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连素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6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采用黄连素治疗口服磺脲类降血糖药继发性失效 5 7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7例均系 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病例均口服第二代磺脲类药物或与二甲双胍合用 ,治疗糖尿病 3年以上 ,其中单独口服格列本脲者 34例 ,格列齐特9例 ,格列吡嗪 3例 ,格列本脲合二甲双胍 1 1例。空腹血糖水平 9~ 1 0 .9mmol/ L 2 9例 ,1 1~ 1 3.9mmol/ L2 6例 ,1 4~ 1 6mmol/ L2例。5 7例均排除感染性疾病、应激、放松饮食控制、服用干扰糖代谢药物等因素。2 治疗方法5 7例均在维持原来用药品种与剂量的基础上加服黄连素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作用,及其差异。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比研究:50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方案下,随机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2片),1次/d和模拟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或盐酸二甲双胍片500mg(1片),2次/d和模拟吡格列酮片(2片,1次/d),疗程12周。结果 二甲双胍组平均降低空腹血糖(FPG)2.6mmol/L、餐后2h血糖(2hPG)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GHbAlc)1.6%;吡格列酮组平均降低FPG1.9mmol/L、2hPG4.9mmol/L、GHbAlc 1.2%。比较两组间血糖降低值及降低百分率,基本上差异无显著性。二甲双胍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吡格列酮治疗后甘油三酯(TG)明显降低。结论 在试验剂量下,这两种药物具有大致相似的降糖疗效,二甲双胍主要降低TC和LDL-C,吡格列酮主要降低TC。  相似文献   

3.
杨敏 《四川医学》2000,21(5):457-458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发生时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由降血糖药物引起的称为药源性低血糖症。如以昏迷、偏瘫或其他神经系统表现为主时,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而未能及时诊断治疗,造成大脑不可逆损害。现将我院急诊科近年来收治的酷似脑血管病的药源性低血糖症21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2例,女9例,年龄53~76岁,60岁以上者16例,21例均为糖尿病患者。2例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8例口服优降糖(格列本脲),6例口服优降糖和降糖灵(苯乙双胍),3例口服优降糖和消偈丸,2例口服美吡哒(格列吡嗪)和降糖灵。1.2 临…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 1999年 8月~ 2 0 0 2年 6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 30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4 1~76岁 ,平均 5 5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5年WHO规定的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参照《实用肾脏病学》进行分期 ,本组患者均为临床糖尿病肾病 ,处于糖尿病肾病Ⅳ期以上 ,尿蛋白 (++~ ++++)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0 5~ 3 5g ,血尿素氮 7 9~ 15 0mmol/L ,血肌酐 2 0 0~340mmol/L ,30例均有双下肢水肿及不同程度的少尿 ,2 8例有高血压。1 2 治疗…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3岁.19年前确诊为2型糖尿病,用格列本脲(优降糖)、苯乙双胍(降糖灵)各3片/d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10 mmol/L.8年前因感冒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空腹血糖高达16.7 mmol/L,尿酮体(+++),收住内分泌科,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胰岛素治疗后病情好转而出院.出院后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160 mg/d治疗,测空腹血糖8~10 mmol/L.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1 46例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后尿蛋白定量变化作一分析 ,以观察 2型糖尿病肾病时应用不同降糖药物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对尿蛋白的影响。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 本组 1 46例患者均符合 WHO关于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并有尿蛋白定量 >1 0 0 0 mg/2 4 h,除外其他因素所致的蛋白尿。年龄及病程 :1 46例患者中男 86例 ,女 6 0例 ,年龄 5 8.78± 1 0 .73岁 (3 2至 82岁 ) ,糖尿病病程 8.2 97±5 .41 4年 (3 d至 3 2年 )。血糖 :血腹血糖 <1 1 .1 mmol/L而餐后血糖 >1 1 .1 mmol/L者 1 7例 ,空腹血糖 >1 1 .1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不同频次低糖血症时血胰高血糖素的变化特点及差异。方法不同饲养方式结合不同剂量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制备1型和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1型和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T1C、T2C),一次低糖血症组(NL1、T1L1、T2L1)和二次低糖血症组(NL2、T1L2、T2L2)。