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栏目范畴,属于非处方用药,好多感冒患者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不通过医生自行购买.近年药品市场上抗感冒药品不断增加,大多为复方制剂.患了感冒以后急于治好,经常两种或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而大部分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即是解热镇痛药).但常用的药也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是加大解热镇痛药的剂量,更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栏目范畴,属于非处方用药,好多感冒患者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不通过医生自行购买.近年药品市场上抗感冒药品不断增加,大多为复方制剂.患了感冒以后急于治好,经常两种或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而大部分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即是解热镇痛药).但常用的药也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是加大解热镇痛药的剂量,更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解热镇痛药应用非常广泛,使用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类药物的疗效,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掌握以下原则。1.发热是机体与疾病进行斗争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的类型又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所以不能见热就退,盲目地服用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虽然能够退热,但不能消除病因,而且对低热的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在低热情况下,可选用一些中草药及其制剂,如柴胡、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及紫花地丁等,这些药的不良反应较少。如病人高热达40℃以上,特别是小儿高热,易引起惊厥,此时应积极应用解热镇…  相似文献   

4.
5.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反应。2007年本院共上报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3例,现对报告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本院200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五医院于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48 例风湿、疼痛、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 A、B、C 共 3 组,各 16 例。A 组患使用塞来西布治疗,B 组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C 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第二,塞来西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偏低。结论:合理的使用解热镇痛药,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异常升高,是人体对治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的一种症状。同样是发热,但病因却不相同,超过39℃时即为高热,发热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常为0.5—1天,持续热为3—6天。  相似文献   

8.
解热镇痛药是我们经常应用的。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水杨酸钠、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消炎痛、地塞米松、板蓝根等。  相似文献   

9.
中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已经披露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药已成为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三大祸首”。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和有些企业广告的推波助澜,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因此必须改变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临症中,偶遇因服解热镇痛药引起精神障碍患者1人,经用小桂白汤治疗获愈,现报道如下。李某,女,21岁,农民,其母代诉:3天前患者因头痛、身痛、恶寒、发热,自服克感敏2片,去痛片2片。服药后即睡。第2天患者突然出现汗出潮衣,烦躁,毁物打人或叫骂,或弃衣而走,或哭或笑,安静时表情淡漠,其父母见状急送当地卫生院就诊,给予镇静,安眠类药(药名不详)不见好转,而来我处,刻诊见患者精神差,眼直视,时哭闹,少语,脉浮紧数,舌质红苔薄白。清醒时自述头痛,恶寒发热,身痛,伴口苦干。做三维脑电图示:可疑脑地图。笔者认…  相似文献   

11.
解热镇痛药物依赖和脏器损害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2岁,1998年因患“感冒”引起头痛、头晕,在家自服去痛片1.0g,阿司匹林0.6g,交替使用约40min后症状明显减轻,停药时加重,此后经常服用去痛片1.0~2.0g/d,或阿司匹林0.6g/d维持。2003年1月来我院就诊:自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血尿,并感到胸闷及双下肢水肿。化验检查:尿常规( )、红细胞( )、白细胞( );谷丙转氨酶1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由我院临床药学室收集临床各科室报告病人用药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从中抽取200NADR报告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抗菌药引起的ADR83例,占41.5%,其次为神经系统用药和中药制剂,分别为15.5%和12.5%;以静脉注射为主,占63.5%,临床主要表现有皮疹、荨麻疹、瘙痒、腹痛、腹泻、呼吸困难、颜面潮红、肝功能异常等现象。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途径、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回顾性统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4例。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方式、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和儿童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人群,抗菌药物和中药针剂是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加强用药管理,重视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15.
<正>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使用最集中的单位,往往是发现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主要场所,也是ADR报告最主要的来源(据国家ADR监测中心统计,医疗机构ADR上报数量占所有  相似文献   

16.
解热镇痛药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冒是常见多发病 ,抵抗力较强的人患病后可不经治疗而自愈 ,而年老体弱者则必须使用解热镇痛类抗感冒药或复方制剂。解热镇痛药为非处方药 (OTC) ,不仅是家庭的常规备用药 ,也是患者随时可以在药店买到的药品 ,其使用量相当大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 ,1998年在全球非处方药中 ,解热镇痛药物的销售额占第二位 ,达 17.2 % ,预计 1999年可达到 19%左右[1] 。因此 ,正确应用本类药物和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 (ADR) ,对社会、家庭有重要影响。笔者就目前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调查资料调查对象为本院 2 0…  相似文献   

17.
解热镇痛抗炎药俗称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本类药物均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这是其共同的药理作用基础。由于此解热镇痛药物应用广泛,且多为非处方药(OTC),消费者随时可在药房及药店买到,故其潜在的滥用倾向及其滥用所导致的危害不容忽视。最初人们认为解热镇痛药没有成瘾性,故又称为非麻醉镇痛药。但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这类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羌银解热合剂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方法:以羌银解热合剂高剂量组(25.2g/ks)、中剂量组(12.6g/ks)、低剂量组(6.3g/ks)灌胃,分别观察对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对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抗炎作用,对小鼠热板法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作用。结果:羌银解热合剂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显著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羌银解热合剂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3月科室上报的5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5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生素、营养药、中药注射剂、止血药、其他类及给药途径等引发不良反应.结论:积极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