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胰岛β细胞无法再生,也不能进行异种移植,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新型方法。已有研究证实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能够被诱导分化成胰岛素分泌细胞,也有研究显示了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DX-1)可诱导非胰岛分泌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提示PDX-1在改善胰岛β细胞再生和促进胰岛细胞恢复中有着巨大潜能。本文就当前PDX-1基因提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分泌细胞能力的研究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FK506与器官移植术后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K506(tacrolimus,他克莫司)是一种新的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免疫抑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实体器官移植者的排异反应。但该药可通过激活胰岛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胰岛β细胞、抑制β细胞胰岛素分泌等机制导致移植术后糖尿病,本文综述其导致移植术后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胰岛β细胞的病理改变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FK506(tacrolimus,他克莫司)是一种新的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免疫抑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实体器官移植者的排异反应。但该药可通过激活胰岛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胰岛β细胞、抑制β细胞胰岛素分泌等机制导致移植术后糖尿病,本文综述其导致移植术后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胰岛β细胞的病理改变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细胞分化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转录因子Neurogenin 3在胰岛β细胞的分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Neurogenin 3的充分理解,将有助于清楚地了解胰岛β细胞的分化机制,从而可以应用这一机制,准确地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为糖尿病的细胞替代疗法提供更多的可移植细胞。  相似文献   

5.
内毒素血症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毒素对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纱分泌功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以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mg/kg体重)制成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其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及胰腺组织胰岛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和胰岛细胞诱生型-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外源性NO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影响。结果:注射LPS后12h,大鼠血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升高,1d达峰值并持续到3d后。血中胰岛素水平6h明显升高并持续3d后,而胰腺组织中的胰岛素水平变化不明显。胰岛β-细胞iNOSmRNA表达亦于注射LPS6h后明显增强,并出现DNA损伤的慧星尾。外源性NO严重抑制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结论:内毒素通过刺激存在于胰岛的炎症细胞和非炎症细胞(β-细胞)iNOS的表达,诱导NO的产生,选择性造成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同时内毒素血症还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促进胰岛素分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衰竭)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PDX-1促进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岛移植是治疗I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但胰岛来源的不足限制了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1].我们采用含PDX-1(蟾蜍同系物XIHbox8)的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诱导其分化为胰岛β细胞,探讨外源性PDX-1在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向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骨髓来源细胞(BMDCs)移植对糖尿病小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分成两组:实验组小鼠(n=8)通过尾静脉移植BMDCs;对照组小鼠(n=8)通过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观察两组小鼠血糖的变化、胰岛数量、胰腺组织形态学特征及相关标记物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移植后第4周血糖出现明显下降(20.7±5.2)比(27.1±1.4)mmol/L,P<0.05,并持续下降至第6周(16.9±6.0)比(27.7±0.3)mmol/L,P<0.01,胰岛数目显著增加(22.9±4.8)比(11.6±5.2)个,P<0.01;实验组小鼠胰岛周围和胰岛内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部分GFP阳性细胞同时表达CD34,但未发现同时表达GFP和insulin的细胞.