低糖血症组大鼠用胰岛素诱导低糖血症。所有大鼠在腹腔注射9g/L氯化钠注射液或注射胰岛素前、注射后1.5h及注射后4.5h心脏采血测定血糖值后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胰高血糖素。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NL1组和NL2组在1.5h胰高血糖素达峰值,T1L1组、T1L2组和T2L2组均在4.5h胰高血糖素达峰值。各组糖尿病大鼠晚期(4.5h)胰高血糖素与血糖比值均较早期(1.5h)显著升高(F=13.746~29.377,q=5.854~13.681,P<0.05、0.01);T1L1组和T1L2组1.5h胰高血糖素与血糖比值与正常大鼠比较均显著降低(F=14.572,q=6.233~7.109,P<0.05),4.5h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T2L1组和T2L2组1.5、4.5h均显著降低(F=19.172~24.351,q=9.237~11.377,P<0.01)。与1型糖尿病大鼠比较,2型糖尿病大鼠一次低糖血症发作时仅4.5h胰高血糖素与血糖比值显著降低(F=18.409,q=8.966,P<0.01),二次低糖血症发作时1.5h和4.5h均显著降低(F=14.391~15.003,q=6.244~6.951,P<0.05)。相同类型糖尿病大鼠与一次低糖血症比较,二次低糖血症后T1L2组1.5、4.5h胰高血糖素与血糖比值均明显升高(F=16.479~17.287,q=7.142~8.031,P<0.05),T2L2组仅4.5h明显升高(F=13.977,q=5.833,P<0.05)。结论两种糖尿病大鼠均存在胰高血糖素对低糖血症的反向调节障碍且存在差异,以低糖血症发生后早期阶段为著,2型糖尿病大鼠较1型糖尿病大鼠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妥唐康(复方葛根格列本脲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96例2型糖尿病分为2组,妥唐康组44例,初始剂量为0.3g/次,1次/日,口服;格列本脲组51例,初始剂量为2.5mg/次,1次/日,口服;2组均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服药12周后测定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变化。结果12周治疗后妥唐康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HbA1c值明显下降[(2.4±0.3)mmol·L-1,(3.73±0.05)mmol·L-1和(1.58±0.04)%,均P<0.01];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值无明显变化[(0.8±0.3)mU·L-1,P>0.05];餐后2h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13.4±2.3)mU·L-1,P<0.01],与格列本脲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但格列本脲组餐后2h胰岛素水平变化明显高于妥唐康组[分别为(37±4)mU·L-1与(34±4)mU·L-1,P<0.01]。结论妥唐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较格列本脲有更强的胰外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格列吡嗪控释片与格列吡嗪速释片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吡嗪速释片治疗,观察2组给药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格列吡嗪控释片每日服用1次的降糖效果与格列吡嗪速释片每日服用3次的降糖效果相同,控释片组胰岛素和C肽水平较低。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又相对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米格列奈与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均未经治疗,随机分为给予米格列奈的治疗组和给予格列本脲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用药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餐后2小时血糖治疗后降低2.7mmol/L,胰岛素升高12.2mIU/L,降糖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各项指标亦有降低好转,与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消渴丸致精神紊乱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3岁.因多饮、多食、多尿5年,腰痛、下肢浮肿三天,于1993年12月11日诊断为原发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肾病、泌尿系感染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精神状态正常.体检:P100次/分,BP18/12KPa,精神正常神志清,心、肺、腹(一),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K~ 5.09mmol/L,Na~ 150mmol/L,Cl~-112mmol/L,BUN14.2mmol/L,血糖8.8mmol/L,尿蛋白卅,细胞管型1~2,脓细胞 .入院后,给予降糖灵25mg,每日3次,消渴丸10粒,每日2次,  相似文献   

12.
1994~1999年,我们共收治老年低糖血症病人1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I 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 15例病人中,男10例,女5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晚期肿瘤病人5例,其中巨大胸膜间皮瘤1例,肺癌、胃癌各2例;2型糖尿病病人10例,病史3~23年,其中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所致者7例,磺脲类加双胍类药物所致者3例。低糖血症发作时,血糖均≤2.8mmol/L.出现急性低糖血症反应者8例,表现为昏睡或昏迷者6例。1.2治疗及结果 入院确诊为低糖血症后,给予静脉注射500g/L。葡萄糖注射液 4…  相似文献   

13.
