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数十年,对中医外科辨证论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简介如下。1整体与局部辨证并重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准确的辨证是临床立法、处方和用药的依据。中医外科学临床辨证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与局部辨证相并重。除遵循八纲辨证和脏腑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伤寒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内涵与外延,提出其外延是中医辨证论治全过程、中医恒动观的真实写照。论述了《伤寒论》中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体系的初始形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认为《伤寒论》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六经辨证方法,实现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一体化,而且在于确立了突出辨证论治的全新中医诊疗模式,即辨病中的辨证论治和辨证论治中的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3.
X线诊断学在中医常见病辨证分型中的应用韩立鹏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望闻问切四诊是辨证论治的前提条件。望诊在四诊中占首要位置,X线诊断学是中医望诊由宏观向微观的延伸和深入。根据诸多学者的研究报道,X线检查为常见病的中医临床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中...  相似文献   

4.
丁望  曹秀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474-3474
“辨证论治”是中医分析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就是认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收集的所有材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方法及选用的药物。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辨证决定了治疗的前提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实施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就是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完整过程。借鉴中医“辨证论…  相似文献   

5.
从辨证论治术语的提出,分析了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现状,并着重讨论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研究进展和“微观辨证”“证素”辨证等新辨证方法的产生;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宏观辨证开始出现其局限性,而通过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并建立以证候多维靶点为目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便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汤方辨证源流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研究,一般均注重于六经而略于汤方辨证的研究。在回顾孙思邈“方证同条说”、刘元宾“以方名证说”、朱肱“药证说”、刘家厚“药证相对说”、柯琴“以方名证、以证名篇说”及日本医家吉益东洞“方证相对说”等对仲景汤方辨证研究的溯源基础上,认为汤方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适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加强对汤方辨证规律的研究,阐明方证之间的关系,为经方的现代应用和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医辨证结合辅助检查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肯定中医传统四诊的基点上,提出发展诊疗手段、充实辨证资料的新思路。通过对实践经验的升华,将常用的辅助检查结果纳入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是“西”为“中”用的大胆尝试。并对其迫切性及可行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实需求和学术发展决定了中西医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辨证论治”也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中西医结合背景下,中医“辨证论治”必须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详细剖析了中医“辨证”和“论治”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路径,为更好实现“辨证论治”的传承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呼吁中医人砥砺奋发,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对“微观辨证”和“微观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观辨证的内涵包括3个层次,即应用现代实验技术,阐明证的物质基础,建立证的微观标准。在辨证微观化的实践过程中,微观与宏观并非等价,微观现象难以逆推宏观证候。微观辨证必须有独特的证型分类,必须有对应的论治方药。“微观辨证论治体系”一旦形成,“微观辨证”将会成为中医诊断学中的第9种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也存在其不足和待完善之处。通过病例分析认为,既要重视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又要重视现代科技和思维对揭示疾病的作用,在临床中有时可采取无“证”求“证”,有“证”舍“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才有望不断完善、充实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刘茂才教授临床辨证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辨证论治出现是一些不适应性,刘师认为临证时在坚持中医理论基屈理论为指导,重视中医辨证为特长条件下,还应开拓思路,也于借鉴现代医学成果,进行微观辨证,无“证”求“证”、有“证”舍“证”等辨证发挥,抓辨证关键,灵活运用,做到有效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近年西医治疗肿瘤的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开始逐渐重视患者的整体生存状态。最近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发现同样的肿瘤和病理分型,因没有相同的治疗靶点,同一药物的疗效迥异;不同的肿瘤,因存在相同的治疗靶点,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同样可收到较好疗效。由此西医提出了重视个体化治疗的观点。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肿瘤时,相同的肿瘤,辨证分型不同,治疗方药不同;不同的肿瘤,辨证分型相同,可用相同的方药治疗。“证同治亦同”、“靶点相同治亦同”体现出西医的个体化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高度相似。本文重点围绕“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来详细论述个体化治疗与辨证论治的相同点,从而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强调坚持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精髓,同时也指出中医辨证论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对于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临床跟诊实践、深度挖掘、综合分析等方法揭示浙江省省级名中医林胜友教授通过据症辨证、据病辨证及定量辨证相结合的方法精准辨证论治肿瘤的思辨过程及经验总结,以便更好的继承名中医经验并运用于临床,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精准辨证论治不仅能够更加精准、真实地反映疾病的本质,获得临床最大疗效,并且使辨证论治更加易于掌握,易于传承。  相似文献   

14.
从对中医辨证论治层次观的阐释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异病同证(同治)”和“同证异治”的分析,提出“异病同证(同治)”与“同证异治”都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针对不同辨证层次的治疗原则。且“同证异治”是比“异病同治”更优化的治疗原则,更能够把握疾病的证候本质,更能够突出中医治病以人为本的个体化特征,也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在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愈合质量方面显示出较大优势。在辨证施治方面 ,对中医证型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出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及方药 ;根据消化性溃疡形态变化与外科疮疡相似 ,又出现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配合局部用药的治疗方法 ;随着幽门螺杆菌 (Hp)的发现及研究的不断深入 ,辨证与辨菌结合治疗也取得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1 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临床多分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气滞血瘀、肝胃不和四型 ,但临床多数病例迁延日久 ,病情复杂 ,诸证参见。1 1 脾胃虚弱 :…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创立的六经辨证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掌握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掌握临床辨证论治的技巧是我们学习《伤寒论》的主要目的.笔者从方证相应、同中求异、治病求本、表里缓急等四个方面解析《伤寒论》中的辨证思想,探讨张仲景的治病方法和原则,使经方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论方证相应辨证与辨证论治的关系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方证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之异同及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的关系,认为方证相应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是中医辨证方法之化繁为简的表现;辨证论治包括方证相应,方证相应是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体现.指出方证相应辨证能够充分发挥方剂的治疗作用,开拓和发展其临床应用范围,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对临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裴正学教授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十六字方针为原则,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以“裴氏振痿汤”合“兰州方”为主分四型辨证论治,配合消风二号,加减化裁,目的在于扶正祛邪.该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等相关自身免疫性疾患有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辨证论治。它做为中医特色已被明确地肯定下来,形成了中医临床辨证的特点,并确立了它在中医药学中的中心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次的检测技术向医学领域渗透,中医、西医理论相互补充,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近四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医辨证论治出现了多种形式。如,单纯辨证论治,双重辨证论治,试探性辨证论治,微观辨证论治等。  相似文献   

20.
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辨证论治是中医护理的主要依据.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它要求在护理患者中,既要辨病又要辨证.现将中医护理在我院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