结论 BMDCs移植能促进糖尿病小鼠胰岛的修复和再生,但BMDCs在糖尿病小鼠体内不能转分化为胰岛β细胞,CD34阳性细胞在损伤胰岛修复和再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时记录C57BL/6J小鼠胰岛β细胞原位状态下的氢离子(H+)流,观察其在葡萄糖刺激下的改变,以了解其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急性分离胰岛,置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孵育12h,应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20mmol/L葡萄糖对胰岛β细胞H+流的影响。结果:胰岛原位β细胞有基础性H+外流存在,检测48个胰岛的β细胞H+流,测得基础流速为(0.0205±0.0019)pmol/(cm2·s),葡萄糖刺激后的流速增加为(0.0519±0.0063)pmol/(cm2·s),差异显著(t=33.128,P0.05)。结论:通过非损伤微测技术,首次实时记录到胰岛β细胞原位状态下的H+外流,并发现其在葡萄糖刺激下的流速增加,为进一步研究胰岛β细胞H+流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对于深入探讨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健  王勇 《消化外科》2013,(12):980-982
胰岛8细胞功能与2型糖尿病息息相关。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减重手术是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有关。本文主要就减重手术后各相关因素变化与胰岛B细胞功能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CD45RB抗体或联合抗Tim-1抗体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以及胰岛移植模型,前者用抗CD45RB抗体和(或)抗TGF-β抗体治疗,后者用抗CD45RB抗体联合抗Tim-1抗体治疗并加用或不用抗TGF-β抗体,观察移植物长期存活时间。分离胰岛移植物长期耐受的受体B细胞,过继输注至胰岛细胞移植模型小鼠体内,经抗TGF-β抗体治疗后观察移植胰岛的存活情况。在体外将经双抗体治疗14 d的移植有胰岛细胞的受体B细胞与脂多糖(LPS)混合刺激培养过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9+LAP+细胞的比例。结果抗CD45RB抗体治疗后有6/9的同种异体小鼠心脏长期存活,但若加用抗TGF-β抗体治疗则所有移植心脏均被排斥。在小鼠胰岛细胞移植模型中,抗CD45RB抗体联合抗Tim-1抗体治疗后有90%移植物长期耐受,但加用抗TGF-β抗体后则无1例移植物长期存活。B细胞输注治疗后,8/9的胰岛移植物不被排斥,而加用抗TGF-β抗体后则移植物很快被排斥。B细胞体外刺激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D19+LAP+细胞在B细胞中的比例显著增高(P0.0001)。结论抗CD45RB抗体或联合抗Tim-1抗体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需要TGF-β,其可能受调节性B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胰岛β细胞易受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可导致1型糖尿病(T1D)发病时β细胞功能紊乱或损伤,这属于T1D的发病机制之一。外周膜蛋白GAD65是一种人类T1D的自身抗原。GAD65合成GABA,GABA是一种重要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分子,而且是胰岛细胞中的存活因子。我们发现在初始β细胞中内质网应激通过控制GAD65内膜分布干扰棕榈酰化循环,这导致转运高尔基体膜内棕榈酰化形式的异常积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在大鼠胰岛细胞培养过程中对胰岛细胞凋亡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从30只Wistar大鼠获得胰岛,随机分为5组.大鼠胰岛体外培养中,使用针对iNOS的siRNA转染胰岛.根据RNA干扰(RNAi)条件以及培养液中是否加入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将胰岛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因子组、阴性对照组、RNAi组以及RNAi+细胞因子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NAi效果,RT-PCR和TUNNEL法检测胰岛凋亡情况,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功能.结果 每只大鼠可获得500~600 IEQ胰岛.RNAi可以沉默大鼠胰岛组织iNOS基因,抑制iNOS生成.胰岛经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处理后,促凋亡基因Bax和Fas表达明显升高,胰岛素释放减少.经RNAi抑制iNOS基因后,胰岛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共同培养时,促凋亡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凋亡细胞减少,胰岛素释放增加.结论 RNAi技术抑制胰岛iNOS基因表达后,可减少胰岛细胞凋亡,改善胰岛的存活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第18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年会于2003年8月24日-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胰岛移植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手段之一,仍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和重点,会议报告的研究涉及胰岛细胞的来源、分离纯化、再生和凋亡以及胰岛移植免疫豁免等方面,现就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利用多潜能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主要讨论近几年来维甲酸、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在多潜能干细胞分化为胰岛β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多潜能干细胞于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不同阶段其表面抗原CD14、CD49e、CD238、CD24、上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阶段特异型胚胎抗原1和 3的表达与分化的关系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诱导小分子1和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抑制物1和2在分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提高胰岛产量和功能活性的小鼠胰岛分离、纯化的方法。