戴后7d为0.81±0.21、1个月0.85±0.18;OV20%配戴前1.06±0.33,配戴后7d为0.87±0.22、1个月0.89±0.20;OV9%配戴前1.14±0.37,配载后7 d 0.88 ±0.23、1个月0.92±0.22;OV平均配戴前1.07±0.32,配戴后7d为0.85 ±0.21、1个月0.89±0.21;OSI配戴前0.84±0.85,配戴后7 d 1.25 ±0.75、1个月1.26±0.90,均有升高(P<0.01).配戴角膜塑形镜后3个月和配戴前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配戴后3个月时MTF截止频率30.59±5.23、OV100% 0.98±0.24、OV20% 1.04±0.27、OV9% 1.10±0.32、OV平均1.04 ±0.27、OSI 0.71±0.36,均为P>0.05).配戴前后MTF截止频率与眼轴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初期视觉质量下降,表现为MTF截止频率和各对比度下OQAS值下降,OSI升高.配戴塑形镜后3个月视觉质量逐渐恢复到配戴前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测量区域折射型(SBL-3)和衍射折射型(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

方法:选取2017-03/2018-04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7例47眼。根据植入MIOL的不同分为SBL-3组(22例22眼)和SN6AD1组(25例25眼)。术后随访3mo,比较两组患者的裸眼及矫正远、中、近视力,并采用OQAS检查客观视觉质量。

结果:术后3mo,SBL-3组患者裸眼中视力优于SN6AD1组\〖0.14(0.04,0.26)vs 0.26(0.12,0.40),P<0.05\〗,客观散射指数\〖2.52(2.35,3.86)vs 1.89(1.39,2.28)\〗和人工晶状体眼伪调节力(2.47±0.88D vs 1.25±0.70D)均显著高于SN6AD1组,MTF-cut/off、SR及模拟对比度视力均显著低于SN6AD1组(P<0.01)。

结论:SBL-3和SN6AD1 MIOL植入术后患者均能够获得较好的主观视觉质量,但OQAS系统能够反映二者产生的客观视觉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手术疗效以及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在白内障手术前后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64例64眼,根据术中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分为A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双眼颞侧)和B组(采用正上方透明角膜切口).所有入选病例均行标准对数视力评估,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检测.比较两组视力、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值及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QAS值(OQAS value,OV100%、OV20%和OV9%).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d、1周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逐渐上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视力逐渐趋于稳定;其中A组术后1d、1周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同时间点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及1周两组患者OSI值均较术前逐渐下降,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其中A组术后1 d(2.81±0.89)及1周(1.98 ±0.73) OSI值明显低于B组术后1 d(3.46±1.17)及1周(2.61±1.20)(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OSI值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OV9%值均较术前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A组术后1 d(0.29±0.09)、1周(0.33±0.12)、1个月(0.37±0.14)及3个月(0.42±0.17)均明显高于B组术后1 d(0.24 ±0.10)、1周(0.27 ±0.09)、1个月(0.31±0.09)及3个月(0.34±0.14)(均为P<0.05);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MTF值、SR值、OV100%值、OV20%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白内障术中采用颞侧角膜切口,术后眼内散射小,视力恢复快,视觉质量高,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能进一步量化视觉质量参数,在视觉质量评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Ⅱ)定性预测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10/12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57例67眼,根据术前客观散射指数(OSI)分为A组(28眼,OSI>8.0)、B组(28眼,OSI≤8.0)、C组(11眼,因晶状体严重混浊无法检测出OSI值)。根据术前模拟对比度视力(Predicted VA100%)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预测手术疗效。

结果:A组患者术后达到符合标准者26眼(93%),B组患者术后达到符合标准者24眼(86%),两组患者术后符合率无差异(P=0.669),且两组患者术前Predicted VA100%与术后2wk BCVA无相关性(rs=0.103,P>0.5)。

结论:OQASTMⅡ系统能够客观、准确、直观地定性预测白内障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