郑光敏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77-178
资料与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5月收治低血糖病人中有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56~78岁,平均63岁。18例均有糖尿病史,病程1.5~21年,分别服用消渴丸、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皮下注射胰岛素。发病前均无脑血管病史。本组18例有明确诱因,其中6例自行增加降糖药物剂量,3例过多控制饮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格列喹酮30mg,每天3次,治疗18个月;对照组25例:格列苯脲2.5mg,每天2次,共18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B组,每组2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降糖治疗,A组25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检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血脂、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结果 (1)两组治疗后FPG、HbA1c和血脂三项均有所下降(P<0.05),但A组效果优于B组(P<0.05).(2)A组治疗后IAI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量、肌酐、尿素氮等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B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的24h尿蛋白,降低肌酐、尿素氮,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对血压和血脂的改善也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赵慧  赵娟  黄军悦  黄文辉  马志刚 《甘肃医药》2020,(12):1149-1152
<正>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泡沫尿2年"入院。10年前诊断2型糖尿病,先后口服"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治疗,现给予甘精胰岛素16IU qn皮下注射、米格列醇50mg bid降糖,血糖控制达标。2年前患者发现泡沫尿,无血尿,就诊内分泌科,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2.5g,考虑2型糖尿病肾病可能,给予ARB类药物降尿蛋白对症,建议就诊肾内科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拒绝。  相似文献   

17.
赵颉 《齐鲁医学杂志》2003,18(4):448-44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亦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的 37例糖尿病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病人 37例 ,男 2 5例 ,女 12例 ;年龄 4 6~ 78岁 ,平均 6 0 .5岁 ,其中≥ 6 0岁者 2 3例 (6 2 .1% )。糖尿病病程 1~ 30年 ,平均 14 .2年。入院时空腹血糖 (FPG) 9.7~2 0 .5mmol/L ,平均 (11.7± 3.5 )mmol/L ;HbA1c为 0 .0 78~0 .185 ,平均 0 .10 3± 0 .0 16。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 2例 ,糖尿病肾病 16例 ,周围神经病变 30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对T2DM的疗效。方法对86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组为格列吡嗪控释片观察组45例和格列美脲对照组41例,观察临床降糖疗效和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的变化。观察组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5mg,每日1次,餐前半小时口服,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每1周~2周增加5mg,直到FPG<6.1~7.8mmol/L和2hPG7.8~10.0mmol/L,或每日最大推荐剂量20mg。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片1mg,每日1次,餐前半小时或餐时口服,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每1周~2周增加1mg,直到FPG<6.1~7.8mmol/L和2hPG7.8~10.0mmol/L,或每日最大推荐剂量6mg。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格列吡嗪控释片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总有效率为80%,与格列美脲对照组80.5%相似;降低餐后2h血糖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85.4%也相似;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4周、8周,2组各与治疗前相比,空腹胰岛素、C-肽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胰岛素、C-肽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可成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用胰岛素时的降血糖作用,观察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将58例因磺脲类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安慰剂组,吡格列酮15mg组和30mg组,治疗观察12周。结果 于12周时对照组空腹血糖(FBG)水平较基线值稍有升高0.09mmol/L,吡格列酮15mg组较基线值下降了1.75mmol/L,吡格列酮30mg组下降了2.65mmol/L。餐后血糖(2hPBG)分别下降了0.65mmol/L,4.2mmol/L及5.4mmol/L(P<0.001)。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分别下降了0.2%、1.10%和1.64%。结论 12周的临床观察显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者联合应用吡格列酮血糖控制可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金芪降糖胶囊系纯中药制剂 ,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应 ,笔者选择 2型糖尿病 32例 ,用金芪降糖胶囊治疗 ,疗效确切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4例患者均符合 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32例 ,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46~ 72岁 ,平均 5 8岁。空腹血糖 7.9~ 1 6.3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 1 3.2~ 2 2 .5mmol/L。合并冠心病 1 8例 ,高脂血症 1 1例 ,高血压8例 ,白内障 3例。对照组 2 2例 ,男 1 8例 ,女 4例 ,年龄 47~ 69岁 ,平均 5 7岁 ,空腹血糖 8.0~ 1 6.6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 1 2 .4~ 2 0 .3mmol/L。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