方法通过胆总管逆行灌注胶原酶溶液消化小鼠胰腺,经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人工挑取、纯化胰岛。过夜培养后,用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实验(GSIS),检测胰岛功能。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胰岛β细胞亚细胞结构变化。结果利用该改良方法平均每只小鼠可收集(200±20)个胰岛,胰岛直径大小为(175±22)μm。GSIS结果发现胰岛素水平在低糖(2.8 mmol/L)和高糖(16.7 mmol/L)刺激下分别为(0.33±0.07)、(1.36±0.47)ng/(islet·60 min),高糖刺激的胰岛素水平是低糖刺激的4.1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证实胰岛β细胞胞膜、线粒体膜完整,胞内可见大小不一的胰岛素分泌泡。结论胆总管逆行灌注胶原酶消化小鼠胰腺,体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人工挑取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稳定的小鼠胰岛分离方法,小鼠胰岛产量较高、形态完整,且GSIS反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胰岛移植因为安全、有效而一直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胰岛移植可能在今后数年内得以广泛开展,现对此作一简述。1 分泌胰岛素的基因工程细胞 构建能分泌胰岛素的非胰岛β细胞,这一新思路指运用基因重组和转基因技术,将胰岛素及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可引起外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CPB时间越长,IR程度越严重.目前国内外研究证实,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同样存在IR.但是有关CPB外周IR状态下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的研究甚少.目的 针对CPB高血糖的研究现状,提出合理的研究方向,为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内容 现就CPB和胰岛细胞IR的相关性作一综述.趋向 胰岛细胞自身IR将在心脏手术血糖管理中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第18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年会于2003年8月24日-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胰岛移植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手段之一,仍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和重点,会议报告的研究涉及胰岛细胞的来源、分离纯化、再生和凋亡以及胰岛移植免疫豁免等方面,现就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已经达成共识。胰腺炎急性期通常伴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尿糖和血糖水平升高,其主要原因是胰腺炎发生时胰腺β细胞功能损伤。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重视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通里攻下法代表方剂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明显的疗效。“肠-胰岛轴”是肠道感受到营养物质刺激后,迅速调节胃肠道分泌功能和运动功能,将营养摄入的相关信息传至胰岛,从而调节胰岛功能,具有反应灵敏、发生早、作用关键的特点。以肠-胰岛轴为切入点,验证通里攻下法能加速肠蠕动,促进胃肠运动,继而使远端回肠L细胞来自肠道的刺激增加,通过加速肠-胰岛轴中的一种重要肠促胰素——肠促胰素(GLP-1)分泌,减轻急性胰腺炎时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在急性胰腺炎时胰岛功能保护方面有重要作用,验证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胰腺炎除了影响胰腺外分泌外,对胰腺内分泌亦有较大影响,可能对急性胰腺炎后糖尿病的研究具有较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小鼠肝星状细胞对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糖尿病组、单纯胰岛移植组及与肝星状细胞共同移植组.单纯移植组于肾被膜下移植入同种异体胰岛300个;共同移植组移植入肝星状细胞(3×105个)与同种异体胰岛(300个)混合物.分别于移植术后监测受体小鼠血糖值及正常血糖维持时间;血糖正常一周后移植组及糖尿病组小鼠分别采血检测血清中TGF-β,TNF-α,IL-1β,IFN-γ的含量,同时取出移植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术后共同移植组受体正常血糖维持时间为(23.75±8.96)d,单纯胰岛移植组受体正常血糖维持时间为(11.9±6.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体血清中TNF-α、IL-1β、IFN-γ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移植组受体血清中TGF-β含量为(2292.31±5.87)pg/ml,单纯移植组为(1246.55±38.9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共同移植组胰岛素表达量大,并且在移植物周围有生物包膜形成.结论 在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中,肝星状细胞可能通过高分泌TGF-β、局部形成包囊等方式保护胰岛移植物并延长其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